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美是幸福的時刻 > 6.一個事物兩種真實 >

6.一個事物兩種真實

詩人徘徊著,看著那些石頭,並問自己

那裡是不是真的存在,

在這些荒廢了的線、點、邊緣、空穴和曲線中

是不是真的存在

——塞菲裡斯

把心靈注入感覺,使感覺具有靈性,這是一種能力,每個人天生具有的一種能力。觀察那些所謂不懂事的孩子,從他們那裡,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能力的自然流露。長大了的人為什麼會常感無聊?因為這種能力在喪失!長大後的感官比兒時的感官發達,心靈卻被封鎖起來。不過也不一定如此。如果有正確的方式,我們能永遠保持這種能力,而且,隨著智力的發展,這種能力也會不斷增強。

只要你明白一個事物有兩種真實。

一個事物,它不可能是別的什麼,而只是它本身,所以它只有一個面目。但這一個面目在不同的方式中卻能顯露出兩種真實。就是說,如果我們以不同的方式去接觸事物,所看到的事物是不一樣的。一種方式是科學的,一種方式是詩意的。一般地說,我們所有人都在不同的時刻使用過這兩種不同的方式。

科學的方式是一種認識方式,我們按照這種方式去看事物,所看到的就是關於事物的知識,這些知識所揭示的是一個事物由哪些元素構成,這些元素分別有什麼屬性,以及這些屬性與別的事物有怎樣的關係。在科學的方式中,世界被統一在一個大結構中,卻再也沒有一個完整的事物,一個一個的事物都被分解成了一個一個的元素。

以詩意的方式去接觸事物,則使我們沉入事物,體驗它的生命運動,這種方式的別名就是「審美」。我們以這種方式看事物,所看到的是拆不開的完整的事物,不用與別的事物比較,並且不能比較;每一個事物都是獨特的,唯一的,都是自身完滿的,像我們自己一樣,具有了生命,具有了個性。

兩種方式

這兩種方式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但科學知識的積累與發展,不斷地刺激我們認識事物的慾望,大有掩蓋另一種方式的趨勢,至少使我們常常忘記了自己與事物還有一種更為親密的關係。

各門科學,無論是物理學、生物學,還是心理學、歷史學,總是要對環繞在我們周圍的一切事物給出解釋,宇宙之中沒有一件事不被包括在科學研究之中。科學,無論研究的對象是石頭還是星球,是植物還是動物,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總是把世界分解成生物的細胞、化學的元素、物理的分子,至於心靈,科學則把它分解為心理學的種種感覺元素。這樣一來,整個世界,包括我們的生命,就變成了一種由各種元素組成的巨大結構。然後,科學還要對這些作出解釋,解釋使我們認識了事物的前因後果。

科學給我們的生活幫了大忙。科學使舉世之物都成了我們的手段和工具,我們可以不問事物是什麼,卻知道它們能產生什麼效果,以及這效果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或有什麼危害。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人,那就按照很多流行的處世良方、推銷策略所指導的那樣去做,我們可以不管他的生活與快樂,卻知道如何冷靜地與他和平相處,如何使他為我所用。為了取得這些效果,我們就要瞭解一個事物、一個人的發展過程,瞭解其性能、性格的構成,瞭解其基本特徵,瞭解它或他或她具有的可為我們所用的部分……

科學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收穫,但是,科學所揭示的真實並不是唯一的、絕對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