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頹廢與沉默:透視犬儒文化 > 26 人民學習希望 >

26 人民學習希望

美國學者詹明信(Fredrie Jameson)曾經說過,設想這個世界的末日要比設想如何改變這個世界來得容易。這句話雖然不是針對中國人說的,卻很適用於今天的中國。2012年12月21日被預言為世界末日的一天,在這之前,有的地方蠟燭和火柴被搶購一空。後來又有全能神成員散佈\"世界末日\"的謠言而頗有信眾。在這些民眾那裡,世界末日的預言真實性很高,是他們相信會發生的事情。但如果誰對他們預言政治改革將會帶來真實的改變,他們卻未必相信,或者至多將信將疑。他們不是不希望改變,而只是不相信自己所希望的改變真的會發生。

讓盡量多的民眾相信值得相信的事情,有信心對未來保持希望,讓他們對真實的未來能有所期待和信心,這本身就應該成為一種我們期待和希望發生的變化。

對真實的未來無所期待和缺乏信心,是因為過去許多承諾過的變化並沒有發生。《求是》雜誌刊登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13年1月23日在國務院第8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內容。溫家寶對當前改革和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指出,權力過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約,依然是滋生腐敗的根源。改變這種情況正是人們普遍抱有的期待。

在這之後,中國新的領導人下了決心,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去。這是一個讓人們對真實變化或許又能重新有所期待的決心,因為它包含了對人性較為現實的新估計。以前,人性被估計得太高,太美好,以為有了\"思想教育\"和\"階級覺悟\",人人都隨時能為理想和信仰而放棄個人利益,為了國家事業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和財富。那些手上握有權力的人更是被美化為無私的人民公僕。他們代表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他們是在替人民掌權,誰還敢說要把他們的權力關進籠子裡去?

現在不同了。許多不美好,甚至很醜陋的現實讓人們變得前所未有地清醒,也不再刻意迴避人性陰暗、自私、偏執、貪婪的一面。人們看到,權力人物也是凡人,不是聖人,只要條件允許,他們都喜歡得到更多的權力,喜歡更稱心如意地運用手中的權力。伴隨著無制衡權力而來的便是濫權,以及接踵而至的道德墮落和敗壞。看管權力的籠子看起來是為限制權力而設計的,其實它要囚禁的還有人性中那些由利益、激情和野心所驅使的貪婪慾望。看清人性的軟弱、承認權力的貪婪、歎惜民眾的無助,可以讓人變得更悲觀、絕望,也可以讓人變得更積極,以一種新的認識來對待自己的希望,並有所希望。

讓人民能有所希望,並不是自上而下地把希望恩賜給他們,更不是用空許的諾言穩住他們騷動的情緒和積累的不滿。希望一直就是一種有用的統治工具,拿破侖就曾說過,\"領導者就是兜售希望的人\",但是,真正的領導者要讓人民確實能夠有所希望,那就不能讓他們在希望的時候上當受騙,更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變著法子欺騙他們。19世紀的群眾心理學家勒龐把群眾看成是沒有記性的\"群氓\",他們野蠻粗魯、殘忍凶暴,而且頭腦簡單、輕信易騙。其實,群眾對自己的上當受騙並不是沒有記性的,他們只是沒有辦法擺脫被迫上當受騙的處境罷了。而且,他們無論上過多少次當,無論如何不相信,但既然生而為人,就不可能在完全沒有希望的狀態下生存下去。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才是希望,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希望。

哲學家羅蒂(Richard Rorty)在《哲學與社會希望》:Philosophy and Social Hope)一書中指出:希望不只是設定目標,而且也是一種思維方向,只有在希望的思維方向引導下,人才會覺得有理由、有可能對更好的未來有所期待。羅蒂還指出,希望總是以某種故事來講述的,能不能希望因此也就是能不能相信一個故事。他認為基督的降臨和共產主義的來到就是這樣的故事,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不相信的人就不會把這樣的故事當作他們的希望。希望的反面不是沒有希望,而是絕望,一個民族一旦沒有希望的故事可講,便會陷入集體的迷惘和絕望。

希望不是一種情緒和激情,而是一種有用的知識,亞里士多德說,\"希望是讓人醒來的夢\",讓人醒來,便是知識的作用。希望不是期許發生隨便什麼事情,而是期許發生好的事情。17世紀英國作家和牧師阿萊因(Joseph Alleine)說:\"如果你希望有價值的東西,那麼希望便能幫助你從罪惡得到洗滌。\"希望中應該包含對現狀中需要洗滌之物的批評與不滿,這也是一種知識。心理學教授弗裡德裡克森(Barbara L. Fredrickson)指出:希望\"總是在情況糟糕的時候才特別需要\",至少也是在\"事情的發展很不確定的時候,人們需要希望,因為希望能讓他們視野開闊……去除害怕和絕望的迷障,讓他們看到一幅大圖景……因而變得更有創造力,更相信更好的未來\"。在暴虐統治下的人民雖然不指望會在近期內有什麼根本的改變,但他們會相信這種統治不可能永遠持總會有滅亡的一天,這種\"大圖景\"就是希望,也是一種歷史知識。

希望不是憑空期待的白日夢,而是確信自己所期待的事情或變化能夠真的實現,這樣的希望包含著對現實可能性的經驗判斷,它不是人們平時所說的\"樂觀主義\"。樂觀主義很可能只是白日夢,心理學家施耐德(Charles D, Snyder)在《希望心理學》一書中指出,希望包含著對欲達目標之途徑與價值的思考,而樂觀主義則只是\"期待最好的事情能夠發生,但並不一定對如何才能達到更好的未來有批判性的思考\"。由於希望被誤以為就是\"樂觀主義\",希望會像野花般突然綻放,瘋長一陣以後,又迅速地枯萎、死亡、腐爛。只有真正的希望才能給人帶來持久而有真實意義的快樂、信心、自尊、力量。這樣的行為是一種個人的積極心理狀態,也是一種社會性的精神和力量資源,所以有人把懷抱希望的人比作是社會中的\"小發動機\"。

今天,無論是展望未來的政治改革,還是期盼修好看管權力的籠子,首先需要有無數\"小發動機\"的公民來懷有這樣的希望和夢想。一個民族或國家再有夢想,沒有積極參與的民眾也是不可能實現的。習慣於盲信、迷信,並受制於犬儒和懷疑主義的民眾是不能勝任這項使命的。他們對未來不抱希望,不抱希望的民眾是無法擺脫惰性、奴性和其他不良的心理習慣的。他們現在最需要的是學習希望,並在這個過程中改變他們自己。而在學習希望中最要緊的是知道什麼是希望,如何去希望、如何去希望,以及為什麼一定不要放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