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叔本華思想隨筆 > 10 >

10

這一世界事物——尤其是世人——的特徵並非人們所說的有欠完美,而是扭曲、顛倒,所有一切都反映出這一點,無論是道德、智力抑或是自然物理方面。

對於許多的惡行,我們不時會聽到這樣的借口,「諸如此類的過失對於人來說是自然的」,但這一借口是一點都不足夠的;對此的回答應該是「正因為這一行為是惡劣的,所以,它就是自然;而正因為它是自然的,所以,它就是惡劣的」。能夠正確理解這一思想的含意,那就已經是對原罪學說有所認識。

在評判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堅持這一觀點:這個人的基礎本來就是有不如無的東西,是某種罪惡、顛倒、荒謬、被認為是原罪的東西;也正因此,一個人命中注定就要死亡。這個人的根本劣性甚至通過這一典型事實反映出來:無人可以經得起仔細的審視和檢查。從人這一生物,我們又能夠期待些什麼呢?所以,如果從這一觀點出發,我們就會更加寬容地判定他人;而一旦潛藏在人身上的惡魔甦醒過來並向外探頭探腦的話,我們也不至於那樣大吃一驚;我們也就能夠更加珍惜在一個人的身上找到的優點,不管這出自他的智力抑或其他的素質。其次,我們將留意到人的處境,並能考慮這一點:生活本質上就是匱乏、需求和經常是悲慘的條件狀態;每個人都得胼手胝足為自己的生存而拚搏,因此,人不可能總是掛著一副笑臉迎人。相反,如果人真的就像所有樂觀的宗教和哲學所喜歡認為的那樣,亦即人就是上帝的作品,甚至是上帝的化身,並且人這一生物的確無論在何種意義上都是他應該成為的樣子,那當我們與一個人初次相見、加深瞭解和繼續交往以後,我們所獲得的印象卻與這一說法是多麼的不相協調呀!

「原諒就是一切。」(《辛白林》,第5幕第5景)我們必須以寬容對待人們的每一愚蠢、缺陷和惡行;時刻謹記我們眼前所見的就只是我們自己的愚蠢、缺陷和惡行,因為這些東西不外乎就是我們所屬人類的弱點和缺陷。所以,我們的身上也有所有這些弱點和缺陷;我們現在對這些弱點如此憤慨只是因為它們此刻並沒有在我們身上出現而已。也就是說,它們沒有表現在表面上,而是躲藏於深處。一旦時機成熟就會現身,正如我們在他人身上所見的情形一樣,雖然某一弱點在某一個人的身上更為明顯,在一個人身上的所有惡劣素質不可否認要比在另一個人的身上的劣性總和為多。這是因為人的個體性差異是相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