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原生家庭(原書第4版) > 全世界的人都想要個媽媽 >

全世界的人都想要個媽媽

跟其他許多東西一樣,我們對親密感的需求也來自我們的原生家庭。大約在6~9歲時,我們開始認識到父母並不能提供給我們所需要的全部關愛、包容和安全感。隨著逐漸長大,我們慢慢產生了一種幻想,幻想著將來會有一位理想的伴侶來填補我們心靈上的空虛。這種幻想在青春期達到頂峰。於是我們從少年時期就開始期待著「墜入愛河」,體驗真正的「親密感」。那些從父母處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想要從伴侶身上得到。

我們的內心悄悄盼望著伴侶可以帶來期待已久的靈與肉的完美結合。那些更富有幻想的人希望伴侶「具有我想要的一切」,其餘的人則認為可以把伴侶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示例│

朱迪思的父親曾經因為情感和精神問題數次住院治療。她的母親也時常高度焦慮,根本沒有能力照顧別人。作為三個孩子中年齡最大的一個,朱迪思幼年時就獨自一人承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任。因此,她總是夢想著有一天能夠逃離這個家庭,過上正常的生活。

第二次婚姻失敗之後,她開始向心理和婚姻咨詢師尋求幫助,試圖找到自身的問題所在。雖然長大之後成為一名能幹又漂亮的女性,但是她成年之後的人生卻跟自己原來期望的大相逕庭。

她在咨詢和治療中發現:她總是期望丈夫可以給她帶來良好的自我感覺,而這正是她從父母那裡沒有得到過的東西。因此,她在感情上是「追逐者」。但正是因為她從來沒有體驗過真正的親密感,所以即使丈夫對她很好時,她也會感到害怕和不安。她會選擇那些親疏舒適度與她原生家庭相同的男性,所以他們提供不了她想要而又害怕的真實感情。當她和那些可以給她帶來真正溫暖和感情的男士交往時,卻會不斷疏遠,甚至斷絕關係。

如果人們幼年時缺乏必要的關愛和指導,長大後就容易產生強烈的幻想,幻想將來會有一個「特殊的人」給自己帶來美好的生活。他們真正愛上的是這個想像中的伴侶為自己帶來的感覺。當現實與想像不符時,他們就會憤怒、沮喪、失望,甚至感到備受傷害。然後,他們就會絞盡腦汁去思考如何從對方那裡得到自己想要的感情。

當人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往往會認為是某人的責任。如果他們埋怨自己、認為自己錯了的話,就會盡力迎合對方的喜好,以取得對方的讚許和熱愛。他們這是捨棄自我,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如果他們認定是對方的錯,就會想盡各種辦法來改變對方。這些方法包羅萬象,也許是奉承吹捧,也許是批評,甚至可能是肉體上的攻擊。

│示例│

萊拉是三姐妹中最大的一個。她的童年很不平靜,搬過很多次家,還曾經多次離開父母,跟親戚一起生活。她的父母經常打架,所以她認為自己結婚之後,一定要有一個穩定、快樂的家庭。她學會了很多生存技能和生活技巧,認為這些技能可以幫助自己實現夢想。但是她最終嫁給了漢克,他是一個性情孤僻的獨生子。漢克的家庭理念跟她完全不同。他很不合群,不愛養育子女,也不喜歡家庭生活。他只是想要個人來照顧他、崇拜他罷了。因此,夫妻雙方都與對方的期望截然相反。當家庭矛盾出現時,他們二人都會以各自原生家庭中的方式處理家庭衝突。這樣一來,萊拉變得越來越像她從前憎恨的「惡毒」母親,而漢克也越來越像他那冷漠的父親,並且像他父親一樣頻頻外遇、離家不歸。他們開始經常搬家、常常吵架。而他們19歲的女兒賈妮所說的話跟當年萊拉的話完全相同:賈妮說她想要「穩定、幸福的家庭生活」。但是她跟男朋友交往的模式卻與母親跟父親交流的方式完全一致。

萊拉和漢克都對他們的家庭生活抱有期望,而這種期望的基礎卻是他們各自童年未能滿足的需求。他們結婚時,想當然地認為對方一定能夠提供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而事實上也是如此,他們往往會堅持要求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因此,他們會相互指責,並且希望對方做出相應的改變。事實上,他們對於親密的家庭關係都感到不適,甚至他們的女兒賈妮也是如此。

在家庭關係中,過分的「親密」和過分的「疏遠」都有可能產生不良的後果。夫妻在發生過親密關係之後可能會打架,這種現象並不鮮見。這是因為他們害怕過分親密的關係會讓他們失去獨立的自我身份,或者讓他們變得容易受到傷害。很多人都誤以為建立親密關係就意味著個體獨立地位的喪失。在他們看來,過分親密與過分疏遠一樣,都是十分可怕的。因此,人際關係與家庭關係中一個極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學會親密、開放、包容,並同時保持自己獨特的自我個性。這一點是可以做到的,在下面的章節中,我們將詳細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