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定本育兒百科 > 第九章8~9個月的寶寶 (240~269天) >

第九章8~9個月的寶寶 (240~269天)

寶寶與上個月相比,第9個月的寶寶不僅學會了獨坐,而且能從坐位躺下,扶著床欄杆站立,還能由立位坐下。即使不會爬,但現在他俯臥時也已經能夠用手和膝趴著挺起身來;會拍手,會用手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還經常咬玩具;更會獨自吃餅乾。總之,寶寶又進步了不少。

身心發育

身體發育的特點

寶寶每個月都有新的變化,這個月也不例外。一起來看看這個月的寶寶身體發育有哪些特點:

1.體重 寶寶到了第9個月,體重有了新變化,男寶寶的平均體重約為9.12千克,而女寶寶的平均體重約為8.49千克。

2.身高 這個月的身高也長了不少,男寶寶的平均身高約為71.52厘米,女寶寶的平均身高約為69.99厘米。

3.頭圍 頭圍自然也變大了,男寶寶的平均頭圍約為45.74厘米,女寶寶還要略小一點,約為44.65厘米。

4.胸圍 小寶寶的軀幹也在不斷地變化,男寶寶的胸圍平均約為45.13厘米,女寶寶的胸圍平均約為43.98厘米。

5.牙齒 大部分寶寶到了這個月份都已經開始出牙了,有些寶寶已經出了2~4顆牙齒,一般來講為上門齒和下門齒。

更加瞭解語言了

寶寶到了第9個月,對於話語的瞭解興趣更加濃厚了,也變得越來越通達人情了,媽媽會開始覺得自己像是有了一位伴侶一樣。當寶寶首次瞭解話語後,他在這段時間內的行為會順從。慢慢地,媽媽叫他的名字時,他會有反應;媽媽要他拍拍手,他會遵照媽媽的要求表演一次拍手;媽媽叫他不要做某件事情,他也會照媽媽的吩咐停止「破壞」。不過,在這個時候,家長還不能期望寶寶和媽媽說話,因為不足1歲的寶寶還不會說話。即使會說話,字數也太少。

寶寶的心理發育

9個月的寶寶「認生」現象會很明顯,害怕與爸爸媽媽分開,這是寶寶正常的心理表現,這也標誌著爸爸媽媽與寶寶之間依戀的開始,說明寶寶需要在依戀的基礎上,建立起複雜的情感、性格和能力。這個月的寶寶如果見到生人,會用眼睛盯著他,有的寶寶甚至會大哭。對9個月大的寶寶來說,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應激反應。

寶寶的運動發展

此時寶寶可以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坐起,坐得很穩,可獨坐幾分鐘,還可以一邊坐一邊玩,還會左右自若地轉動上身,也不會傾倒。儘管他仍然不時向前傾,但幾乎能用手臂支撐。現在他已經可以隨意翻身,一不留神他就會翻動,可由俯臥翻成仰臥位,或由仰臥翻成俯臥位。所以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讓寶寶獨處。

此時的寶寶已經達到新的發育里程碑——爬。剛開始的時候寶寶爬有3個階段,有的孩子向後倒著爬,有的孩子原地打轉,還有的是匍匐向前,這都是爬的一個過程。等寶寶的四肢協調得非常好以後,他就可以立起來手膝爬了,頭頸抬起,胸腹部離開床面。可在床上爬來爬去。

此時他也許非常喜歡聽「唰唰」的翻書聲和撕紙聲,不論有沒有出牙,都會吃小餅乾,有咀嚼動作。

寶寶的語言發展

寶寶從早期的發出咯咯聲,或尖叫聲,向可識別的音節轉變。他會笨拙地發出「媽媽」或「拜拜」等聲音。當你感到非常高興時,他會覺得自己所說的具有某些意義,不久他就會利用「媽媽」的聲音召喚你或者吸引你的注意。

本階段,他每天說「媽媽」僅僅是為了實踐說詞彙,他還不明白這些詞的含意,還不能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真正聯繫起來。有了這樣的基礎,為時不久,寶寶就能真正地喊爸爸媽媽了,最終他會在想交流時才說。

這一階段的寶寶,明顯地變得活躍了,發音明顯地增多。當他吃飽睡足情緒好時,常常會主動發音,發出的聲音不再是簡單的韻母聲「a」、「e」了,而出現了聲母音「pa」、「ba」等。還有一個特點是能夠將聲母和韻母音連續發出,出現了連續音節,如「a-ba-ba」、「da-da-da」等,所以也稱這年齡階段的寶寶的語言發育處在重複連續音節階段。

除了發音之外,寶寶在理解成人的語言上也有了明顯的進步。他已能把媽媽說話的聲音和其他人的聲音區別開來,可以區別成人的不同的語氣,如大人在誇獎他時,他能表示出愉快的情緒,聽到大人在責怪他時,他們表示出懊喪的情緒。

還能「聽懂」成人的一些話,並能作出相應的反應:如成人說「爸爸呢」,寶寶會將頭轉向父親;對寶寶說「再見」,他就會作出招手的動作。這都表明寶寶已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言語交往。

寶寶還能發出各種單音節的音,會對他的玩具說話。能發出「大大、媽媽」等雙唇音,能模仿咳嗽聲、舌頭「喀喀」聲或咂舌聲。

飲食營養

有益寶寶的自然斷奶法

雖然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寶寶在1週歲之前斷奶比較科學,但在人類大部分文化中,寶寶的平均母乳餵養期為2~4年,自然斷奶也是最為常見的斷奶方式。有些媽媽選擇自然斷奶,因為她們認為這樣做正確,且不麻煩。

許多媽媽唯恐自己不主動採取斷奶措施,寶寶就會一直吃下去。事實上,寶寶總會自動脫離吃奶的要求,就像他們會逐漸擺脫孩子氣的行為一樣。這需要多長時間,沒有一定的答案。就像開始走路、長牙、控制大小便等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時間表一樣,寶寶個體之間的差異很大。自動斷奶允許每一個寶寶按照自身獨特的規律來成長。所有的寶寶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他們最終都會停止吃母乳。所以家長不要著急,可以由著寶寶的性子來,也可通過添加輔食取代母乳幫孩子斷掉母乳。

如果媽媽用盡各種手段引開寶寶的注意力,寶寶仍然哭鬧不已、堅持吃奶,甚至寶寶某些行為改變或者退步,比如口吃、夜裡頻繁醒來、過於黏人、過分焦慮、咬人,甚至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生理現象,如腸胃不適或者便秘等等也會出現。這些狀況的出現,表明斷奶的進程可能太快,孩子尚不能夠接受。所以,媽媽不要急著給寶寶斷奶。還是建議要通過逐漸地添加輔食,慢慢地取代母乳,一步一步地自然斷奶,不能採用極端的手法一下子給寶寶斷掉母乳。

寶寶斷掉母乳的注意事項

進入第9個月的時候,寶寶已經完全可以斷掉母乳了,但是在給寶寶斷掉母乳時,要注意:

1.斷母乳的時間不宜在夏季 因為夏季天氣炎熱,寶寶的胃腸功能減弱,斷掉母乳後改吃其他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夏季細菌繁殖快,食物容易腐敗,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寶寶腹瀉等疾病。

2.寶寶生病期間不宜斷掉母乳 因為生病時寶寶往往會出現食慾減退,消化功能降低的狀況,此時斷掉母乳讓寶寶去適應其他食物,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會使寶寶很難接受。

3.不可強行斷掉母乳 有的媽媽為了給寶寶盡快斷奶,採取一些比較極端的做法,如在乳頭上抹辣椒等東西,甚至強迫母子分離一段時間。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好的,會增加寶寶本身的恐懼感,影響寶寶的身心健康,甚至對寶寶的未來產生陰影,是絕對不可取的行為。

本月焦點營養素——DHA

DHA俗稱腦黃金,學名二十二碳六烯酸,屬於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各種組織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胎兒及嬰兒腦部和視覺功能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

寶寶從出生時腦的重量為400克左右增加到成人時的1400克左右,所增加的是聯結神經細胞的網絡。這些網絡的構成中,DHA的量可高達10%,所以,DHA對腦神經傳導和突出的生長發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胎兒時期,寶寶的大腦發育所需的DHA可以從母體裡獲得的。出生之後,寶寶大腦發育所需的DHA就可以從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中獲得了。但是斷掉母乳後,寶寶需要吃奶製品以外的輔食。因此,媽媽應該注意,給寶寶選擇富含DHA的食物,比如深海魚類、肉類、雞蛋以及豬肝等。不過需要提醒媽媽的是,DHA也不是攝入越多越好,日常的寶寶輔食應遵循均衡的原則。

寶寶稀粥的做法

稀粥利於寶寶吞嚥,很適合這個月齡的寶寶,最初可以給寶寶餵食稀一點的7倍稀粥,之後可以慢慢過渡到5倍稀粥。而且稀粥還可以與家長的米飯同時做,很方便。具體做法是:

●7倍稀粥 將大米與水按1︰7的比例配比好,裝入寶寶的煮粥杯置於鍋的中央,隔水熬煮至米爛,粥成,放溫後,餵給寶寶食用。如果寶寶的喉嚨特別敏感,可先將稀粥壓爛後再進行餵食。

●5倍稀粥 將大米與水按1︰5的比例配比好,與上面步驟相同,熬煮成粥,即為5倍稀粥。放溫後,餵給寶寶食用。如果在給寶寶喂5倍稀粥時,寶寶會顯得很敏感,同樣也可以將稀粥放在攪拌機中打碎,然後再餵給寶寶。

動物肝臟忌過量

動物肝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膽固醇等營養物質,對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有益。生活中,會看見許多家長由於認為動物肝臟是寶寶的營養佳品,而且寶寶在週歲前也很容易發生貧血,所以肝末、肝泥、豬肝粥等便成了寶寶經常食用的「佳餚」,可是這種吃法是不對的,並存在一定的危害。

研究發現,肝臟是動物的最大解毒器官,動物體內的各種毒素,大多要經過肝臟來處理、轉化、結合,因此,肝臟忌過量食用。動物肝臟中的有毒物質和其他化學物質的含量要比肉中多好幾倍。這是因為肝組織通透性較高,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質都可進入肝臟。另外,肝組織內還含有特殊結合蛋白,具有較高的親和毒物的能力,能將血中已與蛋白質結合的毒物奪過來。比如,肝組織中含有的金屬蛋白與鎘、汞、鋁、砷等毒物有較強的親和力,可使這些毒物長期儲存在肝組織細胞內。

因此,不宜給寶寶多吃動物肝臟。動物的腎臟也與肝臟有著相同的特點,也是毒物的積聚地,所以也不宜給寶寶多吃。

寶寶喝什麼最好

到了8~9個月,媽媽的乳汁開始越來越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了,並且隨著輔食的添加,補充水分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但是,此期的寶寶喝什麼最好呢?

研究證明,人體補充體液的最佳物質不是飲料,而是最為普通而又十分經濟的白開水。煮沸後自然冷卻的白開水,不僅清澈透明,還具有獨特的生物活性,能迅速進入脫水的細胞,因而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要注意讓寶寶從小養成定時、定量飲用溫開水的好習慣。另外,也可適當地給寶寶喝一些自製的純鮮果汁,如檸檬汁、橘子汁,或自製的蔬菜汁飲料。

9個月寶寶補鈣的誤區

媽媽們都知道寶寶補鈣的重要性,但是日常補鈣時卻難免走入誤區:

●誤區一 聽信誇大的承諾一些商家利用人們對補鈣的渴望,往往誇大其作用,宣稱自己的產品可吸收率達到99%。而實際上,人體對各種補鈣品的吸收率只能達到40%,因此,購買時必須弄清產品的鈣含量、吸收率、有無副作用等,不能輕信「高效、高能、活性」等泛泛之詞。

●誤區二 過多補鈣 補鈣雖然重要,但並非多多益善。據兒科門診統計,如今不少寶寶發生厭食和便秘,都和補鈣過多有關。此外,少數寶寶長期嚴重補鈣過量,還可能患上「鬼臉綜合征」。這類寶寶往往還伴有消瘦、智力低下、心臟雜音等疾病。因此,給孩子補鈣要適量。

●誤區三 維生素D不怕多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人如果每天服用400國際單位以上的維生素D,就有可能引起維生素D中毒,可表現為食慾下降、噁心、腹瀉、頭痛等症狀。所以,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不要用藥物,只要配合良好的飲食和曬太陽,一般都不會缺乏維生素D。

●誤區四 忽略其他營養素專家建議,寶寶補鈣的同時應補鋅、補鐵。缺鋅可降低機體免疫能力,使寶寶多病,患病之後又影響鋅和鈣的攝入和吸收,形成惡性循環。寶寶6個月以後,因體內原有的鐵已耗盡,母乳中含鐵量低,極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因此在補鈣的同時應積極補鋅、補鐵等。

寶寶咳嗽時該如何進食

咳嗽是寶寶常見病症狀,在9個月時,稍有不注意,寶寶就會因為著涼而咳嗽。雖然咳嗽需通過必要的治療,但是注意一些飲食方面的禁忌問題,對於幫助寶寶咳嗽盡早痊癒有很重要的作用。寶寶咳嗽時可按下列方法合理地進食:

1.忌肥甘厚味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咳嗽多由肺熱引起,而肥甘厚味食物可產生內熱,導致寶寶痰多黏稠,不易咳出。所以,在寶寶咳嗽期間,應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2.忌寒涼食物 「形寒飲冷則傷肺」,就是說身體一旦受涼,或者喝了寒涼之品,都會傷及肺臟,而咳嗽又多由肺部疾病引起。此時,若飲食過涼,就容易造成肺氣閉塞,症狀加重。另外,不論家長還是寶寶,咳嗽時多會有痰,而痰的多少又與體內的脾臟有關。過食寒涼的食物,就會傷及脾胃,致使脾的功能下降,聚濕生痰,不利於咳嗽的盡早痊癒。

3.忌吃橘子 有人認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但這是片面的認識。橘皮確實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卻正好相反,有生熱生痰的作用,而寶寶一般不會只吃橘皮而不吃橘肉。所以,寶寶咳嗽時不宜給寶寶吃橘子。長期咳嗽不愈的寶寶,可用梨加冰糖煮水飲用,可潤肺止咳。

本月寶寶的一日食譜

第9個月的寶寶,有的已經斷奶成功了,有的還在繼續餵母乳,針對還在繼續餵母乳的寶寶推薦一套食譜安排方案,供家長參考:

8~9個月寶寶一日食譜安排

(母乳餵養型)

【提醒】每日仍要喂1~2滴魚肝油,只要寶寶想喝,就應及時給寶寶喝水,22︰00~22︰30應逐漸增加牛奶量,直至完全代替母乳。

日常護理

關於母嬰同睡

家長和寶寶同睡,互相影響各自的睡眠,所以,很多寶寶都是從小就自己睡嬰兒床。從利於家長休息和寶寶安睡的角度講,母嬰同室是有好處的。而且到了8個月以後,寶寶發生窒息的事情幾乎不存在了。不過有的媽媽還在給寶寶哺乳,由於母嬰同睡的緣故,夜裡餵奶的次數增多了,因而奶水也增多了,這也不是壞事,當然要繼續給寶寶吃。等天氣暖和,寶寶夜裡不那麼愛醒了,與媽媽同睡和夜裡餵奶的事自然也就少了。

如果寶寶自己在嬰兒床上睡得很好,那麼就不必堅持母嬰同睡。畢竟母嬰同睡時,家長呼出的二氧化碳積聚在寶寶周圍,對寶寶呼吸到新鮮氧氣不利。但如果像上面說的那樣,讓寶寶自己睡帶來諸多麻煩就可以母嬰同睡。這要看具體情況,沒有絕對的好或者不好。

鍛煉寶寶排便

看到別人的孩子在8個月時就能蹲便盆,而自己的寶寶卻硬是練不出來,爸爸媽媽多數都會很不解。其實,那些8個月就能蹲便盆的寶寶,多是在暖和的季節迎來8個月月齡的。而寒冷的季節裡,寶寶被脫光下半身的衣褲,會感覺冷或不舒服,所以不肯小便,這也是正常的。

另外,有些寶寶個性較強,剛讓他坐在便器上,他就前曲後彎地大哭起來,而能很好地使用便器的寶寶,多數是較老實溫順的孩子。還有就是排尿時間間隔長的寶寶多能使用便盆,因為這樣的寶寶家長可以預測到他排尿的時間。

不過即使現在使用便盆,等寶寶到了1歲左右還是會不喜歡用便盆而不肯排便。對於8個月大的寶寶,在寒冷的季節裡用便盆多少有些勉強。如果房間十分暖和,早晨醒來和午睡後讓寶寶蹲便盆多會成功。如果一天中有兩次能便到便盆裡,家長就應該滿足了。便硬的孩子,等他發出「哼哼」的聲音時,再把他放在便盆上也來得及。而便稀的孩子,若排便不定時,用便盆接便是做不到的。

定期清洗私處

雖然寶寶還小,但是私處的衛生不容忽視,否則很可能會引發疾病。比如,男寶寶生殖器污垢可以引起紅腫、流膿、龜頭包皮炎。如果對龜頭與包皮間的污垢置之不理,會引起感染,陰莖的頭部會紅腫,嚴重的還會流膿出血;而女寶寶生殖器污垢則很容易引起外生殖器感染或陰道炎。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私處的衛生。

因為寶寶每天都要排尿若干次,所以,每天都要仔仔細細地把寶寶的私處沖洗乾淨。不過,小寶寶的性器官是很敏感的部位,媽媽只要用手指輕輕地將寶寶私處的污垢拭淨就可以了,不要太用力。洗的時候可以用一點嬰幼兒沐浴液,然後沖洗乾淨,但如果寶寶生殖器有炎症就不能使用了。對於男寶寶,如果包皮可以翻上來,要將沾在龜頭上的污垢也認真地沖洗乾淨;對於女寶寶,不要過分用力掰開陰道口,因為陰道裡細菌很容易進入,極易引發陰道炎或對寶寶的生殖器造成損害。

糾正牙齒發育期的不良習慣

在寶寶的生長發育期間,許多不良的口腔習慣會直接影響牙齒的正常排列和上下頜骨的正常發育,從而嚴重影響寶寶的面部美觀。寶寶出現以下不良習慣,家長應該及時糾正:

1.咬物 一些寶寶在出牙期間由於牙齦不舒服而愛咬物體,如袖口、衣角、手帕等,這樣在經常咬物的牙弓位置上容易形成局部小開牙畸形。

2.偏側咀嚼 一些寶寶在咀嚼食物時常固定在一側,這種習慣容易造成單側咀嚼肌肥大,從而使面部兩側發育不對稱,造成偏臉或歪臉。

3.吮指 由於手指經常被含在上下牙弓之間,使牙齒正常方向的長出受到阻力,從而使得上下牙之間不能咬合,中間留有空隙。同時由於經常做吸吮動作,兩頰收縮使牙弓變窄,形成上前牙前突或開唇露齒等不正常的牙頜畸形。

4.張口呼吸 張口呼吸可使上頜骨及牙弓受到頰部肌肉的壓迫,使牙弓變窄,前牙相擠排列不下引起咬合紊亂,嚴重的還可出現下牙蓋過上牙的情況。

5.含空奶頭 一些寶寶喜歡含空奶頭睡覺或躺著吸奶,這樣奶瓶壓迫上頜骨,而下頜骨則不斷地向前吮奶,長期下去會形成下頜骨前突的畸形。

6.偏側睡眠 這會使頜面一側長期受到固定的壓力,造成頜骨及牙齒不同程度的畸形,以及兩側面頰不對稱。

7.下頜前伸 即寶寶將下巴不斷地向前伸著玩,可能形成前牙反頜,這就是俗稱的「地包天」。

8.吐舌 可以引起牙齒萌出受阻,牙槽骨垂直髮育受抑制,發音不準確,進一步造成有開合,引起顏面部變長,口唇閉合困難並引起口腔機能障礙。

為寶寶選鞋子

9個月的寶寶有的已經能夠扶物站立了,有時家長扶著腋窩,還能邁步了。所以,也要給寶寶準備鞋子了。但有幾點需要注意:

●拒絕「二手鞋」 「二手鞋」即親戚的孩子穿過又沒有穿壞的兒童鞋,養育寶寶,節儉的媽媽通常喜歡穿「二手的」,的確,舊衣物與新衣物相比質地更柔軟,更適合寶寶幼嫩的肌膚。但是,鞋子可不一樣。每個寶寶的腳形是完全不同的,穿過的鞋子會隨著寶寶的腳形而變形,如果讓寶寶穿已經變形了的「二手鞋」,會對寶寶的腳部發育很不利。

●拒絕「大鞋」或「小鞋」 穿太大的鞋,往往不跟腳,這對尚未學會走路的寶寶而言不僅是個負擔,也不利於雙腳的發育,而且腳在大鞋裡摩擦容易造成傷害。而小鞋的危害更大了,一是擠腳,寶寶感到疼痛;二是太小,會阻礙寶寶腳的正常發育,使寶寶腳的血脈不通,嚴重時還會引起「甲溝炎」。

●拒絕旅遊鞋 旅遊鞋鞋底有彈性,穿著舒適,有較高的鞋幫,能保護寶寶的腳踝,因而很多媽媽把它當做首選的學步鞋。但是旅遊鞋透氣性較差,而寶寶新陳代謝又快,流汗多,長時間讓寶寶穿著,容易引發腳癬。

家中常備外用藥

隨著寶寶活動能力的逐漸增加,發生跌打損傷的概率也在增加,因此,家中應常備一些外用藥品:

1%~2%碘酒,一般用於不破皮的皮膚外傷以及早期癤腫、蚊蟲叮咬等,具有較強的消毒、殺菌作用。

0.1%利凡諾溶液,用於皮膚、黏膜外傷的清洗或濕敷、浸泡,對於傷口有抑菌作用。

衛生材料,如適量的紗布、繃帶、棉球、棉簽和橡皮膏等。

家長需要注意,家庭中外用藥需與內服藥嚴格分開,貼上標籤,並妥善保存,置於寶寶拿不到的地方,以防誤服。

寶寶安全護理細節

從這個月起,由於寶寶開始會爬了,而且能扶物站立了,所以很多原本安全的地方也可能變得不安全了。家長一定得注意日常的細節。

1.樓梯 現在家中有樓梯的家庭越來越多,稍不注意,寶寶就可能會爬到樓梯上,而寶寶的自我防護意識基本沒有,所以家長一定要警惕,如果有可能,盡量將樓梯裝上安全欄杆,以防寶寶攀爬。

2.床鋪、沙發 寶寶悄然之間已經學會翻身,所以千萬不能單獨將寶寶留在沙發或床上睡覺,最安全的寶寶睡覺場所應該是裝好圍欄的嬰兒床。

3.插座 寶寶很容易將手指或物品插入插座,就有觸電的危險。因此,家長可考慮換成安全插座。

4.門窗 手指被門夾是寶寶的常見事故,開關門時一定要先確認寶寶的方位。可能的話應安裝安全擋門器。

5.廚房 廚房裡的器具樣樣都存在危險,所以在寶寶未滿3歲時,要避免他進入廚房,更不可自認為一舉兩得地帶著寶寶炒菜、做家務。

6.陽台 跌落事故最容易導致寶寶死亡,因此必須禁止寶寶在陽台或窗台單獨玩耍,最好在陽台上加上圍欄,使寶寶無法通過。

7.櫃子 寶寶很容易被櫃子裡凌亂的東西吸引,但如果寶寶自己去打開,很容易夾手。因此,最好鎖上櫃子,不讓寶寶能輕鬆地打開櫃門。

8.桌子 市面上有各種邊角防護套,可以把家裡有角的東西套起來,以免寶寶撞傷或擦傷。

9.汽車 讓寶寶坐在普通的家長座椅上或把寶寶抱在懷裡坐車都有可能發生危險。最好的辦法是使用兒童安全座椅,此外,安全座椅要正確安裝,以免發生交通事故。

10.嬰兒車 寶寶經常會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動作,哪怕坐在嬰兒車裡,也要繫好安全帶。

11.自行車 讓寶寶坐在自行車後座,要嚴防他們在自行車行駛中將小腳伸進輪子裡。此外,嚴禁爸爸媽媽將寶寶獨自留在停在路邊的自行車座椅上,以免發生翻車事故。

堅持日光浴

此階段的寶寶仍然要堅持日光浴,這是因為:

●日光浴可為寶寶提供維生素D 人的體表皮膚中含有一種叫做仁脫氫膽固醇的物質,只要接受到日光中紫外線的照射,就可轉化成維生素D,因此有「日光荷爾蒙」的美稱。維生素D不僅可以促進鈣的吸收,還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腳心日光浴對寶寶更有利 通過日光中的紫外線對佈滿穴位的腳心進行刺激,促使寶寶全身的新陳代謝加快,受到刺激的各個內臟器官工作效率也更加活性化,並且對於寶寶常見的化膿性感染、鼻炎、貧血、怕冷症及低血壓等疾病,都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腳心日光浴每次應持續20~30分鐘。

●日光浴的注意事項 冬春季節天氣寒冷,日光浴最好安排在中午時進行,且要注意寶寶的保暖,上午10點以前、下午3點以後不宜進行日光浴;選擇避風的地方,遮蓋好寶寶的眼睛或戴上有帽簷的白布帽,或在室內打開窗子,讓日光直接照射寶寶;在寶寶空腹和剛進食後不宜進行日光浴;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或對日光過敏的寶寶,不宜進行日光浴;家長要認真觀察其變化,若發現寶寶有出汗過多、睡眠不好、食慾減退、易疲乏等症狀,應停止日光浴,並咨詢醫生。

早期教育

繼續爬、坐、站、走的訓練

這個月,寶寶要繼續鍛煉坐、爬、站、走的能力。

1.獨坐 讓寶寶獨坐在床上或地板上,無須用手支撐身體,可以給寶寶一個他喜歡的玩具,讓他獨坐10分鐘以上。

2.爬行 讓寶寶從匍匐爬行轉到爬行,腹部漸漸離開地面,並用手臂轉圈或後退,可將寶寶感興趣的東西放在不同的位置,讓他爬著去夠。練習中,家長可用毛巾提起寶寶的腹部,練習寶寶手膝爬行。

3.站 扶著寶寶的雙手練習站立,每次站立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2~3分鐘即可,每日可練習3~4次。

4.走 讓寶寶站立,家長扶著寶寶的雙手鼓勵他大膽邁步。

教寶寶認圖學物

這個月份的寶寶基本上能夠從2~3個玩具中挑出自己最喜歡的來玩,這表明寶寶的智力已經相當發達了。所以,從現在開始可以給寶寶看一些圖書,對寶寶來說,圖書是能夠打開合上的,能夠看見小動物、花花草草和學「說話」的玩具。

初次教時,每次只認一張圖或者一個物品,繼續複習3~4天,知道寶寶能夠從幾張圖片中找出相應的圖並記住後再開始教第二張。這時家長不要操之過急,因為寶寶的個體差異不同,不要與其他的同齡寶寶相互攀比。

練習模仿發音

寶寶在這個時期,說話還不清楚,甚至只是一些簡單的發音,但是他卻有強烈的想要用語言溝通的慾望。日常,媽媽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想要什麼,說不清楚時要及時更正。同時,也要教寶寶練習模仿發音。

在練習模仿發音時,可以先教寶寶有意義的單詞,除了「爸爸」「媽媽」外,也可以訓練他說一些簡單的動詞,如坐、立、走、爬等,在引導寶寶模仿發音的同時,要引導寶寶主動發出單字輔音,並觀察寶寶是否能夠見到爸爸就叫「爸爸」或見到媽媽就叫「媽媽」。這樣訓練幾天之後,可以擴大範圍,人稱、物品、人的五官、動物名等都可以,爭取除了「爸爸」「媽媽」外,寶寶還能主動說出其他幾個詞,能夠模仿家長說話時的最後一個音。

數字開發寶寶的智力

從出生後到寶寶2歲之前,寶寶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通過「聽讀學數」來掌握觸及的數的概念。比如,日常爸爸媽媽可能總是告訴寶寶「這是個紅色的球,這是塊藍色的手帕,這是杯子,這是床……」但是,卻很少有家長會告訴寶寶說「這是一隻碗,這是兩個球……」因此,不少寶寶直到兩三歲能說會道了,卻對數字仍然沒有概念。

在嬰兒期的數學智能提升活動,都是一些簡易有趣又好玩的遊戲,寓教於玩,只要是可以用具體事物表達出來的數學概念,都可以借助遊戲讓寶寶毫不費力地認識到,真是事半功倍。做過數學智能提升的寶寶長大入學後,對數學的學習駕輕就熟,成績斐然,自然不會有當今許多學生數學成績不及格的頭痛。

實際上,數學是語言教學中必需的一種語言元素,寶寶在學習說話的同時就應學習數字和量詞,使他獲得實際的對數字的感覺。所以,家長在與寶寶交流的時候,要多說數字和量詞,這就等於給寶寶進行了「數」的儲蓄。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隨時隨地對寶寶進行「數」的教育。比如,當媽媽教寶寶練習走路時,可以一邊扶著寶寶走,一邊說「一步、兩步、三步……」;當媽媽與寶寶一塊兒玩積木的時候,可以對他說「一塊積木,兩塊積木……」凡是寶寶感興趣的東西,媽媽都可以數給他聽,這種方法雖然看似有點「對牛彈琴」,但卻十分有效。家長要善於利用一切機會來發展寶寶對數與量的理解,為寶寶的數學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適合本月寶寶的遊戲

對寶寶來說,遊戲並不僅僅是遊戲,它更重要的是一種探索活動。因此,在寶寶身體和大腦發育的同時,他的遊戲能力和學習能力也在不斷得到提高。

在這裡,我們還是從眾多的遊戲中選擇一些很容易操作的,且很有培養意義的親子遊戲,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

1.撕紙 隨著寶寶控制肌肉運動的能力逐漸增強,家長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寶寶特別愛撕紙,只要有紙就會把它撕爛。實際上,這是寶寶在無意識地鍛煉他自己的拇指和食指的功能。在撕紙的過程中,寶寶可以充分體會手控制物體的喜悅。所以,這種在大人眼中看似簡單的撕紙遊戲可以大大促進寶寶智力、情緒的發展。

撕紙遊戲玩起來很簡單,只需家長為寶寶準備好紙即可。但是給寶寶撕的紙最好不要太硬,以免劃傷寶寶,而且最好是彩色的,這樣,在鍛煉寶寶手的同時,還刺激寶寶的視覺,達到手眼協調的目的。

2.爬山 首先,媽媽摟著寶寶順勢平躺,讓寶寶從一側爬到媽媽的另一側,同時說「寶寶爬山嘍!」然後,把卷緊的被子放在距媽媽約一臂的距離,讓寶寶在被子和媽媽的身體之間來回、上下爬,媽媽躺在一邊,既要保護好寶寶,也要為寶寶加油鼓勁。

這個遊戲在玩的時候需要注意,在地毯上比較安全、寬敞,也更自在,而且更能激發寶寶繼續玩的興趣。

3.「小狗」追「大狗」 這個遊戲中,寶寶在爬行時可以抬頭轉頸四處看,不僅使頸部肌肉得到了鍛煉,還接受了更多的環境刺激,因此對寶寶的大腦發育很有益處。

具體方法是:媽媽——「大狗」爬著追寶寶——「小狗」,或者讓「小狗」追「大狗」,「大狗」可以假裝爬得很慢,或者也可以中途突然加速,並發出「汪汪」的叫聲,或者用其他任何可以增加遊戲氛圍的動作、表情、語言等。「大狗」抓住「小狗」後,媽媽可以說:「寶寶爬得真快,媽媽好不容易才抓到寶寶呢!」「小狗」抓住「大狗」後,媽媽可以說:「大狗媽媽被抓住了,小狗汪汪真厲害!」

培養自理能力

寶寶的自理能力培養主要是3方面:

飲食

【喝水】要教寶寶學用水杯喝水,既可以鍛煉寶寶的吞嚥能力,也可以鍛煉寶寶手的抓拿能力,同時,也讓寶寶學會自己拿著水杯喝水。

【拿勺】寶寶自己拿勺既可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還可以為寶寶早日獨自進餐打下基礎。

【吃餅乾】給寶寶一塊餅乾,讓他自己拿著吃,強化咀嚼吞嚥動作,利於唾液腺分泌,促進消化。

訓練坐盆

【固定地點】如果在這個月,不外出的情況下,一定不要給寶寶用紙尿褲,以免寶寶形成隨時拉大小便的習慣。要訓練寶寶坐盆,給寶寶買一個便盆,每天定時讓寶寶到便盆上坐一坐,開始時,家長還可以通過一些輔助的方法,如「噓噓」或「嗯嗯」來促進寶寶排便,此後,定時讓寶寶到固定的地方便便,可以讓大便形成條件反射,刺激排便。

【專心便便】此期若是給寶寶把小便也最好定點,可以是在寶寶的便盆,讓他自己解決,也可以引導寶寶到衛生間或痰盂內小便,不要讓寶寶隨地大小便,不要讓寶寶坐在便盆上玩或進食。

遊戲

【自己觸摸】讓寶寶的手腳解放,自己去觸摸東西,感知各種物體的性狀,如冷熱、軟硬、圓方、粗細等各種信息。在保證溫暖、安全的前提下,讓寶寶光著腳丫感受不同的刺激,如泡沫墊、大理石、木地板、竹蓆、草蓆、皮沙發等,給大腦建立信息庫。

【爬行】給寶寶足夠的空間,讓寶寶自己爬行,讓他隨意拿到自己的玩具,或者就此玩一會兒,或者繼續爬行尋找新的玩具。家長需要注意,雖然讓寶寶自己玩,但是一定要在旁邊做好看護工作,以免發生危險。

培養良好的品質

在現在的家庭結構中,一般一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因此,小寶寶們就成了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一家子都對寶寶唯命是從,百依百順。其實,這對寶寶形成良好的品質是極為不利。在生活中,家長不要太寵愛寶寶,要把對寶寶的品質教育貫穿到生活中來。

信任

培養寶寶對人的信任感,可以從日常的小事做起。例如,摟抱寶寶的時候讓他有強烈的安全感,讓他對周圍陌生的世界產生信任,從而讓他漸漸地在內心建立起對人的信任。

有耐心,有毅力

寶寶雖然不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但已經能明白爸爸媽媽表達的意思。如果寶寶因為搭不好積木而發脾氣,把積木扔掉。作為爸爸媽媽可以跟他說話,告訴寶寶積木搭不起來雖然不高興,但是把積木扔掉也解決不了問題。

責任感

寶寶小的時候,可以讓他把小紙頭遞給爸爸,大一些時讓他收拾自己的玩具。這些都是小事,但對培養孩子責任感起的作用不可忽視。

和寶寶做甜甜水果的遊戲

用寶寶常見常吃的水果圖片,如香蕉、蘋果、西瓜、橘子等,跟寶寶一起玩耍。

大人一張一張讓寶寶去認,一邊認一邊用語言對水果的顏色、味道、大小等特徵進行描述。大人的語言要生動誇張,並配合手勢。如香蕉寶寶吃過,它是長長彎彎、黃黃的。蘋果是大大圓圓的,顏色是紅色的,就像寶寶的臉蛋,真漂亮……大人依次反覆拿取這些卡片給寶寶解說(也用水果模型)。在寶寶有初步感知後,可將卡片一字排列,大人強調某一種水果特徵,讓寶寶用手去拿,或用小手去指指。

這樣多次重複的遊戲,可以讓寶寶建立起對常見水果的認知。

異常情況

寶寶打呼嚕

不少媽媽都說自己的寶寶睡覺時會出現打呼嚕的現象,說明這種現象很常見。一般說來,寶寶偶爾打打小呼嚕,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打呼嚕的原因可能是枕頭高度不合適或者枕頭沒枕好,因而引起頸部屈曲度過大,從而導致呼吸不暢而打呼嚕。這種情況,爸爸媽媽要及時調整寶寶枕頭的高度,讓寶寶躺舒服一些,打呼嚕的現象就會有所好轉。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鼻塞也會打呼嚕,這時爸爸媽媽就要看看寶寶的鼻腔是否通暢,必要時幫助寶寶清理鼻垢。

有的寶寶,偶爾出現睡時打呼嚕,可能是由於睡眠時與呼吸有關的肌肉鬆弛,尤其舌的肌肉放鬆後造成舌根向後面輕度下垂,使呼吸時排氣受到影響,改變體位後,呼嚕聲就會消失。

如果寶寶每天一睡下就會出現打呼嚕的現象,而且聲音非常大,頻率很高,那麼就要引起媽媽的注意了,這很可能是增殖體肥大造成的。增殖體肥大是一種病,有些需要切除肥大的增殖體。這種病會影響寶寶呼吸,使腦部缺氧,嚴重的引起猝死。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寶寶吞了異物

這個時期的寶寶手部動作能力較強,一般拾到小東西就會往嘴裡送,有時候就會吞進肚子裡。有的寶寶會把東西含在嘴裡,在寶寶哭鬧或者笑的時候,小東西就會進到氣管裡。

寶寶吞了小東西,一般有兩個去處:一個是會進入寶寶的胃裡,另一個就是進入通往肺部的通道。寶寶把異物吞到了不同的地方,爸爸媽媽的應對措施也不一樣,如果忽視了這一點,而是憑感覺來給寶寶摳去異物,很多時候會適得其反。

1.異物吞進胃裡 如果異物進入寶寶胃裡,一般情況下,寶寶會沒有疼痛的表現,一副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而且跟平時一樣玩耍、嬉戲。這種情況比較多見,只要不是堵住食道,一般問題不大。

常見的、寶寶易吞到胃裡去的小東西有硬幣、紐扣、圍棋子、戒指、玩具汽車的小零件等。形狀規則且沒有銳利邊角的異物進入寶寶胃裡後,由於胃比較寬敞,一般不會在堵塞胃腸道,這種異物很快就能自動排出。即使是有些尖的異物,有時候也能很好地排出。

為了防止異物滯留於消化道,可多給寶寶吃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促進腸道的生理性蠕動,加速異物排出。多數異物在胃腸道裡停留的時間不過兩三天,也有少數異物經三四周後才能排出。每次患寶寶排便時,家長都應該仔細檢查,直至確認異物已經排出體外為止。在此期間,寶寶一旦出現了嘔血、腹痛、發燒等症狀時,說明有嚴重的消化道損傷,必須及時去醫院就診。

部分家長使用導瀉藥使異物從寶寶腸道迅速排出的方法也是錯誤的。因為如回形針等異物,因為藥物作用使腸管蠕動加快時,很可能將異物鉤到腸壁上,甚至引起腸壁穿孔。在一般情況下,異物進入消化道後,除少數帶鉤、太大或太重的異物外,大多數諸如棋子、硬幣、紐扣等異物,都能隨胃腸道的蠕動與糞便一起排出體外。

2.異物卡在食道 如果異物不慎卡在食道,寶寶會有翻白眼的痛苦表情,爸爸媽媽很容易就能判斷出來。

當發現寶寶將異物吞下後,只要當時沒有嗆咳、呼吸困難或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的症狀,就不必過分緊張。無需設法使異物再吐出來,因為刺激寶寶吐出異物會將異物不慎吸入氣管而發生窒息。

如果異物停留在食道1/3以下部分,這時候可以拍片透視觀察一下,大多數也能自然通過食道進入胃,對寶寶沒有太大影響。如果異物是在食道上2/3的部位,就比較危險,這時候最好在醫院取出。

食物卡在食道裡,無論是卡在哪個部位,最好在24小時內取出。

3.異物卡在喉頭 如果是在進入肺部的通道裡,比如堵在喉頭或氣管,就會比較棘手。這時寶寶就會痛苦地不停咳嗽、哭泣,如果聲音有嘶啞的情況,很有可能是異物碰到了寶寶的聲帶。

如果是寶寶剛剛吞進異物,發現及時,爸爸媽媽應立即抓住寶寶的兩個腳脖子,讓寶寶頭朝下,搖晃寶寶,一般堵在寶寶喉頭的異物多半能出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異物剛吞下去的瞬間,如果已經吞進去很久,這個方法就不太有效了。如果沒有出來,就要立刻去醫院耳鼻喉科。

有的家長在寶寶吞進異物的時候,會用手幫寶寶摳,這種方法是錯誤的。大人用手摳,很有可能因為異物形狀特別,或者摳的方式、角度有問題,而使異物更往寶寶喉嚨裡面去,反而更不容易取出。

4.異物堵塞鼻孔 如果異物不小心進入寶寶的鼻孔,一般不要在家裡擅自取出。因為能進入鼻子的物品多是花生、黃豆、鋼珠、電池、珍珠、口香糖、塑料泡沫之類圓滑的東西,家裡現有的工具大多不能很好地取出。即使家長覺得自己能取出,也不要隨意取出。發現異物時,家長切忌盲目鉗夾,這樣不但會引起小孩煩躁,還往往適得其反,因為如果夾不住異物,反而會使異物往鼻子裡面滑,將異物送進鼻腔深部,到時候再取就更麻煩了。

寶寶鼻子進了異物,最好到醫院去。醫生通常選擇「套擠」的方式,把纖細的鑷子伸到異物後方拉出,也可以在特殊的體位下,把異物送進咽喉部。這樣取異物,可以既能迅速解決「堵塞」問題,也不會在鼻腔裡留下任何後遺症。

厭食

寶寶厭食的原因有很多,爸爸媽媽應瞭解寶寶厭食的真正原因,以便對症下藥:

●飲食習慣不良 多數是餐前零食過多,也可能是在寶寶不想吃的時候強給硬塞,使寶寶產生逆反心理。這種情況,爸爸媽媽要注意餐前1小時之內不要給寶寶零食,如果某一頓飯寶寶不想吃,也不必強求寶寶吃下去,等過一會兒寶寶餓了再給。

●缺乏B族維生素和鋅 B族維生素和鋅的缺乏可引起寶寶味覺功能和胃黏膜消化功能的降低。應給寶寶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穀類食物以及富含鋅的牛肉、蘋果等。嚴重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補充相關的營養制劑。

●疾病原因 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寶寶厭食,如柯薩奇病毒和其他腸道病毒引發的呼吸道感染、營養性貧血、腸寄生蟲和微量元素缺乏、佝僂病、慢性消化道疾病、肝炎、胃腸炎甚至口角炎等。孩子不想吃東西可能是個疾病信號,不可掉以輕心。

●精神因素 當寶寶過度緊張、焦慮、驚嚇、缺乏愛撫時都可引起厭食,這時媽媽一定要多和寶寶交流,多愛撫寶寶,讓寶寶感到心裡踏實和安全,厭食也會慢慢好起來。

●其他 如天氣、喝飲料過多、活動過度等這些情況,爸爸媽媽要盡量避免。

可見,引起寶寶厭食的因素很多,也很複雜,如果發現寶寶有明顯的厭食,就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盡早排除疾病,讓寶寶早日恢復正常飲食,以免因營養攝入不足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眼內有異物

八九個月的小寶寶經常被家長帶著到外面曬太陽,因此,灰塵、飛蟲等進入眼睛的概率增加。如果有灰塵等異物進入寶寶的眼內,家長千萬不要用手揉,同時也要注意別讓寶寶自己揉搓,更不要用嘴吹,這些辦法不僅異物出不來,反而會使角膜上皮擦破,使異物深深嵌入角膜,疼痛加重,還易引起細菌感染,發生角膜炎。

最好的方法是向寶寶的眼內滴幾滴適合寶寶用的無刺激的眼藥水,刺激眼睛流淚,從而讓異物隨眼淚流出來。如果這樣異物仍未出來,還可將寶寶上下眼皮翻轉,看看異物究竟是在什麼位置,如眼瞼、結膜、瞼穹窿等部位,並用消毒棉簽輕輕拭出,注意動作一定要輕柔,以防損傷眼睛。如果異物已經嵌入角膜,用棉簽蘸拭不動時,不要用力強擦,也不要用手硬取,以免損傷角膜造成感染,應立即帶寶寶去醫院,請醫生幫助取出。

寶寶扁桃體發炎要慎重

扁桃體是呼吸道的門戶,口鼻的細菌,病毒最容易侵犯它。扁桃體窩最易積存細菌和代謝產物,是藏污納垢的場所,只要濕度和溫度適宜,就容易被感染。扁桃體小窩小皮稀疏,其間常可見淋巴細胞和其他遊走細胞,形成了「小窩上皮細網化」,而成為機體與病原體和毒素鬥爭的場所。因扁桃體上有許多較深的小窩,如果患了扁桃體炎,病原體隱藏較深,極容易形成病灶,無論是口服用藥,還是靜脈給藥,作用不直接,不能把病灶徹底清除。再加之小兒免疫系統尚不健全,因此,易受病原體的反覆侵襲而反覆發作。

寶寶扁桃體發炎怎麼辦

扁桃體本身並不大,但它的表面有10~20個隱窩,而且直通到扁桃體的深部,隱窩裡有許多的皺褶,平常皺褶裡有許多的細菌、脫落的上皮、食物殘渣等,如果在寶寶身體好的情況下,是不會發炎的,如果寶寶身體的抵抗力下降了,像著涼、患急性傳染病等以後,細菌就會大量地繁殖,所以就導致扁桃體發炎了。寶寶患扁桃體炎時全身的感染症狀很明顯,表現為:高燒可達39℃~40℃,同時伴有寒戰、全身乏力、頭痛及全身痛、食慾不振、噁心和嘔吐。檢查咽部時可發現扁桃體上有膿。

寶寶扁桃體發炎後,應臥床休息,多飲水。如果寶寶吞嚥的時候感到疼痛,初期應給他吃流質或半流質或軟食,高熱時給退熱藥。如果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應採用抗生素藥治療,共約1周左右。即使寶寶熱退了,還要繼續用藥,這樣可使病灶內的細菌徹底清除,以免引發其他炎症。

治療寶寶口腔潰瘍小偏方

治療寶寶口腔潰瘍,媽媽們還可採取以下簡單易行的方法:

1.將維生素C藥片1~2片壓碎,撒於潰瘍面上,閉口片刻,每日2次。此方法治療潰瘍效果較好,但對潰瘍面有較大刺激,會引起疼痛,一般對像為年齡稍大的寶寶。

2.選用全脂奶粉,每次一湯匙並加少許白糖,以開水沖服,每天2~3次,臨睡前衝服效果最佳。通常服用2天後潰瘍即可消失。

3.將雞蛋打入碗內拌成糊狀,同時取綠豆適量放入陶罐內,用冷水浸泡十幾分鐘,再用火煮沸約2分鐘,在綠豆未熟時,把綠豆水倒出沖雞蛋花飲服,每日早晚各一次。

4.將鮮芭蕉葉用火烤熱後貼敷口腔潰瘍處,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