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為什麼不能把所有東西買回家:一種有趣的孩童經濟學 > 用工作換取報酬 >

用工作換取報酬

聽了這麼多關於錢的故事之後,菜蟲就知道了,原來爸爸錢包裡的錢,不是像聚寶盆那樣,是取之不盡的。爸爸去工作,就是去勞動,用勞動來換取報酬。勞動,是衡量商品交換價值的主要標準。一件在商店出賣的物品,其真實價值,要取決於獲得這件物品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勞動者所付出的辛苦和麻煩。這是第一性的價格標準。另外還有句話叫做「物以稀為貴」,除了付出的勞動之外,還要看供求關係,如果一個物品確實稀罕,也可能賣到高價。

菜蟲也曾經用勞動換取過報酬,不過這個報酬不是由公司老闆給的,而是爸爸給的。那一次,菜蟲想買一件新玩具——一台挖土機,爸爸就提出條件:接下來的一個月中,每天的報紙和牛奶,都必須由菜蟲去拿,堅持工作一個月之後,爸爸才給他買。菜蟲答應了。其實菜蟲也有不願意去的時候,爸爸就說,你答應過的哦,男孩子說話要算數,再說,你不要玩具了嗎?菜蟲就去拿了。後來,菜蟲堅持了兩個多禮拜,爸爸覺得已經很不錯了,就給他買了挖土機。拿到這台挖土機之後,菜蟲特別珍惜,因為這是他用大半個月的勞動換來的。想想看,要是菜蟲輕易把這挖土機弄壞,他必須重新拿一個月的報紙和牛奶,才能買一台新的啊。

爸爸媽媽的工作,也是這樣來換取報酬的,這個報酬由政府或者公司來支付。當然,爸爸媽媽的工作也屬於這個社會複雜分工中的一環,必須有人去做,否則,社會的運作,也許會出現一點小問題。不過,爸爸媽媽都不是直接的物品製造者。爸爸小時候很喜歡看木匠幹活,看到木匠叮叮噹噹的,製造出一把椅子,一張床,就覺得很神奇,心想,要是長大了也能擁有這樣製造物品的技術該多好啊。後來,爸爸識字了,看了《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亮能製造「木牛流馬」,完全是木製品,但能自動搬運貨物並長途跋涉,多麼神奇啊。所以,小時候,爸爸曾經想成為一個像諸葛亮那樣的木匠或者說發明家。可是後來,爸爸發現現代化的起重機、運輸車,甚至機器人,完全超越了「木牛流馬」,該發明的已經都被發明了,輪不到爸爸來了,於是爸爸很失望,就去念大學,最後成了一名教師。教師這個工作,就是和年輕人打交道,就像菜蟲喜歡的婁老師那樣,爸爸的工作就是跟那些比菜蟲大很多的孩子們討論新的知識,以及永不放棄的夢想。

爸爸就提出條件:接下來的一個月中,每天的報紙和牛奶,都必須由菜蟲去拿,堅持工作一個月之後,爸爸才給他買。

媽媽則是一家外貿公司的會計,負責這個公司的財務運作情況。媽媽也不直接製造物品。這是因為,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密了,這是一個社會高度發達的標誌。那麼,菜蟲呢,他長大後想做什麼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