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東方哲學簡史 > 後記 >

後記

隨著星移斗轉,人們的思想越來越表現出折衷調和,越來越趨向於吸收、融合一切事物的精華。既然我們認為偉大的信仰是相互溝通的橋樑,而不是相互隔離的壁壘,那麼我就有理由相信:人們將來一定會鼓勵破除所有的信仰壁壘,自由地進行思想交流。

總的來說,思想的溪流是由高向低奔流的,就像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朱木拿河等,都發源於北部的崇山峻嶺,一瀉千里向下奔流。這些河流經過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的廣闊地域,灌溉農田、潤澤土壤、帶來豐收年景,造福黎民百姓。本書中概略介紹的那些思想也是這樣的嗎?也會從高高的喜馬拉雅山奔流而下、滋潤眾多的形形色色的民族和國家嗎?還是僅僅繼續維持其本來的滋養亞洲人精神的狀態呢?

我認為,不發生變化是不可能的。歐洲(還有美國)走著自己的路,對來自中東的宗教感到心滿意足——以為這一切已經足夠,不再需要亞洲其他地方的思想了。歐洲對雄偉綿延的高高的喜馬拉雅山背後、以及大通道另一端的事物幾乎毫無所知。但她又絕對不承認是從閃米特人的思想學說中發現了自己民族的魂靈。歐洲會回復其本元嗎?她會回歸到在相對落後的時期與自己同源同種1、具有同樣的精神境界的人們的思想和學說中去嗎?

我想,歐洲是不會公開承認和接受無論哪一種偉大的亞洲信仰——如那些自稱是吠陀主義者或佛教徒的信仰的。而且,即使在亞洲,吠陀主義者或佛教徒之類的稱呼和名頭已呈現出逐漸消失的勢頭。因為,隨著星移斗轉,人們的思想越來越表現出折衷調和,越來越趨向於吸收、融合一切事物的精華。既然我們認為偉大的信仰是相互溝通的橋樑,而不是相互隔離的壁壘,那麼我就有理由相信:人們將來一定會鼓勵破除所有的信仰壁壘,自由地進行思想交流。

在全世界所有與信仰有關的事物中,印度必然會處於世界領導地位,因為她過去曾經全神貫注於精神世界的探究開發,並將其作為自己的天職,其他民族不明究竟、迷惑不解的事物,他們早就瞭然於胸,洞燭幽微,並作出了明確的勾勒和說明。而今,偏狹的猶太神學日漸沒落式微,基督教則在西方呈現出全新的面貌並迅速得到發展,而且我相信基督教將會具有與偉大的吠檀多學說越來越多的同義性和相似性,歐洲的實用主義哲學將會插上喜馬拉雅山雄鷹的翅膀,並將會因此使自己更具力量、更加輝煌。

斯賓諾莎、布萊克、尼采和許多其他哲學家,都曾設想過出現一個超人的種族,這個種族應該在2 「民主」的鬼火將人類引進滅頂的泥潭——終有一天人類將會迫切地渴望逃出那個「民主」的泥潭——之前引導人類擺脫困境。印度人指出了另外一條迥異於歐洲人的道路,通過這條道路,這些超人可以行施上天賦予他們的權利。而且我堅信,西方人一定會逐漸認識到,對於哲學、科學、社會進步等一切與人類日常生活有關的事物來說,有惟一的不可動搖的基礎,就是東方人所崇信的人類本身的神性,那種人類所具有的、從不曾被充分認真地遵循的神性。這是一個預言,沉迷於自己的信仰中的人們會嘲笑這種可能性。但是,即便是這樣的人們,也會從本書所追溯的輪廓中看到一些不可否認、確鑿無疑的東西,一些永恆的事物的痕跡,就像透過迷霧所看到的、眾神高踞其上的山峰一樣。

我在錫蘭(編者註:即今天的斯里蘭卡)寫這本書時,處在亞洲思想的汪洋中,沐浴在那些深邃思想的波浪中。這些亞洲思想正在與西方的科學和商業搏鬥,互相競爭,各不相讓,都想讓對方馴服。無論哪一方被征服了,都將是整個世界的災難。因為未來世界的希望所在是東方和西方相互融合併形成精神上的兄弟般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一切外在形式都將變得毫無意義。在這一天來臨前,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需要對自己的思想進行很大的改造。讓地平線下的那輪紅日早日昇起,是所有瞭解並熱愛著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人們的共同願望。


1 校者注——原文為「同緣同種」。

2 校者注——原文為「以」,據文意,應為「在……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