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堅持 > 印度,受阻顯身手 >

印度,受阻顯身手

最好在白天的時候抓黑羊。

——諺語

在商業王國裡,機會真的很重要。在沙特阿拉伯,有幾家世界著名的電信公司曾經在「聖城」麥加做過建設移動通信基站的工作,進而保障到麥加朝聖的三百多萬信徒可以利用手機通話。不過,他們的通信保障做得不好,因而華為才獲得了在沙特阿拉伯一展身手的機會。

再看伊拉克,因為海灣戰爭臨近,國外電信商紛紛撤離,華為不懼日益臨近的戰火,這才有了第一單的生意。

如果抓住了機會女神的裙帶,則事事可成。華為西進印度電信市場時又發生了什麼令任正非頭痛的情況呢?

沙特阿拉伯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這裡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911恐怖襲擊」發生之後,西方世界對這裡充滿了不信任,華為人來到這片滿目黃沙、沙漠底下卻遍地石油的富裕世界,意外地收穫了當地人的友好。

沙特阿拉伯的僱員和非洲的僱員不同,他們學歷很高,生活富裕,而且一個個家庭觀念又非常重,他們認為,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家庭則重於工作。

沙特阿拉伯又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國民每日要做5次日常祈禱,他們一到祝告的時間,不管多忙,都要放下手裡的活計,虔誠地囑告完畢,再繼續做未完的工作。

沙特阿拉伯境內有麥加和麥地那兩座聖城。每逢朝覲季節,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來這兩座聖城朝覲,最多可達三百萬人以上。如何保障三百萬信徒在同一時間段超集中、超大量地通話,可是一件異常艱巨的任務。以前,愛立信、朗訊和阿爾卡特都分別承擔過這項保障任務,可是完成得卻不甚完美。2005年以後,這項保障任務就落在了華為人的肩膀上。

華為人為了完成這次「大考」,他們分別向麥加和麥地那派出了最精幹的工程師,並將兩處通訊基站迅速地建立了起來。經過調試,不管是長途電話、短信和網絡,全都達到了設計的要求。

華為人在困難前敢當重擔。他們的解決方案不僅快捷迅速,而且質量可靠。市場往往就是這樣,只要贏了一點,隨即口碑傳開,客戶就會紛至沓來。華為人在沙特阿拉伯幹得非常出色,可是去伊拉克「試水」的華為營銷人員,卻處處伴隨著戰爭的風險。

2003年,在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爾,在這裡工作的何明、周斌、易明軍等華為員工收到了華為總部轉傳過來的一份郵件,郵件的發送者是中東的一家移動運營商。

易明軍經過郵件交流,他這才知道,這家移動運營商在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地區。他們雖然在該地區建立了一個溝通世界的移動網絡,但擁堵得厲害,這個運營商找到華為,是想借助華為之力,改造這個老舊的網絡。

當時,美軍準備進攻伊拉克的風聲正緊。易明軍不顧戰爭的風險,他決定去伊拉克做成這單生意。可是易明軍來到敘利亞跑了5趟,管理過境事宜的政府部門始終拒絕給他辦伊拉克的簽證,易明軍雖然急得直跺腳,但沒有簽證,一切都是枉然。

既然華為的人去不了伊拉克,易明軍決定邀這客戶從伊拉克趕到敘利亞,然後從敘利亞乘飛機到中國,請他們到深圳總部瞭解華為,參觀產品,為最終簽署合同做好提前的準備。

伊拉克的客戶接到易明軍誠摯的邀請後,從伊拉克出境來到了敘利亞,然後坐飛機來到中國。參觀完華為公司後,客戶對華為的產品非常有信心,便隨後聯繫PUK(庫爾德愛國聯盟)駐當地的辦事機構安排行程,讓他們為易明軍等人盡快辦理過境許可證。

2003年2月7日下午,易明軍手拿過境證,終於踏上伊拉克的土地。

易明軍來到伊拉克後,他經過實地考察,便給對方做出了一個詳細的改造計劃書。客戶方代表看過計劃書,覺得非常滿意。可是這時候已經到了3月份,美伊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客戶方的線路改造升級計劃只能暫緩延後。

面對日益緊張的形勢,易明軍首先想到的還是客戶,為了以後能把這個項目進行下去,他便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在深圳的華為總部幫客戶培訓幾名網絡工程師。

由於戰爭的臨近,伊拉克周邊的國家紛紛關上了和伊拉克聯繫的大門,華為人最後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讓這幾名網絡工程師以旅遊者的身份在大馬士革轉機,然後來深圳的華為總部學習。

美伊戰爭很快結束,4月底,這幾名網絡工程師被華為人千辛萬苦地送回了伊拉克國內。5月12日,易明軍離開伊斯坦布爾,通過PUK的關係,再次進入伊拉克。

經過戰火蹂躪的伊拉克,到處是房倒屋塌,殘垣斷壁,而更可怕的爆炸襲擊時有發生。華為人不懼危險,在戰爭後的廢墟上開始為這家運營商升級改造老舊的網絡線路。華為人的努力沒有白白付出,他們用上佳的產品、質優價廉的優勢,在伊拉克穩穩地紮下了根來。

可是,隨後一家叫《南華早報》的英文報紙稱:在一份內含150多家被控向伊拉克出售軍事技術的名單中,總共有3家中國公司,華為技術便是其中之一。

該報這樣寫道:華為涉嫌向伊拉克提供光纖和其他設備,助其改進防空雷達系統……並稱伊拉克在12月向聯合國提供的長達1.2萬頁的機密報告中提到了華為技術。

華為發言人傅軍為了澄清事實,他說:該公司從未與伊拉克(薩達姆政府)有過任何商業往來……華為曾於1999年參與了伊拉克兩項民用電信設備的投標,並獲得聯合國批准進行其中一個項目,但之後出於「商業原因」而放棄了這個項目。

2006年9月Kalimat Telecom公司在伊拉克獲得了一張10年期通訊牌照。這是伊拉克首張全國性牌照,獲此牌照者可在全國範圍內部署大規模的固定及無線網絡。該公司宣佈,已與中國的華為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2.75億美元的訂單,將從華為購買基礎設施產品。依據雙方簽署的協議,華為將分四期完成協議內容。華為將幫助Kalimat構建一個全IP網絡,還將為Kalimat提供CDMA設備及相關服務。

鳳凰衛視2012年2月23《總編輯時間》曾這樣報道:從2006年到2008年,由美國國務院派駐伊拉克電訊部擔任資深顧問的福諾向《華盛頓時報》表示,華為先後取得了(伊拉克)600多件電訊基礎設施承包案,目前該國家的光纖網絡、絕大部分的手機和無限通訊網絡,都是由華為公司獨佔市場。福諾表示,就實際情況來看,華為擁有伊拉克電信產業。

華為公司能在伊拉克戰火剛剛止熄、百廢待舉的環境中,拿下伊拉克的大單,但他們在進軍印度電信市場上卻充滿了意外的變數。

泰國和印度兩個國家都處在中國的南部,當時AIS是泰國的第一大運營商,AIS曼谷網絡原來使用西歐某廠商設備,設備已經使用超過5年。由於原設備構架陳舊,無法支持EDGE服務,如果更換設備,請歐洲一些電信巨頭來操作,時間太長,造價太高。華為因為比友商項目實施週期快3倍,最終獲得了服務AIS的機會。

華為經過多年的海外「征戰」,最終總結出一個規律,那就是海外合同的交付要求比較急,要麼需求特殊,需定制開發、研發、供應鏈等環節,只有趕時間、搶進度,全力以赴才能抓住市場機會。

華為進軍印度市場的遭遇和泰國市場比起來,真有冰火兩重天的感覺。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別稱婆羅多,東漢時代稱它為天竺。印度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同時它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2005年第三期《羅蘭貝爾電信評論》曾經對印度的電信市場做過如下描述:印度,作為世界上最後尚未被完全開發的電信市場之一,現在正以50%的增長率快速向前發展,印度市場目前擁有5000萬電信用戶,預計未來幾年,用戶數會突破兩億大關!

任正非憑著敏銳的商業目光,自然不會放過印度這個絕佳的電信市場。華為公司很早就進入了印度。

任正非在他的《印度隨筆》中這樣寫道:我們看了一些博士的研究課題,如寬帶、高頻無線電的一些算法,同行的專家都認為十分優秀,是世界級的課題。博士們還十分貧窮,穿著一雙破舊的拖鞋和貧寒的衣服,好比幾十年前我們的學生時代。

印度的工程師雖然貧窮,可是因為他們不懈的努力,終於使印度成為了軟件出口的大國。1999年6月,華為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羅爾成立了華為印度研究所,當時一些被任正非派駐印度的華為員工認為,公司在印度設立研究所「有些得不償失」。

可是任正非認為,印度擁有大量通過CMM認證的軟件企業,華為在印度設立研究所,正是吸收這些優秀人才加入到華為的一個絕佳的渠道。

2001年,華為在印度正式成立了研發中心,並招募了1000名員工,這也是華為在國外最大的研發中心。2002年,華為的產品在印度正式上市,隨著銷售額節節攀高,華為也成了印度塔塔電信等的合作夥伴。

任正非的預期很快就實現了。2003年8月1日,華為印度研究所正式通過了CMM五級認證。

CMM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軟件工程研究所(SEI)開發的軟件成熟度模型,共分為5級,由低到高,分別是初始級、可重複級、定義級、管理級和優化級,從低到高,軟件開發生產的計劃精度越來越高,每單位工程的生產週期越來越短,每單位工程的成本也越來越低。

華為印度研究室的CMM五級認證,標誌著華為在電信和網絡軟件的研究方面再次取得了重大的進展。華為公司能取得CMM五級認證,這也表明華為開發電信軟件的能力不斷提高,並已開始和國際最先進的水平接軌了。

由於中印兩國有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一時沒有解決,西方世界又大肆宣傳「中國威脅論」,印度的電信監管部門也對華為進入印度電信市場處處設限,他們甚至禁止本地的電信運營商從華為等中國公司手中購買電信設備,理由是中國的通信設備可能包含「間諜」技術,從而危害印度的國家安全。

2008年,印度國有運營商BSNL拋出了60億美元的GSM採購合同,華為本來成功入選西區、南區和東區的招標,最終因為印度電信監管部門的橫加干涉,華為公司還是被取消了相關資格。

印度有關部門不僅為華為等公司設限,他們還「勒令」華為等中國電信企業一個月內披露其公司所有權的全部細節,以證實該公司並不包含任何軍方因素。

華為公司為了打消印度方面的疑慮,任正非派高級副總裁徐直軍,從廣州坐飛機來到印度,分別與印度政府方面進行了會晤。印度政府果然對華為誤會很深,他們問徐直軍:「在華為印度研究所裡,是否華為研發中心的部分核心區域,僅允許中國工程師進入和操作,印度工程師被排除在外?」

徐直軍為了解除印度政府方面的擔心,他首先組織了大批當地公司的工程師,到華為印度研發中心進行參觀。華為印度公司副總裁、工程和研發業務部門負責人古普塔表示:「我們在還沒有進軍印度市場時就已經在這裡建立研發中心了。班加羅爾有大約99%的研發工程師都是印度人,只有30名左右中國員工為技術轉移、工藝涉及和顧客界面提供幫助,印度和中國工程師可平等使用所有的設施和實驗室。」

華為印度公司副總裁姚衛民,他給派駐印度的華為工作人員做出了一個硬性規定,那就是中國的員工上班時需要穿著印度服裝。姚衛民也取了拉傑夫作為印度名字,華為要在印度生根發芽,有一些「認同感」的工作是必須要做的,而且要做好,做得到位。

2010年5月14日,任正非為了徹底打消印度方面的顧慮,他宣佈,華為願意公佈網絡系統的源代碼,證明其設備不存在安全威脅。軟件系統的源代碼是一個公司最寶貴的財富,可見華為公司對印度政府表現了極大的誠意。

由於在印度的市場受限,華為公司在印度的收入從2009年的20億美元下滑至2013年的8億美元。

華為印度公司首席執行官蔡立,曾經這樣告訴印度《經濟時報》記者:即便業務在過去幾年中有所下滑,我們仍然繼續投資。安全問題已經過去了,運營商和政府理解我們。

天道酬勤。我們有理由相信,華為在印度的業務一定能蒸蒸日上,早日躍上一個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