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存在主義 > 第一節 卡爾·雅斯貝爾斯 >

第一節 卡爾·雅斯貝爾斯

雅斯貝爾斯1883年2月生於德國的奧爾登堡。他先是學法律,後來改攻醫學。1909年得到醫學博士的學位。大學畢業後,到海德堡大學任精神病學研究助理。1913年任心理學副教授。1921年升任哲學教授。

由於他的妻子格爾德魯德·邁厄是猶太人,他在1937年被德國納粹黨解除教職。

雅斯貝爾斯從小就孤獨、悲觀。因為他自幼患支氣管擴張及心臟代償機能衰敗症。他多少次抱著絕望的心情單獨地跑到寂靜的樹林深處,為自己的命運而抽泣。他也就這樣逐步地養成在悲哀、孤獨的情緒下思索自己的命運和人生問題的習慣。

他的興趣很快就從法律轉向醫學。因為在他看來,醫學是研究人的。他認為要揭示人的奧秘就必須從研究人體開始;而人體以神經系統與人的精神生活為最複雜。所以,他集中研究了精神病學。

他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後,很快就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精神病並非全屬肉體方面的疾病,而是人格和意識方面的疾病。為了深入瞭解人的精神和意識問題,他很快就請教兩位哲學家——胡塞爾和狄爾泰。

胡塞爾的現象學,即「描述心理學」和狄爾泰的「理解的心理學」的方法,使雅斯貝爾斯的興趣從精神病學轉向心理學。

1911年,雅斯貝爾斯開始撰寫「普通精神病學」,在撰寫這本書的過程中,他幾乎完全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人的精神病。他認為,人不僅是醫學研究的對象,而且是「無限性」的主體。從此以後,雅斯貝爾斯實際上已經把自己的興趣從醫學轉向哲學問題。

1913年,雅斯貝爾斯被任命為海德堡心理學副教授。在大學裡,他講授有關知覺、記憶、疲倦、病態心理、民族心理、宗教心理、道德心理等知識。

1919年,他把他的心理學講稿付諸出版,書名為《世界觀的心理學》。在這本書中,他把人的心理分成三種:現實型、羅曼蒂克型和聖賢型。第一種人願意改變外在的事實,所追求的是權力;第二種人所要的是自己的感受,追求著自己;第三種人直接與絕對者接觸,自以為清高,把一切有限者看作敝屣,追求一種所謂愛的共享。

雅斯貝爾斯聲稱,他的《世界觀的心理學》是當代存在主義的第一本書。這本書,以人為主題,研究人對自己的注意和關切。它討論人的「存在」、自我創造、死亡、痛苦、遭遇、罪惡和自我奮鬥的問題。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說,這本書所闡明的主要問題,成為他的「未來思想的根基」。1

1921年,雅斯貝爾斯被任命為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從此,他更是集中地研究哲學問題。從1924年開始,他集中精力撰寫《哲學》一書,一直到1931年12月才出版。這部三卷本哲學著作,奠定了他的存在主義哲學的基礎。

此後不久,雅斯貝爾斯的另一本書《時代的精神面貌》(Die geistige Situation der Zeit)出版了。這本書譯成英文,書名為《現代的人》(Man in Modern Age)。就在這本書中,雅斯貝爾斯給存在主義下了這樣的定義:

存在主義哲學是人藉以創造他自己的一種思想方法;它既利用又超越出各個專門知識。這種思想方法並非關於事物的知識,而是顯示和完成思考者本身的存在。這種思想方法要超越出一切企圖把存在固定下來的關於世界的知識,而徑直達到一種對世界採取哲學態度的懸虛境界,它在顯示存在的過程中喚起它本身的自由,而由於訴諸形而上的「超越」,它又為它自己的無條件活動爭取到空間。2

顯然,這本書概括了上述《哲學》一書全三卷的主要內容,因為《哲學》的第一卷是「對世界的哲學態度」,第二卷是「存在的顯示」,第三卷是「超越與暗號」。

1935年,雅斯貝爾斯到荷蘭格羅寧根大學講學,五次演講稿編集成冊,於同年發表。書名為《理性與存在》(Vernunft und Existenz,即Reason&Existenz)。

1937年被納粹黨解除哲學教授職務後,他從事寫作。他個人和國家、民族所經歷的苦難遭遇,使他進一步用存在主義觀點來深入觀察人類社會、歷史和政治問題。他的著作遂於德國戰敗後陸續發表。這些書包括:《罪責問題》(Die Schuldfrage,1946);《哲學信仰》(Der Philosophische Glaube,1948),此書譯成英文時,書名為《哲學的持續發展的領域》(The Perennial Scope of Philosophy);《歷史的起源和目的》(Vom Ursprung und Ziel der Geschichte,The Origin&Goal of History,1949)。

同一時期,雅斯貝爾斯計劃撰寫《哲學的邏輯》(Philosophische Logik)。這本書擬分為三卷——第一卷《真理論》,第二卷《範疇論》,第三卷《思想方法論》。但是,只有《真理論》於1947年出版。

在《真理論》中,雅斯貝爾斯認為:沒有絕對真理;真理是在許多歷史過程中相遭遇的。因此,我們只能通過互相「溝通」(die Kommunikation)和交流思想、互相啟發來發現真理。沒有溝通,就沒有真理。這裡所說的溝通,有點像基督徒間的「啟示」、「靈感」。而要達到溝通,就必須使自己超脫主觀與客觀的界限,直接地把握住既非主觀又非客觀而又同時包含兩者的所謂「包圍者」(das Umgreifende)。「包圍者」這一概念,雅斯貝爾斯首先在《理性與存在》一書中提到,而在《真理論》中論述得較為透徹。

為了使他的哲學通俗化,雅斯貝爾斯於1950年發表了《哲學導論》(Einfuhrung in die Philosophie)。這本書譯成英文時,書名為《達到智慧之路》(The Way to Wisdom),這是研究雅斯貝爾斯哲學的最好的入門書。

1953年,雅斯貝爾斯發表《哲學回憶錄》,對他從事哲學研究工作的經歷作了概述。

1957年,雅斯貝爾斯發表《偉大的哲學家》(Die Grossen Philosophen,The Great Philosophers)。這部三卷本的著作的第一卷就有一千頁。這本書幾乎是關於中外哲學家的百科全書。

1968年11月,他發表了最後一部著作《當代人類的命運與哲學思維》(Dasheutige Schicksal der Menschheit und das Philosophische Denken)。

雅斯貝爾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平均每年出版一本書。1969年2月,他剛過完八十六歲大壽,就去世了。

雅斯貝爾斯的哲學觀點深受尼采和齊克果兩人的哲學觀點的影響。雅斯貝爾斯認為,哲學主要應從研究自我的存在出發。

在「我」的存在中,經常遇到的是什麼呢?

一個人在一生中可以盡自己的一切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是,永遠改變不了這樣一些處境:我不可避免地要死亡、痛苦和奮鬥。所有這些處境就叫做「界限狀況」(Grenzsituationen)。

雅斯貝爾斯認為,哲學的任務就是要深刻地理解這些「界限狀況」,一切哲學都應該以此為出發點。

處在這樣一種「界限狀況」,人在一生中就時時刻刻地面臨著死亡、痛苦的威脅。有時,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雖然可以因眼前的幸福而忘記這些威脅,但最終仍然未能逃脫這些威脅。

既然這樣,人應該怎樣生活呢?在雅斯貝爾斯看來,真正的人生應該是掌握了真正的存在的人的生活。這樣的人能超脫出周圍的一切,超脫出主觀和客觀的界限而達到真正的存在——所謂「包圍者」。「包圍者」籠罩一切、包圍一切、透過一切。因此,把握了它,就是把握一切,也包括把握了我自己的存在。

但是,人作為有限的存在,只能掌握「包圍者」的一部分。「包圍者」作為一個整體是神秘不可知的。我們不能通過自己的正常的認識能力去把握它。我們只能在相互「溝通」中把握它的一部分。

所謂「包圍者」,既包括存在本身,也包括我自身。如前所述,不論是存在本身,還是我自身,都是神秘的。

要瞭解我們自身,只有把握三個方面:

第一,人是可以被經驗到的「存在」。但作為經驗的對象的人,還不是人的全部意義;而且,即使作為經驗的對象,人也不是可以被詳盡認識的。

第二,人是理解外界事物的意識一般(Bewusstseinuberhaupt)。作為意識一般,它本身的變化是無窮的,是超出一切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第三,人是可以賦予世界以整體觀念的精神。這裡所說的精神,與上述第二個方面的意識一般不同。所謂精神,德文原字為Geist,是一種比意識一般更為廣泛、無個性的力量。作為意識一般,人是認識和體驗萬物的主體;但作為精神,它就可以「包圍」一切東西,既可包圍他自己,也可包圍外物。這就是作為精神的人所具有的整體觀念的力量。

除了我們自身以外,還有存在本身。

存在本身是包括宇宙和超越於它之上的超越界。超越界是不可認識的存在的一部分。人的理性永遠達不到它。但是,理性達不到它並不能證明它不存在。這種超越界是無限的。它的無限性雖然不能為我們的理性所認識,但可以為我們自己的存在的有限性所襯托。人自身之不免要毀滅,襯托出那永無止境的超越界的無限性。人通過自己的毀滅,將意識到自己的無能,而認識自我的無能是認識超越界的萬能的第一步。

雅斯貝爾斯所說的超越界,說穿了,就是神。由此可見,雅斯貝爾斯是一個有神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