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超越原生家庭(原書第4版) > 第1章 簡介 >

第1章 簡介

原生家庭對家裡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後就越傾向於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來觀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對每個人來說,原生家庭(即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中的生活經歷對我們的一生往往具有極大的影響。這種經歷的影響和作用並非僅限於我們的童年時期。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對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們的整個世界觀,都是由原生家庭的環境塑造的。在原生家庭中習得的各種觀念也會伴隨我們一生。

在人生中的某個時間,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們在心理上很少能夠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即使你跟原生家庭遠隔重洋,或者離開之後再也沒有返回過,但是你在自己建立的新家庭中,仍然會重複原生家庭的各種機制和規則。當然,某些具體內容和細節也許會有差異。

例如,你會做很多父母曾經做過的事情,雖然你總是發誓自己絕對不會這麼做。毫無疑問,你的父母曾經也發過這樣的誓。這種傳統可以一直追溯到遠古的穴居人,也許他們也曾發誓再也不像他們的猿人祖先那樣生活。有時候,這種希望與先輩不同的願望會產生有趣的結果。

│示例│

安妮特離婚了,還帶著3個孩子。孩子的年齡分別是9歲、12歲和14歲。她常常抱怨父母從來沒有支持過她所做的事情,也不喜歡她的所作所為。於是,她給自己定了個規矩:一定要經常表揚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多麼喜歡他們。但令她十分吃驚的是,最大的孩子有一天對她說:「媽媽,我覺得你有點兒問題,你總是誇我們有多好,但我們不相信,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聽你說過我們不好的地方。」

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就是從心理和感情上擺脫早期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再重複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與之截然相反的事情。

本書的目的是幫助讀者找到應對自己原生家庭影響的新辦法,即幫助讀者學會完全不同的新途徑,擺脫過去原生家庭遺留的問題,從而讓讀者在自己的新家庭中過得更加幸福快樂。如果你在合適的框架(這個框架就是你原生家庭的環境)中審視自己過去遺留的問題,那麼你現在和未來的生活也許會變得更加積極向上。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即使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不會感到太多的挫敗感,從而可以更好地創造自己理想的生活。

請回憶一下你給父母打電話,或者回家看望父母時的情景。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感受和言行舉止是否與過去在原生家庭中生活時很相似呢?回到原生家庭之後多久,你就會產生與過去相似的感覺?5分鐘?1個小時?還是2天?當家裡的局面變得緊張時,你會如何?如果回到原生家庭3天之後,你的行為和感受才會變得跟13歲左右相似,那麼你很有可能並不需要讀這本書。但是大多數成年人,一旦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又會變得像以前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狀態一樣,雖然他們的內心並不希望自己這麼做。有些人僅僅是為了和平地融入原生家庭的氛圍。他們會壓抑自己的感情,按照父母的吩咐行事,不希望把事情搞砸。

還有一些人的所作所為故意與父母的期望相反。他們永遠是叛逆者。

有些人希望證明父母是不稱職的,並且希望他們能夠改進。還有很多人希望跟原生家庭劃清界限。他們成年之後,往往在感情上跟原生家庭比較疏遠,很少返回原生家庭,也很少和原生家庭的成員聯繫。

所有這些關係模式都證明:原生家庭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學會如何與原生家庭的成員保持親密聯繫,同時又在心理和感情上保持獨立的自我。即使在最客觀和清醒的時刻,我們的所作所為也總是和原生家庭的影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並非總是採取對我們自己有利的最佳行動方式。但是,除非我們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成年個體,免受原生家庭的干擾,否則很難在跟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同時,仍然保持獨立的自我。

人們離開原生家庭之後,大多建立起了一些新的親密關係。這些「新的親密關係」主要包括:婚姻關係(合法婚姻關係、實際婚姻關係、同性婚姻關係、異性婚姻關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工作中的同事關係,以及朋友之間的友誼等。一個成年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會不會處理原生家庭的各種影響。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是開展原生家庭領域的心理工作。這項工作的目的是改變人們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並進一步地改善人們目前的各種人際關係。

我們在生活中都要應對原生家庭的影響,這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無法選擇的。即使忽視原生家庭的影響,這也只是應對的手段之一罷了。你無法擺脫自己過去的經歷,不能否認其重要意義,也不能將其遺忘。早年的生活經歷注定要在你現在的生活中重複出現,只不過其中的人物和場景不同罷了。

原生家庭方面的心理學研究和治療工作可以改變這種令人沮喪的模式。有些人向咨詢師求助,也有些人去找原生家庭領域的心理治療師。但是,你也可以對自己進行原生家庭方面的心理疏導。實際上,在心理治療師承認這種療法的功效之前,人們就一直在使用著這種方法。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心理上成熟的成年人,自然需要重新評估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並且做出相應的調整。

開展原生家庭領域的工作需要理解家庭運作的內部機制。本書第2章~第7章將會介紹這方面的內容,從而有助於讀者理解。這幾章主要探討了家庭內部運行的幾個具體機制,你可以借助這部分內容來分析自己原生家庭的情況。這些章節裡包含了很多問題和練習,可以供讀者思考和練習。你不必專門坐下來寫每個問題的答案,但只要仔細閱讀每個問題,並且在腦子裡認真思考,就會從中受益。在做書中的練習時,請選擇那些對你有意義,並且不會讓你感到內心不安的題目。

瞭解相關的心理學概念,知道家庭運行的內部機制,這只是原生家庭心理學領域研究和工作的最初步驟。本書的目的不僅僅只是讓讀者深入瞭解自己的原生家庭,還要讓讀者對原生家庭的認識產生實際的作用和效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讀者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並改變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方式。本書第8章提供了具體操作的指導。但是讀者必須注意:千萬不能略過前面的7個章節,直接跳到第8章。如果不事先瞭解一些原生家庭方面的理論,你將很難理解後面的實際操作。因此,請耐心一點,千萬不要急於求成。一旦讀完了本書中包含的所有理論,你就會發現其實這些理論和方法實行起來非常簡單。

有些人和原生家庭斷絕聯繫很久了,但他們也可以採用原生家庭心理治療法。過去斷掉的關係可以恢復;即使父母已經去世,你也可以聯繫親戚朋友,向他們詢問你童年時家庭生活的環境。

任何年齡階段的人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改變自我,但至少將近30歲,以及30歲以上的讀者使用起來會更加便利。這是因為20歲剛出頭的年輕人仍然面臨著離開原生家庭、獨立生活的實際問題,很少關注心理上與原生家庭分離的事情。但是不管年齡有多大,你都會發現:獨自應對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十分困難的。如果你能得到別人的幫助,那麼問題也許會變得簡單一些。如果你有幸認識一位熟悉原生家庭療法的心理治療師,你完全可以借助於他為你提供的心理治療服務。因為原生家庭心理療法的開展完全依賴你自身的行動,所以此類的心理治療師常常把自己稱為「教練」或「導師」。其實,任何願意聽你傾訴,並且可以適時向你提出恰當問題的人,都可以提供給你所需要的幫助,從而成為你的「教練」或「導師」。有時候,一群朋友也可以定期舉行聚會,相互之間提供這種服務和幫助。

戀人或配偶並不適合擔任你的「教練」和「導師」,因為他(她)很難在家庭事務中保持不偏不倚。如果你讓配偶參與,那只能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你的「教練」或「導師」必須向你提出很多問題,並且幫助你以完全不同的眼光審視自己的家庭。而你的配偶往往會直接告訴你去思考什麼東西——雖然有時候他(她)也是出於好心。

如果幫你開展心理疏導的「教練」或「導師」(也許是你的配偶,或是心理治療師等人)認為你現在的問題全是由父母造成的,那麼最終你會認為自己對原生家庭的憤恨等不良情緒都是理所應當的,因為原生家庭傷害了你。但是,與之相反,原生家庭心理療法的正確觀點應該是:你必須改變自己,而改變自己的前提是換一種新的眼光看待原生家庭。

請務必注意的是:那些有嚴重心理疾病的人、原生家庭內部存在嚴重情感糾紛的人,以及曾經遭受過性侵的人,必須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才能接受原生家庭方面的心理治療和疏導。但是,大部分只有一般心理問題的普通人,並不需要第三方的專門協助。

無論如何,在你讀本書的過程中,還需要記住以下兩點重要內容。

(1)請把關注的重點放在自己身上。沒有任何人能夠讓你發生改變,你也改變不了別人,只能靠自己改變自己。所以不必勞心費力地去試圖改變他人。(當然,也許在你改善自己的過程中,其他家庭成員也會逐漸改善他們自己。但這只是你改變自己過程的一個副作用,並不是你的目標。)

(2)你必須有充足的積極性和動力。你真的想改變自己的現狀嗎?做原生家庭領域的工作是很困難的,而且並不適合每個人。它並不是一個簡便易學的方法,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需要你進行大量的思考。但是,對於那些在原生家庭方面遇到困擾的人來說,其回報也很豐厚。

下面這個關於蘇與其家庭的故事可以充分說明原生家庭療法的效果。

│示例│

蘇有6年沒回過家了。她不想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她這次感到應該回去了,因為5個弟妹告訴她:父母因為她從不回家而感到非常傷心。

蘇19歲就離開了家。她在青春期時跟父母衝突不斷。父母喜歡嘲笑她那「激進」的政治觀點,而蘇認為父親身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也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父親要求蘇放棄她那「新潮」的觀點,做一個中規中矩的「女人」,像母親一樣屈服於他的權威。父親還常常喜歡在家裡動用武力,來維持家庭的「秩序」。蘇是家裡唯一一個敢於公開挑戰父親權威的人。她拒絕接受父親的控制。

最後一次與父母爆發衝突之後,蘇宣佈要離家出走。她還記得當時自己一個人拖著行李走出家門時的情景。父親在客廳看著報紙,只是稍微抬起頭,跟她說了聲再見。母親在廚房裡哭泣,害怕再跟她發生矛盾,不敢到門口送她。

此後,她也給家裡打過幾次電話,寄過幾張賀卡,但是除此之外就沒怎麼聯繫了。她知道父母在等著她的消息,想知道她是否發生了改變。但是,蘇也明白:自從離開家之後,她沒做過幾件讓父母滿意的事。她在大學混了三年,因為她不知道除了上大學還能幹什麼。她和男朋友史蒂夫同居了。當時史蒂夫還是個藝術系的學生。史蒂夫畢業之後,去歐洲旅行了一年。等他回來,蘇就跟他結了婚,但雙方都對這段婚姻不滿意。其實,史蒂夫去歐洲旅行就是為了二人分開一段時間,因為他們當時爭吵得太厲害了。現在,蘇在一家吸毒兒童教養院做著一份工資很低的臨時兼職工作。史蒂夫偶爾會做一些商業繪畫,但大部分時間都在從事自己的繪畫藝術實驗。

蘇回到家後,妹妹在晚餐時詢問她工作的情況。於是,家庭談話就轉到了青少年成長和吸毒的問題。母親試圖轉移話題,但沒有成功。在青少年成長問題上,蘇跟妹妹意見一致。她認為青少年之所以誤入歧途,主要是因為父母關心不夠,或太過專制;學校教育制度存在缺陷;以及社會腐敗等。

父親想要努力克制自己,但最後還是忍不住說:「見鬼去吧!你一點兒都沒變!還是滿嘴胡言亂語。你和你那廢物老公都在浪費生命,躲避社會。你還沒長大嗎?」

蘇曾想避免這種局面,現在卻不願放棄反擊父親的機會。於是,她拿出了多年積累的尖刻諷刺,再加上這6年以來搜集到的「證據」,開始反駁父親的說法。爭吵的結局是父親走了出去,母親躲進了廚房,而其他人則一聲不響地悄悄離開了,只剩下蘇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餐桌旁。於是,她決定搭乘明天最早的班機離開。

4年之後,蘇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她曾經想過再也不會回來了,但這時又改變了主意。實際上,在前2年裡,她也曾經回家小住過3次,但這次她回家的感受和以往大不相同。

4年前的歸家之旅不歡而散後,蘇的婚姻狀況很快惡化了。她和史蒂夫甚至準備要離婚,但他們最後還是決定先找心理治療師做一下婚姻關係方面的協調和咨詢。他們和治療師聊了聊自己的婚姻狀況,然後突然意識到:夫妻二人的衝突和矛盾大多與各自的家庭背景,以及與早期家庭環境中培養出來的敏感性有關。他們的婚姻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夫妻雙方都試圖在婚姻關係中解決他們各自原生家庭遺留下來的問題。

然後,心理治療師又問他們是否瞭解父母的性格和為人——不僅是作為父母的性格和為人,而且是作為一個人的綜合品質。治療師還問他們是否瞭解父母的家庭背景、父母的童年時代,以及父母的父母。

心理治療師鼓勵他們從原生家庭的其他成員那裡尋求答案。他們先是猶豫了一陣,不過很快就開始給各自的父母、兄弟、姐妹、叔叔、嬸嬸、阿姨、姑媽、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寫信和打電話,詢問家族過去的歷史。各種信息慢慢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

在這個過程中,蘇和史蒂夫的關係也逐漸開始發生變化。當他們因為某事發生分歧時,不再像以前那樣相互攻擊。夫妻關係中少了很多抱怨、指責和冷漠。他們之間仍然會爆發衝突,但他們學會了換位思考,並且願意把問題清楚地講出來,而不像以往那樣激烈對抗。

不僅如此,他們二人在工作中都找到了各自的方向,在生活中也開始感到更加幸福。夫妻雙方都由衷感到:自己終於變得成熟了。

蘇對原生家庭的體驗也變得更加愉悅。她開始欣賞自己的家人,不再對自己的原生家庭感到羞恥和憤恨。她變得更加願意接受父母為她所做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她開始更加全面地認識父母,把他們當作可以犯錯的普通人。

第四次回家時,蘇的感受跟第一次截然不同。從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沒什麼變化。父親去機場接她,一路無話。母親仍然一直在廚房忙活。蘇的反應卻不同。她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告訴了父親,希望父親可以瞭解她。她也不再對母親的消極感到憤慨。當父親跟她觀點不同,對她惡語相向時,她不再怒火中燒。她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也沒有像過去那樣怒不可遏地對父親展開反擊。他們誰也沒有因為生氣奪門而去,反而承認相互之間要「求同存異」。有時候,蘇甚至想對父親說:「我愛你。」但是,她覺得父母也許接受不了這樣親密的程度——至少現在還接受不了。

蘇和她的家人之間並沒有發生什麼奇特的事情。你也可以改變自己與原生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常回家看看可以幫你在心理上從原生家庭獨立出來,讓你在情感上成熟起來。如果你在原生家庭中的不同環境下都能保持自我,那麼你將在任何環境中都有保持自我的能力。這樣一來,你就能以更加靈活、更加恰當的方式處理現在人際關係中遇到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