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堅持 > 文化,是否能認同 >

文化,是否能認同

精神的浩瀚,想像的活躍,心靈的勤奮,就是天才。

——狄德羅

華為的「墊子文化」和「狼性文化」絕對不是一天能夠建立起來的。華為公司一路跋涉了二十多年,這種由60後和70後兩代老員工創建起來的企業文化,又是否能得到80後和90後這兩代年輕員工的認同和理解?

華為公司這兩種文化一旦漂洋過海,會不會產生水土不服的問題?如何讓華為的年輕員工認同華為的企業文化,這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華為的「墊子文化」和「狼性文化」,在讓人讚賞的同時,也是最讓人詬病的兩個問題。

這兩種文化產生於上世紀80年代。那個時代的創業者骨子裡絕對不缺艱苦奮鬥的基因。而現在的年輕人有不少都是「草莓族」,這些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就像草莓一樣,儘管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卻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爛,不善於團隊合作,主動性及積極性均較上一代差了很多。

二三十年前產生的文化,放在21世紀的年輕人身上是否合適?他們是否認同?華為的薪水和獎金之高,是業內共識的,但是每年辭職的員工也是居高不下。為什麼這些人在華為幹了幾年後,就選擇了毅然離開?

「墊子文化」和「狼性文化」本是華為成功的魂和魄,華為現在是國內第一,世界第二大電信供應商,華為的成功,可以說這兩種文化居功至偉。

任何事物都是雙刃劍,文化也是如此,一旦使用不正確,最先傷的人往往是自己。

2006年5月28日晚,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25歲的胡新宇因病毒性腦炎死亡。社會輿論和媒體的報道都對胡新宇是否為過勞死爭論個不休,同時,社會上的聲音對華為的企業文化也是越來越不認同。

2008年2月26日,成都研究所員工李棟兵被發現墜樓,經120現場搶救無效死亡。2008年3月6日,華為深圳員工張立國從食堂三層躍下自殺。不到10天的時間,兩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不辭而別,社會媒體紛紛報道,指責華為的企業文化缺少對員工的關愛。

華為員工墜樓絕對不是偶然事件,也絕不是一句「個人原因」就可以完全解釋清楚的。「床墊文化」、「狼性文化」在企業的發展初期,確實能起到團結隊伍、開拓市場和增加企業競爭力等作用。可是隨著企業的擴大、人員的增加,「狼性文化」本身不安定的因素,對自身、對企業反嚙的劣根,就日益凸顯了出來。

華為公司接連發生兩起員工跳樓事件後,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發表文章:爭論之外,華為事件應該引發整個行業內企業文化發展路在何方的集體反思……

《人民日報》為此現象發表評論員文章,標題是《華為文化缺乏快樂,不要成為單足巨人》。文章中寫道,據說這家企業的老闆「百思不得其解」:我給員工的待遇相當優厚,宿舍、辦公環境都像花園一樣,連國外同行看了都不得不稱道,可員工這是咋了?作者發出疑問:「這樣優秀的企業,員工心理為何如此脆弱?」答案是企業缺少了快樂文化。

文章舉例說,深諳中國文化精髓的毛澤東在延安給抗大題詞時,寫下「團結、緊張、嚴肅」的同時,並沒有忘記最後兩個字:「活潑」。其實這兩個字也是以人為本、注重心靈關懷的最好詮釋。

做企業就是做人。國內有一家著名的冰箱企業,就有員工把企業戲稱為「第二監獄」。一家企業,經過差不多整整一代員工的拚搏甚至犧牲,才得以使企業逐步發展壯大了起來,這時,企業家有必要調整一下並不適合當前階段的企業文化。能讓員工既積極努力,又快樂輕鬆活潑地工作和生活,這樣的企業才不至於出問題,才更有利於企業和諧發展。

華為迅速、妥善地解決了跳樓事件後,並於2008年成立「員工健康與安全保障委員會」,由公司主要負責人擔任「首席健康官」,華為公司將員工健康與安全放在首位,並形成了一整套保障機制。

華為為解除員工的後顧之憂,不惜花巨資為全體員工構築起包括社會保險、商業保險的雙重保險保障體系。僅2011年,公司為全體員工在保障方面支出45.34億元人民幣。

而華為「基本法」的確立,也是華為由狼變獅的一個開始。華為公司開始拓展海外市場後,任正非也是一再叮囑員工,要和友商合作共贏,不要做攪局者。

華為公司對那些前線競爭投標、高強度作業的員工,也做出了勞逸結合的安排。他們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可以短時間到海濱度假,放鬆精神,費用由公司全額買單。對於一些壓力過大,身體不好的員工,可以臨時到五星級酒店進行減壓和緩衝,以利明日再戰。

任正非在他的《2008華為社會責任報告》中指出:華為首次設立首席員工健康與安全官,目的是進一步完善員工保障與職業健康計劃……華為公司總的來說是個內部很寬容的公司,不像社會上想的那樣。有些誤解的人,主要是不瞭解我們,我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