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左手李煜,右手納蘭:李煜和納蘭容若詞情歲月寫真 > 採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 >

採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

被囚之後仍然留在李煜身邊的女人,除了小周後之外,不得不提另外一位傳奇女子——窅娘。

小周後與姐姐不同,她並不善於舞蹈,於是喜愛舞蹈的李煜便有了窅娘這位嬪妃。

窅娘本為採蓮女,她的生母據說是唐末隨西域使臣來江南經商的回鶻人後裔,後來嫁給了一個漢族的鄉紳。不料鄉紳病逝,只有與窅娘相依為命。

窅娘身輕如燕,長著一雙纖小的腳,細嫩而挑巧,擅跳採蓮舞,16歲被選入宮。李煜見其卷髮、高鼻、濃眉、長睫,雙目深凹而顧盼有情,故為其取名「窅娘」。

為使舞姿更加翩躚優美,博得李煜歡心,窅娘乾脆用白帛裹足,把腳纏成很小的彎月形狀,在一朵李煜專為她打造的蓮花形狀的舞台上翩翩而舞。

窅娘跳起舞來就好像一朵蓮花般凌波輕舞,俯仰搖曳姿態極為優美動人,人稱「金蓮舞」。據傳有一次,李煜欣賞著窅娘的舞蹈,為她凌波仙子般優美的舞姿著了迷,情不自禁地吟誦起王昌齡的《採蓮曲》來:

採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後人有《宮城》一首詠歎其採蓮舞:

宮城

紅羅疊間白羅層,簷角河光一曲澄。

碧落今宵難得巧,凌波妙舞月新升。

這就是窅娘能夠得寵的原因,以至於自宋以後幾朝的女子均以裹小足為美了。

所以說起來,女子裹足的習俗雖不是窅娘首創,卻也因她得以推波助瀾。

從宋朝開始女子之足愈纏愈小,竟然以「三寸金蓮」為評判女人美醜的標準,這種陋習一直流傳到民國初年才徹底廢除。

其實窅娘就算纏足,也一定不是纏成後來畸形的那種小腳,如果真成那樣,連走路都成問題如何還能翩翩而舞呢?

關於窅娘還有個淒美的故事。窅娘不僅以舞著稱,她的多情重義亦為千古佳話流傳了下來。

金陵城破,南唐國亡,李煜被俘之後,宮中美女如鳥獸散各奔前程。而窅娘卻執意跟隨李煜去了汴梁。史料記載:「窅娘白衣紗帽隨行,後主婉轉勸留,不聽。」

從這一點便可知她對李煜的感情是極為真摯。在李煜大難臨頭、前途昏暗的時候,她選擇的是不離不棄,與自己愛的人共同面對所有未知的凶險。

其實她何嘗不明白,李煜自始至終對她只有欣賞。然而她還是無怨無悔地跟著他,寸步不離。到了汴梁,李煜過著囚徒般的日子,他身邊的女人更是受盡侮辱。

趙光義為了欣賞傳說中的金蓮舞,特意派人將金蓮台自南唐澄心堂運至宋都,命窅娘為他跳舞。

面對趙光義的逼迫,窅娘一推再推,最終無法推辭,不跳是死,跳了亦難免趙光義的玷污。要如何是好?思索良久,她終於微笑著做出了決定——要在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這天去跳金蓮舞。

七夕已至,皇宮內外燈火輝煌。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浪漫的夜裡,星光燈光交相輝映,窅娘一襲輕紗飄飄然然立於高高的金蓮台上。這金蓮台高六米,由純金鑄成蓮花瓣,再以青銅柱支撐,造型恰到好處。台下是粼粼波光的荷花池。

曲奏舞起,她的舞姿如踏浪而行的仙鶴,如凌波搖曳的蓮花,如銀河中嬉戲的仙女,真是如夢似幻,如詩如畫。趙光義看得心動不已,如癡如醉。

然而一舞之中,她卻始終背朝御座,面向東南。舞畢,窅娘面東南而拜。趙光義下令:窅娘轉過身來!窅娘卻置之不理,好像根本沒聽見一樣,朝著東南方襝衽再拜。

東南面是李後主居住的地方,她默念:今天是國主四十一歲大壽,窅娘為您跳金蓮舞祝壽了!然後凜然一笑,縱身一躍,跳入了荷花池……

窅娘,一生始終只為李煜一人而舞。她用她最美的姿態完成了對李煜純潔而真摯的愛戀。哪怕是獻出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這故事如同安徒生的童話名作《海的女兒》一樣淒美動人,不是童話卻遠勝童話。

窅娘,一個出身貧民的女子,一個將愛情與舞蹈、永生與死亡、柔美與剛烈完美結合的女子,堪稱中國古代女子中的「美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