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顧准文集 > 後記 >

後記

羅銀勝

照例,陳敏之先生應該是執筆這篇《顧准文集》的《後記》的不二人選,陳敏之先生是當代中國傑出的思想家、經濟學家顧准的胞弟,他本人也是頗有聲望的學者,上世紀30年代參加革命,建國後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建委副秘書長,上海市人民政府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幹事、辦公室主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上海立信會計專科學校校務委員會委員。

陳敏之先生離休之後的傑出貢獻在於,編輯出版了他的兄長顧准的遺作、撰寫了與顧准相關的著作。這些著作有:《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陳敏之編,香港三聯書店1992年版);《顧准文集》(陳敏之編,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顧准日記》(陳敏之、丁東編,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版);《顧准尋思錄》(陳敏之、丁東編,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顧准文存》(陳敏之、顧南九編,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我與顧准》(陳敏之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等。其中,《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一書,幾經周轉才獲得出版,陳敏之曾經感慨萬分地說:「現在,歷經艱辛,終於見到了天日。魯迅在為《白莽作〈孩兒塔〉序》中曾說過:『一個人如果還有友情,那麼,收存亡友的遺文真如捏著一團火,常要覺得寢食不安,給它企圖流布的。』這些年來,我手裡捏著的不是一團火,而是一團熊熊烈火。現在,當我手裡捧著這本裝幀樸素的遺著,終於見到了先兄的遺墨。因此而能得以流布,心裡感到的欣慰是難以言喻的;先兄若地下有知,可能會稍稍感到意外吧,因為他根本沒有想到他為我寫的這些『筆記』,居然還會出版……」

陳敏之先生的健康狀況一直不是很好,他身患小中風、胃癌、心臟病等多種疾病,多次住院治療。在這段時間的前後,為推介顧准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抱病整理、撰寫出版了大量著作,其精神可歌可泣,令後生終身難忘。對陳敏之先生的執著與真誠以及我所要表達的感激之情,我覺得用世上任何語言來形容,都是無力的、蒼白的……

可是,上蒼無情,陳敏之先生已於2009年5月4日在上海華東醫院因病去世,享年90歲。當我聽此噩耗,如受雷擊,驚顫不已,胸悶氣短,我萬萬不能接受這一痛苦的事實……直到我提筆寫這後記,我的心緒依舊難平。

陳敏之先生走了,生前為本書題寫書名的王元化先生早一年也走了……但是,顧准研究事業還將繼續,雖然勉為其難,我也只好動筆寫這份後記。

顧準是苦難中的獨立思想者,他始終把國家的前途、人類的命運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顧准自幼自學成才,很快成為立信會計事業的台柱,深得傑出的會計專家、教育家潘序倫的信任;顧准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領導了地下黨的職委、文委工作,立信是他革命生涯的起點;顧準是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市首任財政局局長,為國民經濟的迅速恢復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顧准後來在令人難以想像的逆境中,從事學術研究,他對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哲學、經濟、思想的探索,具有里程碑式的貢獻,真正做到了究天人之際、明內外之勢、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顧准在中國當代思想史上有著非常崇高的位置:改革開放的兩大主題,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二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顧准早就提出來了。他在逆境中寫下了《希臘城邦制度》和《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等著作,被譽為「拆下肋骨當火把」的「中國民主盜火者」。《顧准文集》精金美玉,讀來使人唏噓不已,血脈賁張。

貴州人民出版社於1994年10月出版的《顧准文集》,已經成為改革開放30年來對中國人心靈影響最大的文史讀物之一。2008年,這部《顧准文集》,入選「三十年三十本書」。一年一度的深圳讀書月是深圳人閱讀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8年的讀書月恰逢改革開放30週年,讀書月組委會推出了「閱讀中國30年」系列活動,其中有「三十年三十本書」文史類讀物的評選活動。《顧准文集》的入選理由:這是一本寫給自己以及中國未來的思想之書,顧准以一人之力頑強鑿通了那條阻隔中西思想對話的黑暗隧道。在那個黑夜似的時代裡,顧準是中國知識分子獨立精神的火種,是我們迄今為止無法不面對的一座山峰。

2009年,《中華讀書報》推出「六十年六十書」。它從過去的60年中,選出60本書,每年一本。以這份書單,輕輕掀開歷史的一角。從中保留時間的延續,看清歷史的年輪。它可以喚起人們的記憶,印證著國家的變革與你我的人生。

《顧准文集》也躋身於「六十年六十書」,主事者稱,「文集出版在作者逝世20週年之際,在1990年代的知識界引起巨大的反響。作為一部嚴肅的學術性著作,《顧准文集》竟至一度脫銷,顯然是與作者『拆下自己肋骨當作火把,用以照亮黑暗』的人格與求索精神分不開的。這位『直立獨行,敢開新路,敢行己志』的知識精英,在1957年以後的苦難歲月中,以自身的獨立思考和研究,對中國問題做出了深刻的洞見和思考,站成『一座巍然屹立的山峰』(吳敬璉語)。他站在經濟的角度對民主和科學在中國的可能性問題所作的深刻探討,直至今天仍值得細細品味。」

顧准的視野非常開闊,學理背景非常豐厚,他對中國古代的學術思想、西方的學術思想和馬克思主義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他以獨立思考的態度對待一切,博取眾長而不膜拜一說。顧准既有革命的經歷,也有從政的經驗,他不是一個書齋型的學者,而是一個理論和實際融會貫通的思想家,所以他的文字顯得格外具有穿透力。中國的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實現健康的社會轉型,仍然需要大智慧。中國仍然需要像顧准那樣有膽有識,上下求索的知識分子。顧准精神沒有過時。

現在,為紀念顧准先生誕辰100週年,最新的《顧准文集》,是對原來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初版本以及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增訂本的全面修訂、補增,全書分三部分:《希臘城邦制度》《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經濟學文稿及其他》,脈絡更加清楚,以求更加完備全面地反映顧准思想的精華,以冀對顧准思想的研究事業有所推動。

由此我想起了陳敏之先生生前在華東醫院病榻上,再三交代,一定要精編、精審、精校,把《顧准文集》打造成顧准著作的「最善本」。希望通過後輩的努力,告慰著者顧准先生、編者暨顧准先生的胞弟陳敏之先生、作序者暨題籤者王元化先生的在天之靈於萬一!

感謝顧准先生親屬的授權,感謝劉宏、陳艷軍等眾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朋友,感謝親愛的讀者們!

2015年元月5日於上海聖礽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