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董明珠:倔強營銷的背後 > 牽掛兒子,成才自立有所為 >

牽掛兒子,成才自立有所為

董明珠在中國的空調市場,連續當了18年銷售的「大姐大」。董明珠憑著自己的執著和拚搏,在狼煙四起的職場中,可謂是披荊斬棘、一路高歌,以自身特有的智慧和韜略,創造了格力發展的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如今,董明珠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無數人的目光,讓業內無數的競爭對手密切地關注。

但是,在空調銷售激烈競爭的刀光劍影之外,讓董明珠最為牽掛的,就是她的兒子。她說,她是一個母親,是一個真心牽掛兒子的母親。

從傳統文化的視角來看,女性的最大成就,應該是丈夫和孩子的出人頭地。由此來說,相夫教子是女人無法推脫的責任和義務。完美的女人,應該是傑出的職業女性、稱職的母親和勤勞的家庭主婦,應該是三者的完美結合。可在現實生活中,要實現三者的完美結合,實在是難上加難,就是做好其中的兩個方面,也實屬不易。

作為一名成功女性,董明珠在各種場合都可謂是從容自若、威風八面,盡顯她的剛毅果敢,霸氣十足。可是,每當談起她的兒子時,董明珠總會潸然淚下。她感覺,自己一直走南闖北地奔波著,就是無暇顧及自己的兒子,虧負兒子的真是太多太多,完全是一個不合格的母親。

董明珠離開南京到深圳創業時,她的兒子東東才讀小學二年級。為了實現自己內心的創業夢想,董明珠不得不狠下心來,把剛剛8歲的東東交給母親來照看。加入格力後,董明珠只有在自己出差的時候,才會有機會趕回家裡看看孩子。她每次回到家裡,兒子總是不願說話,總是像小貓似的緊緊地依偎在董明珠的身邊。在孩子的眼裡,就好像稍一鬆手,媽媽就要跑了一樣。晚上的時候,東東的外婆讓東東早點去睡覺,可東東總說自己不睏,說什麼也不去睡覺。其實,那是東東想和母親多玩一會兒,不想去睡覺。最後,只好由董明珠親自出面,才把兒子東東哄到床上。

有一次,正趕上一個星期日,董明珠剛剛走出家門口,就發現把一件很重要的材料落在家裡了。董明珠毫不遲疑,趕緊跑回去拿。她在經過兒子的房間時,好奇地跑到兒子的房間,悄悄地揭開兒子的被子看了一眼。結果,被子揭開了,她發現兒子在被子裡已經哭得滿臉鼻涕直流,胸脯還在一下下地抽搐著。董明珠一下子慌了。那一刻,她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母親給予兒子的,實在太少太少了,根本沒有盡到一個母親應盡的責任。東東看到母親又回來了,趕緊把眼淚擦乾,還乖乖地勸說母親:「媽媽,你上班去吧,我沒事的,真的沒事的。」

董明珠知道,兒子的表現是捨不得讓她走,可又難以表達出來。看到兒子這麼小就這麼懂事,董明珠緊緊地摟著兒子,眼淚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來。當時,她真想放棄所有的一切,靜下心來,專門陪著兒子,看著兒子一天天地健康成長。她甚至想像,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該多好,那樣兒子也許會更開心、更快樂。

此時,這個被對手形容為「霸道」的女子,不再是那個叱吒江湖的鐵娘子,而是一位母親,一位充滿深厚母愛的母親。

這一幕,深深地刻在了董明珠的心裡;這一幕,是她一生中永遠都揮之不去的痛。

後來,兒子慢慢地長大了,就不在媽媽面前掉眼淚了。有時,兒子還會開玩笑地說:「報紙上老是表揚媽媽,怎麼不表揚表揚我呢?我多聽媽媽的話啊!」兒子堅強而自立,一直努力學習,生病的時候也不聲張。董明珠偶爾回家的時候,兒子會靜靜地坐在母親的身邊,沒有更多的語言和動作,分明是在守著母親不讓她離開。

是啊,董明珠能夠走到今天,又怎麼能夠離得開兒子的支持呢?雖說她和兒子見面的次數少得可憐,可只要一想到兒子,她的心中就會有一絲絲極其欣慰的感覺。

如今,董明珠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走上了社會,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這麼多年,兒子不但從沒向她抱怨過什麼, 還特別理解她,支持她,她的心裡怎能不感到欣慰呢?

試問,董明珠是不是虧欠兒子太多了?當兒子特別需要她的關愛時,她卻漂泊在外;當兒子孤身旅行需要她的保護時,她卻迫於原則,強硬地讓自己的兒子獨立地面對風雨。

為了工作,兒子11歲時,董明珠就把他送進了寄讀學校。他希望通過寄讀生活,讓兒子長大後成為獨立自主、有奮鬥目標的人才。

兒子12歲那年,第一次乘飛機從廣州回南京,而且從珠海到廣州還要乘公共汽車。所有的行程,都是兒子一個人。臨行的前兩天,兒子問媽媽:「乘飛機那天你能不能送送我?」當時的董明珠已經成為「走過的路不長草」的那個「女強人」。她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條件來滿足兒子的要求,可她面對兒子殷切的眼神,毅然拒絕了兒子的要求,理由就是簡單的「媽媽沒有時間」。當兒子懇求讓她的同事送一送他時,作為母親的董明珠也拒絕了。

多年之後,董明珠想起此事時,總有些後怕,並唏噓不已。她連自己兒子最起碼的請求都無情地拒絕了,知道自己做得有些殘酷了。當時,廣州機場的治安還不理想,而兒子只有12歲,讓孩子一個人從珠海乘公交車到廣州機場去乘飛機,真是過於苛刻了。

董明珠說:「到了目的地兒子下飛機時,我們派出的營業員來接他。營業員在電話裡告訴我,說我的兒子簡直就是從機場裡衝出來的。」說到這裡,董明珠已經有些哽咽了:「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兒子當時的心理,兒子當時已經緊張得沒有絲毫安全感了。於是,我的心裡也一下子難受得不得了。」

沒人知道,那個12歲的孩子先是一個人坐在公交車上,而後又一個人坐在飛機上,他心裡都在想些什麼。或許有一種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也或許有一種對母親的疑惑。他讓母親去送他,一定是想和母親多待一會兒。雖然他從小就習慣了掩蓋自己的感情,可他畢竟是個孩子,一個期盼母親疼愛的孩子。在別的孩子那裡,也許已經對父母過多的愛護感到厭倦,而在他這裡,母愛卻顯得過於單薄。

因為本職工作的特殊性,董明珠與兒子面對面交流的時間非常少,她只好把母愛更多地體現在行為影響的潛移默化中,希望兒子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董明珠覺得,母子之間溝通的語言無須太多,也不在於母親非要跟兒子說什麼、要跟兒子做什麼,而在於母親的言行舉止。她覺得,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應該多多經受磨礪。如果長期生活在蜜罐子裡,對孩子的成長不利。當很多家長每天都在接送孩子上學和回家時,她希望自己能夠站在學校的大門口,看著兒子獨自走回家。

董明珠在談到如何教育孩子及自己的教育觀時說,一般家庭對孩子的「溺愛」並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法。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用各種各樣的禮物哄他,開車送他上學,考試時甚至把飯菜都拎著送到學校大門口。這種愛並不是培養孩子的好辦法。在她看來,最好的母愛就是給孩子一個發展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判斷事物的好壞。

在南京做格力空調銷售的日子裡,董明珠幾乎天天都在市場奔波,很少回家看看母親和兒子。偶爾深夜路過家門回去一下,母親和兒子也早都睡著了。而第二天一大早,董明珠就離開了家。有一回,董明珠在銷售中打了一個大勝仗,就決定回家陪母親和兒子好好待幾天。董明珠依然記得那一天的情形。那天,兒子回家看她躺在沙發上休息,顯得特別高興。可就在這個時候,董明珠的電話響了,電話的那頭說:「格力一批銷售員『集體辭職』,請速回總部處理經營工作。」

董明珠來不及和兒子說幾句話,就收拾行裝,向火車站奔去。在上火車的一剎那,她清楚地看到兒子臉上的淚。望著兒子,她的眼淚也禁不住地刷刷流下。

有人問董明珠:「你最偉大的成就是什麼?」董明珠非常自信地說:「我的成就一個是兒子,一個是格力。說兒子是成就,是因為我沒有溺愛兒子;說格力是成就,是因為格力成了中國的品牌、世界的品牌。」

董明珠是不輕易掉眼淚的,但卻時常被兒子感動得掉眼淚。高考的時候,兒子也是一個人做準備,自己還帶上常用藥以防意外,這對董明珠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安慰。因為兒子自立了,兒子知道照顧自己了。2007年1月,董明珠被評為中央電視台「2006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她站在領獎台上的時候,意外地收到了兒子發來的「親愛的媽媽,恭喜你!」的祝賀短信,她頓時就流淚了。有時,她真的覺得自己在遠離格力的時候,才是一個真正的女人,才是一個真正的母親。

如今,董明珠的兒子已經部分繼承了母親的自立與自強。她的兒子說,不希望在母親的羽翼護佑下過安逸的生活,也不希望因為生活在母親的陰影下限制了自身的發展。董明珠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雖然沒有實行貼身的愛撫和嚴格的管教,卻一直保持著一種適時的溝通與指導。從兒子幾歲時,她就經常鼓勵兒子要堅強勇敢,自力更生。她對兒子說,只有這樣,才能在長大之後真正成為一個有能力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在很多採訪董明珠的電視節目裡,董明珠的兒子東東都沒有出現過。東東說,他不想因為母親而讓自己在社會上享受與平常人不一樣的待遇,就連選擇工作,也不希望到認識母親的人多的地方去。雖然母子之間很少見面,但總會常常通電話聯繫。

每次和兒子溝通的時候,董明珠這邊總是電話不斷。而她卻無法逃脫那些打進來的電話,生怕耽誤了公司的大事,只好接了一個又一個電話。有一次,兒子終於忍無可忍,就掛斷了母親的電話。過後兒子對她說:「你總是在我跟你溝通找到了一些感覺的時候就去接別人的電話,我的情緒也因此一下子就沒了。」

這樣的事情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了,可在董明珠的心裡,卻一直像發生在昨天一樣。兒子的話對她的刺激太大了。她知道兒子有很多話要跟她說,她又何曾不是有很多話要對兒子說呢?只是,她的時間都用到工作上去了,不得不一次次地藏起對兒子的愧疚。

董明珠最喜歡陳琳唱的那首歌:「藏起想哭的心,對你撒個真誠的謊……」董明珠覺得,這首歌總能表達她對兒子的心情。

看著越來越棒的兒子,董明珠內心感到極大的欣慰。如今,她已大可放心了,因為兒子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就不必像當年那樣,對年幼的兒子撒謊,說自己很快要回來。她可以光明磊落地告訴兒子,她要為格力的前途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