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世間 > (中部) 第一章 >

(中部) 第一章

與“老三線”建築工人周志剛相比,兒女們的人生有著較多變數。周志剛的人生隻發生過一次決定性的改變,即由農民變成瞭新中國的第一代建築工人。他兒女們的人生,則一變再變。這是因為中國已經進入瞭無法繼續故步自封、閉關鎖國的時代,時代之變需要人的改變。

在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六年這十年間,物質的中國變化有限,而人的變化卻近於戲劇。

“改革開放”四個漢字的組合特陽光,特少年,具有精神抖擻、意氣風發、繼往開來的生動性和形象感。可以說,“改革開放”四個漢字在語言學上體現瞭很高的智慧和藝術——關鍵是,它是方方面面都可以接受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卻不是從“文革”一結束就開始的,也根本不可能那樣。首先需要在理論上清楚,原來一批專門從事理論研究的人,幾乎都是大大小小的權威,他們堅持所謂的正統理論。改革者首先要與他們爭論,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還會被逼得進退兩難。改革者之間也有爭論:步子快瞭慢瞭,膽子小瞭大瞭,先改這些方面或那些方面,改到何種程度為宜,都會產生分歧。科技、教育、文化藝術界的人士或被動或主動攪入其中,推波助瀾,搖旗吶喊,讓局面更加復雜。有一部外國小說《喧囂與騷動》的書名,基本可以概括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中國。

然而,A市十年裡並沒有太大變化。它在等著更明確的指示和引導。隻有兩件事可以稱之為大動作:一是隨著知青們大批返城,曾經的兵團體制壽終正寢,又改回農場體制瞭;二是為瞭適應市場經濟,曾經赫赫有名的一些軍工企業改成瞭生產民用產品的企業,謂之“軍轉民”。確切地說,這既不是A市的大動作,也不是省裡的大動作,而是中央的大動作,但對許多A市人的影響特別大。第一件事讓曾是兵團戰士的返城知青們較失落,如同出傢人還俗後那修行過的廟被拆瞭,心裡不是滋味。第二件事讓一些曾經造槍炮坦克的軍工企業找不到北,不曉得接下來該造什麼。國傢限期要求他們自己到市場上去找飯吃,這就影響到瞭職工們的工資。他們曾是工人階級中特牛的工人,一下子牛不起來瞭,於是罵娘。

共樂區十年裡沒什麼變化。有人數過,也就出現瞭四五幢新樓而己,最高六層,很普通的紅磚紅瓦一紅到底的路邊新樓。

光字片更臟更有礙觀瞻瞭。這個區傢傢戶戶的返城知青重新回到城市的懷抱時,年齡都已二十七八、三十一二歲瞭,有的還是拖傢帶口回來的。原先的傢住不下,隻得在前門後院見縫插針地接著蓋——放眼望去,違章建築比比皆是。所建所築很難說得上是房屋,說是“窩”或“巢穴”更恰當,土路街道因而街不像街道不像道瞭。夏天雨後或春天冰雪融化的季節,泥濘陷掉人的鞋子是司空見慣的事。

一九八六年,周秉昆的父親周志剛六十六歲瞭。

他四年前退休,落葉歸根,終於又回到光字片瞭。領導們對他這位“大三線”的老建築工人始終厚愛,有意讓他的工齡延長瞭兩年,這樣他的工齡就可以達到某一杠杠,每月能多領八九元工資。他對此心存很大的感激——盡管受到格外關照,每月也隻不過五十二元退休工資。在當年,那是不低的退休金,他也是光字片退休工資最高的人,比許多在職人員的工資還高,很被人羨慕。

在以往二十餘年裡,他的人生以光字片那個傢為端點,向中國那些偏遠的、經濟落後、崇山峻嶺甚多的省份“發射”,他一直遊弋於那些省份之間——A市如同他的地球,光字片是他的發射臺。現在,這一顆“老衛星”耗盡瞭能量,被收藏在光字片,僅有標志意義瞭。

常常有人問他這個走南闖北過的人,哪個省份留給他的印象最好。

他總說都差不多,再好也好不到哪兒去。

他對A市表現出瞭別人難以理解的深情。退休後的頭一個月裡,他整天騎輛舊自行車到處逛,把全市的邊邊角角以及四周郊區都逛遍瞭。他逛得特過癮,體會卻隻是一句話:“哪兒都沒變,哪兒都熟悉。”

他對更加臟亂差的光字片一點兒也不嫌棄,因為見過太多比光字片還要臟亂差的情形。同樣的情形,是當年許多農村和城市的常態。

四年裡,他這位從“大三線”退休的老建築工人,似乎把光字片當成瞭“小三線”,把自己傢所在那條被違章建築搞成瞭鋸齒狀的小街當成瞭主要工程。如何讓自己的傢看上去還有點兒傢樣,理所當然成瞭他心目中的重點工程——他似乎要獨自承擔起改良的神聖使命。

在春夏秋三季,人們經常見到他在抹墻,既抹自傢的墻,也抹街坊鄰居傢臨街的墻。他抹墻似乎有癮,四年抹薄瞭幾把抹板。有一年,街道選舉先進居民,他毫無爭議地當選瞭,區委副書記親自獎給他一把系著紅綢的抹板。他舍不得用,釘瞭個釘子掛在墻上。

他依然是個重視榮譽的人。

他的工具不僅是抹板,還有鐵鍁。人們也常見他修路,鏟鏟這兒的高,墊墊那兒的低,填填某處的坑,像在平整自傢門前的地方。

見到他那麼做的人有過意不去的,也有心疼他那麼大年紀的,常有勸他:“拉倒吧!一條小破街,弄不弄有什麼意思呢?下場雨又和稀泥瞭!”

他卻說:“弄弄總歸好點兒,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或說:“我往土裡摻瞭爐灰,再下雨不會那樣瞭。”

龔維則每次見到他都會情不自禁地立正,敬禮。他已經當上瞭共樂派出所的所長。共樂區有多個派出所,共樂派出所僅是其中之一,它的全稱是共樂街派出所,有別於區的較大概念。共樂區委是正處級行政機關,派出所是正科級。

這一年,中國機關單位的牌子上全部去掉瞭“革命”二字。市委全稱又改成“市委員會”,“革委”也都改成“黨委”。相應的,龔維則的職務是所長,他當上所長是水到渠成、眾望所歸。

“文革”結束瞭,許多人的命運發生瞭根本性的改變。有些人光榮加身,或者不同尋常的資本加身瞭。受過“四人幫”的迫害成瞭一種廣受同情的資本,若還有不屈服的表現,就更擁有瞭廣受尊敬的資本。

龔維則是兩種資本都擁有的人。他受過“四人幫”的迫害是一個鐵的事實,“文革”前後從沒停止過上訴,這被認為是不屈服。有一個時期,周秉昆、白笑川和邵敬文與他在同一個地方接受勞改,他們成瞭莫逆之交。當時,他和一些早期勞改犯對“四五事件”的真相毫無所知,聽周秉昆他們三個講瞭之後,良久才說出一句話:“太不馬克思主義瞭。”他便不再上訴,那時離粉碎“四人幫”的日子已經不遠。

龔維則的“政治問題”獲得平反並當上所長後,侄子龔賓的精神病迅速好轉,出院回到醬油廠上班瞭,還在味精車間。因為有時難免說幾句病話,所以廠裡寧肯他在傢休養,一個月上不瞭半個月的班。人們看待一些事的思維方式與早前大不相同,廠裡多數人認為他也是間接受“四人幫”迫害的一個人。

因為與秉昆是莫逆之交,龔維則對周志剛的敬意便多瞭一層感情色彩。

周志剛對他每次見到自己立正敬禮並不特別受用,甚至不知所措。他多次紅著臉說:“龔所長,你這是幹什麼嘛,讓別人看見瞭多不好!”

龔維則卻笑道:“有什麼不好?我覺得挺好。你們周傢出瞭兩個反‘四人幫’的英雄,不論沖你還是沖秉昆和他姐,我敬個禮是應該的。”

周志剛多次表達瞭別扭之後,龔維則還是尊重瞭他的要求,不再立正敬禮,改成敬煙瞭。

敬煙周志剛是很樂於接受的。

四年一晃過去,周志剛更老瞭。漢字的微妙之處是別國文字沒法比的,隻有中國才有“一字師”的說法。一晃多少年的“晃”字雖屬民間口頭語,但把那種如變臉般快的無奈感傳達得淋漓盡致。周志剛完全禿頂瞭,腦殼左右稀疏的頭發全白瞭。他漸漸蓄起瞭一尺來長的胡子,胡子倒有些許灰色,估計繼續灰下去的日子肯定不會太多瞭。他的腿腳已不靈活,有點兒步履蹣跚,渾身經常這裡痛那裡酸的。當年在“大三線”工地上對體能的不遺餘力的透支,開始受到必然性的制裁。別人已經稱他老爺子瞭,而即使別人不那麼稱他,他也明明白白地意識到自己確實老瞭。

不論對自傢房屋的維修,還是對街坊傢臨街墻面的義務抹平,他都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瞭。抹墻需幾道工序,先得備下黃泥,還得有足夠的麥秸或谷秸往泥裡摻。和好一堆抹墻的泥很需要力氣,他和不動瞭。黃泥也稀缺瞭,可挖到黃泥的地方越來越少,那種地方往往很快便出現瞭就地取材建起的土坯或幹打壘的黃泥小屋。那些小屋住進瞭人傢,如果誰還去周邊挖取黃泥,常常引發嚴重沖突。那些人傢會形成一種占山為王的領地意識,攻守同盟,態度兇悍,讓企圖分享公共資源者望黃泥而卻步。

周志剛是潔身自愛的人,當然避免自取其辱。缺少瞭黃泥,不論他對自傢房屋的維修,還是對他們那條臟街所進行的面子工程,都隻好停頓下來。畢竟他隻是一個老邁的改良者,也隻有點兒人生餘力做改良者。倘要徹底改革自己傢及那條臟街的面貌,需動用推土機和鏟車,需有充足的建材,還需有一支建築隊。單槍匹馬的他隻有一把抹板,街坊們心勁兒又不齊;對他們而言,維修自傢房屋是分內之事,至於那條臟街已經那樣瞭,可以怎樣改良一下不在自己考慮范圍。他們認為那純屬政府的事,如果政府不覺得有失面子,他們則是特能忍受的,住在那麼臟亂差的地方的人傢還有面子值得在乎嗎?還講得起面子嗎?講面子起碼也得有黃泥呀,連黃泥都稀缺瞭,就隻得讓面子見鬼去瞭。墻皮掉得太不成樣子瞭,才趁夜到這裡那裡去偷黃泥。誰傢的男人或大男孩天黑後挑著水桶走往與水站相反的方向,準是到什麼地方偷黃泥去瞭,用水桶往回挑是為瞭掩人耳目,街坊們對此心照不宣。偷黃泥往往引發人身傷害事件,但由於是剛性需求,也就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瞭。

周志剛斷不會做那種勾當。他連自傢墻上掉下的墻皮也寶貴地留存起來,積少成多,以備用時。他不敢放在門外,怕被偷,專門放在傢中一角。

星期日或年節假日,兒女們回來看望他和老伴時,他嘴裡常常會忽然蹦出一句話:“你們誰知道哪兒有黃泥嗎?”

兒女們便都裝聾作啞。

他是在兒女面前自尊心極強的父親,不會問第二次的,總用自言自語緩解自己的擔憂:“這個傢再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個傢瞭。”

他們老兩口和外孫女馮玥玥住在那個傢裡。

秉昆媽奇跡般結束瞭植物人狀態。這是鄭娟創造的奇跡,或許還有什麼神明暗中保佑吧,究竟有沒有誰知道呢?

鄭娟自從承諾替秉昆照料他母親和他外甥女,可謂無微不至。她還要盡姐姐和母親的責任,那兩年裡的含辛茹苦不難想象。然而她無怨無悔,簡直是懷著一種感恩般的心理終日操勞,把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小寡婦的堅忍耐勞發揮到瞭極致。秉昆被捕後,她便住到瞭周傢,儼然主婦,全不顧別人會怎樣議論她。她也不能整日不出屋啊!每天必得挑水倒泔水倒垃圾,經常要掃掃小院以及院外的街道,冬天得清雪,也要上廁所,於是不僅那條街上的人,前後街上的許多人都認識她瞭。

秉昆的所作所為在光字片經久流傳,鄭娟也成瞭光字片人傢一個時期內常談常新的新聞人物。這俊俏的小女子有孩子卻從沒見過她丈夫的影子,那麼想必是個小寡婦囉?她是周傢的親戚嗎?以前從沒見她到周傢來過呀,估計不是的。那麼她肯定隻與周傢的小兒子周秉昆有關系囉?他怎麼認識她的呢?他倆是何種關系呢?以後她和周傢關系又將怎樣呢?這些都是人們不可能不產生的疑問。而這些疑問,讓光字片不同年齡的男人和女人見到她時,目光也就各種各樣。有一點卻是相同的,便是都有從她身上看出可提供新談資的企圖。那各種各樣大同小異的目光,任何人都會感到如芒在背,對於鄭娟也不例外。

每次遇到那種目光,她都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淡定自若,確切地說是竭力表現得那樣。她不是演員,不擅表演,卻勝似演員,被如芒在背的目光逼出瞭表演能力。有時人們的目光還讓她感到似針刺臉,比如往傢擔水時,幾條街的人傢都在一處供水站接水,那兒總是排著擔水的人們,少則五六人,多則十幾人。擔水是大人的事,起碼是小夥子們的事。他們排隊時很親熱地聊天,卻從沒誰與她說一句話。他們竭力不看她,仿佛她是隱身人。那也是種表演,對於他們同樣絕非易事。他們並不歧視她,隻不過都不知道和她說什麼好。特別是男人們,似乎誰也不想而且不敢成為與她這個來歷不明的俊俏小寡婦說話的第一人,如同那會讓自己也引起猜疑似的。可是在水站排隊接水時,十幾分鐘二十來分鐘裡始終不看她一眼,更是難為自己的事。他們偶爾看她,臉上毫無表情,如同無意間朝她所站的方向看瞭一眼,而她確乎是隱身的,他們的目光似乎僅僅是朝那個方向看瞭一眼而已。實際上當然並非那樣——他們的目光往往蜻蜓點水般在她臉上停留一兩秒鐘,之後面無任何表情地迅速把目光移開。那時她的感覺便似針刺臉,他們的目光中太有男人尋思好看女人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她隻有面無表情地當作一個隱身人。

每次出門擔水,她都要鼓足勇氣。

春燕媽做得不錯,很對得起她與秉昆媽之間的老姊妹關系。她經常到周傢去看看,幫著鄭娟做這做那。她也總想從鄭娟口中套出她的來歷,不是基於壞的想法,而是認為自己有責任瞭解真相,並由自己消除街坊們的種種猜疑。她從不問秉昆的事,嚴守小人物不問大事情的本分。鄭娟雖然感激她的幫助,卻很明智地保守著自己與秉昆之間那種“不正當”關系的秘密。

對於秉昆的朋友們,她卻公開瞭那種秘密。既然秉昆說他們是絕對可以信賴的,那麼她認為還是坦誠相告為好。

首先瞭解真相的是春燕和德寶。那小兩口也經常在天黑後來周傢看看,問鄭娟有沒有什麼事需要幫忙。一天晚上,大小三個孩子都睡瞭以後,鄭娟坐在外屋炕沿獨自落淚。恰在那時,春燕和德寶來瞭。因為對春燕媽心存感激,鄭娟對他倆尤其覺得親。結束瞭一天的辛勞,卸下瞭被各種各樣的目光所註視的偽裝,她當時的心理脆弱得一塌糊塗,沒跟春燕說上幾句話就掩面哭開瞭。春燕一勸,長久憋在她內心裡難以對任何人道出半句的秘密,便如水庫的水滿得浮悠浮悠地終於決堤,一瀉而不可止。

春燕和德寶兩人聽得屏息斂氣目瞪口呆,繼而雙雙陪著落淚,後來春燕摟著鄭娟也哭成瞭淚人。

鄭娟反而勸春燕:“姐,別哭別哭,我隻不過是一時看不清以後會怎麼樣,愁得實在沒法瞭,向你們吐吐心中苦水。秉昆說你們是絕對可以信賴的朋友,我心中的苦水不向你們吐一下,又能向誰吐呢?你們都隻管放心,我能再撐住一陣的。”

德寶聽她此言,隨即就跪下瞭。他說:“你事實上是我們哥兒幾個的嫂子。秉昆將來要不娶你,我們哥兒幾個都不答應。嫂子在上,就憑你為他們周傢的這種付出,請受曹德寶三拜!”

德寶說罷,嘭嘭嘭連磕瞭三個響頭。慌得鄭娟手忙腳亂,一邊往起扶他一邊說:“你想要我的命啊?你想要我的命啊!”

春燕卻從旁說:“我傢德寶是真心實意的。”

要說春燕也夠令人欽佩的,對她媽居然隻字未講。她基本上是一個保守不住什麼秘密的人,無論對別人的還是她自己的。她對鄭娟與秉昆之間的真相保密得實在不易。

然而,春燕的徒弟於虹很快就從師傅口中得知瞭那些秘密。於是,趕超也知道瞭。

秉昆被捕後,A市中心區的地段裡,總之是經過人多的地方,連續多日出現花圈。花圈都不大,最大的半徑才一尺多,最小的才中號盤子那麼大,出現在一處交警崗亭的外窗沿上。自然,每一出現便會有不少人佇立默哀。

不久破案瞭,制造那多起“反動”事件的竟是趕超,連於虹也萬萬料想不到。隻不過擺放瞭些不大的花圈,沒有配文字,沒有相關言論,沒造成多大不良影響,有關方面並沒把他怎麼樣——關瞭十幾天,進瞭一期教育學習班,也就把他放瞭。

趕超一回到木材加工廠,便發覺自己在青年工人們中成瞭“英雄”。領導也沒把他怎麼樣,以前抬木頭,還讓他抬木頭,隻不過善意地囑咐他往後安分點兒,別拿雞蛋往石頭上碰。

國慶問他為什麼要那麼做。

他說想要證明一下。

國慶又問他想要證明什麼。

他反問:“別人不瞭解秉昆,咱們還不瞭解他嗎?他明明是好人一個,對不對?他的所作所為是出於正義,對不對?”

國慶想瞭想,點頭說對。

趕超說:“那我就想證明一下——我孫趕超,一個小老百姓,在自己的哥們兒出於正義而做瞭什麼事,自己也遭到過不正義的對待後,我究竟敢不敢表現一下自己的不滿。”

國慶拍著他的肩表揚說:“真是秉昆的好哥們兒!”

趕超得意地說彼此彼此。

不料國慶扇瞭他一耳光,怒道:“現在還彼此個屁!哎,你小子決定那麼做的時候為什麼不告訴我?為什麼不咱倆一起證明?你還當我是你的好哥們兒嗎?還當我也是秉昆的好哥們兒嗎?”

國慶真的很生氣。

趕超卻沒為挨瞭一耳光而光火,笑道:“你也犯不著真生氣哩!沒必要一塊兒做吧?如果連你也賠上瞭,誰替秉昆關照他傢那一老一小,誰又替我關照於虹呢?”

他這麼一說,國慶消氣瞭。

此後,他倆更是哥們兒瞭。

趕超聽於虹講瞭鄭娟與秉昆的關系真相,不敢拖延,第二天就在班上告訴瞭國慶,唯恐國慶知道得晚瞭又埋怨他不夠哥們兒。

國慶聽後,愣瞭良久才問:“你剛才說,鄭娟起初是塗志強的女人?”

趕超說:“是她自己對春燕承認的。”

國慶又愣瞭良久,自語道:“怎麼會這樣,叫我不知說什麼好瞭……”

趕超就請教他,“那咱們該如何對待鄭娟呢?”

“這我是知道的。”國慶的手指朝趕超心窩一點,“除瞭從內心裡尊敬她,咱們也沒有別的態度可以選擇瞭啊!”

幾天後,趕超兩口子和國慶兩口子也在晚上來到瞭周傢。四人已來過幾次瞭,他們曾對鄭娟經人介紹才受雇照看秉昆傢人的說法深信不疑。此次一見鄭娟,四人齊聲喊起“嫂子”來。鄭娟立刻明白,肯定是春燕兩口子把秘密泄露給他們瞭。她極度不安,紅著臉說:“求你們千萬別這麼叫我,讓別人聽到瞭可瞭不得。”

吳倩問:“有什麼瞭不得的呢?”

鄭娟說:“我和秉昆將來的結果還不知咋樣呢,我不願成瞭他的拖累。”

國慶說:“我看他是當成瞭幸福。你倆的事,在我們這兒全票通過瞭。”

趕超也說:“你倆的關系似乎是上天的安排。你放心吧,上天不會把兩個好人的緣分往壞裡搞。”

聽瞭他們四人的話,鄭娟心理上大獲安慰。

於虹自從成瞭春燕的徒弟,牢記著一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她暗生志氣,一定要“青出於藍勝於藍”,不但虛心向春燕學修腳,還自學瞭足底按摩和全身保健按摩。

正是從那天晚上起,於虹當起瞭鄭娟的按摩師傅。此後,於虹到周傢的次數最多,把秉昆媽當作授業活體教具,手把手地教鄭娟一套套從頭到腳的按摩技法。鄭娟進步極快,於虹自己的水平也大獲提高。

鄭娟是聰明伶俐的人兒,雖然文化程度不高,領悟力卻超強。她愛學,她弟光明也愛學,漸漸地把光明也帶出來瞭。最享受的當然是秉昆媽,每天被從頭到腳按摩兩三遍。姐姐手累瞭,弟弟接替。玥玥也開始從心理上接受“鄭娟阿姨”瞭,傢中就那麼一個大人做飯給她吃,為她洗頭洗腳,晚上睡不著瞭還講故事給她聽。除瞭偶爾想爸媽,她基本上是快樂的。並且,她還能替鄭娟阿姨哄小弟楠楠在炕上玩一會兒。

一個小寡婦,一個成瞭植物人的老嫗,一個和姐姐一樣寄人籬下的瞎眼弟弟,一個上不瞭戶口的“黑”孩子,還有一個不知父母身在何處的小女孩——她雖然被寄養在姥姥傢,姥姥卻整天熟睡不醒地躺在炕上,知道有舅舅卻見不到舅舅——這樣一些特殊人群臨時組成瞭大傢庭。

鄭娟也不像起初那麼辛勞瞭。

光字片的人們再見到她時,發現她臉上竟煥發著一種無法解釋的光彩。她神情自若,對投註在她身上的目光做出不卑不亢的反應。別人對她微笑,或她僅僅以為別人對她微笑瞭,她也會報以矜持的微微一笑。若別人的目光仍是猜疑的,那麼她的表情便也包含著請勿犯我、我不可犯的告誡意味。

一九七六年十月底,A市的天氣已經很涼——確切地說已經開始冷瞭,樹上掛著零星的搖搖欲墜的枯葉,再刮一場大風,人們將隻能在地上看到落葉瞭。

一天早上,鄭娟出門倒垃圾時,見一個穿件公安大衣卻沒戴警帽、一臉絡腮胡子的男人站在小院外,她大吃一驚。

那人沖她癡笑。

她問:“您找誰?”

那人說:“我回來瞭。”

她定睛細看,認出是秉昆。

二人進屋後,孩子們還都沒醒。

鄭娟奇怪地問:“你從哪兒搞來這麼一件大衣穿?”

秉昆說:“一個公安的朋友借給我的。”

鄭娟說:“嚇得我這顆心咚咚亂跳,還以為是來找麻煩的呢,你沒事瞭?”

秉昆說:“應該沒事瞭吧。”他脫瞭大衣往炕上一甩,隨即把鄭娟拉入懷中,緊緊抱住,深吻不止。

秉昆摟著鄭娟的肩,進到裡屋炕沿前看著他媽,他媽臉色紅紅潤潤。

他奇怪地問:“我媽臉色怎麼會這麼好?”

鄭娟小聲說:“也許是按摩起作用瞭吧。”

她把於虹教自己按摩、自己也教會瞭弟弟按摩的事講瞭一遍,秉昆很高興,又把她摟在懷裡親吻瞭一陣,吻得鄭娟飄飄欲仙,臉頰桃紅,雙眸晶亮,整個人如同幹枯的海草一下子又浸入水中。

她找出存折交給他。他翻開一看,居然分文未少。

鄭娟說,其實她媽也留下瞭一個存折,上邊有兩百來元錢。她媽究竟怎麼還能攢下一筆錢來,連她也想不明白。

秉昆拼著指頭說:“都半年瞭,你就靠那兩百來元養活這一大傢子?”

鄭娟自豪地說:“養活得挺好啊。你爸不是每月也往傢寄錢嘛,我倒沒怎麼為錢犯過愁,隻不過怕你被嚴判,又不知發配到哪兒去瞭,害得我十年二十年地見不著你瞭,那我可怎麼辦呢?”

她說得難過起來,流淚瞭。

“別哭別哭,那種事肯定不會發生瞭。”秉昆捧住她的臉,把她臉上的淚水吮瞭個幹凈。

鄭娟又找出個手絹包,裡邊包的是秉昆爸爸周志剛寄給傢裡的錢,她沒花完。她囑咐秉昆要特別謝謝春燕媽,每次取匯款都是用春燕傢的戶口代取的,還得派出所開證明,否則取不出來就退回去瞭。一退回去,秉昆爸心裡還不急呀!秉昆爸直到那時還不知道秉昆媽成瞭植物人,鄭娟每次收到匯款都必模仿秉昆的字回一封信報平安,每月也給秉昆哥哥秉義寫一封同樣的信。所以,不論秉昆他爸還是他哥,都隻知道秉昆他姐和姐夫出事瞭,對秉昆媽的不幸情況卻一無所知。

“我模仿你的字模仿得可像呢!我也沒想到,能為你把那麼多事做得有條有理。現在,我覺得不欠你多少恩瞭。”

秉昆說:“現在是我欠你的大恩大德,鄭娟,我以後可怎麼才能報答你啊!”

那日白天,周傢笑聲不斷,洋溢著半年以來不曾有過的歡樂。周秉昆一會兒表演快板,一會兒表演快書,一會兒說數來寶繞口令,外甥女和鄭娟的兒子對他很著迷,而鄭娟和她弟光明則幾乎對他無限崇拜瞭。看來,公安部門關押瞭半年非但沒對他的心理構成什麼負面影響,反而讓他的性格變得樂觀開朗瞭。像每一個與他有同樣遭遇的人一樣,他深信自己行為的正義性必定獲得廣泛承認,這讓他和他們感到光榮。那是一種隻有為數不多的中國人才會真正覺得自己配享受的光榮,絕大多數人隻不過分享瞭“人民勝利瞭”的喜悅。周秉昆甚至慶幸自己曾是參與者,而不僅僅是無動於衷的旁觀者,參與瞭並且最終站在瞭正義勝利的一方。

鄭娟分享他的開心和快樂,卻無法深入理解他的光榮感。她從收音機裡知道北京發生瞭粉碎“四人幫”的大事件,但那“人民勝利瞭”與她以及每天都需要關愛的周傢炕上的老老小小有什麼關系,或能帶來什麼福祉都是她不明白的,她也沒有想搞清楚的願望。對於她,那勝利千好萬好都莫如她的秉昆終於回傢瞭好,有這一好她便擁護那勝利,自己的堅持與苦苦等待也值得。

白天,她沉浸在自己勝利的喜悅之中。晚上,當周傢安靜瞭,大小三個孩子熟睡瞭。洗碗時,秉昆背後摟住瞭她的腰,幸福地把臉貼在她背上。

她嘆道:“如果你媽不那樣,多好啊。”

他沒接話。

他想,如果他媽沒那樣,這會兒她不可能在他傢洗碗,他不可能如此幸福親昵地摟著她。他羞恥於自己的想法,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她又小聲說:“告訴你,我在安全期裡呢。”

這是他正要問而羞於啟齒的事,他高興得心花怒放,吻著她的耳垂說:“不管你在不在安全期,今晚我都要定瞭你,因為現在全中國都在安全期裡瞭。”

她聽不大明白他的話,卻不由得扭回頭與他耳鬢廝磨。接下來自然是她也洗不成碗瞭,反身用水淋淋的手摟住他的脖子,與他好一陣親吻。再接下來,他把她橫抱向炕邊瞭。

他們的身體在被子底下貪婪地互相受用,他們的口唇如同兩條魚“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他說:“我一定娶你。”

在周傢外屋被炊煙熏得溫熱適度的小火炕上,在“人民勝利瞭”以後,在許多人認為國傢脫離瞭危險期、開始瞭安全期的夜晚,相互愛得又苦又累且十分糾結的一對年輕男女,用他們的身體合演著“歡樂頌”——身體舞蹈,心靈奏樂,理性休眠,每一章每一節乃至每一個音符都歡樂得酣暢無比……

那是他倆一直以來最好的一次。

周傢的二小子秉昆回來瞭——春燕媽把這一新聞傳遍瞭光字片。

幾乎每天都有人到周傢來看望周秉昆。雖然官方並沒有宣傳他是英雄人物,但來看望他的人(全都年長於他)不分男女,似乎全都在看望曾為正義而鬥爭過的可敬人物。勝負己見分曉,一些傢庭婦女都高興站在勝利瞭的正義一邊,她們口中說“四人幫”三字時,如同早年訴苦大會上說“萬惡的舊社會”。

不分男女,每一個來看望秉昆的人,全都當著他的面稱贊鄭娟為周傢付出的辛勞,說她把諸事打理得多麼多麼得體。

他們千言萬語匯成瞭兩句話——

第一句是:周傢特別是周秉昆,今後一定要對得起人傢鄭娟,否則他們都不答應。

第二句是:秉昆有眼光,為周傢在困難時刻選對瞭一個值得托付的幫手。

他們的話,秉昆和鄭娟聽瞭心裡都特歡喜。當然,他倆也都盡量在外人面前偽裝出少東傢和女仆的那麼一種關系。當然,街坊們全都不傻,對他倆之間是種什麼關系一個個心知肚明。

隨著“人民勝利瞭”,光字片的百姓也變瞭。他們似乎對鄭娟的來歷已不再有太大的興趣,對周秉昆與鄭娟關系的真相也不再議論不休。他們的興趣發生瞭逆轉。如果秉昆與鄭娟有那種“不正當”的男女關系,並且居然能有好結果的話,那麼他們反倒樂觀其成瞭。否則,他們認為對人傢鄭娟太不公平瞭,秉昆作為一個男人也太不正常。之所以會如此,一方面因為鄭娟為周傢付出的辛勞有目共睹,她已經靠實際行動獲得瞭普遍的尊敬,另一方面因為大傢都隻不過是“人民勝利瞭”的分享者,內心裡多少有點失落,要以民間正義主持者的姿態稀釋自己作為國傢正義旁觀者的慚愧。

然而,局面畢竟對秉昆與鄭娟大為有利瞭。

德寶和春燕、國慶和趕超也一起來過瞭。吳倩和於虹腳跟腳成為母親,國慶得瞭個女兒,趕超得瞭個兒子,都有點兒被兒女拴住瞭。

朋友相見的歡樂情形非同尋常。鄭娟為他們弄瞭幾樣涼菜熱菜,五個人幹掉瞭一箱啤酒。鄭娟滴酒不沾,聽著秉昆的朋友們口口聲聲叫她“嫂子”,羞紅著臉侍候左右。

他們是要大談政治的,都有那麼點兒“國傢興亡,匹夫有責”的意味瞭。特別是趕超,分明已在進入資深政治人士的角色瞭。

鄭娟插不上話,也沒興趣聽。他們高談闊論時,她做這做那。鄭娟就是好,一向把周傢裡裡外外收拾得幹幹凈凈。相對於她自己的傢,周傢才稱得上是個傢,她愛當成自己的傢來收拾。

德寶走前,把秉昆扯到外屋,給瞭他用報紙包著的一包東西,小聲說:“不必節省,用光瞭吱一聲,以後包我身上瞭。”

秉昆問是什麼東西。

德寶說:“我們走瞭自己看。”

朋友們走後,秉昆把鄭娟叫到外屋,懷著極大的好奇打開瞭紙包,原來是整整一盒避孕套。

秉昆如獲至寶,激動地說:“這是雪中送炭啊!”

鄭娟也羞紅瞭臉說:“德寶太貼心瞭。”

德寶留下瞭“不必節省”的話,但鄭娟是個惜物之人,每次都由她親手洗瞭晾起來,留待下次再用。為防止那東西黏住撐不開,她不知從哪兒搞到塊滑石,每次都刮下一些滑石粉裡外兩面抹個遍。秉昆那外甥女玥玥像隻半大貓似的對傢中角角落落懷有莫名的好奇,隻要秉昆和鄭娟不在傢,便四處搜尋探秘,結果那盒東西就被她發現瞭,以為是一盒白氣球,磨著光明哥哥吹給她和小弟弟玩。瞎眼的光明也以為是氣球,接連吹圓瞭五六個用線紮上瞭。待秉昆與鄭娟從煤球廠買瞭一手推車煤球回到傢裡,隻見炕上地上都有“白氣球”,而兩個孩子炕上一個地上一個你拋我接玩得正高興。鄭娟心疼得都快哭瞭,引咎辭去保管之職,從此改由秉昆保管。

貧窮在許許多多中國人身上造成的痕跡,非“惜物”二字所能概括。它像基因代代遺傳,即使某物隻不過是針頭線腦或小半張彩紙,他們往往也會保存多年。

《紅齒輪》沒有瞭,周秉昆隻能再回醬油廠上班。他出現在廠裡那一天,曹德寶讓團支部宣傳委員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筆寫瞭幾個大字:“歡迎秉昆歸來。”廠頭頭們都采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未予幹涉。廠裡大多數人歡迎秉昆歸來,廠頭頭們背地裡也對他說:“小周,你可太令我們意外瞭。”

“放心,其他方面人怎麼看待你我們不管,反正本廠絕不找你任何麻煩。”

“先回出渣房幹著,對你的工作安排我們得開會研究研究。”

於是,秉昆又成瞭醬油廠出渣房的出渣工。

一九七七年春,一紙調令又將秉昆調走瞭。

老馬同志因工作需要被免去瞭軍事工程學院的一切職務,成為粉碎“四人幫”後省委宣傳部的第一任部長。上任伊始,他所做諸項指示中的一項是:“為瞭繁榮本省群眾文藝,有一份刊物為好,應將《紅齒輪》雜志復刊,可按原名《大眾說唱》發行,並建議繼續由《紅齒輪》時期從事編輯工作的三名同志辦刊。”

市委宣傳部復函請示:“省委宣傳部馬部長提及從事辦刊工作的三名同志,均參與過‘天安門事件’,可否再予考慮?”

老馬同志在復函上批道:“請予立即執行,不必再行討論,我本人負一切政治責任。”

於是,邵敬文、白笑川、周秉昆三人又成瞭《大眾說唱》編者,邵敬文仍是編輯組組長,編輯部還在甲三號。

市委宣傳部的一位領導召集他們開會宣佈決定,進行例行談話,還破例給他們看瞭省委宣傳部文件復印件,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辦得好壞成敗,也關系到馬部長的政治形象啊!”

邵敬文等三人默默相望,都覺得壓力很大。白笑川首先打破沉默,壯士斷腕般地說:“如果辦不好《大眾說唱》,那咱們三個人不成廢物瞭嗎?”

秉昆和邵敬文聽瞭他的話,一起笑瞭。

《大眾說唱》的復刊號由於時間倉促,發行情況並不理想,首印三萬冊還剩瞭幾千冊,秉昆他們三人不得不推著自行車沿街叫賣。

曹德寶和國慶、趕超三個被秉昆請來做托兒,常在鬧市街頭指著他們中的某一個大呼小叫:“我認識這人,以前編《紅齒輪》的,悼念周總理那些日子他被抓起來過!”

在當年,參加悼念周總理的活動被抓過的人,完全可以成為小名人。

由於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的名人效應,也由於三名編者慢慢都能沉下心來,毫不浮躁,更因省市電臺和報紙配合宣傳,《大眾說唱》第二期的發行量一下子增加到瞭十幾萬冊。

此後的一天,秉昆對鄭娟說:“我們刊物正辦在要勁兒的時期,好鄭娟,你得再幫我。”

鄭娟說:“我也不懂你們那行呀,怎麼幫你呢?要我替你們賣雜志嗎?”

秉昆吞吞吐吐地說:“那倒不必。我的意思是,以後你不能再睡在外屋瞭……”

鄭娟愣瞭愣,低下頭說:“明白瞭,那你希望我哪天走呢?”

秉昆一下子摟住她,親熱地說:“你的話讓我心疼死瞭,我怎麼會舍得讓你走呢!你走瞭我還能當成編輯嗎?明擺著連班也上不成瞭呀!我是想讓你以後也擠在裡屋炕上睡,這外屋,我得一個人經常加夜班……”

鄭娟這才抬起頭,脈脈含情地說:“行。”

秉昆則把她的眼皮兒撫下來,責怪道:“今後一段日子裡,你也不許像剛才那樣看我。”

接下來整整一個月裡,二人之間並無性事,彼此連親熱的表情話語和舉動也都極力克制著。

《大眾說唱》第三期大獲成功,首印三十萬冊供不應求,加印兩次,最後印數突破瞭五十萬冊。《大眾說唱》的主管單位向市委宣傳部報喜,市委宣傳部向省委宣傳部報喜,馬部長又批示:“高興。作為全國第一份曲藝刊物,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實屬不易,也足見廣大人民群眾喜愛曲藝。要抓住機遇,爭取兩年內發行量突破百萬冊。同時也應註意,隨著文藝繁榮,刊物會越來越多,其他文藝種類也必如雨後春筍、蒸蒸日上,人民群眾的選擇面將更廣,欣賞要求將更高,曲藝絕不可能長期一枝獨秀,因此既要再接再厲辦好此刊,又要面向未來,未雨綢繆,早作謀劃。”

市委宣傳部對馬部長的指示高度重視,立刻派人向他們三人當面傳達。樓道裡忽然一陣騷動,有人說馬部長到甲三號來瞭,正依次探望各屋的同志們,囑他們三人別離開。

市委宣傳部的同志說:“那我也不走瞭,聽聽有什麼重要指示,回去好傳達。”

片刻過後,馬部長等人來到《大眾說唱》雜志社編輯部。

市委宣傳部領導先做瞭自我介紹,接著介紹秉昆他們三個。馬部長與他們一一握手,與秉昆握手時笑道:“老太太讓我代她向你問好,她說挺想你們,不太忙的時候會一起見見你們。”

大傢落座後,馬部長就開始講話:“我主要是來看望大傢,臨時動議。想跟大傢說的話很多,批示又不能太長,想當面跟大傢說說。行前一些好心的同志勸我暫緩,因為中央對你們參與的那事還沒有正式結論!但我確信,那是時間早晚問題,絕不會拖得太久。你們三個尚未徹底平反,刊物卻辦得一期比一期好,我個人向你們致敬,當然不代表省委宣傳部,這一點要事先聲明。希望你們放下思想包袱,把刊物辦得更好。借此機會,我想談談自己對三種關系的思考:第一是娛樂與欣賞的關系,第二是文字作品與表演作品的關系,第三是長與短的關系。你們是專傢,我是外行。今天不是外行指導內行,而是外行向內行提建議,市委宣傳部的同志回去不必傳達……”

馬部長認為,曲藝的基本藝術屬性是娛樂。長期以來,曲藝首先要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讓他們喜聞樂見。創作表演者出於本能,往往在逗樂上挖空心思,使盡渾身解數。另一方面,曲藝也要有藝術魅力,魅力發揮得充分,也就滿足瞭欣賞。大傢要處理好娛樂與欣賞的關系,如果處理不好,一味迎合,那就容易流於無聊,滑向媚俗。目前刊物尚無這種現象,但也要防微杜漸。

他說,發表在刊物上的作品,特別是青年曲藝工作者們的原創作品,總體上是好的,但感覺太文學化,實際表演效果未必很好。主要問題在於語言,老一代曲藝傢們重視向民間學習生動鮮活的比喻、隱喻、諺語、歇後語。豐富多彩的民間語言是曲藝的寶庫,曲藝語言不應是陽春白雪,不應是唐詩宋詞,而應是元曲話本小說。後者在曲藝語言的雅俗結合方面成就很高,值得借鑒。他以趙樸初批判“四人幫”的兩句詩——“夜裡演戲叫作‘旦’,叫作‘凈’的恰是滿臉大黑花”為例,對此極為欣賞。他建議刊物組織一次曲藝創作座談會,專門研討語言問題。他還讓刊物選載一些老曲藝傢們的經典原創作品片段,讓青年曲藝工作者學習借鑒。

他認為刊物發表曲藝作品,應註意長短比例搭配。刊物應該以短為主,每期可多發一些,容易被廣大群眾中的曲藝愛好者表演,讓好作品普及。當然,也不能一味排斥長作品,既長又好的作品可以選載,也可向電臺推薦,電臺連播比刊物連載效果更好。電臺每天都可以在固定時間播一段,刊物每月才出一期,要揚長避短,甘當伯樂和雷鋒……

馬部長他們走後,白笑川佩服地說:“這老傢夥,居然給咱們定出瞭百萬冊的發行目標,想把咱們累吐血呀?不過倒也句句講到瞭點子上,他這樣的宣傳部長我服瞭。我最討厭那樣一些官,明明是外行,還把外行話說得像絕對真理似的。過後你一尋思,他除瞭警告你不許這樣那樣,有參考價值的具體建議半句沒有。我先表態,馬部長的建議我全都擁護!”

秉昆接著說:“我也全都擁護。”

邵敬文吸著煙,沉思著,不說話。

白笑川走過去推瞭他一下,板著臉問:“你一聲不吭什麼意思?想和我們師徒倆唱反調?”

邵敬文這才說:“我和你倆不同,我是黨員,我因為那事被開除黨籍,不瞞你倆,我一直是背著沉重的十字架辦刊。他希望咱們都放下思想包袱,可我的思想包袱能那麼容易放下嗎?”

秉昆和白笑川都以同情的眼光看著他,一時也沉默瞭。

邵敬文苦笑道:“不說那些瞭,說那些太破壞你倆的好情緒。我當然也佩服他,他一邊說,我一邊記,一邊想——他一個搞軍工教學的人,怎麼也會對曲藝有那麼多真知灼見呢?這有點兒不可思議嘛!”

白笑川道:“人傢沒有那金剛鉆,也不會攬下省委宣傳部部長這瓷器活,證明你們黨內人才濟濟唄!不過話又說回來,官混子也不少……”

邵敬文立刻指著他大喝一聲:“打住!”

白笑川便立刻收聲,做出噤若寒蟬的樣子。

邵敬文指指秉昆,又指指門。

秉昆會意,躡足走到門前,猛地把門拉開——門外無人偷聽。

白笑川不以為然地說:“你太神經過敏瞭吧?我剛才的話,當著任何人的面都敢講。”

邵敬文說:“那我就再宣佈一條紀律。以後,在辦公室,像你剛才前兩句那樣的話,你倆想說多少說多少。像後一句那樣的話,一句不許說。”

秉昆忍不住反駁道:“組長,那咱們刊物還能辦下去嗎?豈不隻許歌功頌德,不許諷刺批判瞭嗎?”

邵敬文說:“兩碼事。好比唱戲的,臺上唱什麼是一回事,臺下唱什麼是另一回事。”

那日是周末,邵敬文心情大好,批準秉昆師徒提前兩個小時下班瞭。

秉昆沒直接回傢,騎自行車繞道前往一傢老字號,想買二斤熟餃子帶回去。那樣,鄭娟就不必做晚飯瞭。他倆多日沒怎麼親熱瞭,他也心情大好,希望早點吃罷晚飯,給晚上留出更多的時間來。

在秉昆排隊時,周傢小院裡,三隻板凳上坐著光明和兩個小孩子。兩個小孩子正聽光明“哥哥”講童話故事,他講的童話全是自己編的。

在周傢裡屋,鄭娟正為秉昆媽按摩。那已經成瞭她的習慣,隻要得空兒必做的事,她的手指也因此起繭變形。她按摩遍瞭秉昆媽的身體,又開始按摩頭部。秉昆媽頭朝炕外仰躺著,她坐在炕前的椅子上。

忽然,秉昆媽微微張開嘴,長出瞭一口氣。那是不曾有過的現象,鄭娟吃瞭一大驚。

她猶豫片刻,定下心後,繼續用雙手的指尖捏秉昆媽的左右耳輪。

忽然,秉昆媽睜開瞭眼睛,奇怪地瞪著鄭娟的臉。

鄭娟駭然,放開雙手。

秉昆媽問:“你是誰?”

鄭娟說:“我是秉昆雇來服侍你的。”

秉昆媽又問:“我怎麼瞭?”

鄭娟說:“你病瞭,整天昏迷不醒的。”

“好久瞭?”

“一年又三四個月瞭。”

“秉昆每月給你多少錢?”

鄭娟隻得說謊:“十幾元吧。”

秉昆媽追問:“究竟十幾元呀?”

鄭娟也不清楚她的服務值每月多少錢,何況秉昆沒給過她錢,想瞭想,保守地回答:“十二元。”

“管吃管住?”

“是的。”

不料,秉昆媽一翻身坐起來!

鄭娟也一下子站起來,倒退一步,心中撞鹿,撲通撲通亂跳。

秉昆媽把腿一盤,大聲說:“太多瞭,你要的太多瞭。不管吃住還可以,又管吃又管住,那你要的就太多瞭。”

鄭娟低下頭囁嚅道:“不是……不是我非要那麼多,你兒子給的。”

秉昆媽話題一轉,心安理得地說:“既然是我小兒子雇的你,我渴瞭,那給我倒杯水來。”

鄭娟立即轉身照做,兌得不涼不熱,加瞭糖,還拿瞭柄小勺,走回到炕沿前,正預備用小勺喂秉昆媽喝水,秉昆媽生氣地說:“我不用你喂,我又不是小娃娃!”

她接過杯,咕嘟咕嘟一口氣喝光瞭。

鄭娟看得呆若木雞。

秉昆媽把杯往炕沿一放,仍不高興,皺眉問:“你放糖瞭?”

鄭娟都不敢說話瞭,點頭而已。

秉昆媽瞪著她教訓道:“我又沒叫你放糖,你放糖幹什麼?以後你要記住,拿瞭別人傢錢,替別人傢做事,凡事想怎麼做之前得問清楚,不可以自作主張就做瞭。”

鄭娟諾諾連聲,更不敢說什麼瞭。她拿起杯子轉身正欲離開,背後秉昆媽又說:“我也餓瞭。”

鄭娟便麻利地把小炕桌放到炕上,匆忙去弄吃的。

秉昆媽又在催促:“快點兒啊,我餓得心慌勁兒的!”

秉昆媽就著咸菜絲喝瞭一碗小米粥,吃瞭半個兩摻面饅頭後又躺下瞭。她那是順勢一躺,一年又三四個月裡一直頭朝外腳朝裡躺的,這一次改成頭朝裡腳朝外瞭。

她臨躺下之前說:“你接著揉吧。”

秉昆興沖沖回到傢裡,一進門便覺得氣氛有異——光明等三個孩子乖乖坐在裡屋炕上,仿佛都在擔心什麼,卻未見鄭娟在傢。

秉昆放下餃子,問光明:“你姐呢?”

光明說:“回我傢那邊去瞭。”

秉昆又問:“幹什麼去瞭?”

光明說:“我姐說得先回去收拾收拾,好久沒住人瞭,怕我們突然回去,哪兒哪兒都是灰。”

秉昆不安瞭,急切地問:“你們為什麼突然回去呢?發生什麼不好的事瞭?”

光明說:“我也不知道,我隻聽到我姐臨走前小聲哭來著。”

光明一說到哭字,玥玥和楠楠都齊聲哭瞭。這個哭著說:“不讓阿姨走,不讓阿姨走嘛!”那個哭著喊:“媽媽回來,媽媽回來。”

秉昆被鬧得心煩意亂,顧不上說一句哄兩個孩子的話,沖出傢門,跨上自行車直奔鄭傢而去。他推門進去,見鄭娟像農婦似的頭上包一條毛巾正打掃著,弄得渾身滿臉都是灰,像流浪的貓狗。

鄭娟一見他,眼圈立刻紅瞭。

秉昆問:“什麼人欺負你瞭?”

鄭娟投入他懷中哭瞭。

秉昆急瞭,大聲道:“說話呀!”

鄭娟止住哭,心有餘悸地說:“你媽活瞭。”

秉昆一想自己媽明明也沒死呀,扳住鄭娟雙肩,看著她的臉問:“寶貝兒,你自己的神經還正常吧?”

鄭娟一邊點頭一邊退到炕前坐下去,把秉昆媽怎麼忽然睜開瞭眼睛,居然能夠在炕上盤腿坐瞭,又怎麼喝瞭一杯糖水、一碗小米粥,吃瞭半個饅頭的經過講瞭一遍。

秉昆幾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不斷地問:“真的?真的?”

鄭娟則邊講邊回答:“真的,真的,我怎麼會騙你呢?”

秉昆猛地把她抱在懷裡,也不嫌她臉臟,好一陣親好一陣吻。

“把我臉上的灰都弄你嘴裡啦!”鄭娟輕輕推開瞭他。

他看著鄭娟傻笑道:“真是上天不負有心人啊!你對我們周傢的恩德大瞭去瞭。咱倆的事,那就一點兒障礙也沒有瞭。今後,我們周傢的每一個人都會特別尊敬你的!”他又仰面嘆道,“天啊,也不知何方神聖在成全我倆,我周秉昆太感激瞭!”

鄭娟卻憂鬱地說:“你也別高興得太早瞭,我覺得你媽看著我來氣。”

秉昆批評道:“她躺在炕上一年多的日子裡從沒睜開過眼睛,今天總算睜開過一次瞭,看見的卻是個陌生女子,你能指望她說出你句句愛聽的話嗎?”

鄭娟仍很鬱悶地說:“反正她那樣子我有點兒怕,覺得她像黃世仁的媽。”

秉昆笑出瞭聲,抗議道:“你誣蔑我媽,我強烈不滿!我媽可曾經是選出的街道副主任,她極富有同情心,為人特善良,往後你就知道瞭。”

鄭娟心中的委屈憂傷終於釋然,也笑瞭,高高興興地由秉昆用自行車馱回去。

秉昆卻沒往傢騎。

鄭娟奇怪地問:“你這是要把我馱哪兒去呀?”

秉昆說:“放心,我還能舍得把你賣瞭?”

他把鄭娟馱到瞭“人民大浴池”。

鄭娟嗔道:“你把我馱這兒幹什麼呀?”

秉昆戲謔地說:“我們的刊物取得瞭那麼大的成就,我也勞苦功高,卻沒任何人發我們一點兒獎金。你應該洗得清清爽爽、香香噴噴的,代表人民代表黨,今晚全心全意地犒勞犒勞我。”

鄭娟頓時臉紅瞭,輕輕打瞭他一拳,心理有點兒不平衡地說:“我還覺得我對你們周傢也勞苦功高呢!誰又犒勞過我呢?”

秉昆嬉皮笑臉地說:“我唄!今晚我也要代表我們周傢全心全意地犒勞你,我對我們周傢有這種義務啊!再說,又有什麼別的犒勞比咱們倆之間的互相犒勞好呢?”

“越說越沒羞!”鄭娟又打瞭他一拳,歡樂溢於言表,顯然是愛聽的。

物資匱乏的年代,文化娛樂生活缺失,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中國人傢裡沒有一本書。在千千萬萬底層青年之間,談情說愛幾乎是唯一浪漫的事,又大抵是一生僅有一次機會的浪漫事。婚前還是婚後,打情罵俏帶給他們的娛樂滿足遠遠超過相聲和喜劇。至於性事,千真萬確地在他們之間一向起著從肉體到心理相互犒勞的作用,往往成為他們抵禦貧窮、不幸和困難,共同把人生堅持下去的法寶。當然,前提是彼此愛對方。

秉昆走春燕的後門,鄭娟沒買票也沒排隊,被於虹親自領瞭進去。

秉昆還不回傢,又趕往自己當推銷員時熟人的副食品商店,沒用副食本就買瞭二斤豬頭肉、二斤粉腸和二斤五香豆腐絲。

那天晚上,周傢的大人孩子們猛造瞭一頓年夜飯般的晚飯。鄭娟阿姨不走瞭,她的臉又笑盈盈的,玥玥和楠楠的心安定瞭,便也都高興地狼吞虎咽。

在飯桌上,光明猶豫地問鄭娟:“姐,咱們不走瞭嗎?”

秉昆搶著回答:“走?往哪兒走?以後我在哪兒你姐在哪兒,她在哪兒你和楠楠就在哪兒。我和你們也是‘四人幫’,打不倒的‘四人幫’!”

鄭娟聽瞭他的話大為動情,一時間淚汪汪的,居然當著玥玥和楠楠的面親瞭他一下。

楠楠拍手歡叫:“媽媽親叔叔啦!媽媽親叔叔啦!”

玥玥也起哄:“沒看夠嘛!沒看夠嘛!”

秉昆大為開心,輕輕一拍桌子鄭重其事地說:“那舅舅得讓玥玥看夠瞭!”

他捧住鄭娟的臉就親瞭起來。

光明也能看見似的笑瞭。那瞎眼少年從沒那麼愉快地笑過。

除瞭秉昆朋友們相聚在他傢的大年初三晚上,周傢從沒有過那麼歡樂的時候。

有一類女人似乎是上帝差遣到民間的天使,隻要她們與哪一戶人傢發生瞭親密關系,那戶人傢便蓬蓽生輝,大人孩子的心情也會好起來。她們不一定是開心果,但起碼是一炷不容易滅的提神香。

對於周秉昆,鄭娟便是那樣的女子。

飯前,秉昆趴在母親身旁輕叫瞭數聲“媽”,毫無反應,不知何時由仰躺而側臥瞭,呼吸均勻,睡得正酣。他未敢大聲叫,唯恐驚著母親。看看鄭娟,也無奈地搖頭。

光明和兩個小孩子都睡瞭以後,秉昆在被窩裡聞鄭娟的頭發、身子,還真聞到瞭芳香。鄭娟說她用的不是浴池免費提供的肥皂,而是春燕從傢裡帶去的檀香皂。她說洗罷澡後,於虹還為她按摩瞭一通,那才叫舒服享受!

“難怪你媽能睜眼坐起來瞭,敢情她當瞭一年多的神仙!”鄭娟說罷,把頭拱在秉昆懷裡吃吃笑。

秉昆說:“聽你這話的意思,今兒晚上就不用我犒勞瞭唄!”

鄭娟撒嬌道:“那不行!今兒晚上可以省一件‘潛水衣’,所以不能錯過。”

她把每次所用的“那東西”叫潛水衣,秉昆明白她又在安全期,心中歡喜。

她還說:“我為你媽義務按摩瞭一年又幾個月,卻一次也沒為你按摩過,今兒晚上讓你也享受享受神仙的滋味兒吧!”

於是秉昆就趴著瞭,鄭娟坐在他腰上按摩起來……

他倆剛要入睡,外屋的燈忽然亮瞭。二人同時欠身一看,見秉昆媽一手握燈繩,一手扶門框站在門口。

鄭娟嚇得趕緊把頭縮入被窩裡,大氣兒也不敢出一下。

秉昆好生尷尬,強自鎮定地問:“媽,你起來幹啥?渴瞭還是餓瞭?”

秉昆媽說:“秉義,是你和冬梅呀?你倆哪天回來的?”

秉昆不知他媽是沒看清還是頭腦糊塗瞭,將錯就錯,順水推舟,幹脆充當哥哥秉義,說與冬梅就是這一天晚上到傢的,見她睡瞭,沒驚動她。

秉昆媽又問:“秉昆呢?”

秉昆說:“我弟借宿去瞭。”

秉昆媽說:“你跟冬梅講,就說媽說的,孩子不能生太少,也不能生太多,三個正好。你們裡屋炕上那三個孩子,媽一並替你們照看瞭。千萬別再生瞭,再生大人太受累。”

秉昆說:“謝謝媽,媽你真好,快睡去吧。”

秉昆媽說:“那我去睡瞭,你們明天不必起太早,睡個長覺哈。”

燈一關,秉昆媽鞋底兒拖地,哧啦哧啦進裡屋去瞭。

秉昆憂慮地說:“我媽老瞭,她以前走路鞋底兒從不拖地的。”

鄭娟這才從被窩裡探出頭,也憂慮地說:“幸虧你被放回來瞭,這要我自己在傢,嚇死我瞭。”

秉昆安慰道:“你也不必怕她,我看她是變糊塗瞭。往後她看你是誰,你就當自己是誰。她如果認為你是王母娘娘,那你就充當王母娘娘。”

第二天秉昆上班後,秉昆媽又下炕瞭,還走到小院裡站瞭一會兒,見著瞭熟人也認得,主動打招呼。對方們則非驚即懼,無不以為是奇事。一個多小時,半條街的人都知道秉昆媽下炕這個重大新聞瞭。像昨天夜裡一樣,她仍把鄭娟視為冬梅,仍把光明等三個孩子視為冬梅生的孩子。鄭娟確信她變糊塗瞭,大為憐憫,好生替她難受。一吃罷早飯,鄭娟顧不上收拾起碗筷,馬上燒瞭壺熱水,自稱是冬梅,口口聲聲尊尊敬敬地叫著“媽”,替她洗頭發。之後,幫她裡外換瞭身幹凈衣服。

秉昆媽頭發還沒幹呢,忽又不把鄭娟認作冬梅瞭,卻也並不是把她當成瞭王母娘娘,而是當成瞭“九尾狐貍精”。

“你個騷狐貍!你好大的膽,竟敢在我傢冒充我兒媳婦冬梅!你以為你一討好我,給我洗頭發,我就會被你騙瞭嗎?呸!我才不上你的當!趁早領上你的三個小狐貍崽子滾出我們周傢去!不然我可用搟面杖打瞭!”

盡管隻不過是語言恐嚇,並未實際進行暴力驅逐,鄭娟還是謹慎地把三個孩子轉移到瞭外屋炕上。她坐在炕沿聽著,流著淚,一早上有不少活得做,卻不敢邁出外屋,怕一出現在秉昆媽眼裡,更加刺激她罵個不休。

幸而秉昆有預見,上班前到過春燕傢,拜托春燕媽經常來自己傢看看,倘若遇到鄭娟處理不瞭的棘手情況,請她幫著解決一下。

春燕媽對發生在秉昆媽身上的奇跡持特別迷信的看法,認為秉昆媽肯定是被黃鼠狼附體瞭。她不好對秉昆說,心裡卻是這麼想的。她以一種“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的大無畏氣概,早早來到瞭周傢。秉昆媽一見她,也罵她是老狐貍。

春燕媽對鄭娟說:“果不其然被我猜中瞭,黃鼠狼附體的人正是這樣。你想啊,她人事不省地躺瞭一年多,黃鼠狼不往她身上附才怪瞭呢!我要是隻黃鼠狼,那也喜歡往她身上附的。”

鄭娟多少有些迷信思想,她困惑地說:“聽我媽講,黃鼠狼與狐貍是至親,狐貍是黃鼠狼的同類。要真是黃鼠狼附瞭體,並且當我是狐貍精,那就應該對我很親,不應該罵我呀!”

春燕媽尋思片刻,雙手一拍,恍然大悟地說:“明白瞭,你漂亮,附體的可能是隻醜黃鼠狼,還是母的,嫉妒你!”

鄭娟請教春燕媽:“嬸兒,那我可該怎麼辦呢?她這麼鬧下去,我明擺著沒法在周傢待瞭呀!”

春燕媽勸道:“你千萬別生一走瞭之的想法。你一走,撇下秉昆外甥女和他這樣的一個媽,他那班還能上嗎?常言道,幫人幫到底。他好不容易有瞭那麼一個體面又願意幹的工作,目前還是借調,一心盼著轉正,你一走秉昆還不抓瞎瞭呀!”

鄭娟說:“我也是這麼想,才難為自己忍受著。”

春燕媽說民間有種經驗,相當靈驗,那就是出其不意一個大嘴巴子扇將過去,黃鼠狼一驚,往往就從人體裡溜跑瞭。

她鼓勵鄭娟試一試。

鄭娟說我怎麼下得瞭手呢?任憑春燕媽再怎麼鼓勵也不相從,反過來央求春燕媽“膽子大一點兒”。

春燕媽被央求不過,嘆道:“誰叫秉昆媽是我傢春燕的媒人,又是春燕幹媽呢?我們喬傢欠他們周傢的大人情,事趕到這兒瞭,我這就替喬傢還瞭吧!”言罷,她擼胳膊挽袖子,瞪著秉昆媽義無反顧地大步逼近。

秉昆媽仍盤腿坐在炕上,罵不絕口。

春燕媽掄圓胳膊一個大嘴巴子扇將過去,秉昆媽的身子被扇得晃瞭一下。

此法居然真靈!

秉昆媽眨眨眼,怔半天看著春燕媽說:“老姊妹,你為啥扇我呢?”

春燕媽大喜過望,連說:“謝天謝地。”也脫鞋上炕,盤腿坐於秉昆媽對面,握著秉昆媽一隻手,痛說傢史般,把秉昆媽怎麼成為植物人,鄭娟怎麼在秉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情況之下被雇到周傢,又怎麼怎麼一天幾次為她按摩,終於讓她不再是個活死人的過程講瞭一番。

秉昆媽聽得如墮五裡霧中。

春燕媽把鄭娟們喚入裡屋,向秉昆媽一一介紹。

秉昆媽問:“我傢周蓉怎麼瞭?她女兒在我傢多久瞭?”

春燕媽說:“我也不清楚,等秉昆下班瞭你問他。”

秉昆媽又問:“小鄭她弟、她兒子,三口人都吃住在我傢嗎?”

春燕媽說:“是啊。人傢是有傢的,總不能讓人傢撇下一個瞎眼弟弟和自己的兒子不管,為瞭照顧你和你外孫女一個人住到你們周傢來吧?”

秉昆媽通情達理地說:“那倒也是,可我傢秉昆那點兒工資還不被她們大小三口吃光瞭?”

春燕媽有點生氣高聲說道:“你這是什麼話?忘恩負義的人才這麼說,你要再說這種話,我可就瞧不起你瞭!”

她正這麼數落著,又來瞭幾位街坊。男人們都去上班,來的全是女人,包括秉昆媽成瞭植物人後新選出的街道副主任。她們眾口一詞,都稱贊鄭娟為周傢做出的貢獻。秉昆媽便當著大傢的面,拉著鄭娟一隻手說:“小鄭,現在大娘明白瞭,你不但為我們周傢操心受累,還是我的大恩人。你放心,大娘是知恩圖報的,當著這麼多好街坊的面,大娘對你表個態,我一定會對得起你!”

聽她這麼一說,眾人都覺高興,鄭娟也不怎麼怕她瞭。

人是奇怪的動物,秉昆媽成瞭一年多的植物人,許多事都不記得,偏傢中有一副鐲子這事記得特清楚,連收藏在什麼地方都沒忘記。趁鄭娟幫玥玥和楠楠洗臉梳頭之際,她翻箱子找出那盒子。

鄭娟聽秉昆講過鐲子的事,當然知道鐲子已不復存在,見秉昆媽捧著那小空匣子,一顆心提到瞭嗓子眼。秉昆媽叫她過去,她默默走過去坐在炕邊。

秉昆媽說:“剛才聽春燕媽講,你比秉昆大一歲,按年齡我可以叫你孩子的。但你是結過婚的女子,我再叫你孩子顯得我倚老賣老,也隻得叫你小鄭,行吧?”

鄭娟點頭。

秉昆媽問:“那你跟我說句實話,你和我小兒子,你們之間除瞭他雇你的關系,再沒別的關系吧?……你能明白我指的是什麼關系。”

鄭娟不得不搖搖頭。

秉昆媽又說:“那就好。我呢,現在已經不需要你照顧。你呢,最好盡早離開我傢吧。我小兒子單身,你一個年輕寡婦,帶著弟弟拖著孩子,在我傢住久瞭,對我小兒子和對你都不好。等哪天別人說出閑話來你再走,那就難堪瞭,對不?”

鄭娟又點頭,心中五味雜陳,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秉昆媽接著說:“說出的話,潑出的水,沒法往回收的。我在眾人面前說瞭要對得起你,我這人說到做到。我傢沒什麼值錢東西,就這麼一副鐲子,現在我把它送給你,作為我和周傢對你的報答……”

秉昆媽那時思維清楚,幾番話說得從容不迫,有條有理,表現極其正常。實際上,那是母性的自私本能使然。在小兒子的名聲與一副鐲子之間,她認為小兒子的名聲更重要。當時,她頭腦中也就僅存著那麼一丁點兒正常人的理性瞭。

她正要打開小匣子讓鄭娟看時,秉昆邁入瞭傢門。

秉昆上班時右眼皮一直跳個不停。白笑川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本是說的玩笑話,言者無意,聽者當真。他心裡一直惦著鄭娟和母親在傢中的關系會怎樣,於是向邵敬文請假早走瞭一會兒。

邵敬文不悅地說:“請假也得有個理由吧?”

秉昆感覺一言難盡,不願說。

邵敬文說:“如果沒什麼非走不可的理由,那我就不能讓你走。快到發稿日瞭,咱們的工作多忙你不是不知道。”

秉昆卻二話不說,拔腿就走。

幸虧他提前回到傢瞭,否則,他媽打開匣子一看不見瞭玉鐲,不知會引起多大的紛爭。

秉昆大叫一聲:“媽,別打開!”

秉昆媽愣住瞭。

“你把這小匣子翻出來幹什麼?”秉昆上前一步,奪過瞭匣子。

秉昆媽說:“我要把鐲子給小鄭,算是報答她。她是咱傢恩人,我不能讓她空手走。”

秉昆媽到底還是糊塗瞭,隔瞭一夜,已把昨夜所見“秉義和冬梅”的一幕忘瞭個一幹二凈。

秉昆大聲說:“她不用報答,也不能走。她走瞭,誰照顧你和玥玥?我還怎麼上班?”

秉昆媽急瞭,也大聲說:“我的病好瞭,不用她照顧!我也能照顧你姐的女兒,從明天起我做飯!你給我!我給她!讓她走!”她要從秉昆手中奪回小匣子,秉昆不肯放手。鄭娟看著不知如何是好,一轉身跑向外屋。

秉昆一分神,小匣子掉地上瞭。

秉昆媽見匣子空瞭,抬頭瞪著秉昆,繼而手指著他恨恨地說:“原來你也是個狐貍精,化成我小兒子的人形來騙我!完瞭,完瞭,我們周傢完瞭,成瞭你們狐貍精的窩瞭!”說罷,躺倒下去,小聲嘀咕起來。

秉昆愣瞭片刻,雙手抱頭蹲在炕前哭瞭。在被關押的半年多裡他都沒哭過,此時卻哭得絕望,像個迷路荒郊野外找不著傢的孩子。鄭娟聞聲走過去把他拉起來,除瞭抱著他陪著哭,也不知該怎麼勸。他倆一哭,光明等大小三個孩子也哭作一團。

此時,周傢又來瞭一個人——不是街坊而是客人,秉昆師父白笑川第一次出現在周傢。

秉昆離開編輯部後,邵敬文和白笑川都覺得他的表現反常,不對勁兒,估計他傢一定出瞭什麼事。於是,邵敬文讓白笑川到周傢來看看。

白笑川見狀,分外詫異。他與秉昆雖已是師徒,秉昆卻從沒與他聊過傢中之事。傢中的情形被師父見到瞭,秉昆也就覺得沒什麼可隱瞞的瞭。

在周傢小院裡,師徒二人各坐小凳,秉昆把母親緣何曾是植物人,自己與鄭娟關系的來龍去脈和盤托出,連瘸子和“棉猴”的事以及鄭娟被“棉猴”強奸才有瞭孩子的事也講瞭。

白笑川快五十歲瞭,又曾被打成“右派”淪落為人下人,對悲情的民間苦境見聞甚多,竟也陪著徒弟流瞭幾次淚。

秉昆講罷,白笑川說:“事已至此,愁也沒用。徒弟,我要為你回傢一次,去去就來。”

白笑川不但為秉昆回瞭次傢,還去瞭趟編輯部,向邵敬文匯報秉昆傢的情況。其實,秉昆請假時邵敬文不悅是有原因的。《大眾說唱》辦出瞭名聲,方方面面許多人都想把三親六故塞到編輯部來,有些還確實具備當編輯的能力。編輯部卻並無進人指標,於是有的人就盯上瞭“借調編輯”周秉昆,想將他頂走。頂走得有理由,他們的理由一致是,周秉昆參與過“反革命事件”,這樣的人沒有資格當編輯。

“我們三個都因同樣的罪名被關押過,誰有權力就把我們一起罷免瞭吧,那空缺就不是一個名額而是三個名額,對你們豈不更好嗎?”憑借著馬部長的信任和賞識,邵敬文讓那些關系戶自討沒趣,一一碰瞭釘子。

一些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於是一封封攻擊性很強的“意見書”寄到瞭省委。常委們每人收到一封,信中指斥馬部長不講政治原則,用人不當。來信多數匿名,也有實名舉報。

“隻要我還當宣傳部長,那三個人我就用定瞭。至於對刊物內容的批評,可以作為讀者反饋意見登在《大眾說唱》上。”馬部長在常委會上如此表態。

然而,馬部長終究因此有些不快。

邵敬文知道上述情況,他隻向白笑川透露過,對周秉昆隻字未提,怕影響工作熱情。這次秉昆無故請假,邵敬文以為他居功自傲,開始翹尾巴瞭。

白笑川回到編輯部,把自己親眼所見的情形和秉昆告訴他的那些事原原本本講給邵敬文聽。邵敬文聽後感慨良多,亦甚為同情。

白笑川建議道:“往後他的工作我可以分擔一部分,咱倆做主,暗中允許他隻上半天班吧。”

邵敬文說:“雖非長久之計,目前也隻能如此,讓他每天上午上班就可以瞭。”他想想又說,“還是讓他下午來吧。午飯後他傢大大小小都會睡午覺,他來上班就會安心不少。他再早點兒下班,更有利於照顧傢。”

白笑川走出門後,邵敬文叫住他又說:“上午來下午來幹脆由他自己決定吧。他最近曲藝創作方面又有明顯進步,你再告訴他,如果每期能組一篇好稿子,自己再創作一篇好稿子,那麼可以享受更多的上下班自由。我說的好,不是最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也沒什麼最好,普遍認為好就可以。稿子不能署他的名,也不評獎,避免爭議。對他的難處,我也隻能照顧到這種程度。”

白笑川說:“敬文,你對我徒弟己愛護到傢瞭,我替他謝瞭。”

白笑川第二次騎自行車來到周傢,衣服後背被汗濕透瞭。他把邵敬文的話對秉昆一說,秉昆就又感激得流淚瞭。

當年物質相對匱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幾乎隻能由感情與思想維系。這頗似五四運動前後的中國,凡有些思想的人,自然而然以思想作為向心力。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幾乎主要是以思想為基礎來聚與分的。若在思想上屬同一營壘,彼此間感情之真之深,往往令人感嘆。

那時的周秉昆已經是一個有思想的青年瞭嗎?這很不好說。比起從前那個哥哥姐姐都認為頭腦簡單的周秉昆,他總算有瞭點兒思想吧,好比孔乙已與茵香豆的關系——多乎哉,不多也。

然而,邵敬文和白笑川卻認為他不尋常,是他同齡青年中很有思想的一個。他們認為周秉昆被關押過,無疑證明他有思想。他受瘸子與“棉猴”那類人的托付,居然在四年多裡每月像執行特殊使命似的轉交生活費;他明知鄭娟有一個瞎弟弟,有一個上不瞭戶口的兒子,仍“死不悔改”地要將他們的愛情進行到底……這些,全都因為他有獨立思想。

在有思想的人那兒,一切似乎都能與人的思想聯系起來。對於周秉昆來說,卻隻不過是任性,任心性之性而已。

白笑川回傢一次,卻並沒有為秉昆取回什麼排憂解難的法寶。他交給瞭秉昆一個小小的紙包,包的是十片安眠藥。他患有嚴重的失眠癥,常年依賴安眠藥。他對秉昆的建議是,每晚給媽媽服一片安眠藥,保證她一夜安睡,而且沒有長期服藥史的人初服後往往會睡到第二天十點以後。

多虧有瞭安眠藥,秉昆媽那夜睡得很踏實,第二天十點以後才醒,醒後的確表現得較為正常。她不再把秉昆認作秉義,更不把鄭娟看作狐貍精瞭。她對鄭娟是誰也保留著昨天的記憶,尚可容忍。

趁著母親上午不折騰,秉昆騎自行車外出組瞭一次稿。

周傢屋頂之下兩傢六口的合夥日子,就這麼今天過去瞭不知明天會怎麼樣地往前推著。秉昆和鄭娟想做愛瞭照常做愛,他們從生理到心理都更加需要那一種慰藉——那對於他們如同電器充電。他們二人都盡量不談以後的事,因為那一話題太無奈太沉重瞭。

半個月後,秉昆收到瞭父親周志剛的電報,告知他要退休回傢,預計將乘哪次列車回到A市。列車晚點司空見慣。預計就是自己也說不準,倒兩次列車就很難說準自己到達的準確時日。

秉昆接瞭一次站沒接到,德寶等朋友們替他接瞭兩次,總算把周志剛接回傢瞭。

周志剛隻在傢中見到瞭老伴、小兒子和外孫女玥玥。

秉昆提前把鄭娟和她弟她兒子送回瞭她傢。他無法預料父親回來後對鄭娟會是種什麼態度,認為她們還是暫且回避的好,而她表示充分理解。

說來奇怪,秉昆爸一回到傢裡,秉昆媽的精神狀態正常多瞭,正常得他爸竟沒看出他媽的精神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