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德國父母這樣教孩子嚴謹 > 第一章 規則意識:嚴格管理與督促,讓孩子保持嚴謹的生活習慣 >

第一章 規則意識:嚴格管理與督促,讓孩子保持嚴謹的生活習慣

1.忍耐點兒,一會兒再換尿布

剛滿7歲的苗苗第一次邁進小學校門就表現出和其他孩子不同的特質,一節40分鐘的課,不少孩子往往坐不住,要麼中途嚷著上廁所,要麼就是東張西望,什麼都學不進去,只盼著馬上下課。苗苗卻不僅能端端正正地坐40分鐘,並且能認真聽講,老師提問的問題她都會。

這讓其他孩子的家長十分羨慕,紛紛請教苗苗媽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苗苗媽媽笑著告訴他們:「這是因為我從小就培養苗苗的忍耐力,讓她很小就學會了等待。」她給大家講了自己的經歷:

我們家隔壁是一個德國家庭,在我們還沒有孩子前,隔壁家的小男孩雷奧就出生了。

有一次,我聽到隔壁家傳來雷奧不停的哭聲,擔心會有事,於是跑去看個究竟,結果發現小雷奧的媽媽從容地坐在門口修剪花木,我問她孩子為什麼大哭,她微笑著說:「沒什麼,可能該換尿布了。」

我很奇怪,她為什麼不趕緊去給孩子換尿布,還有工夫跟我談笑風生。這時雷奧的哭聲漸漸弱了下來,她一邊過去換尿布,一邊告訴我:「我要讓他忍耐一下。」

雷奧3歲多的時候,明顯比同齡孩子成熟穩重許多。同齡的中國孩子做事情總沒有什麼耐性,手裡的麵包沒吃完就會丟下嚷著要吃巧克力;玩積木時,看到別人有好玩的遙控汽車會馬上丟下積木,和別人搶汽車;做一件事情,一旦感覺做不好馬上放棄;遇到要求沒有被及時滿足,立刻會發脾氣,甚至情緒失控……

在雷奧身上,這些問題卻都不曾出現,小小的雷奧在任何時候都表現出德國人特有的沉穩和耐心,出現什麼事情也總會像小大人一樣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拿哭鬧或耍賴當武器。對此,我感慨頗多。

不久後,我家苗苗出生了,學著鄰居家女主人的樣子,我也嘗試著讓苗苗從小接受忍耐教育。但最初的時候,因為火候掌握不好,有段時間我和苗苗的關係變得很緊張,苗苗甚至不喜歡我了。

苗苗很小的時候,為了讓她更有耐心,她每次哭鬧我從來不管。後來她哭時總是叫奶奶,都不叫我,讓我十分傷心。後來鄰居家女主人耐心地告訴我,寶寶哭鬧是尋求幫助的信號,雖然為了培養寶寶的忍耐力,不能聽到哭就像救火員一樣隨叫隨到,但也不能不聞不問,因為這樣會讓寶寶產生疑問,以為你不在乎她所以不管她,從而在其內心留下陰影。

在鄰居的指導下,我漸漸找到了規律,剛開始的時候,在苗苗哭鬧幾聲後我會滿足她的需要,然後慢慢延長時間,讓她一點點地習慣。不過我始終會刻意做到一點,無論反應快速還是緩慢,都會讓她的正當需求得到滿足,和她建立起彼此信任的關係,同時鼓勵她下次等待更長時間。

其實苗苗等待的時間對我來說每一秒鐘都是煎熬,但為了幫她養成良好的耐性,我一邊努力強迫自己,一邊跟她說話,分散她的注意力。她1歲多的時候,等待的時間明顯延長了。

等苗苗可以用語言和我交流的時候,我也逐漸掌握了教育規律,比如她想吃東西,我會告訴她:「我知道你餓了,等我們看完這個故事,飯就做好了,就可以美餐一頓了。」再比如她很想把喜歡吃的糖果吃完,我會告訴她:「這裡有6顆糖,一天吃一顆,吃完就到週末了,咱們可以去遊樂場玩,如果你提前吃完,遊樂場計劃只能取消了。」用這種辦法,苗苗慢慢學會了耐心等待,而不是靠發脾氣來消磨時間。

聽完苗苗媽媽的講述,其他孩子的家長紛紛豎起了大拇指,表示回去後也按照這種辦法指導孩子。

德國父母這種辦法,很多早教專家也曾提出過。對孩子來說,忍耐力往往和年齡成反比,但「耐性」必須要從小培養。如果錯過了嬰兒期,那麼在幼兒到小學階段就必須及時培養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和堅毅的性格。

假如孩子得不到正確的引導教育,缺乏忍耐力,那麼長大後勢必會吃這方面的虧。比如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稍不如意就覺得無法忍受,不能冷靜地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能承受挫折……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而懂得忍耐的孩子,無論是兒時的學習和生活中,還是日後的工作和交際上都更容易獲得成功。因此不管是運動還是遊戲,讓孩子學會忍耐是十分重要的。那麼日常生活中,除了學習上文中的方式方法,我們還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呢?德國教育專家建議:

首先,刻意給孩子等待的機會。

如今很多孩子沒有耐性,動不動就發脾氣,因為一點兒小事就和小夥伴打起來,遇到很小的困難馬上就會放棄……這些其實都是因為從小沒有過等待的經歷。也許有的家長會說,生活中哪有機會讓孩子等待呢?沒有機會,要創造機會。

當孩子迫不及待地想得到某件東西時,你可以告訴他,他可以得到,但必須等一會兒。對已經可以聽懂大人說話的孩子,要給他講解「等待」的概念,為他講一個小故事或唱個短小的歌謠,讓他瞭解「等待」不過是段很短的時間。

在讓孩子等待的時候,你可以用行為來引導他,比如媽媽接電話,讓孩子安靜2分鐘,如果孩子能夠做到,就告訴他:「寶貝你真有耐心,能在媽媽說話的時候自己玩,作為獎勵,媽媽給你講個故事!」如果孩子做不到,接下來的5分鐘不要理他,並告訴他原因。

其次,不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

從出生開始,孩子就有這樣的本能,餓了馬上想吃,渴了馬上要喝,想要什麼立刻就想抓在手裡,一旦不如願就會用哭泣以示不滿。此時父母不要馬上滿足孩子的要求,可以有意延緩一段時間,以培養孩子的耐性。

當孩子想吃東西或想喝水時,如果你恰好有其他事情在做,此時最好的辦法不是放下手上的活兒馬上飛奔過來滿足他,而是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給他一個平時沒有見過或不怎麼讓他玩的東西。當他弄明白這是什麼時,你手上的工作就已經做完了,可以從容地滿足他的需要了。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這樣的辦法屢試不爽,如果是3~4歲的孩子,則應該鼓勵他在等待的時間裡自己找事情做,比如畫張畫或翻翻書,這樣不僅能培養孩子的忍耐力,還能讓他學會充分利用時間。

再者,培養和孩子之間的默契。

當父母在路上遇到熟人要交談幾句時,孩子往往會因為渴望得到關注而不斷搗亂,讓大人無法順利交流。想解決這一問題,可以事先訓練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默契,比如讓孩子將手放在自己手裡,握住他的手,以此來告訴他:「我瞭解你的想法,我會盡快滿足你。」等交談告一段落時,可以給熟人介紹孩子,並適當稱讚幾句,讓他獲得滿足感。

最後,做出正確的榜樣。

不少孩子沒有耐心,其實並不完全是他自己的問題,因為家長對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頭蛇尾。為了不做出錯誤的榜樣,父母必須要保證不讓孩子養成半途而廢的壞習慣。在開始一項新活動之前,一定要讓他將正在進行的活動先做個了結,比如讓孩子洗澡,應該在開始燒水時就告訴孩子:「畫完這張畫,就要去洗澡。」然後在孩子洗澡前認真檢查畫完了沒有。這不僅能讓孩子學會忍耐和等待,還能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

所有希望孩子擁有耐性的父母,自己首先必須要具備忍耐力,在為孩子營造溫馨、舒適的家庭環境的同時,不僅要瞭解孩子的年齡、能力和脾氣秉性,還要時刻注意在生活中的表現,做好典範。

想讓孩子像德國人一樣沉穩,有耐心,具備高度的忍耐力,作為父母,必須做到以上這些。

濃情智語

德國有這樣一句諺語:「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實卻十分甜美。」

嚴謹的德國人深知,在很多事情上,只有具備足夠的耐心,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因此,他們不僅自己努力做到忍耐,還從小灌輸給孩子這種意識,使其從出生就具備這種品質,這也讓德國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由此可見,培養孩子的耐心,讓孩子懂得忍耐和等待,不僅是必要的,而且十分重要。唯有如此,才能為孩子此後成功的人生之路做好堅實的鋪墊。

2.6歲不做家務,就違法了

袁熙在國內一家外企工作,工作3年後,獲得了一次去德國出差的機會,便打算順便去看看早年赴德留學,後在德國定居的弟弟。袁熙的弟弟已經結婚多年,與德國媳婦有了一個叫迪克的兒子。

風塵僕僕的袁熙下飛機後,來到弟弟家。在客廳裡,她看到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正吃力地站在小板凳上擦桌子。這就是弟弟的兒子迪克,今年6歲半。

小迪克很熱情,見家裡來了客人,放下抹布,與袁熙打招呼,還來了一個德式擁抱與親吻。之後,小迪克又接著擦桌子,擦完後,居然又跑去廚房幫媽媽洗碗。

袁熙看到後,急忙進了廚房,從他手中拿過抹布,說道:「來,讓姑媽幫你擦。」

誰知小迪克搶回了抹布,用德語說道:「謝謝,可我想自己來。」

晚飯後,袁熙還看到小迪克主動幫忙掃地和抹桌子,驚訝極了,不禁問他的爸爸:「你們平時是怎麼教他的,他怎麼這麼勤快?」

爸爸笑了笑:「他做家務其實並不是我要求的,而是德國法律規定的。」

袁熙聽後半信半疑,法律怎麼會規定讓小孩子做家務?這事也太稀罕了。迪克爸爸見袁熙滿臉的疑惑,便解釋了起來。

原來,德國法律條文中確實規定孩子必須做家務,內容包括:6歲以前,可以不必做家務;6~10歲,偶爾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等;10~14歲,剪草坪、洗碗、擦鞋等;14~16歲,洗汽車、整理花園;16~18歲,每個星期都要清掃一下房間。如果孩子不想做家務的話,父母可向法院申訴,督促孩子履行法律義務。

袁熙聽後嘖嘖歎道,德國的這項法律實在太「冷血」了,硬是強迫著孩子做家務。迪克的爸爸笑著說:「其實即便法律中不規定,我們家的『家規』也有這麼一條的。」袁熙很好奇:「這是為什麼呢?你不覺得,這樣對孩子來說太殘忍了嗎?他那麼小,會做什麼啊?」

迪克爸爸說:「通過做家務,孩子從小就能懂得自立自強的道理,而不是只會依靠家人;孩子在做家務過程中,既使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還鍛煉了身體;另外,做額外的勞動還可以得到零花錢,這會讓他從小就知道金錢來之不易。那麼多的好處,為什麼不呢?」

「迪克今晚會幫您鋪床,準備好拖鞋、毛巾,他還會和您一起整理行李,這樣他就可以掙到零花錢。」迪克爸爸笑道,「他正好需要一些錢買一支新鋼筆。」

到了晚上,迪克趁著袁熙洗澡的時候,將袁熙的床鋪好,把毛巾折疊整齊放在床上,將拖鞋放到衛生間門口,還在爸爸的幫助下,打開袁熙專門放衣服的行李箱,將衣服放在了衣櫃裡。袁熙洗完澡出來後看到這一切,不禁再次感歎,在德國生活的孩子還真就不一樣啊!

當袁熙在迪克家住了兩個禮拜,準備回國時,迪克的爸爸還對她說:「等迪克再大一點後,我準備讓他去找個早晨送牛奶的工作,讓他掙點買球鞋和球衣的錢。」

袁熙聽後告訴弟弟:「你這套辦法真不錯,我回去也要把這一條制定到『家規』裡面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怎麼管教孩子,孩子將來就成什麼樣。在許多國人眼裡,德國的所謂「家務法」似乎不近人情,卻恰恰給了父母與孩子「強迫」勞動的機會。將來孩子走向社會,不會成為生活「低能兒」。

也許有人會問,是不是中國法律中沒有這一條,中國父母就不用對孩子有這個要求了呢?當然不是,因為德國父母對孩子做家務的要求,並非僅僅是因為法律規定了,而是他們認為這是鍛煉孩子的最好機會,在他們看來,想讓孩子健康成長,最主要的一點是看父母怎樣教育孩子,如果能讓孩子養成愛勞動、愛做家務的好習慣,那麼即便學校沒有對孩子進行這方面教育,他們將來也能具備較高的生存技能,不至於在社會上找不到立足之地。

在家務上鍛煉孩子,始終是德國家長十分願意去做的事情,這一方式讓父母減輕家務壓力的同時,還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在幼年就掌握了基本的勞動技能,提高了生存能力。

不僅如此,讓孩子學做家務還能幫他們更全面、深入地瞭解父母的不容易,進而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苦心,懂得父母行為的真正意義。既然讓孩子做家務有這麼多好處,那麼作為中國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做家務呢?

首先,要有明確目的。引導孩子做家務,分擔父母的辛苦並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教會孩子單純做某件事,比如怎樣整理房間,如何打掃衛生等也不是關鍵所在,最重要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自尊心、自信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千萬不要把讓孩子做家務看成可有可無,孩子有興趣就干,沒有興趣就不幹。你需要將一些家務活作為孩子經常性的「工作」固定下來,讓孩子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

其次,要從小加以引導。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會有幫助媽媽的強烈願望,2歲左右就能主動做一些雜事,不要覺得這樣是對孩子不好,因為這是他心甘情願的。因此從孩子2歲開始,就可以對其進行這方面的引導。

最初可以讓孩子將打掃衛生作為一件娛樂活動,逐漸養成習慣。此時不要因為孩子幹不好就阻止他或不讓他參與,以免挫傷他剛開始萌芽的勞動積極性。有些家務活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完成,並從中教他一些勞動的技巧和道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孩子做家務的要求也要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讓他們做力不能及的事情,更不要在他做家務時指手畫腳,即便因做家務損壞了東西,也不要橫加指責,只要提醒他下次注意即可。

最後,正確獎勵孩子的勞動。要知道,做家務應該是每個家庭成員分內的事情,也包括孩子,不要用錢來哄著孩子做家務,因為用財物哄騙的辦法,只能奏效一時,卻不會長久,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對於孩子的辛勤勞動,最好的報酬莫過於當著外人的面給予表揚,或表示感謝。當然,讓他利用家務來賺取零用錢,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濃情智語

德國人從骨子裡都透出一股嚴謹,他們工作起來有條不紊,嚴絲合縫,幹什麼事情都以認真二字著稱,就連教育孩子也不例外。認真嚴謹的德國人制定了嚴格的「家務法」,強迫孩子與父母共同履行,可見對教育與做事態度的重視。

身在中國,雖然沒有「家務法」這一硬性法律,但德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值得我們借鑒,如果每個家庭都能有一份包含著「家務法」的「家規」,相信我們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中,必定會少走彎路,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效益,直到獲得成功。

3.不想吃飯,那就不吃吧

一次,在德國留學的林薇去教授家做客,教授家有兩個孩子,12歲的大女兒蕾絲莉,小兒子盧卡則剛滿4歲。

用餐之前,蕾絲莉帶著小盧卡去洗手,大家圍坐一團,準備用餐。師母特意為女兒蕾絲莉和兒子盧卡準備了大小兩個餐盤,單獨把食物盛出來放在他們面前,然後溫和地說:「寶貝兒們,今天爸爸媽媽要陪客人吃飯,你們自己乖乖地吃,如果沒有吃完,那麼餐後就沒有任何甜點了。」蕾絲莉和小盧卡都認真地點了點頭。

當晚的飯菜十分豐盛,美酒佳餚,林薇和教授夫婦暢談甚歡,席間林薇發現小盧卡從飯廳溜走了,於是告訴師母,沒想到師母說:「不用管他,餐前已經跟他約法三章,不好好吃飯是他自己的事情。」

大人們吃完飯時,蕾絲莉把自己餐盤裡的飯菜吃得乾乾淨淨,小盧卡卻只扒了幾口,而其他食物卻原封不動地擺在他的餐盤裡。

晚餐結束後,師母端出了巧克力冰淇淋,小盧卡一見是他最喜歡的甜點,馬上露出欣喜的目光,央求媽媽分給他一些。如果是國內的媽媽肯定會把剛剛的約定拋到腦後,馬上給寶貝兒子盛一份過來了,但德國媽媽沒有這樣做,她絲毫不為所動,只顧照顧客人,還特意遞給女兒一份,並溫和地說:「寶貝兒,你吃飯的時候表現很好,這一份甜點是獎勵你的!」

小盧卡的眼神漸漸暗了下去,默默地退回自己的房間,還關上了房門。林薇暗想:「不過是個4歲的孩子而已,何必這麼一板一眼,嚴格以對呢?」但出於禮貌,她什麼都沒說,坐了一會兒便離開了。

一年後,修滿學分的林薇到教授家道別,再度受邀一起用餐,小盧卡的改變著實令她大吃一驚。

用餐前,師母依然約法三章,小盧卡不僅沒有中途開溜,而且很認真地吃完了餐盤中的食物,並在得到媽媽的贊成後,才離開餐桌到自己屋子裡看圖畫書,餐後他還得到了最愛吃的甜點。

這件事讓林薇對德國父母的教育感慨頗多,湊巧的是某天她和兩個朋友在郊遊踏青的時候偶遇一家德國人。當時他們野炊的地方跟這家德國人挨得很近,他們很快熟悉起來。

林薇看到德國媽媽準備了麵包、乳酪和香腸當做午餐,隨行的兩個孩子因為換了新的環境十分興奮,感覺不到飢餓,只顧嬉戲玩鬧。

準備好午餐後,德國媽媽告誡孩子們,如果用餐時間不好好吃,直到下午回家都不會再有任何食物,兩個孩子像是沒有聽到一樣,依然自顧自地玩耍。

下午回去的時候,來接林薇一行人的車在路上拋錨,德國夫婦熱情地邀請他們搭車回市區,因為天色漸晚,她們推辭一番後還是上了車。途中,德國夫婦的兩個孩子哭鬧著喊肚子餓,卻沒有人搭理他們。

林薇看著不忍心,從包裡拿出兩個麵包想遞給孩子們,卻被德國媽媽阻止了:「謝謝你,不要給他們吃的,這是他們應該受到的懲罰。」

林薇很不解地問:「孩子哭著喊肚子餓,你不心疼嗎?」

「當然會心疼,但只要想到如果是大人先違反了原則,那麼教育孩子就會一次比一次難。」

「你不怕孩子會生氣嗎?」林薇的同伴有些疑惑,「或者長大後留下心理陰影?」

「肯定不會的,因為我們小時候父母也是這樣教育我們的,當時也曾抱怨過父母,但長大後漸漸就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進而滿懷感激。其實教養孩子並不難,難的是父母本身是否能夠堅持原則不動搖,這也是對父母意志力的考驗。」

聽完德國媽媽的話,林薇和同伴陷入了沉思。

同樣的場景發生在中國,很多父母也許會忍不住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一而再再而三地妥協。雖然父母們口口聲聲說這是心疼孩子,不捨得看他哭鬧,不願意讓他為難,但這種不堅持原則的做法,其實並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

作為家長,如果不堅持定下的規則,就無法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難教育。那麼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情況,作為父母究竟應該如何去做呢?

第一,做好孩子的表率。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終生連任的老師,父母首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做好表率。每天,你心愛的孩子都會用最精細的眼神觀察著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模仿、學習你的所有行為,在你還沒有察覺的時候,你的言行舉止已經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有其父必有其子」,想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家長的表率作用不可小覷,只要你以身作則,無論處理任何事情都認真、圓滿,那麼孩子的好習慣也能就此養成。

第二,對孩子從嚴要求。

孩子的壞習慣都是在父母的「幫助」下養成的,不想成為孩子壞習慣的推手,作為家長必須對孩子嚴格要求,敦促其養成良好習慣,擯棄不良習慣。有的家長心血來潮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最初還能堅持督促,一段時間後孩子不肯做又因心疼而遷就,這些行為都不可取。

第三,堅持原則不忘鼓勵。

當孩子做事中途退縮或答應的事情不去做,不要嘮叨個沒完,或大聲呵斥,更不要諷刺、挖苦,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的心底留下陰影。而應該細心觀察,堅持原則的同時對他們遇到的困難及時給予幫助,並對點滴進步及時鼓勵和表揚,促使其產生愉悅感和自信心,進而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四,注重對孩子自控能力的培養。

所謂自控能力就是能夠控制、支配自己的行為的能力,這既表現在能夠促使自己去完成各項任務,又表現在善於控制自己的行為。

在孩子年幼時,由於注意力不穩定、自控能力較差,做事往往有頭無尾,因此作為家長必須從孩子的生活習慣入手,先提出小的要求,讓其通過不太費勁的努力就能完成要求,久而久之養成控制、約束自己行為的習慣,完整地做好每件事,很好地駕馭自己的行為。

第五,讓孩子學會負責任。

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天性,做事憑興趣,不喜歡的事情常會半途而廢,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特意將一些事情鄭重地作為任務交給他,比如給家裡的小貓餵食,幫大人到門口取報紙等,這樣能讓孩子覺得有了一定的責任,同時就會增加克服各種困難的勇氣,並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最終養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做到以上幾點,家長不僅能夠很好地堅持原則,還能幫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真正愛孩子的家長不是一味遷就,而是懂得對孩子說「不」,從身邊的點滴小事抓起,給孩子幼小的心靈播撒美好品德的種子,堅持用有原則的愛來科學地管教他,只有這樣,孩子的未來才會更有前途。

濃情智語

德國能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上復興,並迅速躋身於世界強國的行列,與他們強大的原則性密不可分。對這樣一個強大且優秀的民族來說,孩子從小的教育絲毫不允許鬆懈,規則就是規則,不想吃飯就不要吃飯,而且要為你的行為付出代價。

也許有人覺得德國父母「心狠」,但也正是因為有這樣嚴格的教育,德國人的原則性才能從小就如此之強,德國人的素質也才會如此高。

4.環保不是口號,從生活中做起

暑假裡,王希帶著8歲的兒子樂樂去德國旅遊,借住在定居德國多年的表弟家,表弟家也有個跟樂樂同齡的男孩,名叫菲格。一見面,樂樂和菲格就打成了一片,小菲格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和樂樂熱情地交流。

到達德國的第二天,表弟帶著王希一家遊覽了很多景點,晚上到家後興奮的樂樂還一點也感覺不到疲倦,和菲格嘰嘰咕咕、手腳並用地聊天兒。

所有人用完晚餐,洗刷完畢,到了該休息的時候,兩個孩子依然聊得沒完沒了,王希的弟妹看大人們都累了,而孩子們卻這樣有興致,答應菲格可以和樂樂睡一張床,並交代他睡前不要忘記關燈,菲格很通快地答應了,於是弟妹安頓好王希和妻子,也去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王希剛從臥室出來,就聽到弟媳和菲格的交談:

「媽媽,對不起,我昨天忘記關燈了,我願意接受懲罰,這周的零花錢減半。」

「好的,寶貝兒,我很欣慰你能主動承認錯誤,我希望這種浪費行為以後不會再發生。」

王希很好奇,走過來問弟媳怎麼回事,弟媳告訴他:「昨天菲格和樂樂光顧了聊天,說著說著話就睡著了,屋子裡的燈亮了一個晚上。我們之前有過約定,只要有浪費行為,就要接受懲罰,忘記關燈的懲罰就是零花錢減半。」弟媳一邊說一邊看看菲格,菲格沮喪地點了點頭。

樂樂在一邊很奇怪地說:「晚上不關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家走廊的燈都是整晚亮著呀?」

菲格一板一眼地說:「樂樂,這樣是不對的,白白浪費大量的電,是很不應該的,這樣不利於環保。」

表弟從屋子裡出來,讚許地摸摸兒子的頭說:「菲格說得對,這裡不比國內,德國的環保意識很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這種教育就必須開始了。」

看到王希一家疑惑的樣子,表弟拿出一本日記遞給他說:「這是菲格的環保日記,你看看就知道了。」

學過一些德語的王希翻開日記本,看到上面稚嫩的筆跡,認真地記錄著菲格的環保記錄:

「星期一:今天圖畫課因為畫得不夠好,我連撕了好幾張白紙,真不應該,其實我完全可以畫得再小心一些,不浪費這些紙的。老師告訴我們,造紙不僅要消耗大量木材,還要消耗大量的水,想到這些我覺得非常慚愧,以後不會再這樣了。

星期二:今天我是家裡的值日生,我發現昨天的垃圾沒有分類,為了方便清潔工人更好地處理,我不顧髒臭,耐心地將垃圾分類之後丟入了垃圾箱,而且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表揚了我,說以後一定注意。

星期三:今天我做了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我為一種瀕臨滅絕的灰鶴捐了1馬克的零用錢,受到了老師的讚揚!

……」

看到這裡,王希感慨地說:「難怪說德國是世界上自然環境最好的國家之一,也是環保教育最完善的國家,這種從小養成的環保意識,確實讓我開了眼界。」

表弟點點頭說:「如今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水資源嚴重枯竭、沙漠化程度加深、沙塵暴頻繁肆虐、溫室效應日趨嚴重、臭氧層空洞擴大、旱澇災害日益加劇等等問題已經嚴重威脅了人類的生存,而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其實環保並不僅僅是個口號,必須要從生活的點滴做起,才能挽救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樂樂搶著說:「表叔,我們上課的時候老師也這樣說過的。回到家,我也要寫環保日記!」王希看著孩子認真的表情,覺得很是欣慰。

回國之後,王希夫婦反思了一下自己生活中的環保細節,覺得十分慚愧,不僅主動放棄了開車上班,低碳出行,還把家裡的燈都改成了節能的,並每晚檢查有沒有長明燈。

在德國,並非只有菲格一家這樣認真地執行環保計劃,每個德國人無論大小,對於環保問題都十分重視,那麼作為中國的家長,應該如何讓孩子從小具有環保意識,讓孩子從小養成環保的好習慣呢?

第一,引導孩子親密接觸大自然。

德國孩子之所以能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完全得益於父母熱心的環保教育。因為在德國家長看來,兒時接觸大自然的經歷,會讓孩子對美好的環境擁有更深刻地認識,提高環保意識。只有親自去發現和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並熱愛大自然的人才會從內心去保護環境。

從孩子降生不久後,家長就可以多帶孩子到戶外看看,幫他從身邊的生活環境中發現而後感受萬物的存在和變化。培養孩子對動植物的保護,讓孩子充分和大自然中神奇的生物接觸,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導他愛上大自然,願意和大自然親密接觸,並願意保護它。

第二,教授孩子環保技術知識。

等孩子稍微大一些時,可以多帶他到動物園、植物園、科技館等地方,耐心講解如何保護動植物,怎樣讓自己的行為更環保等,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播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種子。

第三,寫環保日記。

孩子上小學之後,引導孩子堅持記錄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環保故事,把如何對待大自然,怎樣在生活中注重環保的事情一點點地記錄下來,讚揚和鼓勵好的行為,反思和改正壞的行為,就像德國男孩菲格一樣,用心記錄下這些之後,環保意識就會在孩子的內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第四,做好孩子的榜樣。

作為家長,讓孩子具有環保意識的同時,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比如去超市購物攜帶購物袋,出門盡量低碳出行,旅遊自帶水杯,不購買塑料瓶裝的礦泉水,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給孩子做好表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行為舉止。

相信只要為孩子營造這樣的教育環境,儘管他年幼時並不會懂得太多環保技術方面的知識,但在他小小的心靈中卻已播下熱愛大自然的種子,這種信念和生活態度會讓孩子終生不忘。

正因為如此,作為家長更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環保,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和習慣。這不僅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家長責無旁貸的神聖使命!

濃情智語

每一個去過德國的人,都會對那裡的環境讚不絕口。這並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而是日積月累,每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對德國人來說,環保意識不僅是一種規則,更是每個人必備的良好品質。

為了讓良好的環境始終保持下去,德國人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中,環保教育都處於很重要的位置,這也是德國人嚴謹生活態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做好對孩子的環保教育,不但能對孩子的未來產生重要的影響,更是拯救我們美好家園的必經之路。

5.好好上學,不學壞

一天,小學三年級的狄克放學後沮喪地回到家,小聲地跟爸爸說:「爸爸,你說我可不可以不上學呢?」

爸爸很奇怪,一直樂觀積極的狄克對待學習的態度始終十分認真,也很喜歡去學校上學,他平時每天從學校回來都是開開心心的,一到家丟下書包就開始寫作業,不寫完作業從不會輕易出去玩兒,自制力非常強。這次是怎麼回事呢?

爸爸和藹地問他:「狄克,你為什麼突然說出這樣的話?你不是一直都很喜歡學校嗎?」

在爸爸的鼓勵下,狄克說出了原因:「我確實很喜歡學校,也很喜歡聽老師講課,但今天同桌跟我說,傻瓜才那麼認真,他爸爸沒有讀過書,現在一樣很有錢,他說他不用好好學習,將來也能生活得很好。爸爸,你說真的是這樣嗎?」

通過瞭解,爸爸得知狄克同桌的爸爸是個商人,只有小學學歷,但因為很有經濟頭腦,年輕時掙到了很多錢,於是一家人移民到德國。爸爸還知道這個小男孩在學校是出了名的調皮搗蛋,不好好學習,還帶壞了其他同學。

聽完狄克的話,爸爸說:「孩子,你同桌的話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他爸爸真的認為讀書沒有用,就不會把孩子送到學校來接受教育了。況且不去學校,你們這個年紀,能做些什麼呢?如果你現在就放棄上學,很有可能一生都生活在辛勞中。孩子,你願意那樣嗎?」

「那如果家裡很有錢,是不是不上學也可以呢?」

爸爸搖搖頭:「當然不可以,也許你同桌的爸爸很有錢,甚至不用上學,不用工作都能管他一輩子,但世事無常,如果只依靠家裡,一旦家裡出現意外,自己沒有任何能力,不掌握一技之長,就會寸步難行。」

「你知道嗎,在咱們國家的法律中,有明確規定,如果你不去上學,而是在社會上遊蕩,那麼警察會馬上將你扣留,而且作為父母,我和媽媽還會受到罰款或者加稅的處分。之所以有如此嚴苛的規定,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假如你不接受教育,就意味著將來社會上可能會多一個禍根,我相信,優秀的小狄克是不願意成為社會上的禍根的,所以他一定會好好學習,開開心心地每天去學校上課,你說對嗎?」爸爸接著說道。

小狄克若有所思地考慮著爸爸說的話,慢慢點了點頭:「爸爸,你說得對,我以後再也不聽信他的那一套了,我要好好學習,做最棒的學生,將來做個優秀的人!」

德國法律中確實有關於孩子上學方面的嚴格規定,學生一旦逃課被發現,不僅馬上會被警察扣留,還會接受到嚴厲地教育和懲罰,同時作為監護人的父母也會一併受到處罰。

當然除了對上學要求嚴苛外,德國的教育並不枯燥,這也是為什麼德國的孩子都很喜歡學習的原因之一。

曾有位德國學生在到中國旅遊期間偶遇某中國學生,交談中,德國學生問起中國學生每天的上課時間,中國學生說:「早上6點到晚上9點。」

德國學生毫不猶豫地說:「那你肯定不喜歡上學。」

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看看德國孩子是如何上學的:

因為父母都在德國工作,6歲的美美理所當然成了小小的德國籍華人。美美家隔壁是個純粹的德國家庭,他們家有個名叫魯克的小男孩剛上小學一年級。

一次,魯克來美美家玩,美美媽媽問:「你喜歡新學校嗎?」

魯克點點頭,跟美美一家人炫耀自己的學校:「我們學校有寬大的操場、嶄新的足球場、明亮的鋼琴房,還有乒乓球桌,我可喜歡打乒乓球了!」

看著魯克興奮的樣子,美美媽媽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當時剛上小學的時候,她也是穿著新衣服、背著新書包,蹦蹦跳跳迫不及待地往學校跑,高興得不得了,可是這種情況沒持續幾天,她就不願意去學校了。魯克會不會也這樣呢?

一個多月過去了,美美媽媽這種擔心並沒有成為現實,因為她每天早上都能看到魯克背著小書包高高興興地往門外走,看到她還熱情地打招呼:「阿姨,我去學校了,下午見!」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這個學校真有那麼好?」美美媽媽暗想,為了幫明年就要上學的美美先「刺探」一下學校情況,她決定去魯克的小學走一趟。

通過瞭解,美美媽媽得知,德國小學是4年制教育,一二年級的學生每天只有上午在教室上4個小時的課,下午可以自由活動,晚上沒有家庭作業,而且期中和期末都沒有考試;三四年級每天的課時增加到5小時,家庭作業很少,一般半小時左右就能完成,每學期德育課考試只需寫兩篇作文,數學考試是開卷的。

「孩子在德國學習真是太幸福了!」美美媽媽情不自禁地對接待處的老師感歎道。

老師告訴她:「學校的目的是對孩子能力的培養,而不是要求高分數,如果我們片面地要求孩子考高分,他們學到的只能是死知識,而不是活學活用的能力。」

說起中國和德國教育的不同,這位教師直截了當地說:「中國的學校最注重成績和分數,所以中國孩子很能學習,在德國學習成績並不十分重要,我們學校每天在課時完成後會有些專題課,比如有園藝、生物、光學、烹調、縫紉、手工、釣魚、野外生存等主題。」

瞭解到這些之後,美美媽媽終於明白為什麼魯克如此喜歡他的學校,這樣的學校,誰都不會產生厭倦情緒的,又怎麼會不想上學呢?

德國人的規則性特別強,在教育方面,他們同樣嚴格遵循孩子必須要在學校待著的準則,但這種準則是建立在讓孩子熱愛學校的前提之下的,因此德國孩子沒有或極少有不願意上學或逃課的現象發生。

作為中國父母,也許我們無法改變目前的教育體制和教育規則,但可以把握這幾個原則:

首先,讓孩子明白,不上學就會學壞。社會是個大課堂,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在進入社會之前,必須要有過硬的文化知識基礎,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良莠不齊的社會現象面前做出正確抉擇。

其次,關注孩子的文明修養和良好生活習慣。在德國的學校裡,不僅能學到文化知識,還會著重培養孩子的文明修養,讓孩子在行為舉止上遵守規範,進而促進他們具備高雅趣味、高尚品德,為將來的成功打下堅固的基石,為全社會創造團結合作的良好人際關係。

再次,德國的學校還會幫孩子樹立勤儉節約的觀念意識,進行各種思想教育,讓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些都值得國內的學校和家長學習、借鑒的。

第四,培養孩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在孩子比較小,不懂大道理的時候,可以從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多給他一些讀書學習的動力。比如他羨慕其他孩子家裡的小汽車,可以告訴他「我們的家庭條件有限,如果你想要汽車,就要努力上學,學到本領後自己掙錢買」;大人看書時,他也想看,但卻很多字都不認識,可以告訴他「你認真學習,就能認識很多字,然後家裡所有的書都能看懂了」。

最後,不要太注重成績的好壞。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生活中,學習永遠都很重要。依靠學習來改變命運,往往是必經之路。但並不能因為此,就對孩子的成績過分苛求,孩子成績不好,父母著急理所當然,只是如果將這種著急情緒表達為打罵或諷刺、挖苦,孩子只能越來越厭倦學習,越來越想逃離學校。

因此,如果孩子成績不理想不要去責罰他,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理解他、尊重他,鼓勵他,幫助他。只有這樣,他才能高高興興上學校,認認真真讀好書。

相信把握了以上原則,孩子不僅不會討厭學校,而且會越來越願意去學校,越來越喜歡讀書學習。

濃情智語

對德國人來說,愛孩子就是要對他嚴格要求,這種嚴格表現在教育上,就是一定要讓他堅持接受教育,好好上學,不學壞。對此,他們從國家到學校,再到家庭,有著一系列的執行策略。

想讓孩子好好上學,不去學壞,中國家長同樣可以學習德國人的做法,做到嚴中有愛,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接受教育,學好知識。

6.少穿兩件衣服,不會有事的

在德國父母眼中,孩子和大人一樣,他們有著獨立意識,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在設定適當規則的前提下,不必時時處處都以大人的感受和思維方式來左右孩子。

因為他們知道,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不僅會讓孩子反感,而且還會剝奪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消減他的自我意識,最終導致他在成人後缺少自信和獨立性。

在中國留學的德國人瑞拉因為喜歡中國文化,所以大學畢業後嫁給了一個優秀的中國小伙。為了更好地發展,兩人結婚後不久後就雙雙去了德國,並在不久後生下兒子銘銘。時光飛逝,銘銘很快就成長為一個活潑快樂、聰明健康的6歲男孩。

一天,瑞拉接到在中國留學時結識的好友章敏的電話,說她和丈夫帶著8歲的女兒蕊蕊到德國進修,就住在離瑞拉家不遠的地方。得知這一消息,瑞拉趕忙邀請他們來家裡做客,並約好了見面時間。

兩家人見面那天,天氣很冷,瑞拉帶著銘銘在小區附近的街心花園一邊做遊戲,一邊等待章敏一家的到來。不久後,章敏一家從計程車上下來,兩人熱情擁抱後,便開始介紹兩個孩子認識。

章敏突然發現,瑞拉的兒子銘銘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內衣和小外套,臉紅撲撲的,不時縮縮脖子抵禦寒冷,於是關心地問:「寶貝,你冷嗎?」

銘銘搖搖頭,用生澀的中文說:「謝謝,我不冷。」

她不放心地握了握銘銘的手,發現他的小手冰涼,追問道:「你真的不冷嗎?」

銘銘笑了笑,點點頭。瑞拉走過來和蕊蕊握手,穿得像個小企鵝的蕊蕊,為了禮貌,趕緊把手從厚厚的手套中伸出來,手心裡都是汗。

章敏問瑞拉:「為什麼不給銘銘多加一件衣服,他穿得如此少,手冰涼,你不怕他感冒嗎?」

「他不是小孩子了,我已經提醒過他,他說不冷。」瑞拉輕鬆地說。

「小孩子懂什麼,他說不冷難道就不給他加衣服了?你看蕊蕊,她也說不冷,我還是給她加了一件厚衣服,感冒了多麻煩!」

瑞拉笑著說:「孩子又不傻,他說不冷就是不冷,我們為什麼要替他們做主呢?少穿兩件衣服,不會有事的,如果他真的冷並因此感冒的話,下次就不敢再這樣穿了。」

聽到瑞拉的話,章敏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兩家人相約去郊外爬山,章敏事無鉅細地幫蕊蕊準備好了所有需要帶的東西,蕊蕊輕裝上陣,什麼都不拿。兩家會面時,章敏發現,瑞拉和丈夫背著大大的登山包,銘銘也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行軍包。

章敏好奇地問銘銘:「寶貝,你的包怎麼那麼沉,都帶了些什麼?」

銘銘小大人一樣回答:「我們各自帶了自己路上所需的所有用品!」

當大家登到山頂,坐下來休息時,所有人拿出了自己帶來的食物和水,銘銘熟練地從包裡拿出零食分給蕊蕊,然後小男子漢一樣地遞給蕊蕊一瓶水:「姐姐,這些是我特意為你帶的!」

過了一會兒,銘銘拍拍癟癟的行囊,高興地說:「這就輕鬆多了,蕊蕊姐姐,咱們去那邊玩兒吧!」

在和瑞拉一家一起四處遊覽的過程中,章敏發現了一個細節,無論做任何事情之前,瑞拉和丈夫總會徵求兒子的意見,而不是直接拍板。銘銘想做什麼事情,無論對錯,瑞拉都僅僅只是提醒他,從不替他做主。

看到這些,章敏突然想到,原來自己不知不覺之間,居然自以為是地替蕊蕊做了太多的主,如果不是及時意識到,這該有多麼可怕!

有個船夫帶著兒子出海打漁,天很冷,他在外面划船,把兒子放在船艙裡。因為不斷划船,他覺得熱得厲害,於是脫掉外套,然後走進船艙給兒子脫了一件衣服。

過了一會兒,他又覺得熱,乾脆把上衣脫掉,又將兒子的上衣脫了下來。等返航回來的時候,他依然熱得厲害,走進船艙卻發現兒子已經凍僵了。

從上面的故事我們發現,幾乎所有中國家長都會犯這樣一個錯誤:習慣用自己的體驗代替孩子的思考。也許很多父母覺得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讓孩子多穿一點,是為了不讓他感冒;讓孩子多吃一點,是為了不讓他餓著;為孩子多準備一些,多想一些事情,是為了不讓他太累……然而事實上,這樣的行為非但得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對孩子產生嚴重的後果。

第一,讓孩子感覺父母很煩,而且父母要求什麼,他就越討厭什麼。任何孩子兒時都會有反抗意識,越是讓他做某些事情,他對這件事情就越是牴觸,比如父母要求孩子每天到家馬上寫作業,不寫完就不許看動畫片,那麼孩子只會越來越討厭寫作業,進而討厭學習。

第二,讓孩子喪失自我意識,沒有主見,什麼都只會問父母。父母用自己的想法來代替孩子的想法,不僅會讓孩子厭煩,還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性,比如不少孩子早上起床總會問:「媽媽,我今天要穿什麼衣服」、「媽媽,我今天應該穿哪雙鞋子」。晚上回到家,會問:「媽媽,我今天什麼時候寫作業」、「媽媽,我今天應該複習點什麼」。

第三,讓孩子失去判斷能力,無法積累經驗。一般來說,父母看到孩子穿得比較少,會馬上判斷:「他會冷,也許還會因此感冒。」卻沒有想到,孩子也有冷暖知覺,他知道自己的真實感受,究竟是冷還是熱。

作為大人,判斷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的,而作為孩子,他的判斷則是切身感受。假如一味用自己的判斷來代替孩子的判斷,無異於把經驗凌駕事實之上,這樣一來,孩子的判斷力就會逐漸喪失,進而對父母形成依賴,不再動腦子,不再主動感受,最終喪失獨立性。

濃情智語

德國父母從不會強迫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少穿兩件衣服,出門穿什麼鞋子,背什麼樣的書包,給自己的書房買一個什麼樣的櫥櫃等,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就好,完全不必操心,只要給他一點指導就可以,哪怕孩子因為經驗缺乏判斷失誤,出點兒小問題也沒什麼大不了,讓他多個「教訓」,下次就能做出正確抉擇。

當然,這一前提必須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之內。假如只想玩遊戲不想寫作業,出門想去危險的地方玩,這樣的事情應該嚴厲拒絕和阻止,德國父母絲毫不會手軟。

7.睡覺時間到了,沒得商量

在德國有這樣一個規定,每天晚上7點之後,不再播放兒童節目。這一規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晚上按時休息,因為德國人認為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以影響人的一生。

在他們的教育中,早上床睡覺,是孩子們應盡的「義務」和健康的生活習慣,這一規定是必須要遵守的,沒得商量。

瑞姆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爸爸是遠近聞名的建築設計師,媽媽則是一名幼兒教師。為了讓瑞姆受到更好的照顧和教育,媽媽辭去了工作,專心在家照看他。年幼的瑞姆十分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因為媽媽很和藹,從來不會嚴厲地批評他。

每天晚上,媽媽都會給瑞姆講一個動聽的睡前故事,然後摟著他進入甜美的夢鄉。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瑞姆3歲時。已經進入幼兒園的瑞姆已經不太需要媽媽全天候的照看,因此媽媽決定複習考證,出去工作。

這樣一來,晚上媽媽就不能再陪著瑞姆一起睡覺了,瑞姆覺得很不習慣,每天晚上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耍賴,不肯獨自去睡。

一天晚上,媽媽幫瑞姆洗完澡,兩人躺在床上,開始了每天例行的睡前故事,小瑞姆聽著媽媽溫和的聲音,逐漸進入了睡眠狀態,媽媽輕輕地從瑞姆的小腦袋下把手臂抽出來,剛要起身,瑞姆就醒了,忽閃著大眼睛問媽媽:「媽媽,你為什麼不睡覺?」

媽媽告訴他:「再過一段時間就要考試了,我需要再看一會兒書,你先睡,我就在隔壁房間。」

「媽媽,我可不可以再玩兒一會兒,等你和我一起睡可以嗎?」

「不行,孩子,你看現在已經7點了,咱們不是說好了,每天晚上7點你必須要睡覺嗎?難道你忘了?」

「可是……可是我還不困呢?我再玩一小會兒,好嗎?」

「你再這樣耍賴,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定好的規矩就要執行,你是小男子漢,不能說話不算話!」

看著媽媽嚴厲的表情,瑞姆委屈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媽媽說:「你可以哭一下,但必須馬上去睡覺!」

無奈的小瑞姆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老老實實地躺下了,媽媽看他委屈的小樣子,靜靜地坐在一邊,輕輕地拍著他說:「寶貝,睡吧,按時睡覺才能更聰明,長得更快,媽媽再給你講個故事……」很快,小瑞姆就進入了夢鄉。

這一點在中國父母這裡幾乎很難執行,不少孩子每天晚上不到9點,甚至10點,絕對不會上床休息,看不完心愛的動畫片,就不肯離開客廳。這裡自然也有電視台的責任,因為不少兒童頻道晚上直到凌晨都在不間斷地播放動畫片,但更多原因還在於父母。

毛毛從很小就喜歡看動畫片,1歲左右的時候就會咿咿呀呀地哼唱《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題曲,還會模仿灰太狼的經典台詞:「我還會再回來的!」

在毛毛2歲的時候,由於家庭生活壓力大,毛毛媽媽決定出去工作,於是從鄉下接來了爺爺奶奶,這個漂亮聰明的孫子自然成了爺爺奶奶的寶貝疙瘩,不僅對他呵護備至,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盡數買給他,而且對他百依百順。

毛毛最喜歡看動畫片頻道,因為這個台每天從下午5點一直到晚上11點都在播《喜羊羊和灰太狼》,而毛毛每天都會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到最後,才肯上床睡覺。

其實毛毛的爸爸媽媽都知道,小孩子晚上睡得晚會影響發育,但因為覺得毛毛每天看動畫片如此著迷,不忍心硬拉著他去睡覺,總想著等他年齡稍微大一點再立規矩也不晚。

然而當毛毛過完6歲生日,爸爸媽媽想給他立規矩的時候,卻遇到了強大的阻力。每天晚上一讓毛毛睡覺,毛毛就會哭得撕心裂肺。看見孫子哭得如此傷心,爺爺奶奶就會說:「沒關係,讓孩子看吧,早上多睡會就好,你瞧他哭得那樣不心疼?」無奈的父母只好聽之任之。對於兒童晚上休息的時間,德國有個「法定限制」:晚上7點,14歲以下的孩子必須上床睡覺,最晚也不得超過晚上8點。到時家長必須要熄滅孩子房間的燈,為他營造睡眠氛圍。

不僅如此,德國的兒童電視台每天晚上6點之後的節目,大多是安靜型的,目的就是為了有助於孩子作息,7點之後電視台就不再播放節目了。

在德國,對早上起床的時間也有「法定限制」:早上6點,最晚不得超過7點。此時孩子必須要像鬧鐘一樣準時起床,然後爬到父母的床上叫醒他們。

在嚴謹的德國人眼中,規則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睡覺時間到了就是到了,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因為這件事和父母講條件的孩子,都將受到嚴厲地教訓,也許是父母口頭的斥責,也許是「家規」中的某個懲罰,也許因此下周的零用錢會被取消……這些都促使著孩子們不敢違背這一規則。

也許這在很多中國父母看來過於嚴苛了,但這並不是狠心,而是對孩子好,因為睡覺對於任何一個成長期的孩子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充足的睡眠不僅有助於孩子長高,還有利於大腦發育。

德國聯邦健康中心的專家曾說:「德國人十分重視睡眠質量,生病時可以不吃飯,但一定要睡覺,這樣免疫力就能得到迅速增強,尤其是兒童時期,充足的睡眠時間不但能促進大腦發育、提高免疫力,還有利於孩子生長。」

不少父母也許會問,要如何才能培養孩子早睡的習慣呢?我們來看看德國父母是如何去做的:

為了讓孩子養成早睡習慣,德國幼兒園下足了工夫,他們要求家長將孩子每次睡覺的時間當成「家庭作業」,必須每次記錄並且上交;不僅如此,在幼兒園還有「如何睡得更香甜」的課程,比如抱著布娃娃躺在柔軟的枕頭上聽媽媽講故事等。

德國的很多公共場合都有幫助孩子早睡的服務,比如晚上父母去電影院看電影,如果帶著孩子,到7點時可以將孩子放在電影院專門為孩子們準備的休息房,這裡不僅設備完善,而且還有專門的護理人員看管孩子,直到父母看完電影將孩子抱走。

相對於德國完善的「睡眠要求」和「睡眠設施」,中國顯然做得不夠,這就需要父母要更有耐心,有意識。不少中國父母總喜歡由著性子寵愛孩子,孩子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想睡多晚就睡多晚,這不僅會導致孩子生長遲緩,還會讓孩子養成了晚睡的壞習慣,以及不遵守規則的壞毛病,這些對孩子未來的人生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對中國父母來說,除了要學習德國父母對孩子睡眠時間的要求之外,還要讓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睡覺的時間到了,沒得商量;寫作業的時間到了,同樣沒商量。該做什麼的時候就要做什麼,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擁有嚴謹的生活習慣,為將來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礎。

濃情智語

德國人認為,時間是一種固有模式,與它所形成的散亂關係反映出的是自身雜亂無序的狀態,因此德國人很早就會鍛煉孩子過有計劃的生活,讓他從小瞭解時間的概念,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嚴格要求他按時起床、按時休息、按時吃飯、按時學習,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德國孩子之所以有強烈的規則意識,和他們所受到的教育密不可分,而幫助孩子養成這種品質的,正是他們嚴謹的父母。作為中國家長,同樣需要如此。

8.做事要條理細緻,有計劃才有未來

有個商人做了十多年生意後,突然破產了,有位債主來跟他討債時,他正在思考失敗的原因,見有人來便茫然地問:「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是我對顧客不熱情,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呢?」

債主說:「你可以試著從頭做起!」

商人很疑惑,債主接著說:「你可以將目前經營的狀況列在一張資產負債表上,好好清算一下,然後重新做起。」

最初商人很不理解,債主走後,他認真思考了一整晚,決定按照債主說的去做。在他晚年的時候,他的生意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沒有計劃、沒有條理的人,無論做什麼都不會成功,這不僅是商人生意失敗的重要原因,還是很多人終生無法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不管是對大人,還是對尚未長大的孩子來說,做事條理細緻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少孩子都有這樣的毛病,早上起床找不到襪子,出門上學不知道書包丟到哪兒去了,從學校回來找不到筆記本……這些都是做事缺乏計劃和條理性的壞毛病,在德國,這樣的事情卻很少發生,因為德國父母從小就會培養孩子做事有條理,有計劃的能力。

珍妮的爸爸是一位收藏愛好家,他發現女兒做事很沒有條理,經常亂放東西,用的時候又翻箱倒櫃地找,弄得一團糟。為了讓女兒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爸爸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一天,女兒又一次好奇地看著爸爸飭那些小物件,爸爸說:「一個愛好收藏的人,任何時候都會感到快樂的。」

珍妮馬上好奇地問:「爸爸,你說的是真的嗎?我也想收藏!」

爸爸笑著說:「當然可以。」

「可是,我應該收藏些什麼呢?」珍妮像小大人一樣歎了口氣,「唉,我什麼都不懂呀!」

爸爸說:「什麼都可以啊,比如你喜歡畫畫,就可以收藏一些美術作品,比如小貼畫啊,好看的圖片等等。」

珍妮馬上高興地說:「那很容易,我會收集到好多好多畫片的!」

沒想到爸爸卻澆了她一頭冷水:「『收』容易,但是『藏』就難了,你不要說大話哦!」

珍妮趕忙說:「這有什麼難的?不是放在一起就可以了嗎?」

「可沒那麼簡單,『藏』就是要分門別類,得有條理性。你這個小馬大哈,能有這個耐心嗎?」爸爸故意使用了「激將法」。

果然,珍妮馬上就說:「你只要教給我,我就能學會。」

爸爸看他的辦法果真奏效,馬上趁熱打鐵,開始教珍妮如何分類。

爸爸說:「那我就教你國際上最常用的藏書條理化分類辦法——資料十進分類法。這個辦法是將所有資料從粗到細分成類、綱、項、目4個層次,每一層次以0到9為記號分成10等份。這樣所有的資料就可以分成10類、100綱、1000項、10000目。」

珍妮還是不太明白,她追問道:「什麼是類、綱、項、目呢?」

爸爸告訴她,「類」代表知識體系,「綱」代表專門知識,「項」代表專業,「目」代表形式。比如可以把知識分成10類:一是哲學,二是歷史,三是社會科學,四是自然科學……

在爸爸的指導下,珍妮將自己的圖分門別類地整理了一番,這下看上去有條理多了。學會了這個辦法,珍妮開始了自己的收藏生涯。

半年後,她不僅有了兩本厚厚的條理清晰、井然有序的畫冊,而且還養成了分門別類的好習慣,做其他事情也變得更有條理了。

做事沒有條理性,不懂計劃是所有孩子的普遍缺點,如果父母不注意引導,孩子們就會養成不良習慣,並對以後的成長不利。德國父母深知這一點,他們一直認為對孩子來說做事的計劃性十分重要,有計劃才能有未來。

本著這一原則,德國父母總結出一系列培養孩子做事情有計劃的方法:

第一條,讓孩子學會有條理地做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讓孩子力爭有條有理,比如房間的擺設必須井井有條,用過的東西一定要放回原處,以免需要的時候找不到;晚上休息之前,必須整理好書包,準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做好這一切,孩子就能逐漸養成有條理的好習慣。

在這裡,有一點特別值得注意。想要讓孩子做事情有條理,父母必須有條理和計劃。比如將家中整理得井井有條,東西不亂放,看完的書放回原處,衣櫃裡的衣服分類擺放等,用細小的行為潛移默化地給孩子做好榜樣。

當然,作為家長你還要明白一點,孩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耐心和恆心,同時善於抓住教育契機進行適時引導。

第二條,引導孩子尋找良好榜樣。不少孩子做事沒有條理,父母提出來的時候孩子往往無法接受,或不知應該如何去做,此時需要父母給孩子尋找良好榜樣,帶動孩子好習慣的養成。

假如孩子周圍的同學、朋友有做事非常有條理的,可以鼓勵孩子和他們一起學習和玩耍,在相處過程中學習別人按部就班的行為舉止,進而學會有條理的良好習慣。比如當孩子看到好朋友用完一個東西放回原處,寫完作業本整理好放回書包,那麼他也會跟著去做。

第三條,教會孩子如何做計劃。想讓孩子做事有計劃,可以教會孩子制訂計劃的方法,或者向孩子示範自己的計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將自己的計劃告訴孩子,並徵求他的意見,讓孩子幫助完善。

平時週末的早上,可以鼓勵孩子安排一家人一天的活動內容,當然最初的時候你可以給他一些示範,比如告訴他:「今天吃完早飯,我們去公園看花展,然後回來吃午飯,午飯後休息1個小時,1點去少年宮學畫畫,3點我帶你去科技館,回來後休息一下你開始寫周記,你覺得這樣安排如何?」這種示範幾次之後,你就可以讓他來安排和計劃了。

這樣做不僅能夠幫助孩子理解計劃的重要性,還能讓他學會自己安排要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安排的合理,可以按照孩子的安排去做;如果安排得不夠合理,或有欠缺,需要跟孩子講清為什麼。這種實踐性的鍛煉對於培養孩子做事要有計劃的好習慣十分重要。

第四條,告訴孩子做好計劃就必須執行。當孩子學會如何做計劃之後,父母必須向孩子強調執行計劃的重要性。有些孩子在指定計劃的時候信心滿滿,但執行的時候卻推三阻四,這讓計劃變成了一紙空文,沒有任何實際效用。

想讓計劃有效,必須要讓孩子按計劃辦事,不能半途而廢,比如幼兒園孩子玩完玩具後必須自己收拾好,小學生看書、做作業時要認真細緻,做完後才能去玩,中學生必須做事有責任心,把握好進度。

第五條,教會孩子按規律做事。這也是條理性的一種,旨在引導孩子周密計劃,學會有條理、有理智地生活。只有凡事都遵循客觀規律,不衝動蠻幹,才算是真正學會了有條理、有計劃的好習慣。

第六條,讓孩子事前制定好計劃。計劃不是什麼時候制訂都可以,必須要事先定好。處事嚴謹的德國人教育子女時,十分注重引導孩子做事的計劃性。當孩子告訴父母想做一件什麼事情時,父母首先不是回答「好」或「不好」,而是會問他:「你做好計劃了嗎?」

正因為如此,德國孩子做事一般比較嚴謹,往往在事前就會拿出周密的計劃,作為中國父母,當孩子提出某項要求時,也不妨問問孩子:「你的計劃呢?」當孩子逐步習慣了行動之前做計劃,他就能養成先計劃後辦事的好習慣。你可以耐心地和他討論計劃,使其趨於可行,讓孩子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

濃情智語

德國父母將做事有條理、有計劃作為培養孩子規則意識的重點內容,他們認為讓孩子遵守規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先有規則,規則即計劃,只有制訂了計劃才能去按部就班地實施。

正因為如此,德國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會有意識地教孩子做事有條理,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制訂計劃,執行計劃,進而擁有嚴謹的生活習慣。這一點,很值得中國父母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