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善良豐富高貴 > 不僅是靠食物 >

不僅是靠食物

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曠野中跋涉了四十年。開始時,因食物匱乏,飢餓難忍,以色列人怨聲載道。上帝聽見了怨言,便在每天清晨讓營地周圍的地面上長滿一層像霜一樣的白色的東西,以色列人未嘗見過,彼此詢問:「這是什麼?」摩西告訴他們,這就是上帝給他們的食物。以色列人吃了,味道像蜜餅,因為不知其名,就稱之為「嗎哪」,希伯來語的意思即「這是什麼」。他們靠嗎哪活命,終於走出了曠野。到達終點後,摩西生命垂危,在約旦河東岸的摩押向以色列人發表最後的訓示。他在訓示中提及了這件事,說:「上帝使你們飢餓,然後把嗎哪賜給你們,以此教導你們: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帝所說的每一句話。」

這是《舊約》中的記載。摩西的意思很清楚:上帝神力無邊,能在沒有食物的地方變出食物來,因此,對於人的生存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食物,而是遵守上帝的律法,如此上帝自會替我們解決食物的問題的。

《新約》所記載的耶穌最早的活動是受洗,隨後即被聖靈帶到曠野去,受魔鬼的試探。禁食四十晝夜後,他餓了,魔鬼說:「如果你是上帝的兒子,命令這些石頭變成麵包吧。」這時耶穌便引用摩西的話回答道:「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帝所說的每一句話。」請注意,這同一句話,從耶穌口中說出,已經有了不同的含義。他沒有訴諸上帝的無邊神力,讓石頭變成麵包,從而解除自己的飢餓,相反是拒絕這樣做,寧願繼續挨餓。他以此摘清了信仰與食物的瓜葛,捍衛了信仰的純粹性,也澄清了「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這句箴言的準確含義。他所強調的是,對於人的生存來說,信仰比食物更重要,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重要。這是耶穌出道之初就確立的基本信念,貫穿於他後來的全部活動之中。

我在這裡並非對《舊約》和《新約》的短長作全面評判,而只是舉一例證解說信仰的實質。不過,這一例證的確也說明,耶穌提高了基督教信仰的精神性品格。正因為如此,基督教才得以超越猶太民族而成為更加個人性也更加世界性的宗教。

「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這個信念是一切信仰生活的起點。一般地承認人有比食物更高的慾望,這並不難,但在我看來,這還不能算是確立了這個信念。深刻的分歧在於,是否承認精神價值本身具有獨立的價值。常見的情形是,人們往往用所謂效用的尺度來衡量精神價值。例如,他們可以承認真理的價值,但前提是真理必須有用;可以承認科學的價值,但前提是科學必須成為生產力;可以承認藝術的價值,但前提是藝術必須符合時代的需要。他們實際上仍是在用物質評斷精神,用食物評斷上帝,信奉的是這同一邏輯:上帝的價值在於能在曠野上變出嗎哪,能把石頭變成麵包。把這個邏輯貫徹到底,必然的結果是,一旦上帝與食物發生衝突,就捨上帝而取食物,為了物質利益而拋棄精神價值。在現實生活中,為了金錢而放棄理想,為了當前經濟建設而毀壞千古文化遺產,這樣的事還少嗎?

所以,信仰的實質在於對精神價值本身的尊重。精神價值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無須為它找出別的理由來,這個道理對於一個有信仰的人來說是不言自明的。這甚至不是一個道理,而是他內心深處的一種感情,他真正感覺到的人之為人的尊嚴之所在,人類生存的崇高性質之所在。以對待本民族文化遺產的態度為例,是精心保護,還是肆意破壞,根本的原因肯定不在是否愛國,而在是否珍愛凝結在其中的人類精神價值。我不把毀壞阿富汗大佛的塔利班看做有信仰的人,而只認為他們是一群蒙昧人。信仰愈是純粹,愈是尊重精神價值本身,必然就愈能擺脫一切民族的、教別的、宗派的狹隘眼光,呈現出博大的氣象。在此意義上,信仰與文明是一致的。信仰問題上的任何狹隘性,其根源都在於利益的侵入,取代和擾亂了真正的精神追求。我相信,人類的信仰生活永遠不可能統一於某一種宗教,而只能統一於對某些最基本價值的廣泛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