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簡史 > 第06章 聖本尼狄克與大格裡高利 >

第06章 聖本尼狄克與大格裡高利

從六世紀開始的戰爭持續了好幾百年,這普遍導致了文明的衰退,不過,古羅馬的一些殘存文化還是通過教會保存了下來。教會創造了一個穩固的體制,為學術和文藝的復興提供了基礎和溫床。在這個時代,基督教會有三種值得注意的活動。一是修道運動;二是大格裡高利統治下的教廷的影響;三是通過布教使蠻族改奉基督教的運動。

修道運動發源於大約四世紀初葉的埃及和敘利亞。所謂修道運動,又分為獨居隱士的修道和住修道院僧侶的修道兩種形式。公元250年,埃及誕生了第一位名叫安東尼的隱士,他在一間茅屋獨居了15年後,又在荒漠裡獨居了20年,從此聲名遠揚。大約在公元305年,他開始出世講道。在他獨居修道期間,他毅然拒絕了魔鬼的色情誘惑和撒旦惡毒的試探。大約公元320年前後,埃及人帕科繆創辦了一所修道院。在這個修道院修道的人過著集體生活,集體進行宗教儀式最終贏得了基督教的認可。與此同時,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也出現了修道院。

最初,修道院完全獨立於教會組織之外,是一項自發運動。後來,阿薩納修斯結合了修道院和教士,還確立修道僧兼任祭司的規矩。再後來,阿薩納修斯又把修道運動帶到西歐。為了促進這項運動,傑羅姆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奧古斯丁則把它傳到了非洲。

在修道僧還沒有被教會組織接受時,教會因他們而鬧起了宗教糾紛。這主要是因為不能區分哪個是真誠的苦行僧,哪個是貪圖修道院舒適的生活才做了修道僧的;還有一個原因,即修道僧往往以狂烈的方式支持他喜愛的主教,使得宗教會議陷入異端。

在修道運動早期的遁世修行階層,除了宗教指定的書籍之外,修道僧再也不會多讀一本書。除此之外,他們對待道德的態度還是消極的,把道德當做避免犯罪的方法。不過,在以後的日子裡,修道僧倒是做了不少有意義的事情。

基督教修道運動的發起者聖安東尼。在米蘭敕令頒布後,基督教獲得了合法的地位,一時間很多人紛紛加入基督教,基督教迅速地世俗化。面對世俗化的衝擊,一部分基督徒就走出來,隱居於沙漠,注重個人性靈的生活,成為苦行修士,這就是修道運動。出生於埃及中部的安東尼是這個運動的開創者

在西方修道僧制度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本尼狄克教團的締造者本尼狄克。本尼狄克從20歲起就在一個洞裡住了三年。他的蒙特卡西諾修道院創立於公元530年,為了更好地管理蒙特卡西諾修道院,他又制定了適合西歐風土的「本尼狄克教規」。當時,有這樣一個不值得提倡的規定:越能極端地苦行的人,就越有可能被認為是神聖的人。本尼狄克改變了這個規定,進一步規定:必須經過修道院院長許可,才能實行超過教規以外的苦行。按照「本尼狄克教規」的規定,修道院院長是終身任職的,而且權力極大,在教規和正統教義允許的範圍內,他可以用任何方法管理修道僧,而修道僧不能任意轉投修道院。

任何組織一旦創立就很難以締造者的意志為轉移,因為它們已經具有了自己的生命,天主教會就是最明顯的一個例子,而本尼狄克教團是一個較小的例子。可是,就像耶穌會為天主教會而大感吃驚一樣,本尼狄克教團也會讓本尼狄克本人大感吃驚。不過,從學術的發展方面看,對於本尼狄克教團而言這也並非壞事。

從蒙特卡西諾修道院建立時起,本尼狄克就一直住在這裡。在大格裡高利還沒有成為教皇時,倫巴底人洗劫了蒙特卡西諾修道院。不過這次災難並沒有徹底毀掉蒙特卡西諾修道院,否則也就沒有教皇大格裡高利了。

根據大格裡高利的記述,在本尼狄克出名之後,有一個修道院的院長逝世了,於是本尼狄克接受了修道僧要他接任院長之職的邀請。他要求修道僧們嚴格遵守紀律,這激起了修道僧的憤怒,他們竟然決定用毒酒害死本尼狄克。這當然沒有成功。

有人斷言只有查士丁尼和本尼狄克能和大格裡高利相匹敵,因為他是整個六世紀最偉大的人物。這三個人的共同點是對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查士丁尼對未來產生深遠影響的是他的法典,本尼狄克對未來產生深遠影響的是他的教規,而大格裡高利對未來產生深遠影響是因為他使教會的權利變大了。雖然聽上去大格裡高利顯得稚氣而輕信,但他的確是一位機敏而清醒的政治家,他總是能很快地意識到他能取得什麼成就,即使是面對著一個複雜而多變的世界也不例外。

以「格裡高利」為名的第一代教皇就是大格裡高利。大約是在公元540年,大格裡高利出生在羅馬的一個貴族之家,因此他接受了當時最好的教育。公元573年,他當上了羅馬市長,但很快他就離開了政界。這以後,他耗盡自己所有的家產,用於建造修道院和救濟貧民,而他自己也專心苦行,成了一名虔誠的本尼狄克派教士。

再後來,教皇貝拉二世任命大格裡高利為他駐東羅馬帝國的全權公使,常駐君士坦丁堡。因此,從公元579年至公元585年,大格裡高利一面在東羅馬帝國代表著羅馬教廷,一面與東羅馬帝國的教徒們辯論。在宗教方面,大格裡高利取得了成功,避免了東羅馬帝國的皇帝遠離真實的信仰。但在政治方面他卻失敗了,因為他沒能說服東羅馬帝國皇帝向倫巴底人開戰。

之後的五年,大格裡高利當了自己創立的修道院的院長。教皇逝世後,大格裡高利做了教皇。大格裡高利剛當教皇時周圍的環境很艱難,不過,這樣的環境正適合他大展身手。

當時,拜占庭帝國已經衰敗了,沒有領主的西班牙和非洲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倫巴底人在趁機洗劫意大利,法蘭西也處在南北之間的內戰之中,等等。時代的混亂甚至使一大批主教失去了作為人們的楷模的榮耀。雖然羅馬主教被公認為教廷中地位最高的人物,但他的權力僅限於主管教區之內。繼任教皇以後,大格裡高利就做好了用全部的精力和智力向困難搏鬥的準備。大格裡高利主要通過通信的方法行使他的權威。他通信的對象,包括全體羅馬世界中的主教和世俗國家的統治者。

大格裡高利編著了一部含有對主教們的勸告的教牧法規,影響了整個中世紀初期。為了讓主教們願意接受這部法規,大格裡高利把它定義為主教們的職務指南。在這部法規裡,滿篇都是對主教的忠告,包括勸告他們不要玩忽職守,等等。此外,在談到主教與世俗國家的統治者的關係時,法規告誡主教們說,不要批評世俗國家的統治者,因為如果他們不聽從教會的意見,那麼他們自然會受到地獄劫火的威脅。

總體來說,大格裡高利寫的信既彰顯了他獨特的性格,又不乏趣味。如果不是在給皇帝或拜占庭宮廷的貴婦人寫信,那麼他在信件裡的口吻就像一個教會學校的校長,既有稱讚,也有訓斥。總之,他總是能毫不猶豫地利用權限發號施令。如前所述,在對待皇帝的態度方面,格裡高利是足夠恭敬的,至少比對待蠻族皇帝的態度恭敬得多,甚至對通過篡位獲得皇位的弗卡斯也不例外地獻上令人作嘔的奉承。

對教會影響的增長而言,異教徒的改宗是很重要的。哥特人在狄奧多里剋死後逐漸改信了天主教;而從克洛維時代起,法蘭克人就改信了天主教;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前,在聖帕特裡克主教的勸化下,愛爾蘭人也改信了天主教。此後,在蘇格蘭和英格蘭北部,愛爾蘭人不斷地進行布道活動。

教皇為克洛維舉行洗禮。公元49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克洛維在妻子的勸說下,放棄信奉阿里烏教派,皈依基督教。教皇聖雷米吉烏斯親自為他主持洗禮儀式

英格蘭改宗的事情,對於格裡高利而言,是除了諾桑布利亞以外他最關注的。為此,他下令保留了英格蘭的異教廟宇作為獻給上帝的教堂,但卻摧毀了其中供奉的偶像。據我所知,格裡高利在英格蘭的布道很成功,所以,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是基督徒。

在目前所敘述的這個時期裡,雖然偉人比其他時代要遜色,但他們對未來卻有深遠的影響。如上所述,這些長久而深遠的影響應該分別歸功於查士丁尼、本尼狄克和格裡高利這三個人。雖然六世紀的人沒有先輩們文明,但卻遠遠比他們之後四個世紀的人文明。尤其應該引起注意的是,查士丁尼、本尼狄克和格裡高利這三個人裡,有兩個是羅馬貴族出身,另一個甚至是羅馬皇帝。不過,在某種程度上看,只有格裡高利可以稱得上是最後的羅馬人,儘管他是出於職責的需要而用特殊的語氣命令他人,但這一切的本能根源卻是他身為羅馬貴族的自負。在格裡高利之後的許多年裡,羅馬城再也沒有出現過偉大的人物。不過,現在看來,羅馬人的自負在羅馬的衰敗期成功地束縛了入侵者的靈魂——入侵者之所崇敬彼得聖座,是因為他們畏懼凱撒的寶座。

眾所周知,世界各地的歷史進程是不一樣的。東方的穆罕默德誕生之時,格裡高利已經年近30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