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猶憶前塵立少時:俞平伯點評唐宋詞 > 葉夢得(二首) >

葉夢得(二首)

葉夢得(1077—1148),字少蘊,號石林居士,蘇州吳縣人。紹聖四年進士。高宗紹興年間,曾兩度任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晚年退居吳興卞山。有《石林詞》。

八聲甘州.壽陽樓[1]八公山作

故都[2]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想烏衣年少[3],芝蘭秀髮[4],戈戟雲橫[5]。坐看驕兵南渡[6],沸浪駭奔鯨[7]。轉盼東流水,一顧功成。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8]。漫雲濤吞吐,無處問豪英。信勞生空成今古,笑我來何事愴遺情[9]。東山老[10],可堪歲晚,獨聽桓箏[11]。

[1]「壽陽樓」,壽州城樓,地在安徽省。

[2]「故都」,指建康,今南京。

[3]《南齊書.王僧虔傳》:「遷御史中丞領驍騎將軍。甲族由來多不居憲台。王氏分枝居烏衣者,位官微減。僧虔為此官,乃曰:『此是烏衣諸郎坐處,我亦可試為耳。』」劉禹錫《金陵五題.烏衣巷》有「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句。《景定建康志》卷十六:「烏衣巷在秦淮南,晉南渡,王謝諸名族居此。時謂其子弟為烏衣諸郎。」詞意指謝氏子弟,在淝水戰役立功者,如謝石、謝玄等。

[4]《世說新語.言語》載謝玄的話:「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後來每引來比喻好的青年子弟。

[5]《世說新語.賞譽》:「見鍾士季(會)如觀武庫,但睹戈戟。」這裡亦說他們胸羅韜略,無所不有。

[6]指晉太元八年(384)秦苻堅大舉伐晉。

[7]「奔鯨」,鯨鯢,以比巨寇。《左傳》宣公十二年:「取其鯨鯢而封之。」

[8]八公山在淝水之北,本以淮南八公在此煉丹得名。《晉書.苻堅載記》:「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苻)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崢嶸」,高峻貌。

[9]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10]「東山」,謝安早年隱居的地方,今浙江、江蘇,傳說有好幾處他的古跡,當以在會稽者為正。「東山老」即指謝安,作者在此以謝安自喻。

[11]《世說新語.言語》載王羲之對謝安說:「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歲晚」所謂「年在桑榆」也。謝安在晚年功名雖盛,當時晉孝武帝對他也很猜忌,所以並不甚得意。桓伊亦淝水戰役立功將帥之一。《晉書.桓伊傳》:「伊字叔夏,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帝召伊飲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無忤,即吹為一弄,乃放笛云:『臣於箏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韻合歌管,請以箏歌,並請一吹笛人。』……伊便撫箏而歌《怨詩》曰:『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聲節慷慨,俯仰可觀。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須曰:『使君於此不凡!』帝甚有愧色。」作者用這故事,表示自己在政治上的牢騷。又蘇軾《陪歐陽公燕西湖》歌行結句云:「坐無桓伊能撫箏。」本詞亦以「桓箏」結尾,和東坡詩相同。

水調歌頭

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余偶病不能射,客較勝相先。將領岳德,弓強二石五斗,連發三中的,觀者盡驚。因作此詞示坐客。前一夕大風,是日始寒。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1]。寒聲隱地初聽[2],中夜入梧桐。起瞰[3]高城四顧,寥落關河千里,一醉與君同。疊鼓[4]鬧清曉,飛騎引雕弓。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平生豪氣安在?走馬為誰雄?何似當筵虎士[5],揮手弦聲發處,雙雁落遙空[6]。老矣真堪惜,回首望雲中[7]。

[1]言西風一起,秋事就促迫了。「秋事」,包括秋收、制寒衣等等。

[2]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四:「秋聽殷地發。」「殷」仄聲,與「隱」通。狀聲音振動。本《詩經.召南》「殷其雷」。

[3]瞰,俯視。

[4]謝朓《隋王鼓吹曲》十首之四《入朝曲》:「疊鼓送華輈。」《文選》李善註:「小擊鼓謂之疊。」

[5]「虎士」見《周禮》賈疏,後通稱勇士,與虎臣、虎將用法相似。

[6]序言「連發三中的」,這裡說一箭落雙雁,事異而意同,蓋極言其善射耳。

[7]「回首」有北望中原意,「雲中」如直作地名解,用馮唐事,似覺呆板。王維《觀獵》:「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詠善射與詞意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