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的世界觀 > 離散異邦的歐洲猶太人 >

離散異邦的歐洲猶太人

這篇講話是愛因斯坦以「難民及海外需求猶太聯合募捐協會」(United Jewish Appeal for Refugees and Overseas Needs)名譽主席的身份發佈的,其擴充版刊登於1939年3月22日《紐約時報》,題為《愛因斯坦呼籲援助受迫害者》(Einstein Asks Aid for Persecuted),收錄於《愛因斯坦晚年文集》。愛因斯坦檔案編號: [28—476]。

猶太人遭遇迫害的歷史之長讓人難以想像。但是,今天[1]在中歐針對我們而發動的戰爭卻前所未見。過去,儘管我們是《聖經》的子民,我們還是受到迫害;然而現在,恰恰因為我們是《聖經》的子民,所以才被迫害。其目標不僅是消滅我們本身,而且要連同我們一起摧毀《聖經》和基督教中表達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讓中歐和北歐的文明得以興起。如果這個目標得逞,歐洲將成為一片蠻荒之地。因為倘若人類群體的生活建立在蠻力、殘暴、恐怖和仇恨之上,注定無法長久。

理解我們的鄰人,公正地行事,並且樂於幫助我們的同伴,只有這些品質才能確保人類社會的長久和個人的安全。無論是才智、發明或是機構,都無法替代這些在教育中最關鍵的部分。

隨著目前歐洲的劇變,許多猶太人團體被迫離開家鄉。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流離失所,不得不在世界各地流亡的道路上絕望地徘徊。猶太人今日的悲劇,折射出現代文明根本結構所面臨的挑戰。

對猶太人和其他群體的迫害,最不幸的方面之一就是產生了難民階層。很多在科學、藝術和文學方面十分傑出的人都被驅逐出他們曾貢獻才華的土地。在這樣一個經濟衰退的時期,這些流亡人士中可能有人會為振興經濟和文化帶來希望;難民中有許多工業界和科學界高水平的專家。他們可以為世界的發展做出寶貴的貢獻。他們有能力報答本地人的好心收留,給當地帶來新的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就業機會。據我所知,在英國,由於允許難民入境,直接為1.5萬名失業者帶來了就業機會。

作為一位曾經的德國公民,我能有幸離開那個國家;當我對世界上的民主國家表示感謝,感謝他們以極好的態度收留了我們的時候,我知道我能夠代表我流亡的同胞,不管是在此地還是在其他國家。我們,我們所有人,都欠我們的新國家一份人情,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在竭盡全力通過對所在國家經濟、社會和文化工作的高質量貢獻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

然而,最令人擔心的是,難民的隊伍一直在擴大。在過去的一周,事態的發展使得捷克斯洛伐克很可能出現數十萬難民。我們又一次看到,一個有著民主與公共服務的高貴傳統的猶太群體陷入了悲慘的命運。

猶太人能夠延續上千年的對外界的抵抗能力,正是由於猶太民族堅守《聖經》中有關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信條。在那些受苦受難的歲月裡,我們彼此相助的意願經歷了格外嚴格的考驗。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親自面對它,和我們的父輩一樣經受住考驗。除了團結,以及對我們所承受的極為重要和神聖事業的認知,我們再沒有其他可以自衛的手段。

[1] 該演講的時間為1939年。——編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