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生活的藝術家 > 5.3 三種哲學 >

5.3 三種哲學

1. 空談主義。對於某件事,我們談了又談,紙上談兵,卻根本沒有付諸實踐。用科學的語言解釋就是,你經常扯無關緊要的事,旁敲側擊,永遠觸及不到問題的核心。

2. 應該主義。你應該這樣做,你應該改變自己;你不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成百上千的命令祈使,但是,卻從來不考慮別人對所謂應該做的事到底能做到多少。不僅如此,大多數人都期待這會有魔法咒語的作用,只要說一句「你應該做這個」,就會對現實產生實際影響。

3. 存在主義。存在主義想摒棄概念,只靠意識原則或者現象學行事。現在的存在哲學所遭遇的挫折就是,它們需要從別的哲學思潮中尋求支持。這些存在主義者會說他們是不相信概念的,但是,你注意一下存在主義哲學家們都從其他傳統、流派借用一些概念。布伯(Buber)從猶太教傳統,狄裡希(Tillich)從新教,薩特(Sartre)從社會主義,海德格爾(Heidegger)從語言哲學,賓斯瓦格(Binswanger)從心理分析,無一例外到借用了他者的資源。

完形療法是第一個有自身學科特點的存在哲學。這門學科的立足點基於自身的完形構成,完形本身是個基本的生物現象,它的出現使這門學科更加充實。完形療法尋求的是,與醫藥、科學以及整個宇宙中的其他一切事物和諧共存,密切合作。

生物體就是一個處於平衡中的系統,這個平衡的體系必須要正常地運行,稍有任何不平衡都由平衡予以互補。事實上,現在我們體內有成百上千個未發生作用的生理機制,那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和身體沒有完全陷入混亂,每個系統還在有條不紊地工作呢?我還發現了另外一點,從適者生存的角度來看,最緊急的生理機製成為控制者、引導者,並最終掌控了環境。

如果出現最急迫的情況,不管多麼緊急,你都會意識到,這件事應該優先於其他事(例如,如果突然失火,你得緊急逃跑——由於缺氧而上氣不接下氣,你可能得停一會,但還要再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