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伊麗莎白女王 > 19 進退維谷 >

19 進退維谷

進入一五八年新年,伊麗莎白女王心緒依然陰鬱,對反對她成婚的參事依然相當不能諒解,「對萊斯特伯爵也不再展現如以往般寵愛」。但不久後,她已經開始理解,萊斯特伯爵與其他參事反對婚事背後的原因,當法國大使批評萊斯特伯爵,故意提出宗教問題來阻擋婚事進行時,女王不以為然地反駁,指萊斯特伯爵只是在做樞密院參事該做的事。儘管如此,兩人似乎也無法恢復往昔的親密,一直到這一年的四月,她對萊斯特伯爵的態度才開始軟化。

一月底時,伊麗莎白女王婚事的考慮期限,在她毫無動作的狀況下過去了。門多薩大使記載,安茹公爵相當清楚自己不該施壓要答案,反而努力在英國宮廷中爭取支持度,他不斷寫信給女王,要求她釋放約翰·史塔伯斯與威廉·佩吉,塑造自己寬大為懷的王者風範。

二月底,門多薩大使聽聞伊麗莎白女王向伯利男爵抱怨自己的處境,仿如「前有大河後有追兵般地進退兩難」。

「我認為無論是個人意向,或透過任何您信任的人勸說,女王陛下並無結婚意願」,伯利男爵清楚點明。就連他指出,若女王決意不婚也需「立即點醒安茹公爵」時,女王依然不置可否。女王主要的目的,就是維持與安茹公爵無限期的「魚雁往返」,對於參事們警告以此低劣的手段對付法國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她也充耳不聞。「想要對他國貴族耍花招的人,就是在耍自己。」伯利男爵不滿地說。

伊麗莎白女王大膽地繼續這條路線,以潦草的字跡,寫了一連串日期未定的信件給安茹公爵。在這些信件中,女王技巧性地暗示,因為人民無法接受安茹公爵參與的彌撒儀式,兩人當前可能必須否認彼此的關係,但只要給她多一點時間,她也許可以用結婚的好處來說服臣民。一次又一次地,女王盛讚安茹公爵那「堅若磐石」的堅貞,同時又不斷將協商進程延遲的責任推卸給法方。「我們的靈魂屬於彼此。」女王堅稱——但最要緊的問題是,何時呢?

女王大張旗鼓地,尤其是在法國大使面前,表現出依然深愛安茹公爵的模樣,甚至帶著青蛙樣式的珠寶以資證明。女王的腰帶上總是繫著安茹公爵送她的手套,每天總會彷彿炫耀般拿出來親吻上百回。一次在宮廷舞會中,伊麗莎白女王甚至逼迫法國大使聽她念安茹公爵寫給她的一字一句,女王讀信的口吻溫柔繾綣、充滿感情,讓法國大使以為,她只是想讓反對這段婚姻的人打消念頭。

當然,這都是女王裝出來的,主要目的是讓法國大使感到滿意。雖然伊麗莎白女王已經接受自己絕對不能下嫁安茹公爵的事實,但就連樞密院成員們都仍不斷猜測。沃爾辛厄姆爵士就曾歎道:「但願女王陛下能找到方法,解決她的婚姻問題。」薩賽克斯伯爵則曾寫下:「若女王陛下還未找到解決方法,定有加速尋求解決之道的必要,畢竟此事為她帶來的恥辱,我完全不敢訴諸紙筆,加上她狀態未決為她帶來的危險,這一切都仰賴婚姻來解決。」

七月,伊麗莎白女王對於萊斯特伯爵反對她結婚,仍難以諒解,儘管女王暴怒的次數減少了,參事們的心情依然相當苦澀。在一次女王大發雷霆過後,有人聽到萊斯特伯爵歎道:「寧願賣掉最後一塊地,也不願再過這種苦日子。」他與女王間的冷戰,也讓他將怒氣轉嫁到同僚身上,後來他做得實在太過分,甚至必須寫信給伯利男爵道歉。伊麗莎白女王與往昔的寵臣間,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和諧關係。

行為古怪的牛津伯爵宣佈改信羅馬信仰,因而不再受到女王器重。為了平衡自己在女王面前的形象,他偷偷向女王揭露秘密信仰天主教的臣子,結果導致這些人都遭到軟禁。但這種爆料行為,對牛津伯爵也沒什麼好處,過去與他交好的朋友都疏遠他,伊麗莎白女王也是,她不齒牛津伯爵的行徑,而牛津伯爵甚至鬧出與一位行為不檢點又放蕩的女王侍女安妮·伐瓦梭爾(Anne Vavasour)過從甚密的傳聞。

接下來的三月,安妮竟然生下了一個兒子,牛津伯爵隨即承認父子關係,安排這個孩子的未來。但伊麗莎白女王「為此意外感到惱怒不已」,要安撫她的心情並不容易,於是將安妮與她那不負責任的愛人,一同關進倫敦塔幾周。

* * *

一五八年,過去五年來相對穩定的英國政局,因羅馬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再度發佈前任教皇對伊麗莎白女王的逐出教令而面臨崩毀。到了夏天,英國政府開始警覺,耶穌會神職人員紛至沓來。他們的神聖任務,就是擴大天主教信仰在英國的地位,於是由激進派教士羅伯·帕森斯(Robert Parsons)與虔誠又能鼓動人心的聖艾蒙·坎庇恩神父(Father Edmund Campion)領軍,負責耶穌會傳教任務最終的大成功及未來十年內英國境內的天主教反抗勢力,但這些行動也引發英國相當大的愛國反應。

英國的政治情勢不太樂觀。瑪麗·斯圖亞特針對伊麗莎白女王展開了新一輪的陰謀,這次與她勾結的是西班牙大使門多薩,這個相當危險的夥伴關係,維持了將近三年。英國與蘇格蘭之間的關係,在詹姆士六世僭越了權力後,便相形冷淡;年紀輕輕的他,有一段時間逐漸向母親與吉斯家族之間的勢力靠攏;國際上也開始出現擔憂菲利普二世篡奪葡萄牙王位的聲浪。在強大的海軍與富庶的國力之下,葡萄牙建立了穩固的帝國,並成為史上最富有的王朝。法國方面,宗教紛爭造成的戰爭再度爆發,讓伊麗莎白女王不再奢望與法國聯盟,英國再度陷入孤立的境地中。

八月份傳來消息,指出菲利普國王吞併了葡萄牙,自稱為王。「西班牙國王越來越令人難以忍受了。」伊麗莎白女王咬牙切齒地說。為了回應這個重大威脅,伊麗莎白女王決定大力支持非法覬覦葡萄牙王位的唐·安東尼奧(Don Antonio),他對葡萄牙王位的合法性,比菲利普國王來得更低。為了挫一挫菲利普國王的銳氣,伊麗莎白女王更在背後支持安茹公爵在尼德蘭的運作,她邀請法國的婚姻協商委員緊急來到英國。

但法方並未實時響應,讓女王感到十分光火,很快各界就知道,安茹公爵對於荷蘭王位的興趣大過了英國王位。威尼斯駐巴黎大使就聽聞類似的傳言,指出安茹公爵對伊麗莎白女王的熱情不再,同時還想起了「兩人之間的年齡差距與伊麗莎白女王肢體上令人厭惡之處」。九月份,荷蘭反抗軍遭到帕爾瑪公爵連連攻擊,節節敗退,於是他們請求安茹公爵協助,若能擺脫西班牙勢力的糾纏,便願奉上荷蘭王權,現在幾乎可以確定,安茹公爵肯定會要求未來的妻子以軍力支持,作為兩人成婚的條件之一。這件事情的發展觸動了伊麗莎白女王的敏感神經。「我首先想到的並不是自己被利用,而是若國會通過我的婚姻協商,但願我的婚宴,不會成為英國臣民富庶背後的吸血蟲。」伊麗莎白女王寫下這樣的詞句。她相當擔心這段婚姻可能讓英國陷入負擔沉重的戰爭中,「而女王可能也會為此不得不與丈夫起齟齬」。安茹公爵無視伊麗莎白女王的抗議,接受了荷蘭方面獻上的王權,九月十九日正式成為荷蘭統治者。

* * *

一五八年九月二十六日,弗朗西斯·德瑞克乘著改名為「金鹿號」的「鵜鶘號」,經過三年的海上探險後,終於回到南安普敦港下錨,這段時間他已環遊世界一周,他是繼一五一九年到一五二二年費南多·麥哲倫率先完成此創舉後的第二人。德瑞克第一個問題是瞭解女王是否安好,聽聞女王依然健在後,他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因為他面對西班牙憤怒的報復,極需女王的保護,他破壞了西班牙的貿易,從西班牙處得手八十萬英鎊寶物,西班牙國王則對他發出追殺令,要他人頭落地。

伊麗莎白女王不但沒有將他視為罪犯,反而邀請德瑞克前往裡奇蒙德宮,讓他以冒險故事陪伴女王度過愉快的六個小時。他靠著馱馬帶回英國的寶物中,包括一頂有五顆綠寶石的王冠,伊麗莎白女王於一五八一年新年那一天還公開佩戴。德瑞克搜刮來的戰利品讓伊麗莎白女王開心不已,龍心大悅地讓他留下一大部分的珍寶。女王自己則得到相當於十六萬英鎊的寶物,存放在倫敦塔中。雖然門多薩大使以近乎歇斯底里的方式抗議並要求歸還,但英方一點也沒有歸還給西班牙,德瑞克也並未受到懲罰。相反,在女王的命令之下,「金鹿號」從此停泊在泰晤士河上,向大眾展現德瑞克英勇的探險故事。

此後,德瑞克成為宮中的大紅人,常常造訪宮廷。伊麗莎白女王總是熱情歡愉地迎接他,聽他訴說四處遊歷的故事,而他則帶來許多貴重的禮物致贈給女王,其中包括一具精緻的鑽石十字架。

* * *

從一五八年後,菲利普二世便計劃以軍事手段利用海上軍力入侵英國,致使伊麗莎白女王面臨極大危險。當年十二月,在經過詢問兩位不知名的英國天主教貴族,刺殺女王是否合法後,羅馬教皇發佈了刺殺令:

這個女罪人造成天主教信仰遭受顛覆,許多靈魂無法得到救贖。能以虔誠的心,以神之名,讓她與這個世界隔絕者非犯罪,而是立下大功。因此若英國貴族願承擔此榮耀之責,將不致有罪之疑慮。

羅馬教皇的宣言很快傳遍世界各地,這讓英國政府大感不悅,同時也警覺到,若女王遭到暗殺,政府將無立足之地。眼前只有保全女王性命,才能避免羅馬勢力入侵英國。

英國國會與樞密院不斷呼籲女王,對天主教異議分子與宣教神職人員採取嚴苛的手段。儘管女王天性痛恨流血,至今總是採取溫和手段,但此刻她也理解到,羅馬方面的制裁行動為她帶來極大危險。儘管如此,英國國會對於一五八一年三月十八日通過的不服從國教法案依然相當不滿意,將拒絕參與聖公會儀式者的罰金,提高到每個月二十英鎊之多,若被發現參與彌撒儀式,最高將被判一年有期徒刑,只要改信羅馬信仰者,便以叛國之名等同視之。更重要的是,任何散佈詆毀女王字眼者,若為初犯,將戴上頸枷手枷示眾、砍去雙耳並罰金兩百英鎊;再犯便是死刑。以女王的星座或預言擅自預測女王壽命或繼位人選者,也將成為非法之徒。

從這時起,聖艾蒙·坎庇恩與羅伯·帕森斯等傳教士被視為英國的重大敵人,儘管如此也並未出現大規模處決的情形。接下來的二十年內,只有不到兩百五十位天主教徒遭到死刑或死在獄中。但歷史上有相當可信的證據,指出其中約有九十人遭到刑求,儘管在所有的案例中,女王都並未親自參與判決,但她顯然知情。她個人偏好以牢獄之刑或罰鍰來懲罰這些犯罪者。

一五八一年一月,當法國同意派遣特使前來英國時,伊麗莎白女王聽聞此消息感到鬆了一口氣。接下來幾個月,她將全神貫注地精心準備法方人員的接待事宜,這不是因為她想要嫁給安茹公爵,而是因為她知道與法方締結友好條約多麼重要。

此時的安茹公爵背負巨額債務壓力又缺乏資源,又再度打起與伊麗莎白女王聯姻結盟的主意。一五八一年四月,英國等待已久、視為上賓的法國特使終於抵達懷特霍爾宮,特使團的目的是要完成婚姻協商,或確定萬一兩國不聯姻,便得說服伊麗莎白女王支持安茹公爵在尼德蘭的基業。

一抵達英國,特使團便致贈由安茹公爵親自為伊麗莎白女王萬中選一的新鮮花束,伊麗莎白女王回信致謝:「這些由小手採摘的甜美花朵,讓我感受到無比的祝福,我從未收過如此典雅的禮物,花束上的葉子依然如同剛摘下般新鮮,將你的情感生動地展現在我眼前,真希望這束花永遠不會枯萎。」

穿著金色服裝的伊麗莎白女王,閃閃發亮,她以相當鋪張的宴會與豪奢的大帳篷來款待特使團,這個新式帳篷長三百三十英尺,還有兩百九十二扇窗,天花板上裝飾著太陽與金色的星星,這是英國方面花了三百七十五個人力與一千七百四十四英鎊巨款所建。接下來是更多的晚宴、戲劇、假面劇、歷史劇表演、斗熊、馬上長槍比武、大型宮廷舞會,以及與樞密院的許多會議。門多薩大使表示,伊麗莎白女王「似乎對賣弄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更重於締結條約」。

最後伊麗莎白女王終於願意辦正事,她突然向特使團表示,對於自己與安茹公爵之間的年齡差距,依然相當在意。她也覺得自己若下嫁安茹公爵,等於是以錯誤的方式鼓勵英國天主教徒。她也不希望與西班牙方面開戰。事實上,她比較偏向以非婚方式締結盟約。

驚訝不已的特使團遲疑表示,除了聯姻條約之外,他們無法為其他事情做主,但伊麗莎白女王態度絲毫沒有動搖。特使團繼續待在倫敦,盼望她的態度會軟化。

四月四日,女王從格林尼治登上了「金鹿號」,然後為了反抗菲利普國王,刻意在德特福德靠岸與弗朗西斯·德瑞克一同用膳,甚至以他環遊世界的英勇事跡,將他冊封為騎士。她也帶著法國特使團隨行。船上的宴會,「是英國自亨利國王時期以來,最豪奢的一次」,在宴會上,女王相當放鬆又活潑。為了取悅女王,德瑞克的僕人們穿上了紅色印第安人的服飾,為女王跳一支戰舞,而船長則接著花了四小時的時間,講述海上探險的事跡。儘管多數的臣子們因無趣而顯得無精打采,但女王卻顯得神采奕奕。

德瑞克陪著女王在船的附近散步時,兩人討論到菲利普國王下令要追殺他的事,女王掏出一把劍,一邊開玩笑表示要用這把劍「砍下他的頭」,一邊假裝在空中揮舞著。

伊麗莎白女王意欲向菲利普國王強調英法的防禦同盟,因此轉向安茹公爵派出的一位特使馬修蒙先生(Seigneur de Marchaumont),將手中的劍交給他,要他代替女王執行冊封儀式。結果矮胖的探險家發現他自己在甲板上,跪在一位法國人面前,而女王則在旁觀看,笑容滿面地點著頭。

後來女王那紫金相間的束襪帶掉了下來,她彎腰調整之際,馬修蒙先生詢問她,是否願意「賜予」束襪帶,作為主子安茹公爵的戰利品。女王則表示「這樣一來就沒有辦法固定她的襪子了」,但返回格林尼治宮後,女王給了她一副束襪帶作為給安茹公爵的禮物。

新封的騎士德瑞克,將他環遊世界旅程的地圖上呈給女王,「並附上一本日記,裡頭鉅細靡遺地記載了他不在這三年發生的每一件事」。這本記事本與「金鹿號」都沒能留存到現在;那艘船於一五九九年正式崩毀。當時德瑞克早已離世,但他成為英國的重要傳奇人物,在伊麗莎白女王的臣子與接下來幾世紀英國歷代君主心中,佔據了情感上與想像中的重要地位。

* * *

六月十一日,伊麗莎白女王顯然又大幅地改變了心意,法國特使團得以在懷特霍爾宮草擬一份聯姻條約。但伊麗莎白女王又堅持,這份條約需由安茹公爵本人背書,法國特使團只能帶著不滿的情緒返回法國。

進入夏季,安茹公爵已然走投無路,發現自己可能被迫要放棄對荷蘭的野心,返回滿是豺狼虎豹的法國。儘管伊麗莎白女王借他三萬英鎊,但這筆錢根本不夠,在一封信中,女王暗示自己已然改變心意,不願嫁給他了:「儘管她的身體永遠只能屬於她自己,但她的靈魂永遠與他常在。」

儘管如此,當她聽說法國王太后要安茹公爵迎娶一位西班牙公主時,她隨即派出不情不願的沃爾辛厄姆爵士前往法國,並指示要他捏造伊麗莎白女王其實還想嫁給安茹公爵的謊言,但事實上是要進行不需婚姻關係也能達成的同盟。這絕對不是個簡單的任務,尤其是顯見未來英國方面會下達一連串自相矛盾的指示,因此不久後,沃爾辛厄姆爵士便在萊斯特伯爵與海登爵士的支持下,要求女王別再想婚姻大事了。但這樣的請求仿如對牛彈琴。

「除非女王陛下能有更好的決定,否則此刻若有人將我押入倫敦塔大牢,應該可以說是幫了我很大的忙。」沃爾辛厄姆爵士寫了這樣的句子給伯利男爵,「若想求得邦誼,我恐怕女王陛下得到的會是敵意,而身為臣子的我則感到相當挫敗。」

沃爾辛厄姆爵士向法王亨利三世表示,伊麗莎白女王「願意結婚,讓法王與他的弟弟一起保護她,不受戰爭的恐懼」。但沒有人能保證,就算法方完全答應他的條件,她就真的願意下嫁。「當女王陛下受到脅迫必須成婚,」沃爾辛厄姆爵士向伯利男爵忍不住抱怨:「她就寧願與人結盟,在渴望達成結盟之際,她又改變心意想要結婚了。她因此又傾向同意結婚,接著又改為結盟;當結盟或其他要求牽扯到金錢時,女王陛下又回到婚姻議題上打轉。」

另一方面,亨利三世與凱瑟琳·梅迪奇堅持,英法任何聯盟關係,都需建立在聯姻機制上。他們也和伊麗莎白女王一樣,焦急地希望可以趕走西班牙在荷蘭的勢力,若在這場戰爭中,他們可以得到伊麗莎白女王的金援,那就更好了。

經過幾周的協商,沃爾辛厄姆爵士直接向伊麗莎白女王表明,她必須做出決定:「若陛下沒有這樣的意思,請告訴自己,這對你來說就是最糟糕的方法(無論女王陛下認定它的效果如何)。」若女王陛下繼續支吾其詞,就可能失去其他貴族的友誼,於是伊麗莎白女王選擇認定沃爾辛厄姆爵士支持她選擇這段婚姻。當他返回英國時,便以開玩笑的口吻表示:「你這無賴,為什麼一直批評他(安茹公爵)呢?你簡直像牆頭草兩邊倒啊!」

* * *

七月份時,聖艾蒙·坎庇恩遭到逮捕,並被關進了倫敦塔大牢。隔天,他被送往萊斯特宅邸,接受萊斯特伯爵與其他參事們的訊問。根據一個米蘭籍人士提供的內線消息:「他應訊的態度相當有學問、慎重又溫和,讓伯爵們相當欣賞,伯爵們欣賞他的德行與學識,並表示他信天主教真是太可惜了。他們下令卸下他身上的枷鎖,並要求倫敦塔中的獄卒們人性地對待他,給他一張床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儘管如此,坎庇恩還是免不了遭到三度刑求,以透露他的同夥,同時撤回他的主張,但兩點他都完全拒絕。隨後他免不了面對肅殺的命運:他被吊死,羅馬天主教會隨後則將他立為聖人。

打壓天主教徒全新的嚴苛法律,免不了引起反彈效果。秋天來臨之際,菲利普二世威脅伊麗莎白女王要興戰,門多薩大使警告她,若不聽信菲利普國王的忠告,「那就有必要看看,火炮是否能讓她聽得更清楚一點」。女王則相當沉著,「不帶一點感情,彷彿重述一個鬧劇情節般,以低沉的口吻」回答他。若他是想要威脅驚嚇她,她平靜地表示,那她只好把菲利普國王「放到一個他一個字都說不了的地方」。

在這樣的當頭,安茹公爵認定若他再度前往英國,親自追求伊麗莎白女王,便能讓情勢對他有利,甚至還可能大賺一筆。於是在冬季時,他離開了部隊,經過了驚險萬分的旅程後,他終於在十月三十一日從英國薩賽克斯的拉依登陸了,當他於十一月二日抵達裡奇蒙德時,伊麗莎白女王公開地以熱情的態度歡迎他,並在裡奇蒙德宮附近找了一間宅邸讓他住下:伊麗莎白女王親自監督宅邸的翻修,並俏皮地表示他應該會認得裡面的那張床。她也送給安茹公爵一支金鑰匙,可以打開宮殿中的任何一扇門,還給他一把鑲著寶石的火繩槍,而安茹公爵則送她一隻昂貴的鑽戒。

兩人迅即恢復往昔戀人的角色,伊麗莎白女王對她的「青蛙王子」、「小摩爾人」或「小意大利人」說著一些無意義的甜蜜話,並告訴安茹公爵,他是她遇過「最忠貞不渝的追求者」。門多薩大使發現:「一整個早上直到中午,伊麗莎白女王都不辦正事,只待在房中與安茹公爵訴情衷,接著在中午過後,這樣的情形甚至會維持到日落後的兩三個小時。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邪惡的勾當。」「忠貞的弗朗西斯」帶來的一切都不算太好,宮中開始出現傳言,指每天早上安茹公爵還在賴床時,女王便會帶著一碗熱湯前往探視。有人則是聽說,安茹公爵表示渴望日日夜夜成為女王的入幕之賓,讓她瞭解自己多善於陪伴。伊麗莎白女王更誇張的是,由安茹公爵陪伴她前往聖保羅大教堂參與宗教儀式,以消弭臣子們的憂慮,同時在教堂上下都能看見的地方,公然親吻安茹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