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最初和最終的自由 > 論膚淺 >

論膚淺

膚淺的心永遠不會明白深刻。它可能有淵博的知識、豐富的資訊,它可能唸唸有詞——你知道一顆膚淺的心活躍時的全部裝備。

問: 膚淺的人怎樣才能變得認真?

克: 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自身的膚淺,不是嗎?膚淺是指什麼?究其本質,膚淺即是依賴,不是嗎?依賴刺激,依賴挑戰,依賴他人,心理上依賴某些價值、某些經驗、某些記憶——這一切不是導致了膚淺嗎?如果我每天早晨或每週上教堂,必須依靠這樣來提升自己,獲得幫助,我不就是膚淺的?如果我需要遵照履行某種儀式來正心誠意或者重新獲得曾經有過的體驗,我不就是膚淺的?如果我獻身於一個國家、一個計劃或某個政治集團,我不就是膚淺的?顯然這整個依賴的過程,就是一種自我逃避。對崇高之物的認同,即是對自我真相的否認。但我無法否認我的真相;我必須瞭解它,而不是竭力去認同宇宙、上帝或某個政黨之類的。這一切都導致了膚淺的思考,大到世界範圍,小到個人,出自膚淺思考的行動永遠是有害的。

首先,我們認識到自己正在做這些事情嗎?我們沒有;我們巧言爭辯。我們說:「要是不那麼做,那要做什麼?我會越來越糟糕;我的心會四分五裂。至少現在,我在努力追求更好的狀態。」我們越努力,就越膚淺。我首先必須看到這一點,不是嗎?那是最難的事情之一——看到自己真實的狀態,認識到自身的愚蠢、膚淺、狹隘、嫉妒。如果看到了自己的真相,如果認識到了,我就可以以此為起點。顯然,膚淺的心就是逃避實情的心。不逃避需要辛勤的觀察,且要脫離慣性。一旦明白自己的膚淺——就已開始了深化的過程——要是我對膚淺不採取任何行動的話。如果你說,「我瑣碎,我要探究它,我要全面瞭解這種瑣碎和狹隘的影響」,這時就有了轉變的可能。但是,一顆瑣碎的心,發現了自身的瑣碎後,努力閱讀、社交、旅行,像猴子似的動個不停,試圖讓自己變得不瑣碎,那麼它依然是瑣碎的。

再說一遍,注意,只有正確處理這個問題,才有真正的革命。處理這個問題的正確方式,讓你生起非凡的信心,可以令你移動大山——你身上那些偏見和制約的大山。認識到內心的膚淺,卻不試圖變得深刻。膚淺的心永遠不會明白深刻。它可能有淵博的知識、豐富的資訊,它可能唸唸有詞——你知道一顆膚淺的心活躍時的全部裝備。然而,如果你知道自己是膚淺的、空虛的,如果你意識到這空虛,觀察它所有的活動,不判斷、不譴責,那麼你很快就會看到,膚淺的東西完全消失了,並不需要你對它採取行動。那需要耐心、警覺,你不能急著想要獲得結果和成就。只有膚淺的心才希求成果。

越是覺察這整個過程,你就越能發現心的各種活動;然而,你觀察的時候必須不去刻意結束它們,因為你一旦尋求結果,就會再一次困於「我」和「非我」的二元對立中——問題就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