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在唐詩裡孤獨漫步 > 屬於未來的詩歌 >

屬於未來的詩歌

野 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這首《野望》是王績的代表作,一共八句,每句五字,古人把每個字稱為「一言」,所以這種詩叫「五言詩」。中國古代詩歌,最早的是《詩經》裡面的四言詩,之後又有了《楚辭》以六言為主的詩歌,漢魏、南北朝以五言詩為主,這些詩歌在音韻、詞性、句法上有嚴格的要求。而這首《野望》,第三句和第四句句式相同,詞性一致,形成了嚴格的對仗,第五句和第六句也對仗,唐詩每兩句稱為一「聯」,這種對仗的聯稱為「對聯」,後來春節時家家門前貼的春聯就由此而來;其他沒有對仗的,如第一聯和第四聯,稱為「散聯」。每聯末尾一個字稱為「韻腳」,就是必須押韻的字,按照這種方式組織起來的詩歌,叫「五言四韻詩」,後來稱為「五言律詩」。而王績這首詩,被公認為唐代最早的五言律詩。因此,稱王績為唐詩的開山鼻祖,一點都不過分。

這首詩是傍晚時分,作者在故鄉東皋眺望秋景有感而作。在官場漂泊半生之後,王績突然發現,自己竟無所歸依,也許是無人賞識自己的才能,也許是賞析自己的人自己又看不上。於是,在這個秋天的傍晚,落暉映照著山林,詩人靜靜地看著牧人們驅趕著牛羊,獵人們帶著獵物回家。他們互不相識,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是,這種徹頭徹尾的孤獨卻又讓詩人感到無可言喻的悲哀。於是,在這傍晚的餘暉裡,他想起了不食周粟、到首陽山采薇的伯夷、叔齊兄弟。

袁行霈在《唐詩鑒賞辭典》中評道:「從南朝的宋齊梁陳一路讀下來,忽然讀到這首《野望》,便會為它的樸素而叫好。」的確,受齊梁宮體詩和初唐上官體的影響,初唐很多詩歌都無法擺脫濃濃的脂粉氣。英明神武如李世民,也寫出「花生圓菊蕊,荷盡戲魚通」「結伴戲方塘,攜手上雕航。船移分細浪,風散動浮香」之類的詩句,如上官儀的「芳晨麗日桃花浦,珠簾翠帳鳳凰樓。蔡女菱歌移錦纜,燕姬春望上瓊鉤」,已絲毫看不出男兒氣。而王績的《野望》,無疑在這脂正香粉正濃的綺靡詩風中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氣,扭轉了齊梁餘風,唐朝終於開始有了男人寫的詩歌。學者說,這首詩可以認作是王維田園山水詩的先聲,如此也就是一首屬於未來的詩。因此,後人認為,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來說,唐詩最偉大的一頁,都是由王績這個酒徒揭開的。

三十多歲就開始隱居生活的王績,644年卒於家中。雖然他的詩歌在格律上還有不足,在境界上也欠壯闊,不過,他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其他任務就留給後人去完成吧。多年之後,他的一個侄孫繼承了他的衣缽,成為初唐最偉大的詩人之一,這個侄孫,名字叫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