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公平之怒 > 五、心理健康與吸毒 >

五、心理健康與吸毒

沒有哪個健康指標適用於一個積重難返的社會。

——克裡希那穆提(Krishnamurti)

英國和美國的心理疾病狀況

如今,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成為了各大報紙的頭條新聞,例如英國的《每日郵報》(Daily Mail )就打出了這樣的通欄標題:「心理不正常的一代。」據估計,一百萬英國兒童(占5至16歲兒童人數的十分之一)患有心理疾病。據稱,如果某所中學有1000名學生,那麼其中有50人是重度抑鬱的,100人是焦慮的,10至20人受困於強迫症,5至10名女孩受困於進食障礙。「美好童年調查」這一受到兒童協會委託的獨立調查於2008年發佈的一份報告支持了上述結論。在調查了數千名兒童後,他們的結論是,越來越多兒童受困於心理疾病,其中超過四分之一經常感到抑鬱。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破裂和來自同學的壓力。

在美國,6%的兒童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這種行為綜合征的特點是注意力嚴重不集中、好動、坐立不安。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幾乎多達10%的3至17歲兒童在「情緒、注意力、行為、與他人友好相處等方面」都有著中度乃至重度問題。

那麼這兩個國家的成年人狀況又如何呢?2000年進行的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23%的英國成年人或是患有神經症,或是沉迷於酒精和毒品;4%的成年人受困於多種心理疾病。2005年時,光是英格蘭地區的醫生就開出了2900萬份抗抑鬱藥處方,耗費了國民醫療服務體系超過4億英鎊資金。在美國,每四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位在過去一年中曾患上心理疾病,其中重症所佔比例幾乎達四分之一;超過半數美國人在一生中會患上至少一種心理疾病。美國在2003年用於心理治療的費用為1000億美元。

心理福祉

在對其他社會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比較之前,我們應該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健康的心靈指的是什麼?

英國全國心理健康協會發佈了一份名為《如何改善你的心理福祉》的手冊,它一開始便提出:

良好的心理健康指的不是你所處的狀態,而是你的行事方式。要想保持心理健康,你必須珍視並接受你自己。

該手冊總結道,心理狀況良好者能夠善待自己,將自己視為有價值的人,並且按照合理(而不是不現實)的標準來評判自己。不珍視自己的人則害怕受到拒絕,他們與別人保持著距離,陷入了孤獨這一惡性循環。

此外還需要指出的是,儘管患有心理疾病者大腦中某些化學物質的水平有時會發生變化,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變化是導致抑鬱的原因。恰恰相反,這些變化正是抑鬱造成的結果。同樣的,儘管基因缺陷可能是導致某些心理疾病的潛在原因,但這並不足以解釋為何近幾十年來心理疾病急劇增多。畢竟,我們的基因不可能改變得如此迅速。

蘋果,還是橙子?

我們真的能夠對不同國家的心理疾病狀況進行比較嗎?難道不同的文化不會導致不同種類的心理疾病,形成判斷正常與否的不同標準,導致對差異的容忍程度各不相同嗎?難道不是有些社會的人們更願意承認自己存在情緒問題、吸毒,或是有著其他難以啟齒的症狀,有些社會的人們則較不願意承認這些問題?

對不同國家的心理疾病狀況進行比較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不過,隨著研究者於1980 年代發明了「診斷式會談」這一方法,情況變得容易一些了。即使不是心理學家或精神病醫生,也可以通過提出一系列問題,來大規模地衡量符合不同心理疾病診斷標準的患者人數。

世界衛生組織於1998 年設立了世界心理健康調查聯盟,目的在於估算不同國家患有心理疾病者的人數、其疾病嚴重程度,以及其治療模式。儘管這一方法並不能完全打消人們對於文化差異所導致影響的疑慮,但至少這些調查在不同國家以相同的方式提出了相同的問題。在我們選定的富裕國家中,有九國完成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比利時、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荷蘭、新西蘭、西班牙和美國。儘管不具備非常嚴格的可比性,但通過類似的全國性調查,其他三國同樣對患有心理疾病的成年人比例進行了估算: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英國。

收入不平等與心理疾病

在圖表5.1 中,我們借助這些調查考察了富裕國家收入不平等狀況與在接受訪問前的12 個月裡患有心理疾病的成年人所 占比例之間存在何種聯繫。二者之間的關聯是強有力的:在較不平等的社會裡,患有心理疾病者所佔比例要高得多。如此密切的聯繫絕非出自偶然。這些國家在圖表上幾乎排成了一條直線,只有意大利的位置有些偏差,其心理疾病患者所佔比例比我們根據其收入不平等狀況所預期的要低。正如我們在上一章中考察的信任程度一樣,各國的心理疾病患者比例也存在巨大差異(從8% 直到26%)。在德國、意大利、日本和西班牙,受訪之前的一年中曾患上心理疾病者所佔比例不足十分之一;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英國,受訪之前的一年中曾患上心理疾病者所佔比例略高於五分之一;在美國,受訪之前的一年中曾患上心理疾病者所佔比例略高於四分之一。各國間不平等狀況的差距看上去與心理疾病患者比例的差距是一致的,同為三倍。

圖表5.1:在較不平等的國家,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也更多。

對於能夠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數據的九個國家,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考察各種類型的心理疾病,尤其是焦慮症、情感障礙、衝動控制失調和上癮,以及一定程度的嚴重心理疾病。焦慮症、衝動控制失調及嚴重疾病與不平等均有著強有力的關聯;情感障礙與不平等的關聯較弱。我們在第3 章中發現,近幾十年來發達國家人們的焦慮情緒愈發嚴重。在所有被調查的國家,焦慮症都是最為常見的心理疾病;在較不平等的國家,焦慮症占所有心理疾病的比例也要高得多。不幸的是,我們無法獲得可以用於國際比較的關於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數據。

讓我們再將目光轉向美國的五十個州,結果有些令人感到意外。在本書考察的諸多健康與社會問題中,我們發現唯獨在成年男性心理疾病患者比例與收入不平等之間不存在關聯。各個州心理健康狀況的評估是由「美國行為風險因素監控研究」和「全國吸毒與健康調查」完成的,這兩項研究的數據均顯示,收入不平等與男性心理健康狀況之間不存在關聯。

然而,收入不平等與成年女性心理健康狀況之間存在關聯。這種關聯雖不強,但不能歸結為偶然。收入不平等與兒童心理健康狀況之間也存在類似關聯。「全國兒童健康調查」估算了各州在「情緒、注意力、行為、與他人友好相處等方面」有著中度乃至重度問題的兒童比例。儘管和成年女性的情況一樣,這種關聯也並不是太強,但二者之間的關聯是顯而易見的。

關於成年男性心理健康狀況與不平等之間為何不存在關聯,存在幾種可能的解釋。通常而言,與不平等存在關聯的問題往往有著陡峭的社會坡度(即在社會底層更為常見)。有跡象表明,美國的心理健康狀況並未一以貫之地呈現出社會坡度。對此的解釋可能在於:數據收集的方法有問題、不同性別之間在匯報心理疾病時存在差異、少數族裔有著較強的心理康復能力,或是不平等加劇的後果尚未顯現出來。無論如何,重要的是記住這一點:從國際視角來看,美國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正如我們根據其嚴重的不平等狀況所預期的一樣。

圖表5.2:1993 至2001 年間,美國成年人匯報自己受困於心理壓力的頻率上升。

執著於攀登社會階梯

為什麼在較不平等的地方,人們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心理學家、記者奧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將心理疾病比作傳染病,以此來解釋二者之間的聯繫。詹姆斯表示,「富裕病」的病毒指的是「導致我們更容易受困於情緒壓力的一系列價值觀」,這些「病毒」在富裕社會中更為常見。這包括高度重視金錢、財產、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以及渴望成名。這些價值觀使得我們更容易抑鬱、焦慮、上癮和出現人格障礙,並且與我們在第3章中探討過的現象有著密切聯繫。在關於同一主題的另一本新書中,哲學家阿蘭·德博頓(Alain de Botton)將「地位焦慮」稱為「如此有害的一種擔憂,長此以往會破壞我們的生活」。當無法維持自己的社會地位時,我們就「不得不苦澀地看待成功,羞恥地看待自己」。

經濟學家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注意到了同一種現象,並稱其為「奢侈熱」。隨著不平等加劇以及位於社會頂層的超級富豪花越來越多錢購買奢侈品,對奢侈品的慾望也降臨到了收入較低者身上,導致我們其他人掙扎著試圖跟上潮流。廣告商利用了這一點,令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感到不滿足,促使人們進行令人不快的攀比。另一名經濟學家萊亞德(Richard Layard)描述了我們是如何「對收入上癮」的:我們擁有的越多,便覺得自己需要更多,於是犧牲了家庭生活、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花費更多時間追求物質財富和財產。在信任程度較低、社群生活較弱的社會中,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也較差。考慮到社會關係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這一點也就不會令人感到意外了。

不平等與毒品

社會地位低會令大多數人感到痛苦,因此人們自然會發現,在較不平等的社會中,吸食可卡因、大麻和海洛因等毒品的現象也更為普遍。聯合國毒品與犯罪辦公室發佈了一份《世界毒品報告》, 其中分別含有關於麻醉劑(如海洛因)、可卡因、大麻、搖頭丸、安非他明等毒品使用情況的數據。我們將這些數據綜合起來,得出了一項單獨指標,賦予各種毒品相同的權重,從而避免某種毒品主導該指標。我們使用該指標繪製了圖表5.3。該圖表顯示,在較不平等的社會中,吸食毒品的現象明顯更為普遍。

就美國國內而言,在較不平等的州,對毒品上癮和吸毒過量致死率均更高。

圖表5.3:在較不平等的國家,吸食毒品的現象更為常見。

獼猴試驗

大腦中化學物質的活動反映出了社會地位對於我們心理狀況的重要影響。血清素和多巴胺這兩種物質對於調節情緒發揮著重要作用。人體中血清素與多巴胺含量較低與抑鬱及其他心理紊亂有關。雖然我們在將結論推廣至人類時需要謹慎,但對於動物的研究表明,低社會地位會對大腦中某些化學物質的含量及其活動產生影響。

北卡羅來納州韋克福裡斯特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項機智的試驗:將二十隻獼猴先在單獨的籠子關上一段時間。隨後,他們將每四隻獼猴分為一組,關在一個籠子裡,觀察每組形成的社會等級次序,並分別標記出居於主導和從屬地位的獼猴。研究人員在將獼猴分組前後均對它們的大腦進行了掃瞄。最後,研究人員教會獼猴通過按動操縱桿來獲取可卡因——它們可以盡情地吸食。

這一試驗的結果引人注目。居於主導地位的獼猴大腦中的多巴胺變得比此前更加活躍,居於從屬地位的獼猴大腦中化學物質的活動則沒有發生變化。居於主導地位的獼猴比居於從屬地位的獼猴吸食的可卡因更少。事實上,居於從屬地位的獼猴通過吸食毒品來緩解低社會地位造成的傷害。獼猴試驗的證據令我們更有理由相信不平等與心理疾病之間存在因果聯繫。

在本章之初我們曾提及英國和美國開出了大量調節情緒藥物的處方,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人通過吸毒來給自己療傷。由此,我們能夠發現不平等導致了多麼深重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