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好說話2:簡單有效的高情商溝通術 > 第一節 破除困境的觀念升級包 >

第一節 破除困境的觀念升級包

好的口才,背後是一套好的觀念系統。升級你的觀念系統,在別人遇到僵局的時候,你才知道除了打雞血和灌雞湯之外,還可以通過「能動性話語」引導其積極思考。在安慰人的時候,除了「不要想太多」這種正確的廢話,你還應該知道怎樣讓他真正解開心結,走出陰霾。甚至在吐槽的時候,你的說法,都會顯得更加客觀,更令人信服。

面對困境,多用「能動性話語」

有時候,

不是你怎麼想就會怎麼說;

而是你怎麼說,就會去怎麼想。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的朋友抱怨說,他的老闆讓他干了三個人的活兒,卻只給他一份工資。雖然我們都知道,短期內跳槽和漲薪都不現實,可是難道就只能勸他繼續忍嗎?我該怎樣切實地安慰他呢?

常見說法1:「加油!天道酬勤!只要堅持下去,總會看到希望!」

常見說法2:「這份工作你是想繼續幹下去,還是想辭職不幹呢?」

更好的說法:「既然你這麼能幹又這麼辛苦,那就得好好想想,要怎樣才能讓老闆知道你的付出?或者說,要怎樣可以順勢跟老闆要求加薪呢?」

?‧為什麼要這樣說

當你自己或者身邊的人遇到困境的時候,有兩個常見的誤區。一是完全拒絕承認客觀事實,一味地打雞血灌雞湯;二是完全被動地接受現實,做出「要麼忍要麼滾」的極端判斷。

其實,正確的做法是介於二者之間的,那就是先問自己:面對既定事實,可以怎樣調整主觀的視角?這樣一來,你就有足夠的空間,既不用灌雞湯,也不會任憑負能量爆棚,而是引導對方往積極的方向去想問題。

要知道,說話方式能夠引導人的思考和行為方式。有時候,不是你怎麼想就怎麼說,而是你怎麼說話,決定了你接下來會怎樣去想,怎麼去做。客觀條件雖然有諸多限制,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是木偶,不是完全被動的「對像」。即使困難再大,你也能盡量選擇那些「能動性的話語」。

比如,同樣是在職場遇到困難,被動的說法是:「老闆怎麼能這樣呢?要麼漲工資,要麼多招人,總得給個說法吧?把你一個人當三個人用,這樣下去怎麼受得了呀!」這樣一種表述,看起來很解氣,但其實全都是喪氣話。因為你的整個思路完全是被動的,似乎一切都由老闆說了算,而你這個朋友只是一枚棋子,眼巴巴地等著老闆做決定。按照這個方向去想問題,除了怨天尤人或者自怨自艾,沒有別的出路。

可是,同樣的局面,完全可以是主動性的說法。比如:「老闆給了你三倍的工作,你該怎樣讓他意識到,這是不合理的呢?」或者說:「如果你覺得這個工作量你能承受得住,那麼接下來,怎樣利用這個籌碼,跟老闆談加薪呢?」

這樣的說話方式,就是所謂「能動性的話語」。它與被動性的話語有個根本區別,就是不去猜測「結果是什麼」,而是去思考「應該怎麼做」。因為你的所作所為,本來就是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大家都是平等的人,為什麼要把自己當成待宰的羔羊呢?

進一步說,很多自怨自艾的「負能量」想法,大都來自這種被動性的說話方式。比如在戀愛關係中,很多人會關心對方到底愛不愛自己。缺乏能動性的人可能會這樣問:「我的男朋友到底是不是真的愛我?」或者「要怎樣證明他是真的愛我?」甚至會直接拿「我和你媽同時掉到水裡,你先救誰」的問題去質問自己的男朋友。

可是,具備能動性話語習慣的人,提出的問題則會是:「我要怎麼做,才能確保我的男朋友真的愛我?」或者「如果他並不是真的愛我,我又該怎麼做?」很明顯,後者是比較獨立和可愛的,前者只會給雙方平添糾結和麻煩。

總之,世界上的事情雖然大多不盡如人意,但是你完全無所作為的情況也不太多見。很多時候,看似你只能被動地接受結果,但其實都可以通過說服、談判來影響別人的決定。你用被動的方式說話,就會用被動的方式思考。而一旦深陷這種思維模式,就會看不到積極主動有所作為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你成了自己說話方式的奴隸。

+‧延伸思考

這種「使用能動性話語」的思路,不只可以用來安慰他人,更可以用來激勵自己。當你遇到挫折,在心裡跟自己對話的時候,也要注意別陷入「他憑什麼這樣做」「結果會怎樣」之類的思維模式,而是要讓自己多想想「可以做什麼」「應該怎麼做」。

想安慰人,別說「不要想太多」

讓痛苦的人「不要想太多」,

只會給他帶來雙重的痛苦。

‧可能遇到的問題

好朋友失戀了,萎靡不振。我嘗試開導他、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盡快忘記不開心的事情,不過效果甚微。我該如何安慰處於痛苦中的人呢?

常見的說法:「不要想太多,放心,一切都會過去的。」

更好的說法:「請你現在幫自己認真想一想,眼前的這種痛苦、這件事帶給你的經驗,在兩三年之後,甚至十年之後,會對你產生什麼樣的幫助?」

?‧為什麼要這樣說

對於身處痛苦之中的人來說,「不要想太多」是最常見,也最沒用的一句話。之所以常見,是因為幾乎所有人都會本能地認為,痛苦就是因為想太多,只要不去想就沒事了;而之所以沒用,是因為所謂痛苦,本來就是一種逼著你不能不去想的力量。如果說不想就能不去面對,那還有什麼痛苦可言呢?

更重要的是,「不要想太多」這句話背後的邏輯是「像××這麼痛苦的事,我們逃避就可以了,不用去面對,畢竟一切都會過去的」。可是誰都知道,人生那麼長,我們不可能一直都有人陪,一直都有轉移注意力的辦法。而當某一次你終於獨處,不經意間又想起那段經歷的時候,就會發現,由於沒有自覺地鍛煉自己面對痛苦的能力,這個突如其來的瞬間,就會更加難熬。

而且,即使只談當下,你安慰別人的時候反覆說「不要想太多」,反而有可能造成二次傷害。因為對方原本只是因為失戀而痛苦,而現在還得為「不能從失戀的痛苦中走出來」而痛苦,會覺得「我怎麼這麼沒用?我為什麼就是不能忘記?為什麼我腦子裡總是有這麼多負面的想法?」

所以說,無論是從長計議還是只看當下的效果,勸人「別想太多」,都不是個好辦法。事實上,負面的想法只能被覆蓋,不能被憑空清除,所以你真正要做的,是引導對方以正確的方式看待這種痛苦。不是不去想這件事,而是換個方式想這件事。

比如,你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痛苦,而且一時走不出來,這很正常。不過你可以認真想一想,兩年後、五年後、十年後,你現在這段經歷,會對你有什麼樣的幫助呢?」

這種說法的好處在於,首先,它承認對方現在的痛苦是合理的,不造成額外的壓力;其次,它把對方從當下的感覺,引向未來的預期,而且是從「對自己有什麼幫助」這個角度去想問題。而只要這樣一想,很自然地就會想到「成長」「成熟」「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之類的好處。

總之,讓痛苦的人「不要想太多」,不但不現實,而且會給他帶來雙重的痛苦。既然免不了總是要想,不如換個方式去想。

這個思路,不但可以用來安慰人,還可以用在諸如子女教育等「需要正視痛苦」的場合。比如說,小孩子玩火被燙傷,這很痛,但同時也是一次很重要的教訓經驗,沒被燙這麼一下,你怎麼說玩火很危險都沒用。所以,你既不要勃然大怒,也不能輕描淡寫,而是要讓他正視眼前的痛苦,總結經驗教訓。

+‧延伸思考

人們面對痛苦的時候,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太糾結於眼前所受到的傷害。可是人生很長,如果我們把時間軸放大,往往就會發現,現在傷害作為一種經驗,日後是可以對你有所幫助的。請相信,只要願意這樣去看待問題,大多數痛苦,都可以讓人學到東西。

即使你一時想不到這個痛苦有什麼意義,也別著急。因為,首先能認真地這樣去想,也就是用幾年之後的視角回頭看現在,這本身就是一種緩解痛苦的方法。其次,你不妨回想一下,過去的人生經驗裡,有哪些痛苦曾經給你帶來成長,既然那時候可以,為什麼覺得這次不行呢?而當你終於能想到的那一刻,這段痛苦的經驗,才會徹底停止對你的傷害。這個瞬間,才是真正的看破和放下。

正確的吐槽,必須是「有我」的視角

不帶主觀因素的客觀,

根本不是真正的客觀。

‧可能遇到的問題

工作的時候,難免有些對老闆和同事的負面看法。可是跟朋友吐槽的時候,經常有人會反過來說我是個愛抱怨的人。難道說,真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就只能憋著,不能客觀公正地講出來嗎?

常見的說法:「我的老闆,實在是太壞了!」

更好的說法:「我的老闆,今天對我的態度,跟我預期的不一樣。」

?‧為什麼要這樣說

之前我們講過,跟親人或者朋友提要求時,很多人有個誤區,那就是害怕從自己的角度講出自己的感受。他們會習慣性地在對方身上找理由,以論證「你應該如何如何」,而這難免會引起反感。

同樣的道理,在表達負面意見的時候,很多人也會因為害怕別人覺得自己「不夠客觀」,所以上來就直接吐槽,似乎自己反對的現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客觀事實了。而這種「無我」的敘事視角,同樣是不正確的。

這是因為,你有那麼強烈吐槽衝動的對象,通常都是跟你有密切關係的。你本來就不是個置身事外的人,卻偏要裝出一副跟你毫不相干的樣子,進行斬釘截鐵地「客觀」評述,又怎麼能不引起懷疑呢?聽你這樣講話的人,只要稍有社會經驗,或是稍作思考,就會覺得你很不靠譜,沒有公信力。

就拿吐槽自己的老闆來說,如果你直接講:「我的老闆太壞了!」就算之後給出了一大堆的論據,聽眾也可能會覺得,你想說的是老闆跟你有衝突,可是講了半天都沒講到你自己,在這個關係裡,你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是不是做了什麼或者說了什麼,才導致老闆對你另眼相看呢?

所以,你倒不如一開始就把自己的角色代入進去,以「有我」的視角進行敘述。比如這樣說:「老闆對我的態度,跟我預期的不太一樣。」就會引申出你對老闆的預期、你自己的實際情況、老闆是怎麼對你的、他這樣做應不應該等一系列問題,而這個時候再讓聽眾得出「老闆太壞了」這樣的結論,他們才會覺得你是客觀的,你的吐槽是可信的。

不帶主觀因素的客觀,根本不是真正的客觀。只有把自己的角色放進去,告訴對方,你是從什麼角度、以什麼樣的預期、通過什麼方法、觀察到了什麼現象,對方才會覺得,你是客觀中立地在敘述這件事情。而你想得出的結論,也會覺得可靠很多。

進一步說,當你要就更為私密的事情表達看法時,就更是需要這種「有我」的視角。比如,如果你想提醒自己的朋友,你們有一個共同的熟人不值得信任。那麼,最好別用「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這樣的方式,要麼就不說,要說就說透。到底是哪件事情讓你覺得他不可信,前因後果要說清楚。這樣,對方才不會覺得你是在扣帽子或是報私仇。

更重要的是,在你這樣說以後,你和你的朋友才有深入溝通的可能性,他才能繼續追問你一些重要的細節。通過你的描述,你的朋友能夠完整地瞭解事情的經過。這時,你的話對他來說就會更有份量。

總之,當我們想吐槽一個對象的時候,都希望表現出客觀的樣子。但越是這樣,就越是不能情緒激烈地直接下結論,因為情緒只不過是你的感受,而你的感受,對於他人來說是沒有信息量的。所以,你應該克制這種「無我」的敘事習慣,以「有我」的視角,給他人提供更豐富的信息,讓他們自己去得出結論。這樣一來,你的意見反而會更具價值,更有公信力。

+‧延伸思考

思維會被說話的方式影響。當你用「無我」的方式敘事時,你和聽眾的想法和注意力全都在對像身上,而沒有你自己。因此,你的表述是表面和片面的,而且你的聽眾也只能跟你聊這個對象,話題受到了很大限制。可是,一旦你開始在講話裡代入「有我」的視角,你的敘事就會立體起來,你和聽眾能聊的東西也會更豐富。

如果你說:「這部電影真難看!」你的朋友要麼附和,要麼反對,話題很難深入。可是如果你說:「這部電影跟我想的不一樣,也許不是我的菜吧!」那就有很多角度可以跟朋友探討了。

室友總打擾我休息,怎麼辦

生活習慣這種東西,

並沒有對錯之分。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是一個住宿舍的大學生,睡覺時對聲音和光線異常敏感。我的室友是個「富二代」,特別以自我為中心,作息不規律,時常打擾到我的睡眠。我曾經反映過,沒太大改善,但我又不想把話說得太重而得罪同一個屋簷下的人,我該怎麼辦呢?

常見的說法:「你的作息太不規律了,非常影響我休息,能不能拜託你早點睡呢?」

更好的說法:「我跟你的生活習慣很不一樣,該怎麼想辦法互相配合跟調整呢?」

?‧為什麼要這樣說

「標籤」跟「對錯」,往往是阻礙溝通最大的絆腳石。因為你一旦開始在意標籤跟對錯,事情就會陷入非黑即白的衝突之中。既然你非要爭個輸贏,也就不太可能達成溝通的效果。

比如說,有過集體生活經歷的人,大都會遇到「就寢時覺得吵鬧」這個問題。可是,對這個問題的界定不一樣,你的感覺也會大不相同。假設你的眼睛盯在「我被吵得睡不著覺」這一點上,就會覺得是別人在干擾你。

按這個思路想,你的作息是「正常」的,別人的作息是「不規律」的;你是「安分守己」的,別人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麼一來,立馬就出現了四個標籤,而且什麼都是你對,對方不管在生活習慣上還是在道德素養上,都是有問題的。你帶著這樣的成見去跟別人說早點睡,不管自己覺得多客氣,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的。

但是你反過來想想,你的這個想法,一定就是對的嗎?有沒有可能,這些標籤都只不過是你硬加上去的?當你試著把先入為主的東西都去掉,就會發現,很可能並沒有什麼高高在上的「富二代」,也沒有誰是成心跟誰過不去、生活習慣又糟糕的自私鬼。真實的情況,不是誰對誰錯,只不過是「作息習慣不一樣」而已。有些人睡覺比較挑剔環境,有些人睡覺不太容易被干擾,有些人習慣三四點睡覺,有些人習慣五六點起床,僅此而已。

而如果只是習慣的不同,這就比較容易溝通了,因為你們需要的只是彼此配合而已。但是要注意,如果想讓對方配合,你就不能先用負面標籤看待對方,也不應該用負面的情緒去揣測、歸類對方,讓空氣裡充滿火藥味。

也就是說,你要提醒自己,沒有人特意「吵你睡覺」,只不過是有人「跟你作息習慣不同」而已。晚睡的人固然會干擾早睡的人,可是早睡的人早起的時候,又何嘗沒有干擾到睡得正香的晚睡者呢?所以,誰也不要以自我為中心,習慣這種東西,通常都跟對錯沒有關係,只不過是看個人怎樣才舒服罷了。

這樣一想,你就會發現,即使最終商量出來的結果,是對方「盡量早點睡」,這也不是因為你對他錯,所以他要聽你的,而是因為這是最簡單的「相互協調和配合」的方式。它並不是始於指責,成於爭執,終於對方的讓步;而是始於彼此承認,成於協商智慧,終於各退一步。

本著這種「協商」的態度,你們完全可以想出更多的對策,比如購買眼罩、耳塞,或者是制訂一個有彈性的寢室作息時間表,等等。只要雙方都表現出善意而非抱怨,一切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就算最後你們發現,根本沒辦法解決,只能調換寢室,甚至是有一方搬出去住,這個結果也不會傷害大家的感情,而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總之,每個人都不太一樣,而且這種差異性,大多數時候都不存在對錯之分。但是,到了社會上,有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適應」。和室友的作息時間不同,卻要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其實就是學習適應的功課。不僅要和對方溝通,更要學會跟自己溝通,學會用不帶成見的方式想問題,才能用聰明、不引起糾紛的方法,為自己爭取利益。

+‧延伸思考

很多人會擔心,大家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如果直接跟室友表達自己的需求,會不會得罪了他,不利於日後的相處?其實,只要你是不帶指責地提出協商的請求,這種擔心就是多餘的。因為此時只是「有不同,要協調」,不存在誰對誰錯。而且進一步說,你不願得罪室友,室友又何嘗會希望平白無故地得罪你?你們是談判時的平等主體,而不是相互指責的對手,這就叫「和而不同」。

不是不喜歡,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

「喜歡」的反面未必是「不喜歡」,

很可能只是「不瞭解」。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想把我的一些愛好介紹給不瞭解或不喜歡它的人,比如我喜歡京劇,對方卻對京劇不感興趣,這時我該怎麼說,才能讓他願意聽下去呢?

常見的說法:「我知道你不喜歡京劇,但是京劇有很多迷人的地方……」

更好的說法:「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京劇的人,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人。」

?‧為什麼要這樣說

「喜歡」的另一面,未必是「不喜歡」,很可能只是「不瞭解」。把人區分成「愛好者」和「反對者」,會限制一個人的視野,阻礙他去瞭解和體驗。

第一季《奇葩大會》曾經邀請到著名的京劇演員王珮瑜老師。她在節目上講了一句非常漂亮的話:「這世界上其實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京劇的人,還有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人。」

一般人遇到王珮瑜老師的情況,往往會把人區分成「喜歡」或是「不喜歡」。但這種說法,會把話說死,如果不是「喜歡」,就會被歸類為「不喜歡」,這會讓人自我設限,從而更不願意去瞭解、嘗試新事物。

而王珮瑜老師的話,之所以精彩,就在於她發現,「喜歡一件事」的對照組,其實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這種說法,就保留了可能性,為京劇的外行人留下了一個空間,給普通的群眾留下一個瞭解京劇的動機。哪怕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也得去看看為什麼自己「還不知道自己喜歡」。

其實,所謂的「喜歡」,都是接觸了事物「好的那一面」。就像愛吃草莓的人,也不是一出生就愛吃草莓的,肯定是因為吃過好吃的草莓,有過美好的體驗,才會認定自己喜歡這種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