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大唐后妃傳·珍珠傳奇 > 第四章 >

第四章

  廣平王……皇長孫……未來的儲君……未來的……天子……

  她長長的遲疑著。

  "廣平王,十年前,你見過的。當年救你性命的人,算起來應該是他,不是我。"

  "三月初三未時,我在這裡,等你的答案;如果……你沒有來,我就當你同意了……"夫人的聲音仿在半空迴響,又混雜在馬蹄聲裡。

  將至戌時,沈珍珠與安慶緒方回馬長安城內,安慶緒將她送至府邸大門,見她仍然神采奕奕,面有紅暈,雙目閃著晶亮的光芒,似乎有淚珠蘊涵其中,細看之下,又沒有,不由得心中驚異:"珍珠,你今天似乎很高興!"

  "是!"她簡短的點頭。為什麼不是?從今而後,再無今日這般的只屬於已身一人,自在由心;明日,或者後日,她將會游往另一方天地,望能如故鄉太湖之浩淼,無涯無際。

  "可是,我覺得你高興得有些不同尋常。"

  "真的麼?"她的笑容在夜晚綻放。安慶緒見她之笑容,瞬間忽感京城寂夜突放萬千煙火,繁華陡生,自己身在這煙火之中,綺麗不知歸處。沈珍珠已進入府邸之內,朱漆大門"轟"的合上。

  第二章 鳳吐流蘇帶晚霞

  三月十六,經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聖上頒下詔令:冊秘書監沈良直長女為廣平王妃;冊翰林院學士慕容春次女慕容林致為建寧王妃。

  三月二十八,行親迎之禮。當日長安城人頭攢動,萬人空巷。此番皇家大張旗鼓為兩位皇孫選妃,驚動甚大。一般而言,由冊命至親迎,一番繁文縟節下來,總得一年半載,沒想到不到一個月就要娶過門來。莫非皇家也等不及了,皇帝這麼急著納孫媳婦?當然,這是市井的笑言。

  二位皇孫都是太子之子,廣平王居長,建寧王居三;尤其廣平王,誕下時便被玄宗皇帝封為"嫡皇孫",算得上天下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之一。

  廣平王俶身材適中,姿表飄逸,容光煥然,眉宇間自有帝王家輝輝氣度,著上繡日月星辰的大紅袞冕,乘御賜玉輅車,未時三刻便自廣平王府起行,執燭、前馬、鼓沖、待從、護衛逾千人,浩浩蕩蕩過永興、崇仁、勝業、道政四坊,親自赴常樂坊沈府迎娶正妃,是為"親迎"。至於建寧王,則會遲一刻鐘由建寧王府起行迎親。

  這是長安城市民第一次親睹廣平王的風采,雖被層層侍衛所攔,只能遙遙相望,仍紛紛讚歎不已,"龍興鳳舉",要怎樣人材的妃子,才堪配上如此的皇孫?可見這沈妃福澤榮厚,非常人可及。

  頭幾日,已有宮中尚儀局女官來沈府專為教授大婚禮數。本朝尋常百姓對於婚禮已經極為講究,更何況是宮廷,大至布席、設甒醴、進筵、降席、拜叩、受觶、設洗的方法,小到叩、拜分儀,都一一演練,不可出半分差錯。

  沈珍珠此際正端坐於閨房之中,一方輕薄的紅色皂羅掩住了她的花容月貌,卻遮不住她的胡思亂想。從三月以來,她經歷了人生的最大選擇。她一向不相信命運,但總會有意無意的思索:一生,在這一個月,在短短的三十天內已經完全改變了。假若沒有被冊妃,她現時在哪裡?在返回吳興的路上?裝潢豪華的牛車,侍者如雲的隨從,理所當然會引來路人的側目,但僅此而已,從此她就湮沒在歷史之中,沒有人知道,在天寶年間,曾經有一個名喚沈珍珠的女子。這,未嘗也不是好事。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皇家的玉牒已記上她的名字、籍貫、父母,她注定要與那個陌生的世界同生死共進退,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三月初三,她晚歸後與父親夜談一宿,具體什麼內容,她彷彿全都模糊,只有一句話,她記在了心上,數次午夜夢迴,翻來覆去的還是那句話:"人生宿業,纖維必報。孩子,欠了人家的,總歸要還。"多少有些可笑,父親是典型的儒生,臨到勸說女兒,居然用到佛學那一套。

  紅蕊輕手輕腳的進來,附在沈珍珠耳側說道:"我剛從安府打聽到,安二公子被安大人捆在范陽,過不來京城了。"紅蕊和素瓷是陪嫁的侍女,在闔府上下忙得上躥下跳的今天反而格外輕鬆,才被沈珍珠派出打探消息。

  沈珍珠一直為安慶緒惴惴不安,聽了話大鬆口氣,心想這就好,只要他別在這親迎大禮中造亂,就謝天謝地,等成了親,塵埃落定,再鬧也無濟於事。

  沈珍珠的大哥沈介福在這時慢慢的踱了進來,他一向最疼自己這個妹妹,父親迂直,母親不過是繼母,自從妹妹冊妃以來,府外車如流水馬如龍,攀結交納者盈室而坐,自古禍福相倚,誰知道明天會不會天降橫禍。再說這門親事,殊實勉強。朝內外莫不議論,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一心要把自己女兒也嫁給廣平王,聽說選了正妃是沈珍珠,哭哭鬧鬧擾了皇上貴妃好幾天,貴妃倒也罷了,據說她不太理事,只是編歌排舞,也有些嫌惡她那刁鑽占強的外甥女;反而是皇上心中不安,幾乎要改了主意,最後竟是廣平王的父親--一向溫順和善的太子殿下,在聖前發了極大的脾氣,甚而摔碎了楊國忠送的玉杯,這才定了下來:沈珍珠為正妃,韓國夫人女兒崔氏為孺人,同一天迎入王府。這樣的開端,楊氏一門聖眷正濃,妹妹今後日子怕是難過。(唐制:孺人為親王妾,二人,視正五品,媵十人,視從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