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在唐詩裡孤獨漫步 > 少年得志 揮斥方遒 >

少年得志 揮斥方遒

王勃,字子安,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也是唐初著名詩人王績的侄孫,出身書香門第,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王勃自幼聰慧好學,《舊唐書》說他六歲就會寫文章,「構思無滯,詞情英邁」。唐代大儒顏師古作《漢書注》,被公認為是最權威的註解,直到今天中華書局出版的《漢書》仍用的他的注。而王勃九歲讀《漢書》的時候,居然給顏師古挑出了一大堆毛病,還寫出了十卷漢書《指瑕》,一時震驚海內。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書右相劉祥道自薦,劉表薦於朝,兩年後,王勃應制科(唐代一種皇帝親自主持的臨時性科舉考試——作者注),對策高第(考試成績優異),被授予散朝郎之職。此時的王勃年僅十四歲,還是少年。

十四歲的王勃,和那個正如朝陽的東方帝國一樣,內心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時代的自信與豪邁通過人生際遇轉化成他滿滿的驕傲,再通過他的筆端抒寫出來,即使是痛,都痛得自信,痛得瀟灑,痛得壯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江淹《別賦》中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離別總是一個最痛苦的主題,不管是此前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還是之後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離別的每一幕,每一刻,似乎都是一把鈍刀,絞割著人們已經傷痕纍纍的心,因此,離別的詩句總是讓人黯然神傷,幾乎已是不易之道。

可是,王勃這首詩卻一反常態,首聯以一組工整的對仗,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氣勢雄渾、境界壯闊的畫面,彷彿在這離別之時,城闕與山河都肅立兩旁,站成一旅威武嚴整的儀仗隊,為朋友送行。第二聯安慰朋友,離別是為了「宦游」,「宦游」二字頗有深意:雖則是離家遠行,但也是展翅高飛,即使是背井離鄉,也是為了日後的衣錦還鄉。因此,暫時的離別不算什麼,因為男兒遠行,是為了開闢一方更廣闊的天地。第三聯是傳誦至今的名句,多認為是從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化用而來。不過王勃在這裡突出了「知己」二字,在勉勵朋友的同時,又注入了友誼的溫情;最後一句似戲謔,提醒朋友勿作小兒女態,而應放眼未來,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胡應麟《詩藪》評此詩說「終篇不著景物,而興象宛然,氣骨蒼然」。這時的王勃,已經從散朝郎任上離職,應唐高宗的兒子——沛王李賢之邀,擔任沛王府修撰。《唐才子傳》中說當時王勃名滿天下,出重金請他寫詩作文的人很多,因此他靠潤筆都可以過得相當的寬裕。他寫作的時候,總是先磨墨數升,再酣飲美酒,然後蒙頭大睡,醒來之後拿筆就寫,一字不改,人們稱之為「打腹稿」。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王勃可算早出名中的翹楚,但是,也許正由於他出名太早,對人世間的很多事情無法看得真切,加之年輕氣盛,恃才傲物,王勃得罪了不少人,於是,很快他就遭遇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