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大唐李白·少年游 > 三三 獨守西山餓 >

三三 獨守西山餓

丹丘子突如其來的感歎,於他自己修道學仙的生涯而言,也埋伏下一個轉捩的契機;他是到這一刻,才體會那些令凡俗之人充滿驚詫、也充滿欣羨的手段,應該還涵泳著某些值得咀嚼思慮的旨趣。

扁慶子,是《莊子·達生》篇裡的一個虛構人物。這篇文字極可能不是出自莊周之手;某些後世考者以為是漢代陰陽家所作,也不確實。此文倒像是莊周的及門弟子仿擬其文筆,用以推闡《莊子》內七篇中《養生主》的思想。

此篇論旨的展開,始於莊子筆下就創造出來的人物—列子列禦寇)—向傳說中曾經請老子留下道德之說五千言的函谷關令尹(尹喜)請教:「至人」能修行到「潛行不窒,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栗」,究竟是什麼緣故?

這位堪稱老子嫡傳的關令尹喜於是開導了列子一套心法,認為「至人」之始,就是「純氣之守」;一個人若能天機飽滿、精神無間、外在的形色聲相等都不能乘隙而入,就像是喝醉了的人,從車上摔下來,也不會受多麼嚴重的傷。那是由於「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

接著,《達生》篇的作者再借由孔子和顏回、田開之與周威公、齊桓公與皇子告敖、梓慶與魯侯等或虛構、或假借於史冊及諸子百家語裡面的人物,展開一層層的推進之論。

在齊桓公和皇子告敖的對話裡,出現了一個名詞:「委蛇」。這個語詞的出現,可以說是弟子們對莊子開的一個玩笑。因為原本出自莊子之手的《應帝王》篇裡,就有這個詞:「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委蛇」就是不洩露心術,隨機混沌,應付而已。

然而,莊子的弟子可謂得其師尊的妙術,善盡玩弄語言的手法,刻意在齊桓公與皇子告敖的對話中,將「委蛇」說成是一條蛇,還是一條有車軸那麼粗,有車轅那麼長,身穿紫衣、頭戴朱冠的蛇。而這蛇,畏懼雷鳴車聲,一旦聽見了,就會捧著頭站起來—見到這種東西的人,將會成為諸侯的霸主。

本來以為自己因見了鬼而生病的齊桓公一聽到這裡,便整理了一下衣冠,片刻間覺得病體已經痊癒了。這個故事,恰恰就是從反面立論,說明齊桓公的「病」,就是不能為「純氣之守」,而被「委蛇」這種既不存在、也全憑主觀定義的「外物」所迷惑、所宰制;忽而令他沮喪、忽而又令他振奮,究其本質,不過是一場追隨無稽幻象而顛倒的荒誕而已。

可是,《達生》篇的作者猶不以此為足,更進一步地透過另一個虛構的人物—扁慶子—之口,將「委蛇」解作一種幽棲於深林的鳥所嗜好的食物。

丹丘子所恍然大悟者,正是趙蕤在這一場令人目眩神迷的禽鳥之會後,所說的那幾句話:「貴客不遠遐路,幸見光臨,且受戴天山群禽一禮,以答知遇之情罷!」

扁慶子在是《達生》篇末出現的道者。當時有一個名叫孫休的魯國人,登門造訪,向扁慶子抱怨自己的處境,說他不能隱居於鄉里,因為怕人指責他避世不出,是由於修身不足;又怕人非難他在國家有患難的時候,缺乏承擔責任的勇氣。這顯然是一種試圖在官場上積極進取的說辭,卻出之以矯情的自憐自傷。

但是孫休的居心卻被扁慶子一眼識破,扁慶子當場拆穿了他,說:「你這一番話,不過是表揚自己的智能,以襯顯他人的愚拙;是張揚自己的清高,以暴露他人的污濁,像是手捧日月、走在光明之中,為的也只是自炫而已。像你這樣的人,能夠勉強保全了九竅身軀,沒有淪為聾盲跛蹇的鬼物,已經算是幸運的了,你出去罷!」

在孫休離去之後,扁慶子深深歎息了。他緊接著對大惑不解其歎的門人打了這樣一個譬喻:從前有一鳥,棲止於魯國的近郊,魯君很喜歡這鳥,便備辦了太牢之禮所用的食物來飼養它,派人演奏了九韶的樂章來歌頌、取悅它。可這鳥兒卻流露出傷悲而迷惘的神色,不敢吃喝。在扁慶子而言,魯君的行徑,就是拿奉養自己的方法來養鳥;倘若真要用養鳥的方法去養鳥,應該是「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則平陸而已矣」。

這一段話,實則有相對反的兩層含意。其一,是從禽鳥的物性而言,野物之自適,棲林食蛇而已,原本就不該受人豢養。其二,則恰恰借由譏諷孫休而進一步譏諷了扁慶子自己;因為這個孫休,不過是心智遲鈍、識見寡少的人,而我卻以「至人之德」的道理同他說了一大套,不就像魯君那樣,拿「太牢九韶」—禮樂的象徵—如此貴重的妙道,去伺候畜牲嗎?莊子在這裡又打了個譬喻為結論:「這就好比用軒車大馬載著小鼠出遊,用鐘鼓之樂演奏給麻雀聽,這些禽獸怎麼能不受到驚嚇呢?」

從這個結語來看,先前那一大套禽鳥翔集、就掌取食、了無驚猜的展示,都還只是浮光掠影的表面文章而已;趙蕤施展道術,其實另懷深意—他是把李顒當成孫休一樣的人物了!換言之,丹丘子所體認的「扁慶子之憂」,正是真正的隱者對那些口稱聖朝,筆誦堯舜,一心一意以天下國家為憂、以朝政民生為慮的人所發的喟歎,這些混糅了理想和野心、抱負和慾望的人物,才是真正值得憂慮的對象。

不過,若再深入推想,趙蕤似乎並不寄望李顒明白這些,因為這樣嘲誚來客,畢竟是十分失禮的;而這一切佈局諷喻,更不會是為了恰巧隨行而來的官員屬吏或是丹丘子而設。那麼—

丹丘子明白了:趙蕤所作所為,恐怕都是為了眼前這個看來才華洋溢的年輕詩人。

至於李白,誦罷了詩篇,依舊敬陪末座。對於香床之上的李顒、趙蕤接下來的一陣喁喁私語,並不能字字入耳。丹丘子則頻頻向他舉杯,其間也不免找些話題慇勤就問,兩人說到了詩,一時意興昂揚起來。這時,別駕魏牟忽然攔過話,道:「李郎之詩,似仍由古調入手,與近時風尚頗異其趣—設若有心上進,還須多留意法度。」

李白看魏牟年輩甚高,不敢失禮,遂欠身答道:「長者之言,某敬祈奉聞。」

魏牟並不遜謝,點著頭,讜論道:「詩之為物,最忌直白。本朝各科多試帖詩,端看士子心思曲密與否,此作詩一大要旨,一旦趨逐平易,不免流於淺俗。汝輩少年行,如果有心仕途,一定聞知六七年前,考功王丘員外知貢舉時,以『旗賦』一題,訂韻腳之格;這便是大勢所趨呀—非如此,實不能仔細考究士子的資質。至於賢郎之作—」

魏牟說到這裡,將頷下鬍鬚一拈,皺眉咂嘴了半晌,輕輕地搖了搖頭,道:「辭氣凌厲,鼙鼓紛摐;聞之令人悚然。不過,壞也就壞在此處—須知詩教溫柔敦厚,議論則重婉轉,說什麼『五羊皮買死百里奚』,非但質野,語跡甚至說得上是粗鄙了。」

李白垂了頭,應聲:「諾。」

他看著魏牟,偶爾也看一眼丹丘子—丹丘子對魏牟的議論似乎極之不耐,時不時眉眼斜擰,又像是害瞌睡。這時,李白髮覺魏牟的面顏形軀漸漸變小,而他週身的地貌景觀則隨之變得深邃幽窅。

若是越過魏牟的肩頭,望向更遠處的山曲,彼處有暮雲冉冉而升,雲中似有蠢蠢欲動之物;若蟲、若獸、若仙、若龍;而他的詩句,已經穿透魏牟的諄切之言,在那天地之間,影影綽綽地浮沉著了。這首詩,日后冠以《來日大難》之題,每當李白遇著迂儒鄙夫,都會忍不住吟來作嘲:

來日一身,攜糧負薪。道長食盡,苦口焦唇。今日醉飽,樂過千春。仙人相存,誘我遠學。海凌三山,陸憩五嶽。乘龍天飛,目瞻兩角。授以仙藥,金丹滿握。蟪蛄蒙恩,深愧短促。思填東海,強銜一木。道重天地,軒師廣成。蟬翼九五,以求長生。下士大笑,如蒼蠅聲。

此日,直到這一行人告辭離去,趙蕤望著牛車軋軋聲中一陣又一陣飛揚的塵土,忽然縱聲大笑,笑罷了,冒出兩句詞氣詭異的話:「舉有道,非常道;使有名,非常名。」

李顒一行繼續他們的春遊,向桃花林以及大明寺進發。但是對於刺史來說,大事已經辦了,他傾心滿懷只有一念:該如何運用恰切的典語事例,寫好他的薦表?此行,他遇見了有道術、也有學問的人,更不期然遇見了詩才英發、風姿雅健的後生,這都令他覺得意外,卻也異常滿足。如果依照趙蕤的義理推論,那雙桂樹的確是一個「種」,而此「種」所遇合際會的「機」,不正是戴天山的師徒二人嗎?他們,不正是綿州所孕育、而應該由刺史所顯揚的雙桂樹嗎?

這使李顒感到興奮,以及忐忑。畢竟,當前朝廷用人,還是以科舉和門蔭為入仕之起點。薦舉之後,略加策問,雖然足以令布衣入署從事;不過一般說來,還是以舉薦現任或「前資」官為大體,原本寒門小姓而又是白身之人,最常見的就是入居幕府之後,歷幾任微官,在大帝國邊遠荒僻之處像僧侶一樣地寂寞修行,仍舊討不了什麼像樣的地位。

可是這也使李顒煥發出一種捨我其誰的悲壯意志,在他眼中,「孤寒無援」的士人,猶如一口一口的冷灶,正需要知其不可為而為的人,溫以微焰,燃以星火。他想像著未來—朝廷一旦接納了他的薦表,或許受那文筆的感動,會有星使帶來消息,果然征辟了趙蕤、李白;甚或只是某一位居要津的顯宦,也像他一樣,獨具只眼,願意將兩人延辟入幕,這對地方上的後進子弟來說,又是多麼深遠宏大的激勵?

李顒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趙蕤恰是從完全對反的另一面著眼。

李白大惑不解地問他:「『舉有道』、『使有名』,尚可解;而『非常道』、『非常名』實不能解。」

趙蕤依舊望著遠方逐漸平息下來的車塵,道:「刺史欲舉我等入仕,汝與某一無出身,復為寒士,亦乏援引,即便文才美好,能御千禽萬獸,天家寧復召我等充控鶴監乎?縱使召去,汝便任乎?」

「控鶴」一語,典出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謂周靈王太子晉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間,為道士浮丘公引入嵩高山,三十餘年後,託言告家人: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巔。屆時,王子喬果然乘鶴於山頭,望之不能及。而這位王子則舉手為禮,像是謝別時人,過了幾日,便仙去不回了。

在武則天後垂拱中期,曾改太子左右監門率府為左右控鶴禁率府,為宿衛近侍之官。到了李白出生之前二十一二年,也就是武氏當國的晚期,又設立了一個專屬於女皇的衙署,名為「控鶴府」,由其男寵張易之掌轄。在府中任事者,多為武氏之所幸,以及語言侍從之臣。此署既從事詩文作品之編纂,復可以視為女主之後宮。可以說是武則天的一個小朝廷,「每因宴集,則令嘲戲公卿以為笑樂」。到了趙蕤同李白辨析官場時局的當下,控鶴府更以由於權柄淪替,而成為臭穢不堪聞問的一個語詞。

然而李白知道「天家」、「朝廷」、「仕途」似乎又不止於如此。他最不明白的是:看來那刺史明明是因禽鳥翔集的異象而來,這異象又為趙蕤所催動。兩造一旦相聚暢談,看似趙蕤還盡力逞其學、露其鋒,務使李顒為之服德改容,為什麼當刺史滿懷得才而薦的欣喜和希望離去之後,趙蕤卻在這一刻流露出不屑食雞肋的神情。

「刺史薦舉,豈是玩笑?」李白問道。

「非也!」趙蕤笑道,「正因為不是玩笑,故不能應其舉。」

李白還是不能體會趙蕤的心思,只能半帶譏嘲地說道:「神仙辦事,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何其縹緲曲折?」

趙蕤這時瞪起一雙瞳子逼視著李白,道:「以時下官流視之,彼舉我等以有道,則我等便入官常之道乎?」

「這—」

「而今京中九品小吏,有二官職,一曰正字、一曰校書,於三十品階之中,位居二十七八,號曰清貴,也只勝過那些不入流的小吏。欲以科舉得之,猶須等地稍高、文學兼優者,尚待『門資』伴襯,汝與某,豈有父蔭、祖蔭可依?」

門資,是很現實的條件。父祖以上幾代任過某一品秩以上的高官,便可以蔭及子孫,使能得到任官的資格。這種貴盛之家的後人,多半在少年時代就曾經於宮廷中擔任過名義上或實質上的衛官、齋郎、挽郎等,為期六年,進一步取得參選文武官職的資歷。所謂:「以門資入仕,則先授親、勳、翊衛,六番隨文武簡入選例。」現實之中,或有「一字都不識,飲酒肆頑癡」而得受任此官者,也就是所謂「無賴恃恩私」之徒,這,全仰賴朝廷制度的保障使然。

趙蕤接著又道:「入流任一小官,更須經歷無數遷轉;於正字、校書之後,放一中縣、下縣,作兩任縣尉、參軍,轉眼十年也就過去了;倘若以文才見長,加之以時運遭遇不惡,或許入職弘文館,再沉埋數年,仍不免要出調於某州某府,也還就是參軍、別駕,如能勉保處人行事無大過,又是十年。此乃官常,司空見慣。」

「神仙說:『舉有道,非常道』不是?」

「『非常道』者,不入官常之道也。」趙蕤在這一刻又流露出燦爛的笑容,「儘管讓刺史去作他的表薦文章,我等便是『如如不動』而已。」

「那不是辜負了刺史的一番美意麼?」

「刺史乃官常中人,豈能不明白其間的奧妙?」趙蕤道,「一旦表薦,即成就了我輩的名聲;我輩設若不就其舉,這名聲,就更非比尋常了。」

「名聲?」

「名聲!某今日設施,不外就是賺他一個千里之名耳—」趙蕤神色煥發,對群山如對千眾萬眾,敞襟揮袖,侃侃而談,「試問:渭濱之望,隆中之對,何嘗經過那麼些青黃燈卷,筆墨折磨?為聖人師,為天下計,又何嘗須要我輩枯心應考,連年守選?—『商山四皓』故事,汝應該是十分熟悉的吧?」

李白點了點頭,道聲:「諾。」

《史記·留侯世家》所載,極為通俗曉暢的一個故事。東園公姓庾,字宣明,居園中,因以為號。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裡,故號夏黃公。甪(音路)裡先生,河內軹人,太伯之後,姓周名術,字元道,又號「灞上先生」。號為綺裡季的,是四人之中唯一未傳姓字者,日後附會之說,謂此公姓吳名實,恐亦無從查其實。

相傳此四人為秦七十名博士官之餘,通古今,辨然否,典教職。因不忍秦政暴虐,隱居商山,過著「巖居穴處,紫芝療饑」。漢興以後,也拒絕了高祖劉邦的征辟,世傳曾以《紫芝歌》明志:「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

沒多久,高祖欲廢呂太子劉盈,立戚夫人之子如意,張良便請商山四皓為太子輔弼,劉邦自然大惑不解,謂:「我求訪四位老先生多年,諸位總是畏避不見,今天卻願意追隨小兒出入,這是什麼道理?」四皓應道:「陛下輕慢士人,好謾罵,臣等義不受辱,只好逃亡藏匿。竊聞太子仁孝,恭敬愛士,天下人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所以我們也就來了。」劉邦於是便指著這四個老人,示意戚夫人:「而今我就算想要另立儲君,卻有這四人輔之助之,看來太子羽翼已成,難以撼搖了!」

李白對這掌故並不陌生,可是卻不明白趙蕤此時借言此典的用意,正待要問,趙蕤已繼續說下去:「劉盈即位,亦非明君,何故?四皓耄耋矣、昏聵矣,其識人之不明如此,堪見也就是浪得虛名而已;以浪得之名而受顧命之責,是留侯不肯自己放手作;留侯不自為,乃付之於四昏聵老人,是留侯早知劉盈之不可輔、不能弼、不成材。明知其不可輔、不能弼、不成材,卻又假手於人,如何有據?」

李白也給這一問問住了,只得搖了搖頭。

趙蕤像是早知他答不出來,逕自接道:「寄托天命國祚於四皓,便只因四皓有天下名,可以孚天下人之所望。然則,容某再問:這天下名,究竟從何而來?道理也很簡單,從高祖求之不得而來。於是可知:這名之為物,本有一理;求之而得,儘管名噪一時,未幾或敗;求之而不得,則聲價不墜,歷久彌新。如此,汝子明白也未?」

「難道這就是『使有名,非常名』麼?」

「然!」趙蕤道,「若刺史一舉而應之,汝便得一小官,窮守三數十年,猶不免志以歿;若舉而不應,汝便乘名直放天下四方,萬里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