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定本育兒百科 > 第六章5~6個月的寶寶 (150~179天) >

第六章5~6個月的寶寶 (150~179天)

本月的寶寶已經可以靈活地抬起自己的四肢和腦袋,並且能夠翻身了。對於感興趣的東西知道去要,如果不高興就會用哭鬧聲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就像個「小大人」。此時寶寶的乳牙已經長出來了,對於那些鬆軟的點心都會來者不拒。

身心發育

寶寶的身體發育狀況

寶寶的身體不斷發育,馬上就要度過嬰兒中期的他,身體上又會出現什麼變化呢?

1.體重 本月男寶寶的體重平均會達到8.46千克,而女寶寶也能有7.82千克的重量。

2.身高 這時男寶寶平均可以長到68.88厘米,女寶寶的身高也會有所增加,平均大約能夠長到67.18厘米。

3.頭圍 此時寶寶的小腦袋還是會有所增大,男寶寶的頭圍平均會達到44.32厘米,女寶寶的頭圍平均也會有43.20厘米。

4.胸圍 男寶寶的胸圍平均可以達到44.06厘米,女寶寶的胸圍平均會達到42.86厘米。

5.坐高 6個月大的男寶寶坐起來會有44.16厘米,而女寶寶會達到43.17厘米。

6.牙齒 此時絕大部分的寶寶都開始長乳牙了。兩顆下門牙是最先長出來的,緊隨其後的是上門牙,隨後就是上側切牙。

寶寶會翻身、會坐了

此時寶寶全身的肌肉功能開始逐漸加強,有了能動性,小寶寶就開始變得不老實了,總想到處「轉轉」。6個月的寶寶大部分都可以翻身了,他們可以從仰臥位翻成側臥位,再從側臥位翻成俯臥位,之後就可以由俯臥位翻至仰臥位。這簡單的360度翻滾,在家長看來是再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對於小寶寶來說意義卻非同一般。會翻身的孩子,活動的範圍就會增大,他能接觸到、看到的東西就多了。這可以拓寬孩子的認知,加快他探索外界的速度。5個多月的寶寶在俯臥時,可以用臂肘支撐著身體將胸微微抬起,雖然腹部還是貼著床面,但這不僅可以提高他的視野角度,還能鍛煉肘部的肌肉。在仰臥時,小傢伙會喜歡把兩腿伸直舉高,「審視」自己的腿到底有多美。當寶寶長到6個月時,就可以相當靈活地控制翻身動作了。

對聲音很敏感

寶寶4個月大時開始可以感覺聲音的來源,到6個月的時候就能夠找到聲源的方位,並做出表現。在寶寶長到第5個月的時候,他就可以感知熟悉的聲音、習慣的言語,通過聲音辨別出誰是周圍人,誰是陌生人。如果在他背後敲擊物體弄出聲響,寶寶會很快把頭轉向聲源,查看原因。

當家人親切地呼喚寶寶的小名時,他會回頭看或是抬起頭注視對方的眼睛,彷彿在問:「你叫我有什麼事嗎?」此時寶寶雖然聽不懂話語的意思,但是對語調的辨別能力還是有的。比如他聽到憤怒的聲音,就會立即停止活動,害怕地向聲源處望去。如果聽到了玩具發出的聲響,他就會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此時寶寶對聲音相當敏感,只要有一點響動都能引起他的注意。家長不妨好好利用這個機會,鍛煉寶寶的聽力。平時可以拿帶有響聲的玩具給寶寶玩,引起他對聲音的興趣,大多數寶寶都會在自己把玩具弄出響聲後顯得很有成就感。

全身肌肉能力逐漸增強

寶寶剛出生時,全身上下都是「軟」的,所有的肌肉包括骨頭都尚未結實起來,不能支撐他做動作。在寶寶長到6個月的時候,他的肌肉就步入了比較旺盛的發育階段,外在表現就是寶寶做出的不同動作。

寶寶在出生後的第4或第5個月時,就能把身體從平躺改變為側躺。慢慢的,他就可以翻身了,讓自己從仰臥變為俯臥的姿勢。大部分寶寶都會在5個半月之前學會翻身。寶寶學會了翻身,說明他的背部肌肉已經開始正常「工作」,能夠支撐他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這時寶寶還學會了踢腿。如果家長發現寶寶在腳部受到重壓的時候用力蹬踹,或者寶寶自己仰臥在床上時常常把腳抬起來,就說明他的腿部肌肉開始發育了。時常踢腿是寶寶變得強壯的表現之一。

此時的寶寶除了翻身、踢腿,還會用手去夠想要的東西。這就要用到他手臂上的肌肉。因此,當家長用他喜歡的玩具和他玩耍時,他就會伸著胳膊去要,或是在自己玩耍時不停晃動著自己的胳膊。這些都是肌肉能力逐漸增強的表現,家長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鍛煉寶寶的肌肉力量。

寶寶的心理特徵

此時的寶寶已經可以借由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果他的尿布濕了,涼涼的感覺讓他很難受,他就會用哭聲通知爸爸媽媽。如果寶寶在喝奶,中途被停止,他也會用哭鬧來表示不滿。此時的寶寶已經能夠根據自己是否滿足而表現出不同情緒,家長也可以從寶寶的表現中明白他的感覺。

此時的寶寶在見到可以移動的玩具時,雙眼會隨之移動,顯示出很強的好奇心。見到熟悉的人或玩具時還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看到食物時面部表情會很興奮,作出一定的反應。

這時的寶寶好奇心非常強,很喜歡玩藏貓貓,突然變出來的爸爸會把他逗樂。如果爸爸沒了,他還會進行尋找。

飲食營養

餵養注意事項

寶寶長到第6個月的時候,家長就可以適當地添加些輔食作為過渡食品。如果家中的寶寶已經長到第5個月,家長就可以在孩子的餐單中加入蛋黃、菜粥、水果泥等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一來可以均衡寶寶身體所需的營養,二來還可以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促進牙齒和頜骨的發育。當然,這時寶寶的主食還要以乳類食品為主。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逐漸增 多因為寶寶才開始接觸輔食,所以量一定不能過大。要由少量開始,逐漸增多。如果寶寶願意吃,並且身體沒有任何不良反應時,家長就可以放心地給他增加食用量。如若寶寶不喜歡吃,就不要勉強他吃下去,可以隔一段時間再喂。

●循序漸進 給寶寶添加輔食要講究由稀到干、由細到粗、由軟到硬、由淡到濃的原則。因為寶寶年齡尚小,對食物的適應能力較差,所以要漸進地改變食物的性狀、濃淡、口感等。給孩子一段逐漸適應的過程,他會接受得更快。

●因時制宜 添加輔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不同季節和寶寶的情況來決定是否添加輔食。如果寶寶吃了某種食物後大便較稀,就要暫時停止添加。另外,在炎熱的夏季和身體出現不適的情況下,家長不要添加輔食,以免加重寶寶的不適症狀。

●注意衛生 寶寶的餐具要固定專有,在清潔時也要嚴格消毒。家長在餵飯時,不要先將食物在自己嘴裡嚼爛後再給寶寶,這樣有可能將疾病傳染給寶寶。

●家長要有耐心 家長在給寶寶喂輔食時,要有一定的耐心,想辦法讓寶寶對食物產生興趣,切不可強迫孩子。

植物脂肪有好處

人腦中的50%~80%都是由脂肪組成的,而其中絕大部分是由植物脂肪構成的不飽和脂肪。家長要知道,脂肪在人體內可以起到良好的滋潤作用,而且還可以在代謝的過程中轉化為熱量,給人體提供足夠的「馬力」。

對於寶寶而言,常吃植物脂肪還能擴大腦容量。所以家長最好在日常的烹飪中給寶寶提供足量的植物脂肪。

植物脂肪就是我們所說的植物油,它多是從植物中壓搾得來。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使用花生油、核桃油、菜子油等。花生油中不含芥酸,但含有許多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寶寶的成長十分有好處;核桃油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調節消化系統功能,提高寶寶內分泌系統的功能。

辛辣、油炸食物是寶寶飲食禁忌

寶寶降生已經有6個月的時間了,他的成長受到周圍所有親人的關注。飲食自然成了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在眾多的食物種類中,辛辣和油膩的食物會對寶寶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所以需要適當遠離。食物經過油炸後,會產生丙烯酰胺,它是一種致癌物質,攝入過多對寶寶的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威脅。另外,油炸食物的營養在製作過程中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流失,如果小寶寶吃了過多的油炸食物,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營養缺失。除此之外,食用過多的油炸食物還會造成消化不良。因為油炸食物的表面普遍都被油脂包裹,食用過後會在胃裡停留很長時間,加重腸胃的負擔,同時也影響其他營養的吸收。油炸食物的熱量通常都很高,過多的熱量進入寶寶體內會加重其代謝負擔,並且很容易轉化成脂肪,使寶寶變得肥胖。

寶寶年齡尚小,口腔、腸胃、消化等功能都沒有完全發育好,如果在這時給寶寶食用辛辣食物,很有可能引發寶寶出現便秘、上火、感冒或其他疾病。辣椒、胡椒、花椒、蔥、姜、蒜等食物都屬於辛辣食物,它們會導致人體的免疫力降低。家長在做飯的時候,最好不要給寶寶提供辛辣的食物,蔥、姜、蒜等調味料最好也不要添加。如果吃了辛辣的食物,要在餐後補充適當的水和蔬果,以淡化辛辣食物對身體的傷害。

魚肝油是寶寶健康好幫手,服用須謹慎

眾所周知,魚肝油具有預防、治療佝僂病和補鈣的功效。魚肝油已經成為寶寶在成長時期強壯骨骼所必需的營養品。魚肝油中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D。維生素A對寶寶夜間的視覺和上皮細胞的完整性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它可以防止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而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質充分吸收,促進寶寶骨骼鈣化。由於魚肝油具有如此多的好處,所以頗受家長歡迎。

但是有些家長認為,越是好的東西就越要多吃,只有這樣才能讓寶寶的身體得到更多的營養。這其實是一種極為錯誤的理解,物極必反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給寶寶過量地服用魚肝油,就會造成寶寶發生慢性中毒,給寶寶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讓寶寶做個食物品評家

此時寶寶的乳牙已經長出來了,可以適當地接觸一些輔食,家長不妨著手擴大食物的種類,讓寶寶品嚐其他食物的味道。這樣不僅能讓寶寶熟悉日後食物,也能刺激他的腸胃,提高消化功能。在讓寶寶熟悉食物的時候,沒有必要真正地讓他吃進去。家長可以在筷子或勺子中放一點,在他的小嘴中輕輕點一下,讓他瞭解一下味道,在大腦中對這種食物有所記憶,這樣在他日後接觸時就會更容易接受。要想讓寶寶熟悉不同食物的味道,在添加輔助食品之初,就要有耐心。在孩子接受一種新的食品時,往往是會受到「挫折」的。寶寶很有可能不喜歡新品嚐的食物,但這不是絕對的,只要家長有耐心,反覆地讓寶寶嘗試,他會慢慢習慣食品的味道。

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此時小寶寶的牙齒還沒有完全長出來,或者有的寶寶還沒有牙齒,不能咀嚼食物。所以有時家長就喜歡用自己的嘴巴把食物嚼碎,再餵給寶寶吃。這樣雖然能讓寶寶吃到更多的食物,但是這種方式也很容易傳播疾病。而且食物經過咀嚼,營養也被咀嚼的人吸收了,寶寶吃到的只是一些食物殘渣而已,沒有任何營養。

除此之外,寶寶的咀嚼能力是一種孩子需要鍛煉的技能,通過自己的嘴咀嚼食物還能刺激牙齦,促使寶寶的乳牙快點長出來。因為寶寶的牙已經長出來一些,可以自己吃比較稀軟的食物。所以家長從這個時候就要練習用勺子給寶寶喂輔食,讓他自己用乳牙或牙齦咀嚼。家長可以在吃飯的時候試著用勺子喂寶寶,如果寶寶開始的時候表現得比較抗拒,家長可以多嘗試幾次,時間久了寶寶自然能夠學會如何吃勺子裡面的食物。

日常護理

寶寶安全保健指南

小寶寶馬上就要半歲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家長注意的方面,比如家居環境安全、接種疫苗等,這些都關係著孩子的健康,所有方面都安排妥當,可以幫助小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

家中的擺設要分門別類,最忌諱玩具、衣物隨意地丟落在地上,寶寶如果摸到就會往嘴裡塞,這樣很容易將外在病菌傳染給寶寶。

另外,家長不要把藥品、清潔用品、化妝品等有害物質放在寶寶的周圍,讓寶寶能夠有機會觸摸到它們,以避免寶寶因誤食而導致中毒。在給寶寶喂輔食的時候要防燙傷,家長在餵食物前最好試一下溫度。如果寶寶被灼熱的東西燙傷,家長要將寶寶被燙的部分用涼水沖洗或冰敷,塗上燙傷膏,送去醫院查看病情。

這時候,寶寶身體的抵抗力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所以家長要帶他去接種疫苗,防止外來病菌的侵害。此階段寶寶應接受的疫苗包括百白破混合制劑,時間要與上次間隔6~8周。還要再次服用小兒麻痺糖丸,時間與上次同樣間隔6~8周。

給寶寶衣物做全面「體檢」

5~6個月的寶寶總是很喜歡動來動去,漂亮、乾淨的衣服不一會兒就會沾滿了污漬,因此常需要換乾淨衣服,洗髒衣就成了媽媽經常要做的事情。家長要知道,寶寶衣物從挑選到洗滌、晾曬,都是有學問的,稍有差錯就有可能使寶寶遭受不必要的苦楚。所以,爸爸媽媽在為寶寶添置新衣服時,一定要對寶寶的衣物做個全面的「體檢」。

●挑選 衣服的質地一定要柔軟,純棉面料的衣服具有吸水、透氣、保暖性良好、穿著舒適的優點。媽媽在選材料時要記得查看成分說明,以免不良的材料給寶寶帶來不利影響。衣服的顏色最好是淺色,因為寶寶都有把東西放進嘴裡的習慣,如果衣服的顏色較深,顏料就有可能被吃進肚子裡。衣服的款式不要過於複雜,拉鏈、紐扣、繩帶都有可能損傷寶寶的皮膚,越簡單的款式對寶寶越有利。如果寶寶在穿上新衣服後有起疹、咳嗽、皮膚紅癢等症狀的時候,就要立刻停止穿著。

●洗滌 增白劑確實能讓寶寶的衣物變得潔白,但是過多的增白劑會刺激寶寶的皮膚。當它們進入寶寶的身體後,會和蛋白質結合,增加寶寶肝臟的負擔。

●晾曬 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是最有效且最安全的「消毒劑」。家長只需要把寶寶穿的衣服或蓋的被子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晾曬,就能夠消除殘留在寶寶衣物上的細菌,讓寶寶安全、健康地成長。

●除污 可把胡蘿蔔研碎後拌上鹽,塗在污漬處,用手反覆揉搓,再用水漂洗乾淨。在血漬、奶漬處用生薑擦洗,效果也很好。陳舊的尿漬,可用溫熱的洗衣粉(肥皂)溶液或淡氨水或硼砂溶液搓洗,再用清水漂淨。

選擇濕紙巾要注意

帶著寶寶出門,難免會遇上小手摸髒了、小臉哭花了的情況。此時如果家長有一包濕紙巾,就可以讓寶寶恢復清潔了。但是給寶寶用的濕紙巾一定要安全,不然就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成長。

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每次大小便後,用嬰兒濕紙巾擦淨不僅能讓小屁股乾淨,而且還能起到一定的殺菌功效。因此在選擇時一定要注意濕紙巾的功效,有些濕紙巾是專門用來清潔臉部的,有些是專門用來清潔私處的,有些又是用來清潔進餐用具的。媽媽們應該挑選的是寶寶專用的濕紙巾,它們添加了CPC抗菌成分,可以抵禦產生尿布疹的細菌,給寶寶的健康築起一道防禦牆。

千萬不要讓寶寶的肚臍受涼

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防止寶寶的肚臍受涼,以免他著涼難受。防止肚臍受涼的方法有很多,比如:

媽媽可以給小寶寶做一個肚兜,蓋住他鼓鼓的小肚皮。這樣即使褲子往下褪,仍然能保證肚臍在肚兜的覆蓋下。為了防止肚兜向上掀起,可以在肚兜後面用鬆緊帶連上,繫在腰部。如果家裡沒有人會做,也可以購買專用的護臍帶。

此外,夏季開空調也要得當。空調溫度設置得過低、夜裡開空調睡覺都會對寶寶產生一定的影響。過冷的溫度會讓寶寶患上感冒,到時就不只是腹瀉那麼簡單了。家長可以將空調的溫度設定得稍高一些,26℃~28℃的氣溫就很適合寶寶睡眠,只需給寶寶蓋層毯子就能讓他安然入睡。除此之外,空調或電風扇都不能對著寶寶直吹,即使他再熱,也不能採用這種方法降溫,家長可以用扇子輕輕地給寶寶扇風,逐漸降溫。

防止寶寶肚臍著涼還要減少穿開襠褲的次數,連身衣能夠很好地保護寶寶的肚臍。小肚皮和肚臍在衣服的包裹下會格外溫暖。或者將寶寶的上衣塞到褲子裡,也能起到防風的作用,雙層保護更不會讓寶寶著涼。

防止寶寶摔傷的竅門

此時小寶寶已經靈活地掌握翻身的本領了,在床上總不老實地翻來翻去,而且還有想到處爬的傾向。此時的寶寶很容易出現摔傷等情況。為了保證寶寶不被摔傷,除了要加緊看管好寶寶的安全外,還要對家中各種有可能導致寶寶摔傷、碰傷的地方進行「改良」。

在吃飯的時候,要保證小寶寶的座椅平穩且著地面足夠寬闊,這樣才不會發生翻倒的情況。椅子上最好有安全帶,將寶寶固定住,以免因為亂動,重心不穩,發生摔傷。

嬰兒床要有緩衝墊子,最好是圍在床欄杆間,其間的間隔不大於6厘米為宜。

家長不要單獨把寶寶留在床上,最好能一直有人照看,以免發生意外。

家長不要騎車帶寶寶,即使車後座上有兒童專用座椅也十分危險。

有些家長喜歡背著寶寶,為安全起見,最好使用安全帶。

為寶寶選擇適宜的嬰兒車

現在市面上為寶寶設計的嬰兒車可以說名目繁多,但是哪一種才是最安全、最適合的呢?貨比三家之前,首先要瞭解嬰兒車的種類。

一般而言,目前市面上常見A型和B型兩類嬰兒車。A型嬰兒車適合滿2個月的寶寶,頭部能支撐起來用,而且由於車輪較大,地面凹凸不平帶來的顛簸較少,寶寶坐著會很安全。但是這種車比較重,很佔地方。B型嬰兒車在寶寶滿7個月左右,可坐穩之後用。這種車車身小巧輕便,手柄操控簡單,轉彎方便,可以在通道狹窄的商店或是擁擠的場所來回穿梭。

兩者相比,A型車較適合外出散步,B型車則適合陪媽媽外出購物時用。無論哪種款式,都可以用到2歲左右。此外,給寶寶挑選嬰兒車時還需注意下面幾個要點:

1.選擇嬰兒車時一定要檢查車子的開啟是否方便,安全帶、鎖緊及保險裝置是否符合標準。而且座兜要深,如果過淺,寶寶翻身或扭動時容易翻車。

2.嬰兒車的骨架通常設計成可以鎖定的活動關節,以便於收藏或運送,因此挑選時一定要檢查車子收斂的功能是否安全,否則,當寶寶坐在車子裡,車身可能會夾傷寶寶。

3.嬰兒車的車輪最好大些且不易打滑。

4.查看嬰兒車的輪子是否有防震功能,試試剎車是否良好,以便發生意外時能及時停住車子。

5.購買時還要仔細看看車架表面是否有油漆脫落、劃傷或其他瑕疵;車身結構的結合處和螺絲是否牢靠;車身是否有孔洞,以免寶寶把手指伸進去夾傷。

寶寶口水多的處理辦法

隨著寶寶的發育成長,牙齒萌出後,口底漸漸加深,吞嚥能力逐漸加強,多數寶寶到了這個月將開始他的口水歷程,滴答不斷的口水會持續到一兩歲。家人照顧寶寶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寶寶流口水時,應及時用乾淨柔軟的手帕或餐巾紙擦拭,而且擦時不可用力,輕輕將口水拭乾即可,以免損傷局部皮膚。不要用硬毛巾給孩子擦嘴、擦臉。

●用溫水洗淨口水流到的地方,然後給寶寶塗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皮膚。

●準備一個乾淨柔軟的小圍嘴,防止口水弄髒衣服,並要勤洗勤換小圍嘴,以保持皮膚和衣著的衛生。

●可以經常給寶寶喂點水,保持口腔清潔。

並非所有寶寶的流口水現象都屬正常情況,某些時候寶寶流口水是病理性的。如果同時伴有口角破潰發炎,或是口腔黏膜充血或潰爛、拒食、煩躁等情況,這是口腔炎引起的流涎症,應及時去看醫生;如果伴有一側或雙側面部肌肉萎縮、咀嚼無力,與消化不良、腸道蛔蟲症引起的流涎症有關,此時也要及時找醫生診治;如果出現智力發育不全、癡呆,則是腦神經系統發育不全引起的,此時更不能輕視,應積極治療。總之,寶寶出現「長流水」的問題,就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找到問題,對症治療。

寶寶不要過早用學步車

很多家長在寶寶6個月大時,認為既然寶寶已經能坐、能站了,就可以學走路了,於是開始給他們買學步車,而且許多家長為了防止寶寶摔倒或怕孩子亂抓東西不安全也主張讓孩子用學步車。其實,醫學研究證實,學步車不僅不能促進寶寶運動發育,而且還會影響寶寶的身心發育。調查資料也說明,在學步車裡長大的孩子,肢體能力和語言發展明顯不如自然學會行走的孩子。

要知道行走是負重運動,當關節肌肉還未達到負重要求時,過早行走會影響寶寶下肢發育。而且這個月齡的寶寶骨骼中含鈣較少,骨骼很軟,過早過多使用學步車,容易出現「X」或「O」型腿,如果長時間坐在學步車中,還可能限制孩子許多自主的手、眼、腳的配合動作。如果寶寶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自由行走,或是拿到身邊物品的話,對他心智方面的成長也會非常有利。為此,家長不能為了安全、為了省事而忽略寶寶的心智成長,應盡量不用學步車或是盡量減少使用學步車。月齡在11個月以上的寶寶才可以坐學步車,但每次時間也不宜過長。

寶寶拒絕奶瓶怎麼辦

多數一直用母乳餵養的孩子一看到奶瓶就會哭叫,有的孩子甚至還會患上「奶瓶恐懼綜合征」,原因可能是奶瓶與乳房乳汁流出方式的不同讓孩子覺得不習慣,或者是寶寶在奶瓶餵養時有被嗆過的經歷,以至於對奶瓶產生反感。

當然,也有的寶寶可能是依戀媽媽溫暖、柔軟的乳房,並發覺橡皮乳頭口感不好。為了避免這種與奶瓶抗拒現象的發生,建議媽媽按照以下計劃執行,從而讓寶寶順順利利地從母乳餵養過渡到奶瓶餵養。不過有一點要強調的是,開始嘗試前最好確保寶寶已經大於4個月。

選一個有家人看護的時段。因為媽媽可能需要擠出乳汁以免乳房飽脹和疼痛,然後將乳汁用奶瓶餵給寶寶。而且給寶寶奶瓶前至少2~3小時不能給他吃或是喝任何東西,直到孩子感覺飢餓並有食慾的時候才可以。

給寶寶嘗試用不同的奶瓶和奶嘴。奶嘴最好選用柔軟的乳頭狀的,同時再使用一個可以匹配任何型號奶嘴的普通又瘦長的奶瓶。

奶的溫度要適宜。家長可以把奶滴在手背上,以感覺不燙為準。奶速以一滴一滴連續往下滴,且不連續成「流」為準。

奶瓶餵養寶寶的時候,不要像母乳餵養那樣讓寶寶躺在家長的臂彎裡,而是要讓寶寶上半身筆直地坐在媽媽的膝蓋上,這種姿勢才會讓寶寶在整個吃奶的過程中覺得舒服,而且還能避免流速過大讓寶寶產生窒息或恐慌。

為了讓寶寶吸吮得更順利,可以用能發出聲響的玩具或電視轉移寶寶的注意力。這樣在寶寶意識到奶嘴在嘴裡前,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吸吮了。

如何培養6個月寶寶的良好習慣

對於寶寶來說,良好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在6個月左右就應該注意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一般來說,下面幾個方面千萬不可忽視。

●訓練寶寶坐盆大小便的習慣 如果發現寶寶有大小便的意願表示時,如突然坐立不安或是用力「吭吭」的時候,就應該讓他坐盆,逐漸形成這種習慣。最好是定時、定點的坐盆,並教他用力,而不是隨便在床上或玩耍的時候大小便。

●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輔食的添加方面,一定要由少量開始,而且一次只添加一種新的食物,並要留心寶寶的皮膚是否出現紅疹、是否有解稀水便的不良反應,一旦出現這些不良反應,則一定要先暫停餵食這種食物。在調味品添加方面,注意不要使用刺激性的調味品,尤其不能以家長的味覺來添加鹽,否則對寶寶的腎臟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增大日後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培養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 可以在寶寶要吃之前,用乾淨的毛巾把他的小手擦乾淨,再讓他自己去抓食。待寶寶慢慢長大後,教導他養成飯前洗手、飯後漱口的習慣。當然,能夠以身作則的家長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榜樣。

讓寶寶學會一個人睡

不少家長為了方便解決睡眠問題而讓寶寶和家長同床。研究表明,家長和寶寶一起睡很有可能會打擾寶寶睡眠,甚至還可能養成不良習慣。讓寶寶學會獨睡對他來說是一種鍛煉,可以讓他在家長離開他的時候不產生焦慮、煩躁的情緒,這對培養寶寶良好的性格和自立能力很有必要。

對於6個月大的寶寶而言,面對和爸爸媽媽的分離常常會表現出一種恐懼,並且會由此引發一些新的睡眠問題。為了避免寶寶在獨睡時產生被拋棄的感覺,媽媽最好在睡前花上10~15分鐘的時間和寶寶待在一起,輕輕拍打著他,直到他安靜下來,再悄悄地離開。這樣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熟悉溫馨的睡眠氛圍,幫他盡快入睡。

早期教育

模仿發音

口語表達最關鍵的是輔音發音的訓練,如果家長忽視了對寶寶發音的關注,寶寶可能就會很少發音,甚至影響寶寶發音的積極性。

平時家長可以在寶寶高興時與他面對面、慢慢清晰地發出一些簡單的輔音,發音時還得讓寶寶看著家長的口形模仿,經常反覆做這樣的練習,寶寶就會慢慢地發出「爸」「媽」的音來。細心的家長可以記錄下寶寶能發的輔音的數目,6個月的寶寶一般能發出4~5個輔音。經常重複,反覆練習,不但可以提高寶寶聽聲模仿的能力,提高寶寶對各種聲音的注意力,還可以提高寶寶對聲音的好奇心和敏感性,提高寶寶聽覺與動作的協調能力。

教寶寶辨認人物

從寶寶誕生那天起,家長就要開始教寶寶辨認人物了。不要認為小傢伙聽不懂家長的話,看不懂家長的手勢,就是這種有意無意的行為卻在無形中培養著寶寶的認知能力。

與前幾個月不同的是,本月寶寶的軀體活動能夠逐漸從自由仰臥位變為俯臥位,視野變得更開闊了,進入了一個認識世界的全新階段。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物品、玩具,身邊經常出現的面孔都是訓練寶寶認識能力的最佳「道具」。以日常用品為例,訓練前家長先把它們放在自己可以夠得到的固定位置上,每次給寶寶使用時,都要反覆強調這些物品是他經常要用的,並要說明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每天訓練多次,日久天長,寶寶就會指認媽媽常用的物品了。

當爸爸回家時,媽媽可以指著爸爸對寶寶說:「寶寶,爸爸回來了!」這時媽媽會發現寶寶的小腦袋立刻轉向朝門的方向,兩隻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盯著爸爸。而寶寶在爸爸懷抱中聽到有人說「媽媽」時,也會馬上朝向媽媽看,並且要媽媽抱。無論是在哪裡訓練,家人一定不能忘了及時對寶寶給予肯定與讚揚。

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

6個月的寶寶對語言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開始理解家長的態度,也會用自己的行為表示對家長的要求。此時可以有目的地教寶寶認識一些事情。

●學習點頭搖頭 在寶寶吃東西時,家長給他食物,要邊點頭邊說「要、要、要」;寶寶吃完了還要食物時,家長邊點頭邊說「好、好、好」。如果寶寶哭時,家長可以邊搖頭邊說「不好、不好、不好」。反覆對寶寶進行這種訓練,可以鍛煉他用動作來表示自己的意思,經過多次訓練後,寶寶就會認識到點頭和搖頭代表著什麼,並會主動用此動作表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學習「不許做」 如果寶寶無故哭鬧時,比如不好好吃奶、隨意把玩具放到口裡,家長要一邊說「不」,一邊搖頭做出「不許做」的表情。如果寶寶聽懂了,就會停止自己的行為,這時家長要及時給小傢伙點頭表揚和鼓勵。如果寶寶依然我行我素,家長則要嚴厲制止寶寶的活動,並嚴肅地對寶寶說「不行」、「不對」這樣的話。用這樣的方式教育寶寶,他就會意識到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反之,如果開始時不注意糾正,等寶寶稍大再糾正,孩子就會感到有莫大的痛苦。

訓練寶寶獨坐

寶寶6個月時,是學習坐的最佳時機。這個時候的寶寶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勉強能坐了,但還是東倒西歪的像個「不倒翁」。為了讓小寶寶坐得更穩當,家長可以在靠坐的基礎上讓寶寶練習獨坐。可以先給予一定的支撐,逐漸練習後再慢慢撤掉支撐;也可以先讓小寶寶靠坐著,等他坐穩當了,再逐漸讓他離開靠背。下面就介紹兩個遊戲來訓練寶寶坐的能力,同時對鍛煉寶寶手臂和胸部肌肉力量也很有幫助。

1.拉大鋸、扯大鋸 先讓寶寶仰臥在床上,爸爸媽媽一邊唱「拉大鋸、扯大鋸」的兒歌,一邊輕輕拉寶寶的小胳膊,幫助他坐起來。

2.躺下、起來 爸媽讓寶寶坐在膝蓋上,然後抓住寶寶的胳膊,讓他向後仰倒,再輕輕把他拉回原位。動作要輕柔,千萬不能生拉硬拽,以免造成寶寶挫傷和脫臼。

訓練寶寶的精細動作

5~6個月的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非常棒了,家長要努力訓練寶寶的精細動作,比如:

1.夠取小物體 寶寶現在會主動夠放在面前的玩具,為了更好地鍛煉一下寶寶的手指靈活性,家長要盡量在寶寶面前放些小物品,反覆練習後可以逐漸換稍大點的物品,而且離的距離也要由近及遠,同時,也要盡量培養小寶寶從滿手抓再到拇、食指抓取的能力。

2.扔掉再拿 這個訓練需要在寶寶坐著的時候進行,家長事先準備好寶寶能夠抓得住的小玩具,如小積木、小塑料玩具等,先讓寶寶兩隻小手都抓住玩具,然後再遞給他其他玩具,這時家長會發現小寶寶會扔下其中一隻手的玩具,再拿起家長遞給他的這個,這種「狗熊掰棒子」的畫面對鍛煉他的小手指的靈活性很有幫助喲。

3.「紙」上談兵 家長取薄厚不同、材質不同的紙若干張,先在寶寶面前撕紙,幾次之後,利用寶寶的好奇心理,開始正確指導寶寶自己撕紙。對寶寶來說,撕紙是一種新的嘗試,因為在撕紙的過程中,會體會到撕不同厚薄的紙,用力程度也會不同,而且只有兩手動作密切配合,才能把紙撕破,單手是不能完成的。這樣可以鍛煉寶寶手部肌肉的運動能力,培養手指動作的協調性。不過千萬不要選太薄、太硬的紙張,以免劃傷寶寶嬌嫩的小手。

適合本月寶寶的親子遊戲

適合5~6個月寶寶的親子遊戲很多,在這裡我們選擇幾個供家長們參考:

1.洗澡玩水 給寶寶洗澡時,可以在浴盆裡放幾個小塑料球,寶寶洗了澡又玩得好,還能增加爸爸媽媽與寶寶之間的情感交流。

2.捉迷藏 媽媽躲在窗簾後面,呼喚寶寶的名字,當寶寶露出要找尋家長的表情時,要突然拉開窗簾,探出頭來,對寶寶笑一笑說「哇!寶寶,媽媽在這裡」。

3.騎「馬馬」 寶寶背對著家長,坐騎在家長的雙膝或單膝上,家長用雙手扶住寶寶的雙腋,同時腿也有節奏地上下顫動。

4.蕩鞦韆 爸爸雙手抓住寶寶的雙腋,兩腳分開,身體呈弓型向前,用力將寶寶做前後擺動的姿勢。這種力量型的遊戲讓寶寶感到很放鬆,也樂意和爸爸一起玩。不過蕩鞦韆的時候要注意,開始擺盪幅度要小一點,以後再逐步加大。

異常情況

寶寶經常咳嗽

寶寶在這個月齡的時候,有時在夜裡睡覺或是早上醒來時都會咳嗽一陣子,如果是夜裡咳嗽的話,會把晚上喝的奶也一起吐出來,家長如果把耳朵貼到寶寶後背上,還能聽到「呼嚕呼嚕」的積痰聲和「絲絲」的喘息聲。不過也有的小寶寶從1個月開始就會一直出現這種反應。

如果寶寶雖然表面上有點咳嗽,但是情緒還很好,吃奶吃得很香,也非常愛笑,並且沒有發熱症狀,就不用把這種症狀視為很嚴重的疾病。如果寶寶經常咳嗽,並且會顯得無精打采的,家長就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接受診治,如果被診斷為「哮喘性支氣管炎」或是「小兒哮喘」,家人就要格外認真地護理寶寶,但也不能偏執地認為單純依靠藥物才能把痰去掉。

流口水

5~6個月的寶寶,由於添加了可咀嚼的輔食,唾液腺分泌增加了,而且這個時候寶寶已經開始長牙,乳牙萌出時,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刺激牙齦上的神經,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由於唾液偏酸性,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濕疹等小兒皮膚病。

護理寶寶流口水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寶寶胸前戴一個小兜嘴,只要濕了,就立刻換下,以防止口水弄髒衣服。

2.口水會把寶寶下巴醃紅,要隨時為寶寶擦去口水。但不要用手帕或毛巾擦,而是要用蘸的方式,用乾毛巾蘸去口水。蘸時不可用力,以免損傷局部皮膚。

3.常用溫水洗淨口水流到處,然後塗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

4.給寶寶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質地柔軟,以棉布質地為宜,要經常洗燙。

5.寶寶的口水睡覺時容易流到枕頭上,因此寶寶的枕頭要勤洗勤曬,以免裡面孳生細菌。

6.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症、吞嚥功能是否正常等。

寶寶耳垢濕軟

這個月寶寶的小腦袋已經能夠支撐起來了,爸爸媽媽有機會看清楚寶寶耳朵裡面的狀況。有的時候會發現寶寶的耳垢不是很乾爽,而是粘在耳朵上,並且略微發米黃色,家長往往擔心寶寶是否患了中耳炎。其實,這種情況叫做耳垢濕軟,與中耳炎還是有區別的。患中耳炎時,寶寶的耳道外口處會因流出的分泌物而濕潤,但兩側耳朵同時流出分泌物的情況則比較少見。耳垢濕軟可能是因為耳孔內的脂肪腺分泌異常,當寶寶的耳垢特別軟時,有時會自己流出來,肌膚白嫩的寶寶比較多見。

家人可以用脫脂棉小心擦乾耳道口處,不過千萬不能用帶尖的東西去掏耳朵,以免碰傷耳朵引起外耳炎。如果寶寶出現過耳垢濕軟的情況,長大以後也仍然如此,只是分泌量會有所減少。

夏季寶寶頭瘡

有的寶寶在夏季頭上會長出膿瘡,有的寶寶只長三四個,可是,有的寶寶嚴重時滿頭都是膿瘡,密密麻麻的,而且還可能出現38℃左右的發熱症狀。每當寶寶睡覺碰到膿瘡,就會哇哇大哭。寶寶疼痛難忍,爸爸媽媽更是心疼不已。

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撓破了痱子後引起化膿菌感染所造成的,為了避免寶寶出現這種問題,最好是在開始起痱子時,就經常給他剪指甲、勤換枕巾,以保持清潔。

對於早期的膿瘡,一定要盡早治療,青黴素是非常有效的。如果膿瘡有部分已經化膿,而且也變軟,則必須到外科將其切開。待膿瘡痊癒以後,耳後、腦後部會留有兩三個淋巴結腫塊,這些腫塊極少會化膿,如果摸著不痛,就不要去管它,用不了多久就會慢慢變小。

枕部扁平

枕部扁平的情況一般從3個月左右開始顯現出來,5~6個月時最為明顯。為了防止寶寶腦袋後部扁平,不少家人平時經常抱著寶寶,睡覺時也盡量避免讓寶寶朝向一側,不過無論怎麼努力都還是難免有寶寶會變成扁平頭。

其實,寶寶頭部發育形狀不管是凸出還是凹陷,與大腦內部的功能是沒有關係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將寶寶睡覺的床掉換一下方向。一般來說,枕部扁平的寶寶在3~4歲後就不明顯了,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就更看不出來了。爸爸媽媽應根據寶寶的長相來決定寶寶的睡姿,例如有的寶寶顴骨較高,如果再讓他趴著睡的話,以後顴骨會更高,這樣的寶寶採取左右側睡的方式比較合適。採取俯臥睡姿有一定風險,必須有專人看護,隨時注意寶寶的呼吸是否通暢。

寶寶感冒了

最明顯的是寶寶氣色不好,變得愛哭、愛鬧,不肯吃奶或吃飯。寶寶一旦出現這些現象,家長應考慮他是否患感冒了。應該及時給寶寶測體溫,看看是否發燒。體溫超過37.5℃為發熱,超過38.5℃為發燒。觀察寶寶是否有鼻塞、流涕、咳嗽等現象。有些病重的寶寶還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肚子痛等症狀。因身體素質和個體差異,寶寶所表現出的感冒症狀不會完全相同。如果治療、護理得當,一般沒什麼危險。但需要當心出現高熱驚厥,或其他一些嚴重的現象,一旦發現及早就醫。有些傳染病的早期症狀和感冒相似,容易混淆。密切觀察孩子的身體情況,若有紅疹、紫斑、紅腫、牙齦滲血、鼻出血等症狀,及時送醫院。

發熱期間,寶寶應該臥床休息。發熱時消化功能減弱,需要適當減少奶量,一般掌握在1/3左右。已經吃輔食的寶寶,應該進食清淡食物,如米粥、麵條和雞蛋羹等。多飲水。當寶寶體溫超過38.5℃時,應用物理方法給他降溫。如用冷水毛巾敷前額,頭枕冰袋等。

特別提示:

1.感冒的康復有一個自然的過程,發熱的時間有的在3~5天,有的可能要7~10天。期間只要遵醫囑,按時治療,護理得當,寶寶就可安全度過。

2.體溫在39.5℃以上,除了使用物理方法降溫,還可用30%~50%的酒精(或白酒)給寶寶擦拭頸後、腋下、腹股溝、四肢等部位,使皮下毛細血管擴張,加強散熱。

3.用藥物降溫時,要嚴格遵照醫生的醫囑,不要擅自更改用藥時間和劑量,發生異常情況及時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