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原生家庭(原書第4版) > 我說東,你說西:家庭分歧導致的焦慮 >

我說東,你說西:家庭分歧導致的焦慮

大多數人結婚時都認為自己與配偶在日常生活中是相似的,而且自己與配偶的生活追求是一致的。但是他們不久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如果夫妻在新婚蜜月期間沒有因為雙方的差異而發生較大的衝突,那就算是幸運的了。夫妻之間可能產生分歧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比如早上幾點起床、去哪裡吃飯,甚至如何擠牙膏等。但這些也許只是嚴重衝突的開端罷了。於是夫妻雙方都開始懷疑自己原先的選擇是否正確;也許當初自己的決定是錯的,結果跟一個「雙面怪人」結了婚,因為自己的配偶現在跟當初的樣子似乎截然不同了。這樣一來,夫妻雙方似乎很難像以前預想的一樣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了。

生活在一起時,如果不能及時發現雙方之間的重大差異,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親密關係。這是很正常的。盡早發現那些容易引起矛盾的分歧,才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處理方式。但是大多數人都把這些分歧當作「理想關係」的威脅,因為他們認為夫妻雙方的「理想關係」應該是一種持久的和諧,雙方應該在同一時間想要同樣的東西。

當夫妻雙方發生分歧時,大多數人會竭力促使對方與自己保持一致。畢竟,如果人生路上有一位與自己思想相通的伴侶陪在身邊,這難道不是最好的「親密關係」嗎?但是當我們發現事實情況並非如此的時候,就開始焦慮了。接下來,按照一般的模式,我們就會認為是對方的行為導致了我們的焦慮。約瑟自己心裡說:「我之所以不高興,全是因為她。如果她不像現在這樣,而照我想的那樣去做,我就不會煩惱了,所以這都是她不好。」

「為什麼女人不能跟男人一樣?」希金斯教授曾經這樣感歎道。我們現在要回答他:「那你為什麼不能像我一樣呢?」當然,我們常常太世故了,不願意承認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於是我們就把真實的動機隱藏在表面的思緒之後。我們常常想自己的配偶、子女、老闆,或者其他人「應該」是怎樣的。我們常常說「你應該如何如何」,或者「你最好如何如何」,但我們真正的用意是要說「我想讓你如何如何」。例如,妻子貝塔對丈夫史蒂芬說:「你應該多跟我聊聊。」她這麼說其實是在掩蓋自己對夫妻差異的焦慮。她真正擔心的是:自己很喜歡說話,而丈夫史蒂芬卻不怎麼喜歡聊天。如果不是因為夫妻之間的差異感到焦慮,她就會說:「我想讓你跟我說說話。」這才是她內心需求的真實表達。同樣,史蒂芬也可以對貝塔說:「我想要安靜一會兒。」而不是說:「你的話太多了。」

當然,這種現象並不僅限於婚姻關係。無論何種人際關係,只要其中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會產生這種現象。(這樣一來,差不多所有關係都是如此。)在這些關係中,至少有一個人會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產生焦慮。例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朋友之間的關係、同事之間的關係、不同民族之間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差異更為明顯)、雇工與管理層之間的關係、自由派與保守派的關係——世界上所有國家和民族的人之間都存在著各種差異。

問題

1.你的原生家庭中存在著哪些主要差異?家庭中的人們是如何處理這些差異的?是否有人在處理某些特定差異時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2.你和伴侶之間存在什麼差異?你們是如何處理的?你是如何試圖讓伴侶發生轉變的?伴侶是如何想讓你改變的?你有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