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為什麼不能把所有東西買回家:一種有趣的孩童經濟學 > 工作是什麼 >

工作是什麼

菜蟲有一套書,是德國的繪本,叫做「我的職業體驗書」,裡面有一個叫做尼科的男孩,有很多大朋友,這些朋友各自從事不同的職業,有卡車司機、消防隊員、火車司機、麵包師傅、賽車手和建築師等,這些朋友經常帶尼科去他們工作的地方玩。菜蟲在讀這套書的時候,也就變成了其中某一個職業的從事者。比如,菜蟲在成為建築師的時候,他就會把家裡的積木都拿出來,在地上排成規模很大的一個城市。有教堂、學校、花園以及兩條坐在門口的小狗,一個放學回家的小姑娘。就是這樣,因為在這個書裡,大人們就是這樣工作的:有的人在屋子裡工作,有的人在室外工作,有的人需要爬到天上去,而有的人,則需要鑽到地底下去。

放假的時候,菜蟲會去鄉下玩。鄉下很好玩,有田野、小溪以及各種有趣的東西。有一陣菜蟲最喜歡玩的東西,是村子口的一大堆沙子,堆得像小山一樣。菜蟲從家裡拿了鏟子、小鋤頭、塑料釘耙以及一個小塑料桶,全副武裝,專心致志玩沙子。在爸爸的幫助下,菜蟲在沙堆上建起來一條高速公路、一條隧道以及一個城堡。這個時候,菜蟲覺得自己又是建築師了。不過,當菜蟲要把這堆沙子撒掉的時候,爸爸不允許,因為這堆沙子,是鄰居的大伯伯用來造新房子的。大伯伯找了幾個人,這幾個人在鄉下被叫做泥水匠,其實就是建築師啦,他們要為大伯伯造一所真正的房子。這樣,菜蟲就有了很好的機會去觀察一所真正的房子是怎樣造起來的。有好幾天,菜蟲一起床,早飯都來不及吃,就跑去看造房子,看幾位工人叔叔把水泥和沙子摻在一起,加水和好,然後把紅磚一塊一塊砌起來,砌成一堵牆;等到牆高得夠不著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搭腳手架。後來,很可惜,房子還沒造好,菜蟲就回城裡了。很久之後,菜蟲才再去鄉下,這時大伯伯家的新房子已經造好了,菜蟲就沒有機會再觀察泥水匠的工作了。

不過,這一次去鄉下,菜蟲迷上了種馬鈴薯。是這樣的:菜蟲爸爸的姑父,就是菜蟲叫公公的人,在辦廠之餘,還喜歡在地裡種點蔬菜。一次,菜蟲在公公家裡玩,知道公公要去地裡種馬鈴薯,就跟去了。這一次,菜蟲做了農民伯伯。公公在前一天已經把地都翻好了,只要把馬鈴薯的苗放進去,蓋上泥土,再澆點水,就成了。菜蟲也學會了把馬鈴薯的苗放進土裡,然後再用邊上的松土蓋上。公公告訴菜蟲,過幾個月再來,土裡就會長出大個的馬鈴薯了,公公希望到時候和菜蟲一起來挖呢。

菜蟲也學會了把馬鈴薯的苗放進土裡,然後再用邊上的松土蓋上。

菜蟲知道,蓋了房子,就有新房子住了,種了馬鈴薯,就有馬鈴薯吃了。菜蟲很喜歡吃馬鈴薯燒肉,很香很鮮美。我們的衣食住行,就離不開這樣的工作。

事實上,人有各種各樣的需要,光從我們用到的物品方面,需求就很複雜,需要不同的人去從事不同的工作,來生產這些東西。很久很久以前,人類的祖先就已經學會了用勞動來獲得所需,以維持自己的生存。有人從事紡織業,有人會製作木匠用的釘子,有人是種水稻的,有人是放牧的。這些不同的工作,提供了不同的勞動產品,我們的生活就變得非常豐富。而且多數時候,即便是生產一件東西,也需要很多人來提供勞動,分工合作,才能得到。

一個叫亞當·斯密的英國人,寫過一本叫做《國富論》的書,裡面闡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他舉了一個例子,一件呢絨上衣,就需要許多勞動者聯合的工作。為完成這一看似簡單的物品,實際上必須要有牧羊人、剪羊毛者、梳羊毛者、染工、粗梳工、紡工、漂白工、裁縫工以及其他許多人,聯合起來工作。加上這些勞動者居住的地方往往相隔很遠,把材料從甲地運到乙地,又需要無數的商人和運輸者。比方說,染工所用的染料,常常需要從世界各地採購,這該需要多少製造業和運輸業的從業者啊——水手、船工、帆布製造商、繩索製造商……而為生產這些從業者所使用的工具,又需要多少種類的勞動啊!

因此,工作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人們需要從事各種各樣的工作,有了不同的分工,我們才有了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人們還需要通過工作而獲得報酬,獲得金錢,以滿足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