讀古今文學網 > 人生在於心安:星雲大師為你道破人生的種種真相 > 不要要求太多 >

不要要求太多

有一位禁慾苦行的修道者,準備離開他所住的村莊,到無人居住的山中去隱居修行。

苦修者走的時候,只帶了一塊布以防衣服破損,用來縫補,然後就一個人到山中搭了一間茅草屋,獨自居住起來。不久,他發現茅屋裡有一隻老鼠,經常趁他打坐的時候來咬他的破布,弄出的響動會影響到他。

苦修者早就發下誓願,要一生遵守不殺生的戒律,因此他不願去傷害那隻老鼠。最後,無奈之中他又回到村莊,向村民要了一隻貓。得到了貓之後,他又想:「我曾立誓不殺生,因此是不能讓這隻貓來吃老鼠的,那樣便違背了當初的誓言,招來它不過是想嚇走老鼠,還我一份清靜。可是如果不讓貓吃老鼠的話,該讓它吃點什麼呢?總不能跟我一樣只吃一些野菜吧!」

於是苦修者又向村民要了一隻奶牛,這樣那隻貓就可以靠牛奶為生了。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以後,苦修者又發現自己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來照顧那隻母牛,從而沒時間修行了,於是他又回到村中,找了一個流浪漢做他的僕人,來幫他照料奶牛。

僕人來了之後,苦修者又幫著搭了一間茅屋,僕人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跟修道者抱怨:「我跟你不一樣,我不是修行的人,我需要家庭、需要妻子。我要過正常人的家庭生活。」苦修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強迫別人一定要跟他一樣,過著禁慾苦行的生活,於是……

一年以後,苦修者修行的山上,變成了一個熱鬧的村莊。

修行者修的是心,不是環境。一個有心的人,身處鬧市,一樣能靜心養性,修道成佛。一個心內不淨的人,即使在毫無生跡的深山,一樣無法修行。之所以有此差別,在於看不開、放不下。

內心有慾念,自然會被那慾念所累,從而讓自己陷入糾結和矛盾。就像眾所周知的故事。一個國王想要一雙象牙筷子,可是一位睿智的大臣聽了卻表示反對。他的理由很簡單,一雙象牙筷子花費不了多少錢。可是有了它便會覺得只有金銀的盤碗才能配套,有了金銀的盤碗自然不能穿普通的衣服,而是要最上等的材料。衣服考究了,便只有奢華的宮殿才能相配了……如此下去,必定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最終導致國庫空虛。

這大臣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見微知著。人要懂得滿足,要能放下一些東西。不要被外界的執念所累。如果太過於追求一些執念,總是要陷入矛盾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