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鬥爭與和諧:海德格爾對早期希臘思想的闡釋 > 總 序 >

總 序

同濟大學外國哲學學科初創於2003年,先設碩士點,兩年後獲批博士學位授權點,2007年成為上海市重點學科。本學科自始就把德國哲學和法國哲學立為研究重點,並於2003年開始主編、出版「同濟·德意志文化叢書」,次年又啟動了「同濟·法蘭西文化叢書」。幾年來,承蒙海內外學界朋友的鼎力相助,上述兩套叢書共出版了52種學術圖書(均在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獲得了良好的學術反響。

2007年,我們整合同濟大學德國哲學研究所和法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成立了國內唯一的「歐洲文化研究院」。稍後又與香港道風山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合作,在研究院內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從而初步形成了同濟大學歐洲哲學文化研究的基本框架,研究重點範圍得以進一步擴展,涉及德國哲學、法國哲學、歐洲詩學(文藝)、歐洲基督教哲學等多個學科。為適應新的形勢,我們隨即把「德意志文化」和「法蘭西文化」兩個系列合併成一套叢書,並把它冠名為「同濟·歐洲文化叢書」。自2013年起,該叢書移至商務印書館出版。

眾所周知,歐洲曾經是、現在重又是一個整體單位。中古基督教的歐洲原是一個統一的帝國,所謂「神聖羅馬帝國」。文藝復興前後,歐洲分出眾多以民族語言為基礎的現代民族國家。這些民族國家有大有小,有強有弱,也有早有晚(德國算是其中的一個特別遲發的國家了),風風雨雨幾個世紀間,完成了工業化— 現代化過程。而到20世紀的後半葉,歐洲重新開始了政治經濟上的一體化進程,1993年11月1日,「歐盟」正式成立。至少在名義上,又一個統一的歐洲誕生了—是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麼?

馬克思當年曾預判:要搞社會主義或者共產主義,至少得整個歐洲一起搞(可惜後來列寧同志單干了)。一個統一的歐洲顯然也是哲人馬克思的理想。而今天的歐盟似乎正在一步步實現馬克思他老人家的社會理想。雖然歐盟起步不久,內部存在種種差異、矛盾和問題,但在我看來,在今天以美國主義為主導的全球文明格局中,一個崇尚民主自由的歐洲,一個重視民生福利的歐洲,一個趨向穩重節制姿態的歐洲,是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和價值的。這樣一個統一的歐洲的存在,不僅具有地緣戰略上的顯赫意義,更可以具有某種文化上的示範和警示意義。

歐洲是「世界歷史性的」歐洲。有鑒於此,我們當年創辦了「歐洲文化研究院」。也正因此,我們今天要繼續編輯出版「同濟·歐洲文化叢書」,願以同舟共濟的精神,推進我國的歐洲文化研究事業。

孫周興

2013年12月14日於滬上同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