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定本育兒百科 > 第七章6~7個月的寶寶 (180~209天) >

第七章6~7個月的寶寶 (180~209天)

本月的寶寶與前幾個月比起來又有了很大變化。很多寶寶已經可以自己雙手向前撐住獨坐一會兒,家長扶著他站立時,雙腿會做跳的動作,有爬的願望,能用一隻手抓東西,會雙手同時握物,出現換手、捏、敲等動作,能搖動發聲的玩具,能抓住懸掛的玩具。

身心發育

寶寶的正常身體標準

本月的寶寶有了爬的願望,當家長手裡拿著東西去逗他時,他已經會伸手去拿了。除了這些生活小細節外,在身體發育上又有哪些不同的明顯變化呢?

1.身長 這個月齡的男寶寶身長平均68.1厘米,女寶寶平均66厘米。

2.體重 這個月齡的男寶寶體重平均8.22千克,女寶寶平均7.62千克。

3.頭圍 這個月齡的男寶寶頭圍平均43.9厘米,女寶寶平均42厘米。

4.胸圍 這個月齡的男寶寶胸圍平均42厘米,女寶寶平均41厘米。

5.牙齒 已經開始出牙。

小寶寶開始「發牙」了

小寶寶7月開始長乳牙是比較普遍的情況。一般來說,營養好、身高和體重都高的寶寶比營養差、身高和體重低的寶寶牙齒萌出得早。寶寶出牙是有順序的,通常是最先長出下切牙(下門牙),然後長出上切牙。

在寶寶開始長乳牙的時候,細心的媽媽可能會發現,這時候的寶寶會不斷地流口水、啃咬手指,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內抓撓。爸爸媽媽如果仔細查看寶寶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齦發白或稍有充血紅腫,觸摸牙齦時有牙尖樣硬物感。

在嬰兒專賣店裡有專門為長牙的寶寶設計的牙膠。它採用無毒軟塑膠製成,內部為空心,較柔軟,在乳牙尚未萌出時使用可減輕出牙時的不適和煩躁。有的特別設計了突出溝槽,具有按摩牙齦的作用;有的會發出奶香味或設計成水果型,比較受小寶寶的喜愛。不過,牙膠一定要保持清潔。

可以用表情表達感情

6~7月的寶寶,媽媽可以和他進行語言與表情的交流了。媽媽的一個滿意的微笑就可能會給寶寶以鼓勵和讚揚。這個月媽媽可以先從訓練把寶寶尿開始。例如,媽媽把尿時寶寶服從了把尿的動作,順利地解完小便,媽媽就應該高興地對寶寶說「寶寶真乖」,並面帶微笑地親親寶寶的小臉蛋,寶寶看到媽媽愉快的表情,聽到親切的讚揚,享受到一個甜甜的親吻後,會知道媽媽喜歡他這樣做,以後反覆的把尿動作,就會使他形成條件反射,養成把尿的習慣。

還有,如果寶寶哭鬧不停時,媽媽可以用和藹的表情、溫和的話語對寶寶說「寶寶聽話,快睡吧,不要再哭了,媽媽就在這裡」,說完再對他微微一笑。小寶寶似乎聽懂了媽媽的話,看懂了媽媽的表情,慢慢地就停止了哭聲,不知不覺睡著了。如果以後寶寶再哭鬧時,媽媽反覆用這種方式,寶寶就會心領神會了。

聽得懂家長的語氣

6~7月的寶寶聽覺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由於聽覺神經和語言發音器官的共同作用,寶寶不僅能分辨出自己的聲音,還能變換聲調。另外,寶寶的聽覺與動作也具有了連貫性。例如,本月的寶寶聽到一個聲音在他的左耳上方出現時,會先將頭轉向左側,然後再抬頭。

寶寶的翻身計劃

本月的寶寶,媽媽可以重點培養一下他的翻身能力。例如先讓寶寶仰臥在床上,媽媽在一側拿著能吸引注意力的小玩具來逗引寶寶,如小鈴鐺、撥浪鼓等,同時說一些鼓勵的話,以訓練寶寶從仰臥翻到側臥位。媽媽及時對寶寶進行誇獎「寶寶,你真棒」,或者抱抱小寶寶、親親小寶寶作為獎勵。翻身訓練一方面可以增強寶寶的身體力量,也可以鍛煉寶寶腿部肌肉的力量,另一方面可拓寬寶寶的視野,使寶寶看到更加豐富多彩的事物。

寶寶的視覺特徵

本月的寶寶已經能夠分辨人物的細微差別了,他已經能將爸爸和媽媽,生人和熟人分得很清楚。寶寶的視野在逐漸擴大,發育好的可以達到正常人的視野範圍。他可以辨認比以前更多的顏色,也能夠辨認一些玩具和日用品了,如奶瓶、小勺、玩具狗等。

常用的訓練寶寶視覺的方法如下表:

飲食營養

增加固體食物好處多

7個月的寶寶牙齒已經長出來了,這時的寶寶對吞嚥和咀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當他們看到家長吃東西時就會主動伸出手去要。在這個階段媽媽完全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輔食來餵了。在喂寶寶食物時,媽媽要考慮到這階段的寶寶剛長出牙齒,牙齦會發癢、疼痛。因此,為幫寶寶消除長牙的疼痛,媽媽們應該準備一些硬度適中的固體食物,最好是寶寶幼嫩牙床能夠承受的小食,如面米食品、燉得較爛的蔬菜、去核去莖的水果等,這樣能有效幫助寶寶乳牙萌生及發育,並鍛煉咀嚼肌,促進牙弓、頜骨的發育,從而促進寶寶牙齦、牙齒健康發育。

防止零食過量

在寶寶喜歡吃零食後,媽媽要在每天正餐後,適當給寶寶補充一些零食,但是一定要有節制,定時定量。此外,媽媽對零食的精心選擇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不能給寶寶吃過甜、肥膩、油煎的食品。還有,飯前30分鐘最好不要給寶寶吃任何東西,哪怕是一塊糖,一塊餅乾也不要給他吃,以免抑制食慾,影響寶寶的正餐攝入量。

7個月寶寶不宜斷奶的情況

寶寶7個月面臨著斷奶的問題。媽媽想給寶寶斷奶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工作忙碌不得已,有的是媽媽自身沒有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或者因為疾病等原因,無法產生健康的母乳,還有的是寶寶已經7個月,不接受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等。有以上情況中的任何一種都需要斷奶。在媽媽下決心給寶寶斷奶後,如果寶寶出現了以下情況是不宜斷奶的。

1.寶寶一直沒有添加過輔食不宜斷奶 這時寶寶消化道對斷奶後的食品沒有適應能力,如果突然斷奶會給寶寶帶來不利,引起消化紊亂、營養不良,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2.寶寶患病期間不宜斷奶 孩子患病時,再加上斷奶,將使病情加重或造成營養不良。

3.炎熱的夏季不宜斷奶 夏季天氣炎熱,孩子消化能力差,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消化道疾病,故不應斷奶。

訓練寶寶自己吃東西

如果寶寶7個月還喜歡用嘴去接食物,放在手裡的食物拿一會兒就會丟掉,放在他手邊的食物,不肯自己用手拿著吃,家長該怎麼辦呢?

1.誘導法 媽媽可以每天定時地用奶瓶給寶寶餵奶,在寶寶用手去抓奶瓶時,媽媽可幫助扶一下,幾次後寶寶就會自己抓了。

2.循序漸進法 如果寶寶要喝水,吃東西,媽媽就把他要的東西放在他能拿到的地方,不要放在他手裡,讓他自己抓,如果抓住了,媽媽再引導他放在某個地方,如嘴裡或口袋裡。

3.關注寶寶的情緒 在寶寶不願吃的時候,不願用手拿的時候,媽媽不要強迫他。因為適當的飢餓感可以改善寶寶的食慾。更不應該在寶寶進食時把玩具放在他身邊,這樣的話,寶寶會養成邊吃邊玩的壞習慣。

日常護理

防止小寶寶碰傷

7個月的小寶寶,已經學會坐、爬或扶著床邊站起來了,但動作不穩,很容易摔倒碰傷。如想站但沒站好而摔倒,手沒有抓住東西而滑倒,坐時向右仰倒等。特別是能爬的寶寶,他可移動到房間的任何一個角落,因此,摔傷、碰傷的機會就更多,所以一定要把房間的每個角落都收拾得乾乾淨淨,把有稜有角的和硬的東西收拾起來,這樣寶寶即使摔倒也不至於碰傷。

寶寶站在學步車裡活動時,應放在寬敞的房間或庭院裡。因為這時寶寶的腿部已經有勁,速度一快很容易撞到物體上,戳傷手指或碰傷頭部。

如何為寶寶選擇合適的睡姿

寶寶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中度過,大多數媽媽喜歡讓寶寶仰睡,但仰睡有兩個缺點:一是嘔吐時容易被嘔吐物塞噎喉嚨;二是總向一個方向睡,會引起頭顱變形。

還有爸爸媽媽更喜歡讓寶寶側睡,他們認為這樣便於腸道內的氣體排出,也不用擔心寶寶吐奶引起窒息。事實上,右側睡可以避免心臟受壓,也可以預防吐奶,特別是剛吃完奶後更應讓寶寶右側臥,這樣有利於胃內食物順利進入腸道,而左側臥容易引起嘔吐或溢奶。但長時間右側睡容易發生臉部兩側發育不對稱以及歪扁頭,也有可能造成斜視。側睡還要注意寶寶的枕頭不可太柔軟,以免頭部陷入枕頭,堵塞鼻子。另外,長期朝同一個方向側睡,可能會使頭部及臉部左右形狀產生大小不對稱。

防止寶寶的手到處捅

7個月的寶寶開始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好奇心,喜歡用手指到處比劃。也時常用手指捅自己的耳朵、鼻子、嘴和肚臍眼,好像要考察自己身體每一個孔穴和每一個部位一樣,也喜歡捅別人的耳朵、鼻子、眼睛和嘴,並把捅別人的鼻子和捅自己的鼻子的感覺相比較。

寶寶除了想捅耳朵、鼻子、嘴、眼睛和肚臍眼外,還喜歡捅自己能觸到的各種東西。如鎖孔、門縫、牆上的小洞等,最危險的是寶寶會用手指捅牆上的電源插座。所以,為了保護好這個月齡的寶寶,家長在照看孩子、抱著孩子時盡量少坐在這些有孔的地方。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最好不要把孩子放在電扇旁玩耍。

不要讓寶寶過早學走路

訓練寶寶要根據他的發育階段的特點進行。一般而言,6個月以前讓孩子學抬頭、旋頭、翻身,還可以躺在床上或搖籃裡做嬰兒體操;7個月的寶寶可以靠坐;8~9個月的寶寶可匍匐前進;10個月以後,可扶床站起;11個月後,可讓寶寶獨立邁步,但要注意適可而止,千萬不可勉強讓寶寶過早學坐學走,以免影響正常生長發育。

早期教育

可以進行直立練習

這個月的寶寶可進行直立練習了。訓練寶寶站立時,媽媽可以把寶寶的雙腿略為分開,以降低重心,使之站得更穩些。每次扶站時間不宜過久。媽媽還可以雙手抱在寶寶腋下,讓寶寶在膝頭或在床上練習站立。每次練習1分鐘左右,每天練習1~2次。或者讓寶寶扶著小車、床、欄杆及椅背等練習站立。媽媽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還不足6個月時,不要過早地對其進行直立練習,以免給寶寶的骨骼發育帶來影響。如果僅這個練習已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那麼寶寶可試一下伸手夠物,通過伸手夠物來延伸寶寶的視覺活動範圍,使寶寶感覺距離、理解距離,發展手眼協調能力。這些直立的練習,是日後寶寶走路的準備,通過這種練習寶寶就能獲得站立的經驗了。

如何訓練寶寶爬行

小寶寶長到7~8個月大時,爬成為他們最喜歡的遊戲。通過爬行,他們的四肢得到鍛煉,大腦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寶寶變得更聰明了。同時,也為今後上學注意力的集中打下良好基礎。

在教寶寶爬時,爸爸媽媽可以拉著寶寶的雙手,另一個推起寶寶的雙腳,拉左手的時候推右腳,拉右手的時候推左腳,讓寶寶的四肢被動協調起來。這樣教導一段時間,等寶寶的四肢協調得非常好後,他就可以正常地爬了。

對於爬行困難的寶寶,可以讓他從學趴開始訓練,然後爸爸媽媽再幫助寶寶學爬行。其實,剛學爬的寶寶都有匍匐前進、轉圈或者是向後倒著爬的現象,這是學爬的一個過程。這時的爸爸媽媽一定要有耐心,想寶寶學會爬,就要下些工夫。

此外,要給寶寶學爬開闢出一塊場地,可以在硬板床上,也可以在地板的地毯上,周圍移去不需要的東西,任寶寶在上面自由地摸爬滾打。爬對剛學習的寶寶來說是一項很費勁的運動,注意每次訓練時間不要過長,根據寶寶的興趣,花上5~10分鐘就可以了,但要知道,貴在堅持。

不停重複增強寶寶記憶力

幫助寶寶開動腦筋,鍛煉他的記憶力和判斷力。媽媽可以在平時和寶寶做一些玩具的尋找遊戲,來不停地增強他的記憶力。如媽媽讓寶寶看著自己把玩具小狗放在桌上,用手絹蓋上,媽媽問「小狗狗呢」,寶寶可能懂得被手絹蓋著,用手扯開。如不懂,媽媽可幫他把手靠近手絹,讓他拉開見到小狗。要多次訓練,逐漸學會一問便扯開手絹。

此外,媽媽還可以用問人的方法訓練寶寶。如爸爸躲在門後面,媽媽問寶寶「爸爸在哪呢」。第一次寶寶沒記憶,爸爸可立即探出頭來,提醒寶寶,然後再藏好,媽媽再反覆地問,寶寶就會記住了。

怎樣訓練寶寶坐便盆

訓練寶寶坐便盆,首先要培養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從新生寶寶開始,給寶寶把尿時,媽媽嘴裡發出「噓噓」聲,這是一個信號,這樣多次重複,使寶寶在媽媽一做把尿的動作,一發出這種聲音時就會排尿。

訓練排寶寶大便也同樣,要摸清排便規律。寶寶便前可表現出「吭吭」臉紅、瞪眼等等,如發現這樣的表情立即「把」他,嘴裡發出「嗯嗯」聲音,最好每天固定時間,這樣逐漸形成條件反射,寶寶一到時間就想大便。

適合7個月寶寶的健身操

7個月的寶寶自主活動能力有限,為了增強寶寶的活動能力、智力,以及培養母子之間的感情,媽媽可利用空閒時間,幫助寶寶做健身操。適合這個月寶寶做的健身操有:

●打水操 寶寶平躺,媽媽握住寶寶雙腿腳踝,先在寶寶的左腳腕處稍稍用力,先彎曲、再伸直,再彎曲右腳、再伸直,如此反覆10次。如同雙腳打水狀。

●扭一扭 寶寶平躺,媽媽握住寶寶雙腳。將左腳抬起,交疊於右腳上(此時寶寶的腰部應該微微扭轉)。恢復平躺,再換右腳交疊於左腳上,如此左右重複各10次。

●坐飛機 媽媽屈膝而坐,並撐著寶寶的腋下,讓寶寶趴在媽媽的小腿上。媽媽逐漸往後躺下;此時,腿部的角度維持不變,讓寶寶的身體慢慢上升。媽媽利用小腿的力量,雙手撐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像一架小飛機那樣趴在媽媽的小腿上,上下擺動寶寶。結束後,將寶寶往自己臉部的方向拉,讓寶寶趴在自己的胸口,作為降落。

●跳一跳 抓住寶寶的腋下,將寶寶直立抱起,撐住寶寶,讓寶寶的雙腳蹬踏在媽媽的大腿上。媽媽上下振動雙腿,讓寶寶的身體也隨之上下振動。

寶寶認生怎麼辦

首先在家裡來了生人後,媽媽不要將寶寶立刻介紹給客人,也不要讓客人馬上去抱他,不然會造成寶寶心理上的壓力和不安全感,他會因為緊張和懼怕出現哭鬧。正確的做法是先把寶寶抱在懷裡,讓寶寶有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熟悉,漸漸地他的恐懼心理消退後,就會高興地和客人交往。

其次寶寶除了怕生人外,還會出現對新環境的懼怕,這時候爸爸媽媽也要注意,不要讓孩子獨自一人處在新環境裡,要陪伴他,讓他熟悉以後再離開,讓他對新環境有一個適應和習慣的過程。

最後寶寶怕生的程度、持續時間的長短與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平時爸爸媽媽能經常帶孩子出去接觸外界,多和陌生人交往,經常給他擺弄新奇的玩具,那麼怕生的程度就會輕一些,持續的時間也會短些。

適合7個月寶寶的玩具和遊戲

經常和寶寶一起做遊戲,可以使寶寶情緒愉快、輕鬆,和家長建立良好的感情,有利於接受教育。適合7個月寶寶玩的遊戲有以下兩種。

1.蹺蹺板遊戲 家長坐在直背椅上,交叉兩腳,將寶寶放在媽媽的上腳踝上,面朝媽媽。然後媽媽抓著他的手或將媽媽的手放在他的胳膊下,隨著某種輕快的音樂旋律將媽媽的腿舉起、放下。

2.扔球遊戲 準備一個小球及一個空罐頭盒(注意要沒有銳利的邊角),讓寶寶坐在地板上,把罐頭盒放在他前邊。把小球放在他手中,並讓他把手懸於罐頭盒上方,然後讓他張開手,使小球落入罐頭盒中。當聽到小球撞擊罐頭盒時,媽媽可口中發出「彭」的聲音。重複若干次,寶寶很快就可以自己往盒裡扔球了,但多數情況下需要家長幫他把球撿回來。

異常情況

患上麻疹怎麼辦

麻疹是寶寶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病原體為新麻疹病毒,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晚春最多。6個月以內的寶寶因有來自母體的抗體,具有被動免疫力,很少患病。未出過麻疹、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寶寶為患感兒,受感染的機會很大,出過一次麻疹後可獲永久性免疫。

麻疹發生時一般分前驅期、出疹期和恢復期:

1.前驅期 一般3~4天,主要為發熱、咳嗽、流涕、畏光、流淚、結合膜充血等症狀,起病2~3天,在口腔黏膜第一磨牙外,可見灰白色針尖大小的小點,周圍有紅暈。

2.出疹期 病後3~4天,發熱增高,從耳後髮際開始出現小淡紅色斑丘疹,逐漸蔓延至頸部、軀幹、四肢。疹間皮膚正常,壓之退色,重者皮疹密集成暗紅色,體查淺表淋巴結及肝脾可腫大,重者肺部可聞濕羅音,胸片可見瀰漫性肺部浸潤小點。

3.恢復期 出疹高峰後,發熱漸退,病情緩解,皮疹順療隱退,留有棕褐色斑痕,1~2周消失,整個病程約10天。

看糞便知病情

小寶寶剛剛出生幾個月,有個頭疼腦熱、不舒服之類的都不會表達。這就苦了爸爸媽媽和寶寶了,看著孩子受罪,家長卻不知如何是好。這裡建議爸爸媽媽,通過細心觀察寶寶的糞便就能得知寶寶的健康狀況。

1.糞便呈黃色 這種顏色是寶寶糞便最自然的顏色,作為消化液的膽汁在肝臟中製造出來時是棕色的,儲存在膽囊中時變為綠色,進入十二指腸時變為黃色。

2.糞便呈綠色 這種糞便顏色也是健康的。因為膽汁色素在腸內長時間停留時,膽汁就會酸化變成綠色,糞便在這種狀態下直接排泄出來就是綠色的,因此家長不必擔心。

3.糞便呈紅色 這時媽媽要注意了,寶寶可能是腸套疊症,也就是說寶寶上面的腸陷入下面的腸內了。此病很危險,出現套疊的部位會有出血、壞死等症狀,因此通常糞便會呈現粉紅色甚至是草莓醬樣的紅色。

4.糞便呈黑色 多為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多見於胃或十二指腸出血的情況。這種出血的情況是由缺乏維生素而導致的,因此糞便多為黑色。

5.糞便呈白色 多為膽道閉鎖症。如果膽汁的通道在寶寶出生時閉塞就會形成膽道閉鎖症,這樣膽汁的色素膽紅素就不會混合在糞便中,從而使糞便呈現為白色。

女寶寶當心泌尿道感染

通常寶寶未到2歲不會表達身體的不適,因此當泌尿道感染時,較不容易被察覺。媽媽們需要特別留意寶寶的健康問題。

一般來說,泌尿道包括尿道、膀胱、輸尿管、腎臟等器官,若是尿道發炎時沒注意,即會造成後面器官的感染,所以只要一有症狀就要趕緊醫治。

女寶寶的尿道本身靠近肛門,容易在換尿布時被糞便感染到尿道或外陰部,讓寶寶感到不舒服甚至疼痛。因此,媽媽在給寶寶換尿布時一定要注意,如果發現有糞便殘留在陰道口,一定要用清水給寶寶清洗乾淨,記住,洗時要從前往後洗。

女寶寶一旦發生泌尿感染,一部分是以不明原因的高燒來表現出來,會出現哭鬧不安、不易餵食、嘔吐或拉肚子的情形;而另一部分的寶寶則會出現局部的症狀,會出現不正常分泌物在尿片上,或是有血尿引起的血跡且尿味較臭,這些明顯的症狀都很容易察覺,但這有可能是局部發炎,也有可能是整體泌尿道的感染問題。

趴著睡覺

胎兒在媽媽的子宮內就是腹部朝內,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這種姿勢是最自然的自我保護姿勢。所以,寶寶趴睡時媽媽不用擔心,這有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還能使寶寶抬頭挺胸,鍛煉頸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促進寶寶肌肉張力的發展。

寶寶趴著睡,媽媽要注意,不要讓寶寶趴在被子或枕頭上睡,床上墊子不要太柔軟,這樣會影響寶寶呼吸。不是所有的6個月的寶寶都趴著睡覺,而是一部分寶寶能夠自由翻身以後,比較喜歡趴著睡,這不是病。但是媽媽也不能忽視,寶寶可能因某種疾病而不能仰臥睡覺,如腦後長了疙瘩一碰就痛的時候,寶寶就只能趴著睡了。

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為常見發疹性疾病,病原體為皰疹病毒,以春冬兩季多見。表現為起病急,高燒達39℃~40℃,持續3~5天自然驟降,精神即可好轉。它的特點是燒退疹出或疹出熱退。皮疹多不規則,為小型玫瑰斑點,也可融合一片,壓之消退。先見於頸部及軀幹,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較多。皮疹在1~2天內消退,不留色素斑。該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狀,如咽炎、腹瀉等,同時還可能伴有頸部周圍淋巴結普遍增大等症狀。

幼兒急疹不需特殊處理,一般都能順利痊癒。主要是做好護理工作,如媽媽要讓寶寶多休息,並保持室內安靜,空氣新鮮,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媽媽要經常給寶寶擦去身上的汗漬,以免著涼。給寶寶多喝些沸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進毒物排出。

癢疹(濕疹與苔癬)

濕疹

濕疹患兒能不能洗澡,這要視寶寶的不同情況來定。如果濕疹不加重,則可以洗澡。但在洗澡時,只有不出濕疹的地方才可以用肥皂。如果寶寶濕疹非常嚴重,癢得很厲害,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在患部塗一點含有微量腎上腺皮質激素的藥膏,每天3次。由於發癢,會導致寶寶夜裡睡眠不足。已經治療了2個月,濕疹仍未好的寶寶,媽媽大都會很焦慮。不過,用不著悲觀,寶寶的濕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痊癒。

苔癬

與濕疹不同的還有一種寶寶苔癬,多發生在寶寶的手腕和腳脖子附近。一般是從這些部位的皮膚長出兩三個米粒大小的淺紅色疹子,使寶寶奇癢無比。這種疹子,有的一開始就起水泡。如果是在腳掌上,就會長出硬水泡。除了手腳以外,胸部和腹部也會出現,這好像是蕁麻疹的一種。引起寶寶苔癬的原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吃雞蛋或吃了以前從未吃過的魚有關,治療和護理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