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日本父母這樣教孩子負責 > 第一章 獨立精神:為孩子的生活習慣負責,引導孩子打理自己的事務 >

第一章 獨立精神:為孩子的生活習慣負責,引導孩子打理自己的事務

1.會坐,就能自己吃飯

張雅是個生活在日本的中國媽媽。5年前,她來到日本留學,在一家西餐廳打工時認識了現在的日本老公。張雅結婚有了孩子後,便像很多日本女人一樣,當起了全職媽媽。

有一次,張雅的兒子因為不小心摔下樓梯,被醫生診斷為骨折,得住院幾天。由於晚上不能陪床,張雅不得不離開。第二天一早,病房的門一開,她便跑進來看兒子。兒子已醒了,正坐在自己的小床上,面前擺放著一張小桌子,上面擺滿了早飯。早飯的量雖不大,但種類多,營養均衡。

兒子當時呆呆地坐在病床上,望著眼前的早飯不知所措。他向來是由媽媽餵飯,所以根本不知道如何自己吃飯。張雅看到了很氣憤,直接問護士:「為什麼沒有人餵我的孩子吃飯?他才只有1歲多。」

面對張雅的憤怒,護士倒沒有生氣,而是用一種很疑惑的口吻問道:「1歲多的孩子應該會自己吃飯,左邊床上的孩子比您的孩子還要小上1個多月。」

左邊床上的小孩子正在用手抓著吃飯,吃得滿臉都是麵包屑。

見張雅愣了一下,護士又說道:「我剛剛一直在觀察您的孩子,感到很奇怪,吃飯應是人的本能,他怎麼不會?」

張雅說道:「在家裡,我一直都是在餵他吃飯,從來沒想過要讓他自己吃。」

護士這時微笑了起來,說道:「您應該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自己學著吃飯。」說著,她很客氣地將張雅請出了病房,帶她進了監控室。

在監控室裡,張雅看到自己的兒子見媽媽離開後,頓時驚慌失措,然後又看了看身邊幾個吃得正香的小孩子,眼睛裡充滿了淚水。隔了幾分鐘,也許是餓得受不了了,兒子也學著那幾個小孩子,用手抓起了麵包,往嘴裡塞;吃完後,又喝牛奶,再吃水果切片和雞蛋……兒子吃得滿嘴髒污,麵包屑還落了滿身,顯得狼狽不堪。

「您看到了吧,」護士的嘴角綻出了笑意,「他其實是會吃飯的。」

出院後,張雅的兒子就開始自己吃飯了,他在家裡揮舞著小勺子,舀著吃飯,吃得不亦樂乎。

中國同學聚會時,張雅對幾個同學說起了這事,其中一個在日本生活了10年,已有了兩個孩子的女同學感歎萬分,她說道:「幾年前,我剛生下第一個孩子時,出於疼愛,便堅持給他餵飯,有時為了讓他多吃一口,我還端著碗跟在他屁股後面追。現在兒子進了幼兒園,吃飯慢、不愛吃飯成了最大的問題;別的小朋友都吃完了,他的碗裡的飯還有一大堆。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日本媽媽都是讓孩子從小自己吃飯,不但能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還能使他們吃得更香。後來,我的小女兒出生,我就放手讓她自己吃,她在8個月左右就能拿著小勺子喝粥了,小餐桌還被她弄得一塌糊塗。待她大一點後,與大兒子相比,她特別愛吃飯,哪怕有時想賴床,可一聽到說要吃飯了,就立刻從床上跳起來了……」

大家聽到這裡,不禁都笑了起來。

日本媽媽們一向都習慣讓自己的孩子早點兒學會吃飯。她們認為,只要孩子會坐,或者有了想自己吃飯的願望,就要把他們放在小孩專用的小餐桌旁,讓他們自己來吃飯。她們不怕小餐桌被弄得一團糟,也不怕孩子身上滿是湯湯水水,只要孩子自己肯吃飯就好。看到孩子興高采烈地吃飯,她們的臉上便露出滿意而愉悅的笑容。

這種情景在國內大概是不可想像的吧。國內現在盛行「6+1」養育模式,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再加上爸爸媽媽全都圍著一個小孩子轉,要是孩子不肯吃飯,那可愁壞了這些長輩們。不要說捧著碗跟在孩子屁股後面追,就是用送禮物、滿足孩子願望等方式也非要讓孩子吃飯不可。但這樣做的結果非但讓孩子變得不愛吃飯,還讓他們變得「囂張跋扈」,與長輩們「談條件」,讓吃飯「變了質」。

再看日本的教育,雖然讓孩子幾個月大時就自己吃飯,顯得「殘酷」、「狠心」,可恰恰就是這種「冷酷」培養了孩子的獨立動手能力。在日本媽媽看來,讓孩子自己吃飯,是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第一步,對他們今後的性格培養也有積極影響。

慧言慧語

日本認為兒童決定了國家的未來,因而極為注重兒童教育。日本人重視培養兒童的堅韌、獨立、自主等精神,讓孩子們知道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將來才能成為日本社會需要的人。

堅韌不拔、獨立自強是日本人比較突出的性格。日本人認為,這一性格來自於嬰幼兒時的早期教育,他們認為成功不是能力的結果,而是努力的結果,因此尤為注重培養幼兒的上進精神和拚搏精神。他們要求1歲的兒童能建立獨立的信心,2歲的幼兒能成為堅強的人,3歲的幼兒則能具有自信心與社會性。由此看來,日本媽媽們讓幾個月大的孩子就學著自己吃飯也不是件稀奇的事了。

2.孩子3歲就能進廚房

在國內,許多父母都將廚房列為孩子的「禁區」。當好奇心強烈的孩子想要走進廚房看一看、摸一摸的時候,父母總是將他們拒之門外。因為,在父母看來,孩子應該有獨立能力,但是不一定要學做飯。

趙小姐的女兒今年讀小學四年級。趙小姐坦言,她從來沒有讓女兒進過廚房做家務。她這樣說道:「別說女兒了,就連我自己都不會做飯。從小到大都是我媽媽做飯的。生了孩子以後,我們一直和老人住在一起,媽媽不在家,沒人做飯的時候,我就會帶著女兒一起去飯店吃飯,感覺也沒有什麼。等我女兒長大以後,可能都是吃快餐了,誰還會親自下廚啊?而且,現在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並不一定要人人都會做飯啊。」

在國內父母拒絕孩子進廚房的時候,日本的媽媽們早已掀起了一股「讓小孩子走進廚房」的烹飪風潮。

在日本,有許多關於「廚房教育」的書籍、菜譜以及光盤。不僅如此,「廚房育兒」以及「兒童烹飪」早已成為日本家庭的一種休閒娛樂活動。

為了培養孩子的智能,增長他們的學習能力,許多日本媽媽都會帶著孩子一起去「烹調學校」學習烹飪。孩子們戴上小袖套,穿上小圍裙,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淘米、洗菜、切菜等各種技巧,甚至就連不能用肥皂清洗小海貝,切完生肉以後如果還要切熟食要選擇另一個切菜板,以及如何在打雞蛋的時候不將蛋殼掉進碗裡等各種細節,也要一一學習。

在日本媽媽看來,對3歲的孩子而言,「廚房教育」十分重要。因為這時的孩子有著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他們希望有一個更大的獨立活動的範圍,而且他們也願意獨立做新的事情。

此外,3歲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識」的關鍵時期。讓他們學習擇菜、洗菜、淘米,甚至學習炒菜、煲湯,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心以及安全感,讓他們感覺到,他們也是被依靠、被依賴的。

福田有美子的兒子上幼兒園時就已經經過專門的烹飪培訓,現在已經有5年的廚齡,不僅能做出生魚片、天麩羅、素燒、壽司等一些家常菜,甚至還能做出幾道中國菜,比如宮保雞丁。

有美子在兒子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就開始讓他學習洗碗——事實上是允許他玩水。有的時候,兒子磨磨蹭蹭,因為水實在是太好玩兒了,即便是衣袖都弄濕了、玩髒了,他也很開心。

有人曾經問過福田有美子:「孩子把衣服玩濕了、玩髒了,你會不會責罵孩子?」

有美子笑著答道:「為什麼要責罵呢?當孩子玩兒夠了,我再跟他一起去泡澡,這難道不是一個很好的親子遊戲嗎?」

當然,有美子並不是隨意讓兒子在廚房裡玩耍,而是看了關於「廚房教育」方面的圖書,也曾帶著兒子一起去幼兒園開辦的「烹飪實習」課裡見習。早在兒子3歲的時候,她就開始讓兒子烹飪。在烹飪之前,她就把食物的營養、廚具的使用方法、特別是菜刀與火的危險性等問題,對兒子進行一一說明。而且,在整個烹飪的過程中,只要不危及人身安全,有美子都會讓兒子做主。

有美子說,廚房育兒的很多益處已經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得到彰顯。以前,她的兒子性格十分內向,對她有很強的依賴,可現在不一樣了,兒子變得開朗、積極、主動,而且在學校裡交了許多好朋友,跟他們的關係處得非常好。

更讓她感到欣慰的是,自從兒子進入小學以後,變得越來越懂事,不僅會幫她分擔家務,每到星期天的時候,還會為她和丈夫做上一頓飯。雖然只是普通的一頓飯,但足以安慰父母之心了。

從有美子「廚房育兒」來看,「兒童烹飪」的確是好處多多。會做飯的孩子除了變得更獨立、更有安全感以外,還能在廚房裡學習各種知識與技能。比如,孩子從小與菜刀、火等危險的東西打交道,可以讓他的手腳變得更加靈活,促進智能的發育;還可以讓他學習數數、認識顏色,體驗酸甜苦辣鹹的不同味道。

「兒童烹飪」有利於讓孩子感受到「享受必須靠辛苦才能換來」。如若不然,孩子極易形成好逸惡勞的性格,養成動輒就去飯店「撮一頓」的習慣,如此一來,孩子永遠不知道「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道理。

「兒童烹飪」有利於增進親子關係。在有效的時間裡,孩子和爸爸媽媽共同完成一項工作,在此期間,有交流,有合作,利於增進彼此間的感情。有美子與兒子關係好,離不開「兒童烹飪」在當中所起的作用。

「兒童烹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廚房育兒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與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養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不過,雖然廚房育兒好處多多,但是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在日本,媽媽們在讓孩子進廚房幫忙之前,往往會和他們約法三章,比如,做飯之前必須洗手,禁止在廚房裡亂跑,媽媽不在的情況下不能使用菜刀或者接觸火。

學習烹調並不一定要將地點設在廚房,日本媽媽們通常會選擇一個大大的飯桌,將各種烹調使用材料擺在上面,有利於媽媽在旁輔助。她們在孩子初次接觸烹飪的時候,不會讓孩子使用菜刀、火等危險物品,往往是由拌菜類、三明治、飯糰子等開始。當孩子喜歡上烹飪,且對各種材料有了一定的操控能力的時候,才會讓他們使用刀具、爐子。

當然,日本媽媽們還會專門為孩子準備一套合身的圍裙,準備一個腳踏台,以使孩子的身高與爐台相匹配。由於大人用的刀,刀把過粗,因此她們還會為孩子準備一把小一點兒的菜刀,或者一把不怎麼鋒利的刀。

日本媽媽不會要求孩子一下子成為大廚,她們會先讓孩子從煮菜開始學習,接著再讓孩子學習燉、炒、烤等各種烹飪方法,循序漸進。

最後,她們還會讓孩子一同參與打掃、洗碗筷等各種收尾工作,以使孩子養成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

慧言慧語

廚房是教育孩子的一個好課堂。這個課堂裡,日本媽媽們以鼓勵為主,充分發揮了孩子的主動性,使孩子的動手及自理能力得到了培養,同時,也增進了親子間的關係。

切莫小看做家事,做家事。尤其是進入廚房幫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個性,讓孩子從小為「入得廚房,出得廳堂」打下堅實的基礎。

3.今天讓孩子當家!

林瑞最近很是苦惱,兒子參加完中考後,徹底進入了放鬆狀態,每天不是看電視、打遊戲,就是和同學一起玩兒,不僅如此,短短半個月,兒子居然花掉了1500元。雖然家裡的經濟狀況還可以,但兒子花錢如流水的狀態,讓林瑞非常擔心,這樣沒有理財觀念,將來自己出去上學、獨自生活,肯定會入不敷出的!

其實,像林瑞兒子這樣的情況在中國非常普遍。許多孩子的生活過於安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的孩子只知吃喝玩樂,連最起碼的獨立生活能力都沒有。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舊社會,因生活所迫,孩子早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而現在的孩子,不是不會當家,而是因為他們沒有當家的機會。父母對孩子的過度寵愛,使他們喪失了許多鍛煉的機會。

獨立自主對孩子的生活、學習,以及未來的事業和家庭生活將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遺憾的是,中國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沒有獨立自主的意識。為了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父母不妨讓孩子學做一個「當家人」。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在日本,父母通常會讓孩子在週末或者假期的時候當家,以此來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對孩子而言,家庭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甚至每一次體驗都可以幫助孩子收穫很多。可以說,家庭生活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早期教育環境。比如,一次簡單的買菜,從討論做什麼菜,到選擇材料;從如何控制量的大小,到如何問價、如何比價,再到最後的支付等一個循環的過程都討論過。這看起來十分簡單,但是對孩子來說,他們不但有機會表達,而且還可以展現、鍛煉思考的能力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十分特殊,不僅是孩子的守護者、監督者,而且還是孩子的引導者。作為孩子的終身老師,父母應該盡可能多地為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而不要事事包辦代替,剝奪了他獲得成就感的機會。

米琪跟丈夫都是家中的獨苗兒,他倆又只有濤濤一個兒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濤濤的寵愛可想而知。剛上一年級的濤濤深知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因此每當在爸媽那裡碰釘子以後,就會去找老人撒嬌。老人心疼小傢伙,可謂是有求必應。對於這樣一個小調皮,米琪真不知該如何教育才好。

一次偶然的機會,米琪認識了來自日本靜岡縣的佑雁女士。佑雁也有一個跟濤濤同齡的兒子,不僅學習成績好,還十分乖巧懂事。米琪很好奇這位日本媽媽是如何教育兒子的,為什麼自己的兒子是家裡的「小帝王」,而佑雁的兒子卻是家中的「乖乖虎」?

聊天過程中,佑雁告訴米琪,每個週末,她都會讓兒子當一天家,以此來鍛煉兒子各方面的能力。她兒子5歲時就開始學做飯了,洗菜、切菜,還有拖地,有時還會幫大人洗衣服。一聽「當家」兩個字,米琪心想「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或許試著讓濤濤當一天家,他也能得到鍛煉。當天晚上,米琪便和丈夫商量此事,丈夫當然全力支持。

第二天正好是週六,早晨米琪對濤濤說:「寶貝,今天我們玩一個遊戲怎麼樣?」濤濤興奮地問道:「什麼遊戲?」米琪故作神秘地說:「遊戲的名字叫『濤濤當家』。」濤濤拍手叫好,他覺得只要是遊戲肯定會很好玩。

米琪繼續說道:「濤濤,你想想,爸爸媽媽早晨起床以後,先做什麼呢?」

「先整理床,再洗臉,然後煮粥。還有去買菜,做飯,洗衣服……剩下的就想不起來了。」

「那好,咱們先把想到的完成吧!濤濤準備讓大家吃什麼早飯呢?」米琪笑著問。

「那咱們早晨就吃方便麵吧。」說完,濤濤開始請教如何打開煤氣灶,之後學著媽媽的樣子,繫上圍裙走進了廚房。煮完面,濤濤一隻手拿著5個碗出來了,讓幾個大人替他捏了一把汗。他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他自己各盛了一碗。吃完後,濤濤又學著媽媽的樣子去洗碗。米琪不放心地跟在身後。她看到兒子一手捧著泡沫,一手拿著碗對著水龍頭衝啊沖,好奇地問:「濤濤,你倒了多少洗潔精啊?」

「一點點。」

米琪打開洗潔精瓶子看了看,哭笑不得:「寶貝,半瓶洗潔精都被你倒下去了,記得下次少用一點,水跟洗潔精都是用錢買的,如果你多用一點兒,那麼你就要少買一個玩具。」

「真的?那我以後少放點兒。」

洗完碗以後,濤濤帶領媽媽奔赴菜市場,採購中午要吃的食物。到了菜市場,濤濤很興奮,這兒看看,那兒瞅瞅。濤濤決定中午煮西紅柿雞蛋面。他走到賣西紅柿的攤位前,學著大人的樣子挑起了西紅柿,由於不會挑揀,袋子裡大大小小、好的壞的都有。媽媽將壞的拿出來,教濤濤如何挑揀西紅柿。

中午由濤濤下廚,爸爸在一旁協助煮麵。這面真的是別具風格,尤其是面裡大塊兒的西紅柿,一看就是濤濤因為不熟練切的;面裡的雞蛋呈碎狀,不是因為放雞蛋時間不長就去攪動,就是雞蛋放晚了。雖然看起來不怎麼樣,但是最起碼證明,在煮麵的時候,濤濤做得最多。

看著兒子幫大家分面,又親自端到每個人的跟前,米琪欣慰地笑了。雖然兒子做的飯不是很豐盛,讓大家過了一個「面節」,但是她相信,這些都是可以鍛煉的,假以時日,兒子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當家人」。

日本父母認為,只要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就應該讓孩子自己做,而不要包辦代替。他們讓孩子當家,正是秉持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許多時候,中國父母總是將孩子保護得很好,捨不得讓他們做家務,哪怕是簡單的拖地、洗襪子。雖然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樣下去,不僅會讓孩子錯失鍛煉的良好機會,還會導致孩子產生依賴心理,長大後無法獨立生活。

當一個人仰視參天大樹的時候,也許會想要大樹為自己遮風擋雨;而當俯視一棵小幼苗的時候,又往往會感覺到自己的強大,進而產生出呵護它的慾望。孩子也不例外,當他面對的是無所不能的父母時,難免會產生依賴心理。

反過來,倘若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得「懶一點」、「笨一點」,那麼孩子就會變得更加勤快、更加聰明。讓孩子「當家」,無疑就是一次讓孩子變得更加勤快、更加聰明的機會。想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未來,獨立精神必不可少。讓孩子「當家」既能讓孩子得到鍛煉,又能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讓父母從家務壓力中得到一定緩解,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父母不妨改變一下傳統的教育觀念,在安全與可能的情況下,試著放開孩子的手,讓孩子多嘗試、多冒險,早當當家!

慧言慧語

日本父母從來不怕孩子吃苦,也不擔心孩子做不好。因為他們知道,孩子其實並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那樣笨,許多事情學一學就會了,當家也是如此。

如果因為孩子一點點的錯誤,就拒絕提供孩子當家的機會,是不明智的。因為不給孩子當家的機會,其實就是拒絕孩子成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父母做事都有做不好的時候,何況是孩子,因此,對於孩子當家,一定不能過於追求完美,只要有所進步就好。

4.給垃圾分類?孩子能做到

在日本,孩子剛剛入園的第一天,幼兒園就會要求父母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有書包、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的衣服的包、裝餐具的包、裝毛毯的包等各種包。不僅如此,幼兒園還做了各種各樣的規定,如A包的長度,B包的寬度,C包放到D包裡面,E包則要放到F包裡面等。

這讓許多定居日本的中國父母感到非常迷惑,為什麼日本人就連孩子的包包也要弄得如此複雜?後來,當他們看到孩子能夠有條理地收拾物品時才明白,原來日本人早在幼兒園階段就已經開始培養孩子的分類能力了。如此一來,日本孩子能夠對垃圾進行精細分類處理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分類已經成為孩子必知必會的常識性技能,「垃圾分類」也成為熱點詞彙,並逐漸進入到人們的視線。這不,汪琳家住的小區就舉辦了這樣一場活動。

重視「『垃圾分類』,保護身邊環境」的口號,不僅大人,連孩子都知道。但是這件事說說簡單,真正做起來,恐怕很多孩子都不會。

看到小區門口貼的活動標語:「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汪琳不禁心動,她知道這是培養兒子獨立精神和愛護環境意識的好機會。

週六早上,汪琳和兒子小華很早就趕到了活動現場。人員到的差不多了,主辦方開始講述活動規則,活動期間,父母只能在一旁觀看,從頭到尾要由孩子們獨立完成。

活動開始了,地上擺了許多塑料包裝、果皮菜葉、過期食品、廢舊電池……可是,這些生活垃圾到底是可回收,還是不可回收呢?這看似十分簡單的問題,卻難住了現場的孩子們。

平日裡,汪琳從沒給小華上「垃圾分類」這一課,看著他跟其他孩子一邊琢磨每一種垃圾的特點,一邊把它們分類,她有點兒替孩子們著急,因為孩子們竟然把過期的藥品、廢舊電池和其他垃圾放在了一起,這樣很容易造成污染。

活動結束,孩子們身上弄得髒兮兮的,卻沒有獲勝,這讓小華有些不開心,汪琳告訴小華錯在哪兒了,誰知小華不服氣地說:「把所有垃圾都放到一個袋子裡,再扔到垃圾桶裡,就已經很講衛生了,還省時間,分類多浪費時間啊。」

聽了兒子的話,汪琳深深地擔憂起來,孩子連最起碼獨立生活的能力都沒有,以後可怎麼辦?她想到之前和朋友聊起的一件事:

她的朋友去日本進修,入境辦理「外國人登陸證」時,有專人為她講解怎樣進行垃圾分類和相關事項,還送了她一本「垃圾掛歷」,一年12個月,每個月一張,講垃圾分類的知識及操作方法。到了東京,她拿到第一份文件也是關於垃圾方面的:《資源與垃圾的分類及丟棄方法》,共12頁,圖文並茂。

當汪琳和她聊起日本見聞,她說在日本最大的收穫是「扔垃圾」,這讓汪琳很是不解。朋友告訴她:「日本人在吃完碗狀的方便面後,最上面的紙蓋為可燃垃圾,麵碗是廢塑料,外面那層塑料薄膜是不可燃垃圾,這些不能放在一起,需要分門別類投放,而且在把麵碗扔進廢塑料垃圾袋之前,要將其用水洗乾淨,並曬乾。」

此外,朋友還說,一次自己在名古屋的一家商場門前,發現擺了8種垃圾箱,有投擲紙類、紙板類、塑料瓶、塑料製品、玻璃瓶、鋁罐、玻璃瓶及其他垃圾等箱子。她正好奇,兩位小學生模樣的男孩走過來,把擰下來的瓶蓋扔進一個箱子裡,再撕下玻璃瓶上的標籤扔進另一個箱子裡,最後才把玻璃瓶扔進又一個箱子,動作十分嫻熟,看來他們很熟悉這些箱子的「胃口」。

想到這裡,汪琳發現了日本孩子和中國孩子的差距,她決定帶兒子去日本親身感受一下。

一個月後,汪琳母子到了名古屋。在參觀這個城市的時候,很湊巧趕上了某個小區的幼兒垃圾分類比賽。

參加此次比賽的都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工作人員先給參賽的小朋友講解了一下垃圾分類的知識,比如過期藥品、廢舊電池屬於有害垃圾,需要對其進行特殊處理,要扔進紅色的垃圾桶裡;剩菜剩飯、果皮、菜根等屬於廚房垃圾,要扔進綠色的垃圾桶裡等。

學習了基本知識後,小朋友們就開始工作了。他們先將混在一起的垃圾區分開,再有條不紊地扔到5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裡。從表面上看,區分垃圾很簡單,但操作起來卻有許多的難點。

汪琳看到一位身穿綠色衣服的小朋友處理一杯喝過的茶水,他先是把水倒進水池裡,然後把廢茶葉倒進紅色的垃圾箱桶裡,最後又把一次性水杯扔在了其他垃圾桶裡。

小華也全程關注著比賽,他看到小朋友僅僅倒一杯喝過的茶水就那麼麻煩,好奇地問道:「媽媽,他們處理垃圾怎麼那麼複雜啊?我跟奶奶經常把所有的垃圾都放到一個袋子裡,然後把它們扔到同一個垃圾桶裡。」

汪琳知道兒子已經形成不良的習慣了,她解釋說:「一定要把那些垃圾分類,否則,就會污染到環境。」

「原來是這樣!回去以後我也要對把家裡的垃圾分類。」小華堅定地點了點頭。汪琳暗想,就沖這個,也不枉帶兒子來日本一趟!

網上曾有一篇名為「什麼才是輸在起跑線上,和日本學生共進午餐有感」的帖子,裡面寫道,那些日本孩子「哪怕是一瓶牛奶,也要將塑料蓋和紙盒進行垃圾分類,飯後主動收碗擦桌子、倒剩飯剩菜……」

當時,一群中國孩子到日本小學進行訪問,在吃飯的時候,日本孩子幫中國孩子將牛奶瓶上的繩子解開,之後再把繩子與瓶蓋分開,分別裝到兩個不同的杯子裡。中國孩子一解開瓶子,馬上就會有日本孩子接過取下來的繩子與瓶蓋。這是因為,日本孩子早已形成了垃圾分類的意識。

日本孩子從小就被灌輸了垃圾分類的思想。在扔垃圾之前,日本人會清洗垃圾,然後會根據垃圾的材質來進行分類盛裝。因此,日本連垃圾都是乾淨的。日本父母在做這些的時候,會讓孩子在一旁看著。當孩子年齡稍微大些的時候,就會讓孩子跟著一起做。

環保教育是在不分地點、不分大小的一點一滴的積累中建立起來的。「不分地點,讓垃圾分類成為習慣」,這是日本人的思想。的確,不管垃圾分類的口號喊得如何響,如何激昂,都不及牽著孩子的手把廢舊電池裝進回收箱來得實在。

日本人對待垃圾分類的認真精神,使得他們國家的垃圾分類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也使他們孩子的獨立能力穩居世界前列。要做到這一點,中國父母可能要向日本父母學習,「從娃娃抓起」,培養孩子的認真分類精神。

慧言慧語

其實,給垃圾分類,孩子完全可以做到。只是培養孩子的垃圾分類意識,任重而道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妨讓孩子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多讓孩子參加一些「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的活動,逐漸給孩子灌輸垃圾分類的思想。一旦孩子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給垃圾分類也就成了舉手之勞。

父母的榜樣作用不可忽視。倘若父母自己都做不到不亂扔垃圾、給垃圾分類,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到呢?因此,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當孩子的好榜樣。

5.穿脫小衣服,練就獨立能力

趙萌是一名中國媽媽,去年的時候,由於丈夫被分配到了日本分公司,為了不異地分居,趙萌只好帶著4歲的女兒小夢,隨丈夫一起去了日本。

在去日本之前,小夢已經在國內讀了一年幼兒園。當時,小夢早晨的衣服都是由趙萌幫著穿,到了幼兒園以後,趙萌也從來沒有擔心過女兒的脫穿衣問題。因為,小夢所就讀的那家幼兒園有一批十分負責的老師,她們會幫助孩子脫穿衣服。

然而,到了日本以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小夢的幼兒園是統一服裝,春秋兩季需要換裝,全年登園的時候,最外邊都要穿幼兒園的套頭衫,穿短褲,戴蓓蕾帽(夏天的時候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

到了幼兒園的時候,小夢及其他小朋友就要脫掉套頭衫,換上玩耍時的罩衣,同時還要脫下自己的鞋子,換上白色的芭蕾鞋。而當小朋友們去操場玩的時候,還要再換回自己的鞋子。

其實,這些還不是最麻煩的。小夢開學的時候,老師要求拿一組換的衣服,趙萌以為,那是防備小朋友們玩耍的時候弄髒衣服備用的。但是,事實卻出乎趙萌的意料。原來,小朋友們在中午會睡午覺,當他們醒了以後需要重新換一套衣服。如果幼兒園帶著小朋友們在外邊宿泊,那麼,趙萌往往要為小夢準備許多套換洗的衣服。

趙萌每天早上把小夢送到幼兒園,小夢都要重複那麼一套換衣的程序。起初小夢還在菊花班的時候,看著女兒的動作實在是很慢,趙萌不免代勞。但是,不久之後,趙萌發現,其他的日本媽媽都是站在一旁,看著自己的孩子換衣服,從來不伸手幫忙。

後來,趙萌意識到,日本幼兒園正是利用小朋友們每天的換衣、穿衣,來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小朋友們到了幼兒園以後,換衣服、放聯繫人手冊、貼當天的標籤、掛手絹,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讓小朋友們養成做事有條不紊的良好習慣。

去到日本以後,趙萌發現女兒成長得十分明顯。過去,小夢從來不自己脫穿衣服,而到了日本以後,在那種氛圍的熏陶之下,小夢已經學會了脫穿衣服。看到女兒的這種變化,趙萌的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在日本,孩子在入園的時候,有一項要求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完成的,那就是脫穿小衣服。當然,在媽媽們的鼓勵之下,孩子們做得非常好。

反觀國內,這些本該由孩子做的事情,在家時都是媽媽代勞。到了幼兒園以後,按理來說,應該由自己來完成了,可事實卻不是如此。

張小姐是幼兒園小班的一名老師,在一天的各個環節中,她經常聽到孩子需要她幫忙的聲音。

吃餐點的時候,孩子舉著麵包說:「張老師,我不會撕,你幫我撕開。」上完廁所,孩子褲子沒提就出來了,邊走邊喊:「張老師,我不會提褲子,你幫我提一下。」有的孩子就連搬椅子也會尋求幫助:「張老師,我不會搬椅子。」一天當中,張小姐聽到次數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張老師,我不會……」。

夏天午休的時候,孩子們都不用脫衣服。可如今,天氣逐漸轉涼,他們的衣服由一件增加到兩件,甚至3件。於是,在午休的時候,張小姐工作的內容又添加了一項,那就是為孩子們穿脫衣服。

因此,張小姐一走進午睡室,說「我不會」的孩子多得更不用說了。這個孩子說「張老師,我不會脫褲子」,那個孩子說「張老師,我不會脫衣服」。這些孩子在家裡都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寵壞了。值得欣慰的是,有幾個能幹的孩子在張小姐的引導下,也能試著穿脫衣服,但其中,會脫衣服的孩子有許多,而會穿衣服的孩子卻沒有幾個,絕大多數的孩子都需要老師的幫忙。

張小姐就脫穿衣服一事,曾向許多孩子的家長瞭解過一些情況,她這才知道,這些孩子在家裡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過的都是「衣來伸手」的日裡,像脫穿衣服這樣簡單的事情,也都是家長幫忙。張小姐知道,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一旦到了冬天,給孩子們一個個穿衣服將是一項大工程,而最後那個穿的孩子勢必會凍壞。

於是,張小姐以及其他幾位老師強調孩子們學習自己脫穿小衣服,在老師們的一致要求下,絕大多數的孩子才開始嘗試脫穿衣服。

要想讓孩子煉就獨立能力,脫穿小衣服是最基本的一件事情。然而,在中國,這些原本在入園時就應學會的事情,許多孩子在進入小學之後,仍然需要父母幫忙。

有機構對哈爾濱市部分小學生一年級到五年級的378名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有50%以上的小學生腳上穿的鞋子是不需要繫鞋帶的,還有一部分小學生就連穿衣服也要父母幫忙。

哈爾濱市陳女士介紹,她的兒子是一名三年級的學生了,前些日子她給兒子買了一件需要扣扣子的外套。令她沒想到的是,兒子還沒等穿上新衣服,就因為衣服的扣子太多而哭著說,不想穿了。

此種情況,是國內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青島市2010年學生體質檢測的過程中,小學生們自理能力差的缺點也隨之暴露出來。有的小學一年級一個班40多個人,可是會繫鞋帶的僅有10個人,甚至一些二年級的學生,只會脫衣服,不會穿衣服,他們並未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在孩子脫穿衣服一事上,國內父母確實應該向日本媽媽們學習,借鑒她們教孩子脫穿衣服的方法。

日本媽媽們懂得培養孩子脫穿衣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如剛開始讓孩子穿衣的時候,她們往往會特意將買回來的新衣服給孩子穿,並告訴孩子剛買回來的新衣服穿在身上十分漂亮。有的時候,她們會讓孩子學穿一些顏色鮮艷,或者帶有動物圖案的衣服等,以便引起孩子穿衣的興趣。

日本媽媽們從來不會強迫孩子。當孩子不願意自己穿衣服的時候,她們不會強制孩子,或對其進行打罵,逼其「就範」。她們通常會給孩子講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孩子知道獨立生活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與此同時,她們還會和孩子進行穿衣服比賽,或者把其他同齡的孩子搬出來作為榜樣,激發孩子的求勝慾望,通過引導,使他樂意自己穿衣服。

日本媽媽們在教孩子正確穿衣時往往會不厭其煩。為了讓孩子學會自己脫穿衣服、擺脫依賴心理,她們通常會不厭其煩地教孩子如何穿衣,比如,外套怎麼穿,紐扣怎麼扣,褲帶怎麼系等。當然了,在孩子獨立穿衣以後,媽媽們還會檢查孩子的衣服穿得正確、整齊與否,實施多鼓勵、多表揚的策略,如此堅持下去,孩子就會逐漸養成自己穿衣的習慣。

日本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學會脫穿衣服,這與媽媽們的獨特的教育方法是分不開的。放眼國內,許多父母往往不捨得讓孩子自己動手穿衣服,於是,孩子不得不處於「衣來伸手」的被動地位。

其實,在孩子1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形成自我意識,有著很高的主動性,這個時候是教會孩子脫穿衣服的重要時期。在練習脫穿衣的過程中,不但可以增強孩子的手指靈活度,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習慣。

慧言慧語

學會穿脫小衣服,是練就孩子獨立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孩子2~4歲的時候,就已能夠完成脫穿衣服的大部分程序。2歲的時候,孩子就可以學習自己脫衣服;3歲的時候,孩子就可以學習自己穿衣服;3歲半左右的時候,孩子就可以進行扣紐扣的學習;5歲的時候,絕大部分的孩子就可以自己穿衣服,但還不會自己繫鞋帶。

倘若孩子第一次試著自己穿衣服的時候,有一個愉快的心情,那麼,他脫穿衣服的學習過程就會進行得十分順利。日本媽媽們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她們在教會孩子脫穿衣服的時候,不僅會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同時還會施以獎勵的手段,以達到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目的。

6.日本小公主東西自己提

鄭萍和鄭華是兩姐妹,去年的時候,妹妹鄭華帶著5歲的女兒去了日本居住,而姐姐鄭萍一家則一直生活在北京。

一天深夜,鄭萍給妹妹打了個電話,焦急地說14歲的兒子小克離家出走了,接著她給妹妹講述了小克出走的原因:「當天晚上,我帶著小克到從國外回來的同事家做客,臨走的時候,同事送給了我們許多東西。我大包小裹地提著下樓,走到小區門口,等了很長時間終於攔了一輛出租車。回到我們住的小區的時候,依然是我自己提著那些東西,而身高約170的小克,一直跟在我的後面,沒有幫我提一件東西或者搭一把手。

「回到家以後,我埋怨了小克幾句,說他不懂事,不知道幫我提東西。他很不服氣,頂撞了我幾句,於是我們爭吵了起來,最後小克從家裡跑了出去,現在已經過去兩個小時了,小克還沒有回來。我很擔心,小克應該不會出什麼事兒吧?

「從小到大,小克從來沒有離開過我,他5歲的時候,我跟他爸離了婚。為了兒子,我從未想到和別人重組家庭。在家裡的時候,我從來不捨得讓他做一點點兒事情,只想讓他好好學習。我埋怨他不幫我提東西,只是隨口抱怨幾句,並不是真的怪他。這孩子什麼都不知道,如果遇到了壞人可怎麼辦?」

鄭華聽著電話那邊姐姐的哭聲,也是倍感著急,她遠在日本,不知道怎麼安慰國內的姐姐。

後來,鄭萍接到電話,原來小克跑到姑姑家裡去了。鄭萍與鄭華心裡的石頭總算可以放下了,還好,小克沒事兒。

這次的事情發生以後,鄭華覺得姐姐在教育上有很大的問題。於是,她向姐姐講述了自己在日本的見聞。

鄭華說:「我帶著佳佳到了日本以後,發現日本父母在教育問題上跟國內有很大的不同。記得我第一次送佳佳去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像在中國的時候那樣,給佳佳拿著包,讓她空著手。我看到日本家長,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他們的手裡一律空著,而孩子們則肩上背著,或者手裡拿著,最起碼有兩三個大包,還有一個書包,而且還跑得飛快,就連日本王室的小公主也是一樣。

「當時我就心想,日本的父母太殘忍了,怎麼能這麼對待那些花朵們。讓孩子們提東西,自己手裡卻空著,這簡直是對孩子的一種虐待。

「過了兩天,佳佳的老師就來和我聊天了。日本人有一個習慣,說話只說半句,後面的讓聽者自己去琢磨。『孩子在學校可是什麼都自己做啊……』老師當時只說了半句話,我一開始還不明白她說的是什麼,後來我才意識到她是在問家裡情形,看到我還在想,她接著又說了『比如說上學時拿包吧……』,這是老師的一種委婉的提醒。

「從此以後,我每次送佳佳上學,都是讓她一個人拿著東西。說實話,這種方法確實很好,現在佳佳什麼東西都自己拿著,有時候還會幫我拿東西。」

聽了妹妹的話以後,鄭萍對自己的教育方法進行了一番思考,或許,她真應該轉變一下教育觀念。否則,她不敢保證小克長大以後會不會還是這樣。於是,鄭萍開始試著讓小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幾個月以後,小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再也不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了,已經變成一個小小的男子漢了。看到兒子的進步,鄭萍感到十分欣慰,她的付出總算沒有白費。

在日本,媽媽們接孩子上下幼兒園的時候,手中一律空著,大包小包都是孩子一個人拿著。也許,這在中國父母眼裡有些難以接受,倘若孩子提不動怎麼辦?倘若孩子累壞了如何是好?由父母代勞提東西反而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原因是什麼?難道是因為中國人愛孩子更多?

當然不是,日本人對孩子的愛並不比中國人少。只不過,日本媽媽們覺得愛孩子要智愛,而不是溺愛。她們認為,培養孩子就要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開始,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逐漸培養孩子獨立能力、吃苦能力以及責任感。

其實,對孩子來說,尤其是男孩兒,無論是在少年時代,還是在長成一個男人之後,他的心裡自始至終都會有一個聲音在叫囂:「我是男人!」在他的潛意識裡,這個聲音的呼喚從未停止過。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父母的溺愛淹沒了孩子的呼喚。

因此,如果你想讓孩子學會回饋父母的愛,不如試著向日本父母學習,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送孩子去上學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背書包;帶孩子去購物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提適合的東西等。

很多中國父母一直恨鐵不成鋼地稱現在的獨生子女是「抱大的一代」,稱他們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其實,正是父母的百般溺愛,才使孩子形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吃不得苦,不能自立。正如案例中鄭萍的兒子小克一樣。

孩子的各種不良習慣,猶如一顆定時炸彈,只要遇到挫折就會馬上爆炸,甚至還會引發一系列過激行為,如自殘、暴力等。的確,「抱大的一代」對父母有著極強的依賴心理。這是事實,但是中國父母卻忽視了另一方面的事實,即父母對孩子的依賴。

中日曾聯合舉行了一次小學生夏令營,入營的共100人,中日雙方各50名孩子。在這次夏令營中,組織者發現,中國孩子的各項訓練指標都不及日本孩子。特別是在自理能力、勇氣、耐力等方面,雙方之間有著很大的差距。令日方目瞪口呆的是,竟有40多位中國父母隨行,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後援陣營。從中日孩子間的差距,可以得出中國孩子依賴父母的結論,而中國父母的龐大後援陣營,則可以得出中國父母依賴孩子的結論。

其實,中國父母完全可以像日本父母那樣,放開孩子的手,讓孩子去做他能做的事情,比如,提東西。如果孩子從小就在家庭中缺乏獨立的機會,那麼當他長大以後,就會缺少獨立成長的機會,進而減弱他在現實社會中生存與發展的能力。如此一來,孩子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自立於社會的人,這將會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失敗。

慧言慧語

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總是喜歡幫助孩子取得成功,擔心孩子失敗,因此當他們看到孩子遇到挫折或者困難的時候,往往不會袖手旁觀,而是急於伸手幫忙。有的父母甚至經常跟在孩子後面,不離左右,所有的事情都包辦代替,不讓孩子獨立活動,不給孩子克服困難與嘗試挫折的機會。比如,孩子與父母同行的時候,孩子的手總是空著,哪怕孩子自己的東西,也完全由父母幫忙拿。

其實,父母完全沒必要擔心孩子累著或者提不動東西。在日本,孩子自幼兒園開始,就已經開始自己提東西,就連日本小公主也不例外。試著讓孩子提東西吧,因為他完全有這個實力。

7.6歲就能洗衣服?別不信孩子的潛力

5月的一個週六,林夏站在窗前,她看到樓下小區裡的花園早已奼紫嫣紅,各種不知名的花次第開放。在這樣美麗的季節,林夏突然有了想下樓走走的衝動,於是,她帶著6歲的兒子浩浩下樓了。

在樓下玩了一會兒之後,林夏就和浩浩回家了。「媽媽,前面是曼曼姐,她拉著一個好大的箱子。」快走到電梯口的時候,眼尖的浩浩發現了他們對門老趙的女兒曼曼。曼曼在北京海澱的一所大學上學,每週都會回家。如果她不回家,老趙和妻子就會去看她。聽說,他們表面上是看女兒,實際上是到學校給女兒洗衣服、整理房間。

平日裡,浩浩最喜歡翻箱倒櫃,可能是覺得曼曼的箱子十分好玩兒,在林夏和曼曼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就說了一句:「姐姐,我幫你拎。」一邊說一邊過來拉曼曼的箱子。沒想到的是,浩浩剛拉了一下,箱子「嘩」地一下打開了,裡面的東西散落了一地:皺巴巴的衣服、內衣、襪子。

浩浩喊道:「哇,全是衣服。」他的好奇心終於得到了滿足,卻不知道給林夏惹了多大的麻煩。幸好電梯附近沒有其他人,林夏以最快的速度將曼曼的衣服塞進箱子裡,為兒子的魯莽感到非常不好意思。

回到家以後,林夏對浩浩說:「以後不許亂動別人的東西,知道了嗎?」

浩浩說:「我知道了。媽媽,曼曼姐的衣服好多喲。」

的確,曼曼是帶回了許多衣服,可那些都是髒衣服。但是,林夏不能跟兒子說,否則,他又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曼曼姐為什麼帶了髒衣服呢?媽媽的皮箱裡,可都是乾淨的衣服呢!」

下午,林夏到一個日本朋友相原家做家教。相原家住在北京站附近的華僑村,雖然林夏是第一天去做家教,但是她之前曾在這個小區工作過,所以,她不僅熟悉從北京站到華僑村的路線,而且對那個小區的環境也十分熟悉。因此,林夏沒費多少周折,就找到了相原家。

林夏根據地址找到了門牌號,按門鈴,不一會兒穿著和服的相原夫人過來開門了,在她身後是一個比浩浩大幾歲的男孩兒,看起來10歲左右的樣子,倘若在中國讀書,應該上三年級了吧!

男孩兒望著林夏一臉的笑意,接著衝她深深地一鞠躬,用生澀的中文說:「老師好,你辛苦了。」原來他就是林夏的學生相原俊。

「你好,相原俊,我們可以上課了嗎?」

相原俊看看相原夫人,又看看林夏,他說:「林老師,再等一會兒可以嗎?」

「當然可以!」

相原俊走開了。

看到兒子走開,相原的夫人對林夏解釋道:「林老師,剛才你來的時候,相原俊正在洗衣服,還沒來得及晾。待會兒他晾好了,你們就可以開始了。」

聽到相原夫人的話,林夏感到非常驚訝:「相原俊自己洗衣服啊?」

相原夫人面色平和地答道:「是啊,從6歲開始,相原俊就自己洗內衣、襪子一類的小衣服了。」

一個男孩兒從6歲就開始自己洗衣服,這讓林夏想到了18歲了還把髒衣服帶回家讓媽媽洗的曼曼。於是,她接著問道:「相原夫人,如果孩子18歲了,還讓你幫著洗衣服,你會洗嗎?」

相原夫人用難以置信的表情看著林夏,她說:「18歲的孩子竟然不會洗衣服?應該沒有這樣的孩子吧?」

林夏心想:是的,可能在日本沒有,但是在中國絕對有,而且像曼曼這樣的女孩兒絕對不止一個。雖然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但足以說明中國孩子的獨立生活的能力確實有待提高。

兩個小時的家教時間很快過去了,告別相原家以後,林夏按原路返還。在路上,她做了一個決定,讓浩浩學習洗衣服。

當天晚上,浩浩洗完澡以後,林夏對他說:「兒子,咱們玩個遊戲怎麼樣?」

「什麼遊戲啊?」

「咱們比賽洗襪子,好不好?如果你贏了,媽媽下週末帶你去遊樂園;如果你輸了,你就天天洗襪子,但是你可別洩氣,因為浩浩這麼聰明,總會贏過媽媽的。」

最後,洗襪子比賽當然是浩浩輸了,還好,他願賭服輸,從此每天都爭著洗襪子。看到兒子這樣,林夏的丈夫開始不滿了,他對林夏說:「老婆,你不會把全家的襪子都讓浩浩洗吧?這不是在虐待他嗎?」

「什麼虐待啊?我這是在培養浩浩的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像浩浩這個年齡,正是培養他獨立生活能力的最佳時期。」

看林夏說得在理,丈夫當然不再反對了。從此以後,夫妻二人互相配合,效果非常明顯,現在浩浩已經可以洗較為單薄一點兒的衣服了。

在中國,像曼曼的父母那樣的人有很多,他們對孩子的關愛細膩周到,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讓孩子自己洗衣服,對此,他們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洗衣服是小事,不學也沒什麼;孩子的功課太多,洗衣服會浪費孩子的時間;孩子洗也洗不乾淨,還不如不讓他洗;家裡有洗衣機,還用他洗嗎……

其實,讓孩子從小學會洗衣服十分重要,這是培養他們獨立生活能力的重要一步。在日本,媽媽們從小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洗衣服的習慣了。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媽媽就會在他的房間裡放上一隻洗衣籃,倘若孩子忘了將髒衣服放到裡面,媽媽就會將髒衣服遞到孩子手上,然後問他:「寶貝,你還記不記得該將髒衣服放在哪兒?媽媽忘了。」通常情況下,孩子十分喜歡這樣的遊戲,他會跑著將衣服放到洗衣籃裡面。

隨著年齡的增長,日本媽媽開始讓孩子自己收拾衣服。或許,孩子並不能將衣服折得很整齊,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日本媽媽從來不會批評孩子做得不好,反而會對他的幫助表示感謝。

日本媽媽在洗衣服的時候,會在洗衣機前搬一個凳子,讓他站在上面,然後給他演示一下如何開動洗衣機。以後,每當媽媽洗衣服的時候,都會讓孩子當她的幫手。當孩子能力具備的時候,媽媽就會試著讓孩子自己將衣服放進洗衣機。

日本媽媽還會教孩子如何分開不同顏色的衣服。比如,媽媽會先將一件舊的淺顏色衣服放到洗衣盆裡面,接著會再放進去一些掉色的深顏色衣服。然後,媽媽會問孩子:「寶貝,如果我們現在就將水倒進去,你說會怎麼樣?」

當孩子進入小學的時候,日本媽媽會為他制訂他自己的洗衣服值日表。如此一來,孩子就會知道,哪一天是他洗衣服的日子。有的日本家庭,會選擇一天作為全家的洗衣日,讓全部的家庭成員都參與洗衣服。

日本媽媽就是用這樣的一種方法,訓練孩子洗衣服。因為她們相信,6歲的孩子就能洗衣服,因為此時的孩子完全有這個潛力。

慧言慧語

倘若你工作一天,不想回到家為洗衣服的工作而感到心煩。倘若孩子不想洗衣服,你可以告訴他,你只好請一個鐘點工來做家務,如此一來,家裡用來買東西和買玩具的錢就會減少。

在教孩子洗衣服一事上,父母一定不能急於求成,不然,極有可能會適得其反。父母應該為孩子取得的一點點進步而歡呼,著眼於他的進步,而不是求全責備,應以鼓勵、表揚為主,培養孩子洗衣服的興趣,鍛煉他獨立生活的能力。

倘若父母不能勇敢地放開孩子的手,可能有些事情他永遠都不會。這包辦一切的「關愛」,總有一天會成為他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8.訂立責任合同,大家分工合作

在家務勞動上,中國父母易走兩個極端,一是怕耽誤孩子學習或者擔心孩子受累,所以包辦代替;一是看到孩子做不好家務的時候,大聲責備。這兩者皆不可取,其實做家務也是一種技能,與其他學習一樣,不但要做,而且還要做得有技巧。

中國古語有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日本有這樣的一句教育口號:「不要給別人添麻煩!」仔細想來,這兩句話蘊含著相似的家庭教育理念。

日本父母用家務勞動來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他們認為,家務勞動不應該是臨時性的,抑或是救火式的,只有長期的有規律的家務勞動,才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與義務感。在家庭中,日本父母經常和孩子訂立責任合同,雙方有明確的分工,如果誰沒有遵守責任合同,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時間一長,孩子對家庭乃至社會的義務感自然而然就會形成。

盧蕊在日企上班,她工作順利,待遇也還不錯。可是,她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兒,起因是她的寶貝女兒佳佳。佳佳今年12歲,剛剛小學畢業。以前,盧蕊從不捨得讓女兒做一點點家務,因為她怕耽誤女兒的學習,因此不管多忙多累,她都會將家務攬在自己身上。

暑假了,佳佳輕鬆極了,她既不用再學習,也不用做家務。盧蕊卻累壞了,她白天要上班,晚上回來還要給女兒做飯、洗衣服,此外,她還要整理女兒白天在家裡製造的垃圾。看到媽媽忙這忙那,佳佳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媽媽,我幫你吧」。

隨後發生了一件事,令盧蕊非常傷心。那天,早晨起床以後,她感覺頭昏昏沉沉的,有一點發燒的跡象,但是為了不讓女兒餓著,她堅持為女兒做了早飯才趕去上班。一天下來,她的情況並未有所好轉。晚上下班以後,盧蕊回到家裡,她看到客廳裡女兒吃完零食後胡亂扔的零食袋子,走進廚房,女兒早晨吃剩下的飯菜依然在那兒擺著,再一走進女兒的房間,床上胡亂放著換洗下來的衣服,而此時,佳佳正穩穩地坐在電腦跟前上網。

看到這種情況,盧蕊心中的火氣頓時冒了出來。她想不通,為什麼女兒這麼大了還不知道幫她分擔家務,難道是她以前的教育方法有問題?

第二天,盧蕊滿情愁緒地走進公司。看到她臉色不好,眉頭緊皺,日本女同事愛田美莎走到她跟前,問她是否遇到了什麼難題。盧蕊好似找到了傾訴對像一般,將女兒的事情告訴這位日本媽媽。說實在話,盧蕊很想知道日本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於是,美莎將自己的育兒之道告訴了盧蕊。原來,美莎的兒子也是小學剛畢業,暑假期間一直宅在家裡,但是美莎並沒有遇到盧蕊這樣的情況。她跟兒子訂立了一份勞動合同,合同裡明文規定,誰具體做什麼,不做的那個人將會受到懲罰。為了提高兒子的積極性,美莎根據兒子勞動的難易程度以及完成質量的好壞進行不同的獎勵。因此,她每次回到家裡,看到的都是一個整齊的家。

聽完美莎的話以後,盧蕊心動了,她想:「或許,我也可以像美莎那樣,跟女兒簽訂一份責任合同。」

心動不如行動。當天晚上吃完晚飯以後,盧蕊就回房間草擬合同去了。半個小時之後,她走進佳佳的房間,將寫好的合同放在女兒面前。佳佳拿起來一看,原來是媽媽要跟她簽一份勞動責任合同,內容是這樣的:

甲方是媽媽,乙方是佳佳。暑假期間,佳佳自己洗衣服、整理自己房間、自己疊被,由於這些事情都是佳佳的分內事,都應由佳佳一人完成。

買早點、洗碗、拖地等「公共事務」,完成以後,根據完成質量的好壞、勞動的態度、自覺性等各項標準給予相應的獎勵。比如,買3次早點,帶佳佳去一次公園;洗5次碗,送佳佳一本喜歡的書;拖一周的地,由佳佳來挑選一件喜歡的東西。至於其他的勞動內容,視情況而定。

看完合同以後,佳佳興奮地說:「媽媽,是不是只要我洗5次碗,你就會把那本《湯姆·索亞歷險記》買給我?」

「當然了,媽媽說話算話,但是佳佳也要說話算話啊。」知道這份合同引起了女兒的興趣,盧蕊心裡非常高興。

事實證明,盧蕊的做法是明智的。自從她跟女兒簽訂了勞動責任合同以後,佳佳變得比以前懂事多了,不僅變得勤快了,而且越來越關心家裡的事情。看到女兒的變化,盧蕊開心極了,因為她知道,即便女兒以後住校,也不用擔心她的自理能力了。

國內的許多父母會說:「孩子還小,等以後他們長大了知道該做什麼就可以了,現在沒必要對他們要求太高。」說這種話的父母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孩子的責任感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倘若父母凡事都包辦代替,希望孩子在將來的某一天突然變得富有責任感,那是不可能的。

日本的思想家福澤渝吉曾經說過:「教育就是授人獨立自尊之道,並開拓躬行實踐之法。」事實上,日本人也確實這麼做了。日本父母從小就通過與孩子訂立責任合同的方式,讓他們參加家務勞動,通過讓他們在家庭中承擔一定的責任,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承擔責任的能力。

其實,父母與孩子簽訂「合同」只是一種形式,貴在引導。另外,父母在草擬合同的時候,要找準孩子的需求點,與此同時,還要把握孩子做家務勞動的適應度。倘若孩子在此之前從沒做過家務,讓他一下子做許多難度高的家務,那麼這個合同肯定執行不下去。因此,父母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制定適合孩子年齡的勞動責任合同。

慧言慧語

父母在與孩子訂立責任合同的時候,最好不要將金錢作為報酬,否則,很容易使孩子形成「我勞動了就得給我錢」、「不給錢我就不勞動」的觀念。如此一來,孩子就會把金錢當成唯一的驅動力。

倘若父母非要通過物質獎勵,來激勵孩子自我管理、自我照顧,也並非不可行。在孩子獲得勞動報酬之後,要讓他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從而將對孩子的勞動教育,變成對他的理解教育,使他樹立勤儉節約、珍惜金錢的觀念。

9.想多吃零食?對不合理要求說「不」

零食是孩子們的最愛,卻也是父母深惡痛絕的食品。因為,零食不僅不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幫助,反而會對孩子的正常發育產生很大的影響。

孩子吃零食不僅會導致肥胖,如果吃得過多,還會使孩子沒有胃口吃正餐,擾亂孩子正常的消化規律。對此,許多父母都深有體會,倘若孩子在飯前吃了零食,那麼正餐通常會吃得很少。不僅如此,零食裡面還有酸、甜、辣、鹹各種味道的強烈刺激,經常食用,會使孩子的味覺變得遲鈍,從而導致一般的飲食不會使孩子食慾大振。孩子長期食慾不振,會影響他的正常發育,嚴重的還會導致營養不良。

但是,零食實在是太美味了,以至於孩子根本抵擋不住這種誘惑。為此,中國父母們想盡了一切辦法,又是嚴厲制止,又是好言相勸,希望能夠解決孩子吃零食的問題。其中,最常用的一個招數,是將零食藏起來,等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再拿出來給他吃。然而,事實證明,這種做法並不能達到父母想要達到的效果。

首先,零食買回來以後藏起來,這是對孩子的不信任,是對他的一種防備。試想一下,將零食藏起來能打消孩子吃零食的念頭嗎?還是在藏的過程中勾起了孩子更加想吃的慾望?倘若孩子想吃零食的慾望再也控制不住的時候,他會不會翻箱倒櫃?由此看來,將零食藏起來是抑制孩子吃零食最壞的一種方式,這其實是在「引誘」他偷吃。

其次,等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才將零食拿出來給他吃,這無疑是將零食當成了獎品。如此一來,孩子就會下意識地將零食當成獎品,認為零食是一種好東西。這是對孩子吃零食的一種間接鼓勵。

許多父母也許會感到疑惑了:既不能管得太嚴,又不能將零食藏起來,這可如何是好呢?日本父母有一個絕妙的方法——堵不如疏。

這到底有沒有用呢?讓樂樂媽來告訴我們吧。

樂樂正在幼兒園上小班,雖然他只有3歲5個月,可是體重卻有60斤,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如同一隻小企鵝。

樂樂之所以這麼胖,是有原因的。他十分喜歡吃零食,每天雞腿、薯條、可樂、餅乾、糖果不斷,吃完零食以後,他還會吃主食。因此,樂樂小小年紀才會這麼胖。

樂樂媽看到兒子胖得如此不正常,心裡非常著急。最近一段時間,她正在給樂樂減肥,可是「增肥容易減肥難」啊。

樂樂媽知道,如果想讓樂樂減肥成功,首先要做的就是讓他少吃零食。因此,她現在總是在樂樂吃了飯之後才會讓他吃一些蛋糕、糖果之類的東西。就連平時家裡有了什麼好吃的東西,樂樂媽也都會事先藏起來,等到兒子表現好的時候才拿出來給他。

但是,樂樂媽最近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兒子竟然在幼兒園拿其他小朋友的糖果吃,這種情況已經有3次了。第一次,樂樂發現了其他小朋友放書包的櫃子裡落下的糖果,於是他就拿了回來;第二次,樂樂看到別人書包側邊的口袋裡有糖果,他拿了回來,當爸爸媽媽問他的時候,他將自己是怎麼拿的糖果如實地說了出來;第三次,樂樂的外婆發現他拿了糖果,也許是因為外婆口氣不是很好,因此他謊稱是爸爸買給他的,最後爸爸媽媽問他,他才說了實話。

樂樂拿小朋友的糖果,樂樂媽才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限制太多了,不准他吃這個,也不准他吃那個,所以才使得糖果的誘惑力變得那麼大,因此他看到別人的糖果,就克制不住自己了。

這下,樂樂媽犯難了:要是放任樂樂繼續吃糖果,那麼減肥計劃不就泡湯了嗎?可是繼續禁止,樂樂豈不是要變成了一個「小偷」?

這天下午,樂樂媽從幼兒園接樂樂回家,在電梯裡正巧碰到了新搬來的日本媽媽青木佐和子和她剛滿5歲的兒子,倆人剛從超市回來,手裡大包小包的全是零食。樂樂媽看得目瞪口呆,再看佐和子的兒子,是個「玉樹臨風」的小帥哥,一對比自己家的「小胖子」,樂樂媽真是欲哭無淚。

曾在日本留學過的樂樂媽忍不住用日語給佐和子打起了招呼,還虛心地請教起來:「你的孩子也很愛吃零食嗎?我家樂樂也是。可怎麼你家寶貝就這麼瘦,我家樂樂卻胖成這樣呢!你有什麼訣竅嗎?」

青木佐和子告訴樂樂媽,之前她的兒子也非常貪吃零食,整天吃很多零食,但現在,已經被她徹底「馴服」了。

樂樂媽一聽,眼睛頓時放光了,連忙問怎麼馴服的。

青木佐和子告訴她,訣竅就是:每當兒子想多吃零食的時候,她都會對這個不合理的要求說「不」。但她卻不會像很多中國媽媽一樣直接拒絕兒子吃零食的要求,更不會將零食藏起來。之後,她又詳細地講述了她「馴服」兒子的過程。

原來,每次去超市的時候,佐和子都會帶兒子一起去,讓他選擇他喜歡的零食。買回來以後,佐和子會將零食放在兒子方便拿取放的地方,有時候乾脆讓兒子找地方存放。

一次,佐和子給兒子買了一箱果汁,她和小傢伙約定,一天只能喝一盒。小傢伙迫不及待地打開了一盒,不到一會兒就喝完了。可能是覺得還不過癮,於是便嚷著再喝一盒。佐和子說:「咱們不是說好只能喝一盒的嗎?要適度,等明天了再喝,好不好?」

小傢伙知道要遵守約定,也知道吃零食要保持適度原則,於是也就不再堅持了。他將果汁放到小櫥櫃裡,之後就去玩玩具了。

第二天早上,小傢伙一睜眼就說要喝果汁,喝完以後就自覺地關好櫥櫃,不再嚷著喝第二盒了。最有意思的是,只剩下三盒果汁的時候,小傢伙先自己喝了一盒,之後就將剩下的兩盒分給了佐和子和丈夫。

佐和子故意逗兒子:「只剩下兩盒了,你分給了我們,不是自己就沒有了嗎?難道你不留著自己下次喝嗎?」小傢伙說:「我已經喝夠了,我昨天、前天,還有前面好幾天都喝了,已經夠了。」看著兒子稚嫩的小臉,一股感動的暖流湧上佐和子的心頭。

如今,小傢伙雖然依舊愛吃零食,但是對零食總能自覺地保持適度。當然了,有的時候小傢伙也有抵抗不住誘惑的時候,但在佐和子的提醒之下總能適可而止。這是因為他已經知道零食、特別是垃圾食品不是什麼好東西。他還知道,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暴飲暴食,而應該保持適度原則。正是因為佐和子,小傢伙才養成了不多吃零食的習慣。

樂樂媽聽後,對佐和子佩服得五體投地,回家馬上採用佐和子的方法對付樂樂,沒過幾個星期,果然徹底改掉了樂樂貪吃零食的壞習慣。

人都有這樣一種心理: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得到。就連孩子也不例外。對他而言,越是不讓他吃零食,零食對他的誘惑力就會越大,他就會越想吃。在父母的壓抑中,孩子吃零食的慾望反而得到了強化,一旦自己家沒有,他就會想別的辦法,甚至去拿別人的。樂樂不就是這樣嗎?他拿小朋友的糖果正是這樣一種心理。而佐和子的方法,卻恰到好處地改掉了孩子貪吃零食的習慣。

在日本,父母將吃零食的控制權交給孩子,與此同時,建立一些簡單的規則,比如,不能多吃、飯前不吃、睡覺前不吃等等,零食交由孩子來保管,至於什麼時候吃也是由他們來決定。日本父母在買零食的時候,會買孩子喜歡吃的,當他們買回去以後,會將零食放到孩子能夠隨手拿取的地方,一切由孩子做主。

但是,這並不表示,日本父母就從此不聞不問了。他們會從旁監督,一旦發現孩子要違反「規則」,就會明確表示拒絕,並讓孩子認識到這種規則是他們自己定下的,是彼此約定好的,任何時候都不得更改。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意識:零食不可以貪吃,要按「規矩」吃才行。

無論什麼事情都應該有一個度,吃零食尤其如此。如果父母只顧孩子的口味,想吃什麼零食就買什麼,要多少就給多少,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如果父母對孩子過於限制,反而會激起孩子吃零食的慾望。所以,父母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吃適量的零食,並對孩子想多吃零食這一不合理的要求說「不」。

慧言慧語

日本父母知道,孩子吃零食過多,不利於身體的正常發育,所以會控制孩子吃零食的量。他們不會一味地寵著孩子,他們知道什麼樣的要求合理,什麼樣的要求不合理。對於孩子想多吃零食的不合理要求,日本父母一定會拒絕,即便孩子哭鬧也不會妥協。

日本父母懂得以身作則,當他們要求孩子少吃零食的時候,他們自身就會做到少吃零食。如果父母告訴孩子「小孩子不能吃,大人才可以」,這樣做只會引起孩子們更深的抗拒。父母改變自身,孩子也才會心服口服。

10.再有錢也窮養,讓孩子懂得節省

80後的蘇雯有一個口號:我要把我沒得到的幸福全都讓我孩子經歷一遍。

蘇雯小時候就夢想著擁有許多的粉色連衣裙、洋娃娃和漫畫書,但是由於家庭條件的限制,她的童年生活十分貧瘠。自從生了女兒以後,蘇雯便希望女兒蘭蘭能替她實現夢想。

為了女兒,蘇雯什麼都捨得。蘭蘭身上穿的都是名牌,喝的配方奶粉也都是國際品牌,學的早教課程一堂課就要500元,而且一報就是一學期……

蘭蘭快要過生日了,蘇雯為了不「委屈」女兒,在當地的星級酒店裡設下了宴席,親朋好友湊了將近20桌。為了聯絡一下感情,蘇雯還請了蘭蘭的老師,希望以後老師們能對女兒有個特殊照應。在宴會上,大家一起舉杯唱起「祝你生日快樂」的時候,蘇雯和丈夫與老師、親朋好友達到了無言的溝通。對此,小蘭蘭似懂非懂,但是她知道,老師對她好是從自家擺的生日宴開始。

在媽媽的耳濡目染之下,蘭蘭小小年紀就知道了錢是一個好東西。因為家裡有錢,所以她身邊總是圍繞著許多好朋友。

現在,蘭蘭每隔幾天就要換一個新書包,有了新的就扔了舊的;每當看到喜歡的洋娃娃時,蘭蘭就會嚷著要買,買了之後剛玩幾天就會扔到一邊;蘭蘭的衣櫃裡全是一些名牌,只要她看到有朋友跟她穿一樣的衣服,她就不再穿第二次了……

看到女兒這樣浪費,蘇雯感到有氣無力,她沒有想到自己當初的一個口號,竟然使女兒變得這樣浪費。

現如今,許多父母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孩子要了養不起呀。為什麼孩子要了會養不起?關鍵在於父母。

現在父母,尤其是80後的父母,在自己身上花錢都很大手筆,在孩子身上更是大手筆了,尿片、奶粉等兒童用品都要最好的,孩子的行頭簡直成了父母間炫耀比較的對象。許多年輕的父母都是嬌生慣養長大的,消費的觀念往往比較超前,上了班之後絕大多數人又是月光族,而當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為了表達對孩子的愛,他們便將這種超前的消費觀念延續到了下一代身上。

父母希望將最好的都給孩子,倒也無可厚非。但是,消費應該有一個度,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都應該有一個規劃。如果父母真的愛孩子,應該為孩子的將來做一個長遠的打算,因為他們將來的生活、教育等許多地方都需要用錢。更重要的是,從小就對孩子花費奢侈,對孩子的身心極為不利,將來會助其養成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

蘭蘭不就是這樣嗎?如果蘇雯從小給女兒灌輸的是勤儉節約的意識,而非鋪張浪費的觀念,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吧。

如今在國內,像蘭蘭這樣的「小公主」越來越多,不管他們提出什麼要求,父母都會毫不猶豫地滿足。因為,這些父母的觀念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但是,在日本,即使家庭再富也不會讓孩子從小就覺得自己不缺錢花。

日本身為一個發達國家,它在節省開支上卻比那些不發達國家還要重視。比如,日本所有的名片均為再生紙製造,一次性的筷子很少見,而且幾乎所有的印刷用紙都普及了兩面用紙。不僅如此,日本還將節約的意識灌輸給了孩子們。有這樣一個案例:

神城千佳是一位年輕媽媽。一天她帶著女兒去逛街,在路上,她看到一位老人在賣報紙。神城千佳突發奇想,從口袋裡掏出1500日元交給女兒,讓她去買10份報紙。接著,神城千佳又與女兒商量,讓她按照原價將買回來的10份報紙賣出去,看看她將報紙賣完需要多少時間。

女兒在神城千佳的幫助之下用了4個小時才將10份報紙賣出去。然後,神城又讓女兒去問賣報紙的老爺爺,賣出一份報紙能賺多少錢。老爺爺告訴小傢伙,賣出一份報紙只能賺幾日元。小傢伙算了一下,用了4個小時才掙了幾十日元。

小傢伙終於領悟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她主動對神城說:「媽媽,我以後再也不會隨便花錢了,因為掙錢太不容易了!」

神城千佳可謂是家庭教育的有心人,她通過讓女兒賣報紙的親身經歷,告訴了女兒一個道理,即爸爸媽媽的錢來之不易,要懂得節約。

日本父母從小就教育孩子懂得節約,並不因為家庭的富裕而富養孩子,使孩子們從小就養成了節約的良好習慣。

再看中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許多孩子根本就不懂得節儉,隨便浪費的現象十分嚴重。在很多小學裡,老師及學校工作人員在校園內撿拾的物品有很多,小至鉛筆、橡皮等學習用品,大到衣服。奇怪的是,僅有少部分的父母會帶著孩子去認領。

中國有一句老話:成由勤儉敗由奢。一個人的成功是由勤儉節約開始的,而一個人的失敗則是由奢侈浪費導致的。即便再有錢、再富裕,節約的真理也不會有過時的那一天。很難想像,從小就鋪張浪費的孩子長大之後能取得什麼成就。

事實上,孩子不懂得節省,責任並不全在孩子身上,也在父母身上,而且父母應該負最主要的責任。鑒於此種情況,中國父母不妨學習一下日本父母,看他們是如何培養孩子節約的。

日本父母會幫助孩子理解節約的價值。他們通常會用節儉的故事來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節儉是一種美德。當然,在教育的過程中,日本父母從不吝嗇對孩子節儉行為的讚賞,以及對奢侈浪費行為的批評。他們會讓孩子理解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挫折,而在關鍵時刻,節儉可以助人度過難關。

日本父母會幫助孩子學會理性消費。比如,他們不會給孩子買一把鉛筆,或者買好幾個書包,哪怕是一張紙,一塊小小的橡皮也不讓孩子隨意浪費。他們告訴孩子,只有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買新東西。

日本父母十分注重營造節儉的家庭生活氛圍。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用自己節儉的行為影響著孩子,用樸素的作風感染著孩子。比如,愛惜家庭物品,將那些不用的物品小心存放起來;節約用水,把洗衣服的水留下,用來沖廁所等。

孩子的心靈猶如一張白紙,那些需要戒除的根深蒂固的習慣根本就不存在。父母灌輸給他們什麼,他們就會接受什麼。如果父母灌輸給孩子節約的意識,那麼,他們就會懂得節約,並將節約變為他們的自覺行為。既然如此,父母何樂而不為呢?

慧言慧語

許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養成高消費的習慣,變得奢侈浪費,往往是因為父母的「愛」與「慷慨」。這種「愛」並不是真正的愛,這種「慷慨」也並不是真正的慷慨,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傷害。父母莫要讓它們變成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往往會伴隨他一生。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長初期的時候,有意識地培養他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定會讓孩子受益終身,從而成為他一生之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