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宮崎駿和他的世界 > CHAPTER5 剖析宮崎駿世界的機械 01 宮崎駿喜歡怎樣的兵器? >

CHAPTER5 剖析宮崎駿世界的機械 01 宮崎駿喜歡怎樣的兵器?

作者 堅原辰郎

宮崎駿是個不折不扣的軍事迷。不過大塚康生才是日本動畫界的軍事迷鼻祖。

就動畫中的槍支車輛的寫實度而言,大塚要比宮崎更勝一籌。

大塚在電視動畫《魯邦三世》的草創階段便參與了製作工作。據說他曾在策劃案中寫道:「我不認可『車』這般籠統的概念。在我的作品中,只有奔馳、科羅娜(CORONA)[1]、藍鳥(BLUE BIRD)[2]這樣有固定的名字與形態的商品。它們既是商品,也是機械。」不久後,由大隅正秋擔任總導演、大塚康生擔任作畫導演的《魯邦三世》正式登陸熒屏。主人公魯邦使用的武器是德國槍械公司卡爾・瓦爾特(Carl Walther)出品的名槍「瓦爾特P38」,他的愛車也是德國產梅塞德斯奔馳SSK。此前的日本動畫主角決不會使用如此真實的機械產品。魯邦明明有法國血統,為什麼偏愛德國產品呢?這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是大塚偏愛德國產品吧。順便提一下,對《魯邦三世》產生巨大影響的「007系列」的主人公,超級間諜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用的是瓦爾特PPK。起初,邦德用過意大利著名槍械廠商皮埃特羅・伯萊塔有限公司(Pietro Beretta)的手槍,但不久後就換成了瓦爾特。007爆紅之後,世界各國開始爭相拍攝間諜影片,其中最具人氣的系列莫過於《秘密特工》[3](The Man from U.N.C.L.E.)了,這部片子的主人公所使用的槍械也是經過改造的瓦爾特P38。

且不論瓦爾特的口碑到底有多好,反正拜魯邦所賜,瓦爾特P38在從沒接觸過槍支彈藥的日本小學生中迅速打響了知名度。加籐一彥的原作中並沒有對槍械做出精細的描寫,看不出魯邦用的是哪種型號的手槍。因此,瓦爾特P38的膾炙人口絕對是大塚的功勞。

在成為動畫師之前,大塚曾是一名緝毒官,經常接觸槍支,所以他在製作動畫時才能描繪出如此真實的武器。

後來,宮崎駿從大塚手中接過了《魯邦三世》系列。大隅和大塚打造的魯邦世界比較「酷」,更適合成年人觀賞,而宮崎駿在作品中加入了許多適合青少年觀眾的娛樂元素,但在機械方面,他忠實沿用了大塚的設定。

提起宮崎駿筆下的魯邦,大家都會聯想到他的坐騎「菲亞特500」。其實它本是大塚的愛車,宮崎駿本著娛樂精神,將它畫進了作品中。起初由魯邦駕駛的奔馳SSK則被五右衛門一刀兩斷報廢了,自此再也沒有出現在屏幕中。據說這是因為奔馳SSK的外形比較複雜,作畫難度太高,除了大塚,無人駕馭得了,所以製作組才用了苦肉計,給魯邦換了一輛車。

在後來製作的動畫電影《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中,菲亞特500始終活躍在大銀幕之上,東跑西馳好不熱鬧。雖然大塚也參與了這部電影,但宮崎駿對這輛車的細緻刻畫也算是寫給大塚的一封「情書」了,畢竟大塚是他剛進東映動畫時的頂頭上司,也是長久以來與他並肩作戰的親密戰友。按理說宮崎駿才華過人,不至於畫不了奔馳SSK,不過仔細想來,SSK的風格比較復古,的確不太符合宮崎駿的口味,反倒是線條圓潤的菲亞特與他的作畫風格更搭配。況且SSK是高檔車,而菲亞特是公認的平民車,想必這也是宮崎駿選擇這款車的原因之一。

雖說大塚與宮崎同在東映動畫工作,但兩人的年齡相差將近10歲。無論是製作動畫的語法,還是對槍支、車輛或坦克等機械的喜好,宮崎都明顯受到了大塚的影響。

其實,宮崎駿並不執著於機械與兵器的寫實度。他的線條弧度非常明顯、圓潤,即便是存在於現實世界的機械,也會瞬間變成「宮崎世界的居民」。

只有在現實主義與稍稍偏離現實之間的灰色地帶,宮崎駿才能發揮出他的全部潛能。

我想借此機會給大家推薦一本大開本的書——《宮崎駿的雜想筆記》,其中收錄了宮崎駿在1984年創刊的月刊模型雜誌Model Graphix上刊登的不定期連載,包括他親自繪製的插畫、漫畫與隨筆,是一本如假包換的筆記本。

Model Graphix是月刊模型雜誌Hobby Japan(主打槍支模型與手辦)的員工自立門戶後創辦的雜誌。它的開本比Hobby Japan更大,強化了視覺效果,目標年齡層也比Hobby Japan更高。

Model Graphix的創刊號中有《風之谷》的特輯,宮崎駿的連載也是從這一冊開始的。卷頭彩頁的主角是日後因加入「小貓俱樂部」而一炮走紅的偶像藝人巖井由紀子。她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位得到官方認可的娜烏西卡扮演者。照片中的她手持長槍,擺出帥氣的姿勢,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還在另一冊的卷頭彩頁中扮演了《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中的角色。不久後,小貓俱樂部紅遍全國,而她也成了備受追捧的明星。我後來才知道,她的親姐姐就在Model Graphix的編輯部工作。

由此可見,早在Model Graphix剛剛創刊時,宮崎駿就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本人也是這本雜誌的忠實讀者,更是不折不扣的模型愛好者,所以他才能在這本雜誌上隨意發揮想像力,想到哪裡畫到哪裡。

連載的第1期題為《無人知曉的巨人弟》,故事發生在虛構的國度「波士特尼亞王國」,插畫與隨筆圍繞著該國的空軍展開。此次連載描寫的飛機雖為想像的產物,但又與德國製造的容克(Junkers)G38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設定虛實交織、奇妙無窮。標題中的「巨人」指的就是「容克」。

連載的第2期描寫的是潛水艦。其中提到的兩艘潛艇——「莫尼特號」(Monitor)與「梅裡麥克號」(Merrimack)[4]——以及達爾格倫炮(Dahlgren gun)[5]都有歷史原型,但宮崎駿親手繪製的內部機械解剖圖異常詳細,也不知道幾分是真,幾分是假。

在連載的第3期,宮崎駿又將鏡頭轉回了波士特尼亞王國。這一次的主角是坦克與陸軍。不用說,畫中的坦克出自宮崎駿之手。這架名為「惡役1號」[6]的坦克後來還推出了原創模型。

在這一期中出場的人物也非常重要。男主角像極了巴斯,女主角則是跟希達一般大的克蕾莉絲。而且,敵方的士兵全都是豬!

最關鍵的是,宮崎駿在文末手寫了一段「廣告」——「如果您想看這樣的動畫電影,那麼請資助我兩億日元,再耐心等待一年左右,我便會呈上一部70分鐘的天然色動畫電影!」其實,《紅豬》的創作靈感就來自這一期連載。由此可見,《宮崎駿的雜想筆記》就是他的策劃案草稿。

《紅豬》的原作是連載的第14—16期的《飛行艇時代》。後來它以單行本的形式重新出版,作者名則是「波魯克・羅梭」。

先看《宮崎駿的雜想筆記》,再看《紅豬》,就能看出其中的奧妙了。在這部作品中,既有真實存在的飛機,也有僅存在於想像世界中的飛機。主人公波魯克駕駛的Savoia S・21實驗戰鬥機是虛構的機型,但他的宿敵卡地士駕駛的則是柯蒂斯(Curtiss)R3C-0的改裝版,後者是存在於現實中的真飛機。

不過,宮崎駿筆下的飛機以水上飛機居多,飛行艇也不例外。水上飛機不僅能在陸地與天空行駛,還能在水面降落,像船一樣漂浮在水面上,是一種海陸空三棲的機械(可惜飛機不能在陸地上高速行駛)。也許只有水上飛機才能承載著宮崎駿的夢想肆意翱翔吧。

在將「雜想筆記」整理成書時,宮崎駿在序言中寫道:「本書沒有絲毫參考價值。」換言之,他也很清楚自己所描繪的並不是實際存在的機械,而是空想的產物。大塚則一心想要在熒屏上再現瓦爾特與奔馳的縝密細節。這便是兩位動畫大師的區別所在。《宮崎駿的雜想筆記》的卷末附有大塚的點評。他提到,這個連載就是在他的牽線搭橋之下誕生的,這對始於東映動畫的「機械迷組合」果然是名副其實的黃金搭檔。

[1] 豐田的車型。

[2] 日產的車型。

[3] 美國古董間諜劇。

[4] 這兩艘潛艇都參加了1862年的漢普頓錨地海戰。

[5] 一種前裝滑膛炮。它的明顯特徵是外形像啤酒瓶,那是因為設計上需要,在壓力最大的部位使用了最厚的金屬。

[6] 「惡役」在日語中是「反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