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的世界觀 > 從普魯士科學院辭職的聲明 >

從普魯士科學院辭職的聲明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歷史學家習慣用「奪取政權」(Machtergreifung)來形容這一歷史巨變。事實上,希特勒是通過選舉上台的,屬於「政權轉移」(Machtubertragung)。但希特勒上台後,通過控制輿論,製造事端(國會大廈縱火案),迅速將權力獨攬於手中。愛因斯坦意識到,魏瑪共和國已名存實亡,德國已不是久留之地。那個曾經極力將他請過去的普魯士科學院已被納粹意識形態控制。儘管他與科學院中的一些同事,比如馮·勞厄、普朗克等人依然保持著真摯的友誼,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從來都秉持原則。

希特勒上台的時候,愛因斯坦正好在加州理工學院訪問。在離開帕薩迪納的前一天,他發表了這篇再也不回德國的聲明。愛因斯坦檔案編號:[28—235.1]。

只要還有任何機會,我就只會留在一個政治上自由、寬容,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國家。政治自由包括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表達政治觀點的自由,寬容意味著尊重個人的每一個觀點。

這些條件在當下的德國並不具備。許多為促進國際相互諒解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包括一些知名的藝術家在內,正在那裡遭受迫害。

正如每個人一樣,任何社會有機體,都有可能會變得精神不健全,尤其是當面臨困難的時候。通常情況下,國家經歷這些疾病仍能存續下去。我希望不久之後德國能回歸健全的狀態,而且從此以往,她所孕育的像康德和歌德這樣的偉人,不僅會時常受到人們的紀念,他們的教誨也會成為公共生活的主流和人們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