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陳氏家族全傳 > 第十五章 為國捐軀 >

第十五章 為國捐軀

不畏失敗的人

肇和艦起義失敗了,不少人灰心了,有的人甚至還投敵了,面對著敵人暗殺的風險,陳其美不因失敗而後退半步。

一天,臨出門時,妻子姚文英不無擔心地說:別出門了,街上多有暗哨。

陳其美說:我怕什麼?與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相比,我是活一天多賺了一天。應該說我是幸運兒。

姚文英說:不許你這樣說!你死了倒好,讓我們孤兒寡母的怎麼活?

陳其美說:我只是這樣說說而已,讓你流淚了。其實我心裡還有數的。

姚文英揩了揩眼淚說:昨天我就親眼看到了暗探,在我們家的院外轉,我好害怕啊!

陳其美說:不要緊的。我去郵局給中山先生發一電報就回。

姚文英說:那你早去早回。

陳其美說:好的。

望著丈夫的背影,妻子姚文英搖了搖頭,顯得無可奈何。

陳其美從郵局回來時,又碰到侄兒陳果夫來家。

陳果夫一臉沮喪,陳其美問:肇和艦起義失敗,你還停留在悲痛中,這可不行!此役失敗,不足畏也。改過再圖必有成功之一日,唯志不可頹。志頹則永無成,吾輩今後仍當積極進行,成功不過時間問題耳。你看我已投入了新的戰鬥。這不,孫先生又從東京來電了,電中說「此後我黨當力圖萬全而後動,務期一動即握重要之勢力」。根據孫先生的指示,我和周應時(中華革命黨江蘇司令)商議,決定在江蘇起兵討袁!

陳果夫說:那好啊,我也參加。

……

1916年1月7日,陳其美與周應時發佈命令,定於次日鎮江、常州、無錫同時起義。

起義的前夜是非常平靜的。

突然一聲槍響,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靜。鎮江等地數處秘密機關遭到了破壞,十餘名革命黨人被五花大綁,推向了斬首台。幾乎同時,常州、無錫也遭到了搜查,起義計劃相繼流產。

陳果夫再次為失敗而扼腕長歎時,陳其美再次打氣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總結經驗,以利再戰。

1916年2月22日,為了統一指揮中華革命黨的討袁鬥爭,孫中山任命陳其美為江、浙、皖、贛四省總司令,次日又令陳其美就近接洽湘、鄂等省討袁事宜。

不久,孫中山還委陳其美兼任江蘇司令長官。

在海外的孫中山也鬥志高昂,護國戰爭發動後,孫中山迫切希望陳其美在以上海為中心的東南地區打開局面,以掌握反袁革命的主動權和鬥爭方向。因此,孫中山對陳其美寄予了極大的希望,期望他重演辛亥革命時先取上海,依次取東南的舊劇。孫中山還希望陳其美與王統一合作,分別策動上海的陸軍和海軍起義。他在致陳其美的電報中說:「滬能得手,則萬事皆就,望勉圖之。」

3月12日,孫中山將募捐得來的款項大部分寄給了在上海活動的陳其美。孫中山附電文說:此匯款20萬元,作為江浙革命活動及運動第二艦隊反正的費用。

3月16日,孫中山又匯給陳其美21萬元,說明其中1萬元給在湖北活動的田桐。

在這期間,孫中山一日三電,催促陳其美及早發動。特別是到了3月下旬,孫中山突然得到一則情報,稱袁世凱的政治顧問莫理循向袁獻策,讓袁暫退,由黎元洪出而代之,俟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袁再借英國的力量復出。孫中山獲悉後,再次督促陳其美:「時不我待,滬事當發於袁退之前。」

儘管孫中山一日三電,但陳其美與王統一策動上海海陸軍起義的工作卻始終未能有力地進行。陳其美想效辛亥故事,與李平書等上海資產階級巨頭聯合在上海發動起義,但遭到李平書的委婉拒絕。

李平書回憶說:「余鑒於癸丑之役,極力勸阻。況三月底為南北錢業歸賬之期,一旦起事,地方不免紛擾,關係市面金融,於餉源亦大有妨礙。」

陳其美說:以前我們起義愁的是無錢進賬,無米下鍋,現在,錢米有了,還有孫先生的鼓勵,卻不能舉事,真乃無顏面回電孫先生。

孫中山見陳其美遲遲不見行動,也急,3月31日再次致電陳其美,甚至有些責備之意:「帝制取消,軍心益振,而滬反因之觀望,恐前聯絡之人皆多不實,故托此為辭,欲再得款耳。望兄詳察,勿受其欺。」

五天後的4月4日,孫中山再致電陳其美,接連幾日,孫中山又一再致電陳其美,促其「相機而動」,「切勿錯過」時機。

4月8日,孫中山又電匯陳其美11萬元,並告以「切望佳音,行當率同志齊來」。

應該說,孫中山急切盼望中華革命黨在護國戰爭中能有所作為。而此時的陳其美,心裡也十分著急,但他缺兵少將,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拿錢收買政府軍的反水上。應該說,陳其美作為資產階級革命家也只能如此。

4月中旬,正當陳其美在上海一籌莫展的時候,柳暗花明,江陰傳來喜訊。當時駐江陰的部隊是第七十五混成旅。楊虎、尤民等人抵達江陰後,對部隊策反相當順利,舉義旗反袁。

4月16日,江陰駐軍宣佈獨立。第七十五混成旅旅長方更生出逃,楊虎宣佈就任司令官。

4月23日凌晨,起義軍攻打無錫,遭到了盧永祥、朱熙等部優勢兵力的阻擊,起義軍寡不敵眾,犧牲較大,不得不退出陣地。

4月26日,敵人攻下江陰,尤民遇難,楊虎翻牆潛逃,起義歸於失敗。

其時,孫中山並不知道江陰的失敗,於4月27日,他偕廖仲愷、戴季陶等由日本東京啟程回國。

臨行的前一天,孫中山致電陳其美,稱「若滬、浙能入吾黨範圍,則大局可定矣」。務必讓陳其美再努力一把,勝利在望。

陳其美遵照孫中山的指示,於4月派中華革命軍司令官夏爾嶼赴杭州,試圖掌握浙江局勢。但浙江獨立後,實權仍落入了浙江軍界實力人物呂公望、童保暄、夏超等人手中。5月1日,夏爾嶼在杭州為呂公望等人殺害。陳其美的圖浙計劃也宣告失敗。

然而,陳其美並不甘心失敗。5月5日,他又派遣數十名革命黨人分乘汽船數艘,由上海駛抵吳淞口企圖襲擊「策電」艦,因火力不足而失敗。姜永清、杜鶴麟等二十餘名革命黨人被殺。

面對失敗的現實,陳其美作為中華革命黨在東南地區的最高領導人,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始終堅持討袁鬥爭。這惹惱了袁世凱。袁世凱對其恨之入骨,必欲去之而後快。據《民國日報》報道,袁世凱政府在上海租界及閘北設立了暗殺機關,專門對付陳其美及中華革命黨人。中華革命黨的重要幹部范鴻仙、夏之麒、張志剛等先後被袁世凱派出的密探刺殺身亡。陳其美更是他們要刺殺的首要目標。

陳果夫在回憶錄中說:

五年五月十六日,即叔殉國前兩日,予往漁陽裡叔寓所,未遇,乃步行至薩坡賽路 十四號,道經蒲石路白爾部路轉角,見三方面均有數人,共約十餘人,內有一人急急詢問另一個曰:「是不是?」答曰:「是戴眼鏡的。」其餘各人均特另注視予面,予心頓起疑意。既至十四號,仍不見叔。轉至親民裡十一號蔣介石先生寓,始遇之。見其形容甚枯槁,精神委頓。蓋此數日中辦事不順手,經濟又困難,各方接洽事務至繁忙,致睡眠休息時不足,而有此現象也。旋有數友至,乃相與言治胃病之法,予以所聞之良法進言,叔答曰:「我病不可治也。」言時似甚傷痛。在座諸同志亦為之不歡,嗣叔命予與丁景梁先生接洽某事,遂辭出。竟忘將在路角所遇之事告知。十八以後,始知兇手已在附近守候多日矣。

應該說,袁世凱的密探加害陳其美的企圖已是公開的秘密。然而陳其美並沒有認識到危險性。

在上海積極組織討袁活動,引起袁世凱及其爪牙的刻骨仇恨,於是,一場暗殺陳其美的陰謀開始了。其實,從「宋案」以來,袁世凱一直不斷派人跟蹤陳其美,前後共派了六七批人。陳其美的弟弟陳其采,接到北京一個朋友的來信,說袁世凱忌恨陳其美比忌恨孫中山、黃興還要厲害。囑托陳其采趕緊轉告陳其美,行動務必十分秘密謹慎。恰在這時,陳其美辦事極不順利,經濟也越來越困難,各方面的事情又十分繁忙,日夜難以休息,心情極不好,身體也越來越壞,形容枯槁,疲憊不堪。當他看到革命事業面臨嚴重困難,各地護國運動蜂起,而上海的反袁鬥爭進展緩慢,心裡十分焦急,他決心不惜冒一切風險也要搞到發動起義的一筆經費。這就使刺客們有了可乘之機。

土匪出身的張宗昌,原是陳其美的部下,後倒戈投靠馮國璋的門下。此人瞭解到陳其美的困境後,忙收買會黨分子程子安,策劃暗殺陳其美……

陳其美中彈身亡,蔣介石捨命收屍

眼看袁世凱要的大限時間就到了,陳其美還沒有除掉,張宗昌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正在他火急火燎的時候,袁世凱派的人趕了過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袁世凱的小叔袁繼良。

袁繼良詢問陳其美的事做得怎麼樣。

張宗昌不得不說出實話來:此事還沒有完成。我要親自出馬,不然完不成任務,對不起總統。

袁繼良笑說:不必張兄親自出馬了,大總統自有錦囊妙計,我就是為此而來的。

原來中華革命黨有個小頭目叫李海秋的,是陳其美的好朋友。最近,他在北京被捕,重刑之下,供出了中華革命黨的不少機密。袁世凱得知,靈機一動,計上心頭:張宗昌行刺陳其美到現在還沒有成功,何不命令這個李海秋前去協助?陳其美還不知道李海秋被捕叛變,正可以利用李的關係下手。於是,袁世凱立刻叫袁繼良帶著李海秋趕來上海,交給張宗昌指揮。張宗昌一聽,喜出望外。在袁繼良的安排下,張宗昌與李海秋見了面。

席間,張宗昌問道:「依你的意思,怎樣才能幹掉陳其美?」

李海秋道:「此事說難也不難,只要對症下藥就行。據兄弟所知,陳其美最近正在為黨內經費短缺發愁,我們不妨在這上面動動腦筋,就說有一個煤礦公司,準備向日本人抵押貸款,苦於沒人介紹,如果誰能介紹簽約,謝他一筆款子。陳其美會上鉤的。在簽約那天,可以讓刺客約定地點下手。」

張宗昌想了一會兒,臉上綻開了笑容:「好啊!此計極妙!這個『公司』由我來操辦,約定簽約的時間、地點就是了。」

張宗昌、李海秋分手後,各自行動。

張宗昌先去找掖縣的小同鄉程子安。程子安曾跟隨張宗昌從關外進上海,在他手下當過排長。程子安酒醉鬧事打傷了人,被人告到都督府,陳其美為維護軍紀斥責過張宗昌,張宗昌為此而開革程子安。當時,程子安憤憤不平,怨張宗昌不講義氣。

1916年春節前,張宗昌衣錦還鄉,對當年結伙闖關東的窮哥們兒家屬,均按家去拜訪,向他們的父母行了晚輩之禮,磕頭問安,並分送銀元200、500不等,對程子安家也不例外。事後,程母寫信告訴兒子,程子安對張宗昌終於由憤懣而變為感激。

此次來到上海灘,張宗昌已經見過程子安,兩人敘舊話新,十分投緣。不過,張宗昌沒有告訴他要殺陳其美,現在需要用人,便帶著1000元大洋找到了他。

程子安見到白花花的銀元,毫不猶豫地做了金錢的俘虜。

程子安又找到朱光明、許國霖等人,假裝組織了一個「鴻豐煤礦公司」。為使陳其美相信真有這麼回事,「鴻豐煤礦公司」還煞有介事地在報上登出啟事,表明尋找抵押貸款夥伴。

李海秋要找到陳其美並非易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陳其美,說是革命黨有要事相商。相約是在老城隍廟酒樓。

陳其美按約趕赴,二人相見,敘說了分別後的短長。接著,李海秋就直奔主題說:英公,有一好事相托。不知你能否幫忙?

陳其美說:說說聽。

李海秋呷了一口茶說:真是好事。我有幾個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公司,叫鴻豐煤礦公司,在安徽淮南,前幾年效益不錯,這二年效益下滑,眼看就要維持不下去了。最近他們從日本購買新式設備,重振礦業,但苦於經費缺乏,萬般無奈,只好想將公司作為抵押向日本實業界貸款,但一時又找不到介紹的人。

說到這裡,李海秋掏出一張報紙讓陳看,說:這是我們的登報啟事!

陳其美瞅了一眼,信以為真,便問:我要給你們介紹成功,你們給革命黨多少酬謝費用?

李海秋認真說:他們那公司註冊固定資產為300萬,準備全部抵押貸款100萬,言明誰若從中介紹簽約,願以貸款的百分之三十抽酬。我想英公人脈很廣,手眼通天,辦成此事不成問題,無疑對公對私都是一筆可觀的喜財,所以特來相告。

陳其美說:小意思。

孫中山從日本回來,一直坐鎮上海指揮討袁起義,儘管孫先生帶來幾筆款項,這些錢像撒胡椒面,捉襟見肘,杯水車薪。陳其美急需一批經費,因而終日發愁。聽李說有這麼一樁好事,不禁怦然心動。30萬,也不是個小款項!於是他爽快地答應了下來:找個時間,雙方見個面,當面談好不好?

好吧。李海秋見陳其美上鉤,不由得心花怒放。

陳其美求款心切,很快與滬上的日本洋行聯繫上了,答應幫忙貸款。

陳其美馬上又與李海秋聯繫,約定5月18日下午3時帶貸款意向書來薩坡賽路十四號寓所簽約。

李海秋大喜過望,馬上打電話到張宗昌那裡,報告了此事。張宗昌也是喜出望外,立刻作了佈置安排。

5月18日下午3時,是陳其美生命大限的日子。陳其美一無所知,他仍高興著,盤算著這筆款項對起義的重大作用。

就在同一天,王寵惠從唐紹儀處也得知有人行刺的消息,讓人轉告陳其美注意。陳其美說:「我是前次製造局不死之餘生,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從事革命大業,太為小心,何能成事?」

這期間,從日本來到上海不久的胡漢民常見陳其美在馬路上從容閒步,連車子也不坐。一天,兩人在街上不期而遇,陳其美說:「上海灘袁黨耳目眾多,漢民兄當小心為是。」

胡漢民反問道:「上海人不大認識我,我此時責任也不重。你自己這樣大意,何以反說我呢?」

陳其美吟吟一笑說:「上海人也不大認識我。我的眼睛好,步履輕捷,即使有壞人靠近,我一霎間就避過去了,所以不用擔心。」

胡漢民指著他的臉說:「英士,你可是戴著眼鏡,在上海當過都督,怕3歲小孩都認識你!」

陳其美歎息一聲,說:「顧不了那麼多了。人之生命均有定數,非人力所能挽救。作為革命者,冒險原本是天職,沒有冒險精神不可能成大事。更重要的是,我輩與反動勢力相搏,必須有堅強的革命意志和大無畏的獻身精神。大丈夫不怕死,怕在事不成,這一直是我的座右銘。」

5月18日下午2時,陳其美提前來到薩坡賽路十四號。在這裡,陳其美先與山東民軍領袖劉基炎相商起義。劉要在煙台發動起義,需要5000元錢……

李海秋瞅著手錶,3時已到,便推開房門對陳其美說:英公,客人已經等了很久啦!

陳其美站起身對劉基炎等人說:「我要先會一個煤礦公司的人。」說完,走出客廳。

陳其美出了客廳,把李海秋一行帶到旁邊的飯廳裡,朗聲笑道:「哈哈,諸位請坐。」

李海秋裝模作樣地在一旁給雙方介紹:「英公,他們是煤礦老闆,這是大名鼎鼎的陳其美都督。」

程、許、朱、王四人拱手作揖:「久仰!久仰!」

陳其美招呼女僕奉上煙茶,目視四人:「四位老闆,抵押貸款一事李先生已經跟我說過了。我和日本朋友聯繫過了,他們委託我作為代表,先和貴公司簽意向書,之後,總公司將派人和我一起去淮南核查貴公司固定資產。如確認無誤,就可簽正式協議,然後匯款。另外,我想根據李先生所轉達的貴公司願向介紹人支付百分之三十報酬的意思,起草了一份合同草稿,諸位也可以過目一下。」他把幾張紙放在桌子上。

李海秋沖程子安等人以目示意:「你們把意向書拿出來,請陳都督過目。」

許國霖連連點頭:「好的!好的!」遂從包裡取出意向書交給陳其美。

趁陳其美低頭看意向書的時候,李海秋抽身離去。

李海秋一腳門裡一腳門外時,程子安掏出手槍,對著低頭看文件的陳其美,連開三槍,槍槍命中。陳其美當場倒在血泊裡……

陳其美遇刺後,孫中山喪失了一個得力的助手。他悲痛異常,但局勢非常緊張,又不能親臨祭奠,更增添了孫中山先生的無限傷感。

陳其美殉難後,因懾於袁世凱的淫威,一時間無人敢去認領屍體。唯獨結義之弟蔣介石狂奔現場,撫屍痛哭,隨即又冒險將義兄的遺體送往蒲石路(今長樂路)家中入殮,並親自撰寫祭文:「悲乎哀哉,而今而後,教我勖我,撫我愛我,同安同危,同甘同苦。而同心同德者,殆無其人矣。」

為陳送葬時,蔣介石悲痛欲絕。有人曾出一言:「英士與介石不枉兄弟一場。」

1916年11月20日,孫中山在陳其美國葬《致各總長各議員函》中充分肯定了陳其美:

平生事功,艱苦卓絕,百折不撓,卒以身殉,死義甚烈。

陳其美的去世,使孫中山失去了左膀右臂,使蔣介石失去了恩師,使陳果夫、陳立夫失去了父輩。陳其美生前托孤,於是「孫陳情結」、「蔣陳情結」自然不自然地也會傳染給下一代,讓陳果夫、陳立夫兄弟二人從中受益不小,得到許多精神上的補充和慰藉。因此,蔣介石與陳果夫、陳立夫的關係也由此親近起來,用兩兄弟的口吻表述:公開場合裡,他們稱蔣介石為「蔣先生」;私下的場合裡,則叫他「蔣三叔」。再加上同為浙江同鄉,那便是親上加親了。因為「蔣三叔」的關係,陳果夫、陳立夫成了後來蔣家王朝中陳氏家族的掌門人,書寫了一段歷史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