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堅持 > 文化,企業的魂魄 >

文化,企業的魂魄

企業跟企業最後的競爭,是企業家胸懷的競爭、境界的競爭。

——翟鴻燊

文化才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港灣網絡和華為之爭已經告一段落,在這場競爭中,華為資金充足、市場佔有率高、人力資源雄厚,一開始就佔有優勢;但是,港灣網絡也並非一無是處,在網絡技術之上,港灣網絡的研發技術稍佔先機。港灣網絡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

港灣網絡之敗,就敗在企業文化上。年輕的港灣網絡缺失企業文化,這樣的企業順風順水,生機巨大,一旦遇到坎坷,人人自危,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根本沒有團結一致、共抗危機的團隊精神。這樣缺失「精神」的公司,又豈能和崇尚「狼性文化」的華為公司進行競爭?

華為人辦公桌下卷放的床墊,就是華為人堅韌不拔、艱苦創業的最好註解。沒有「床墊文化」,很難想像華為的科研人員在那個缺少資金、缺少設備的艱苦環境中,是如何將C&C08交換機研製出來的。C&C08這款帶著華為人厚重期盼的交換機,迅速佔領市場,成為國內電信市場上主導的交換機機型。

華為靠著「床墊精神」,一步步走向成功。「床墊文化」代表著艱苦奮鬥的精神。在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重提艱苦創業是不是有些過時?有些嘮叨?事實勝於雄辯,讓我們將目光轉回到1987年,當任正非的華為公司在深圳成立的時候,還有一個華科公司,也同時在深圳起家。

1984年,清華大學的教師許瑞洪來到深圳大學任教。他憑著一個商業天才的敏銳眼光,在五花八門的電子產品當中,一眼就看中了程控交換機。他通過進口國外交換機散件,組裝「華科牌程控交換機」起家,三年後,許瑞洪的「瑞洪大廈」在中關村拔地而起。當時,中關村最耀眼的建築就是華科公司的「瑞洪大廈」。

富麗堂皇的「瑞洪大廈」四個字,嵌在大樓右側幾百平方米華麗的大理石牆面上,每個字都有十幾平方米之巨。許瑞洪的辦公室,內外套間超過100平方米,附帶一個巨大的衛生間。老闆椅花了1萬元,大浴缸花了10萬元,浴室裡的水龍頭都是真金鍍成。

瑞洪大廈的建設,導致華科公司資金短缺,短缺資金的華科公司迅速倒掉。1995年初「瑞洪大廈」被賣掉。新主人把它改名「彩虹大廈」。華科則被併入一家名叫華勝的公司,從此銷聲匿跡。

看到今日華為和華科兩家公司,涇渭分明、相差十萬八千里的結果,「床墊文化」所代表的「精神」,確實有經常提起的必要。

作家姜戎曾經在《狼圖騰》裡這樣說:「一個狼群就是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部隊,統一行動,絕對服從,協同作戰,這就是狼的紀律。」再讓我們用哲學家的慧眼,反觀華為公司的「狼性文化」。

「狼性文化」是一種帶有野性的拚搏文化。狼在陸地上並沒有處在生物鏈的最頂端,可是反觀猛犸象、短面熊和劍齒虎等不可一世的猛獸的滅絕,狼歷經千年萬年,卻能巋然獨存,這已經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一隻狼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狼。狼在群居動物中是最有秩序、紀律的族群,他們嗅覺靈敏,耐力非常,發現獵物,集團出擊;而華為的員工一方有難,八方來救,不達勝利,決不罷休,這豈不是華為「狼性文化」無比正確的詮釋?

狼一旦得到了獵物,它們不會獨食,而會共享;華為通過內部股票的形勢,讓華為的員工人人都可以得到華為發展帶來的「紅利」。

光有「墊子文化」和「狼性文化」還不夠,任正非經常掛在嘴邊的還有「危機文化」。

華為的事業想要發展,不能被暫時的勝利迷住了眼睛,應該做一個臥薪嘗膽、枕戈待旦的惶者,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2001年3月,任正非到日本考察,回來後,他寫了《北國之春》一文,文中寫道:

日本從20世紀90年代初起,連續十年低增長、零增長、負增長……這個冬天太長了。日本企業是如何度過來的,他們遇到了什麼困難?有些什麼經驗?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華為經歷了十年高速發展,能不能長期持續發展,會不會遭遇低增長,甚至是長時間的低增長;企業的結構與管理上存在什麼問題;員工在和平時期快速晉陞,能否經受得起冬天的嚴寒;快速發展中的現金流會不會中斷,如在江河凝固時,有涓涓細流,不致使企業處於完全停滯……這些都是企業領導人應預先研究的。

華為總會有冬天……我們該如何應對華為的冬天?這是我們在日本時時思索和討論的話題。

任正非的擔心絕非危言聳聽,2002年,由於國內電信重組和互聯網泡沫的影響,華為國內和海外的市場大受影響,銷售額出現了首次下滑。

在這個電信業的冬天,世界電信巨頭朗訊和北電,都招架不住,紛紛裁人。高屋建瓴的任正非,為了應對電信業的冬天,早早地就準備好了「棉衣」。華為的「棉衣」就是銀行裡有幾十個億的現金流,可以讓華為的決策者使用,使華為度過了一次次難關。

華為「基本法」的建立,絕對是華為一次非凡的舉措,更是華為對於國內企業的一次創舉。這部基本法共分六章,分別是:1.公司的宗旨;2.基本經營政策;3.基本組織政策;4.基本人力資源政策;5.基本控制政策;6.接班人與基本法修改。一共6章,這6章就是華為企業精神的說明。

在華為「基本法」第一章的核心價值觀(追求)中,這樣寫道:華為的追求是在電子信息領域實現顧客的夢想,並依靠點點滴滴、鍥而不捨的艱苦追求,使我們成為世界級領先企業。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通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使內部機制永遠處於激活狀態。

華為人做什麼,不做什麼,應該怎麼做,怎麼能做好,都已經被華為「基本法」寫得清清楚楚。

在華為「基本法」的第八條中,寫明了華為的員工應該怎麼做:我們的目標是以優異的產品、可靠的質量、優越的終生效能費用比和有效的服務,滿足顧客日益增長的需要。質量是我們的自尊心。

在「基本法」的最後,這樣寫道: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向第一、二代創業者學習。學習他們在思想上的艱苦奮鬥精神,勇於向未知領域探索;學習他們的團隊精神和坦蕩的胸懷,堅持和不斷完善我們公正合理的價值評價體系;學習他們強烈的進取精神和責任意識,勇於以高目標要求和鞭策自己;學習他們實事求是的精神,既具有哲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的眼界,又具有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走向世界,實現我們的使命,是華為一代一代接班人矢志不渝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