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大唐詩人往事:錦繡江山裡的飛揚與沉潛 > 張九齡·名相柔情 >

張九齡·名相柔情

關鍵詞:

嶺南第一人

警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1.

盛唐之世,最為家鄉增光添彩的人非張九齡莫屬。

張九齡是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當時的兩廣一帶是文化、經濟極度落後的地區,被中原士人目為蠻荒瘴癘之地,當地人相應地被當作南蠻看待。一個「蠻」字,說盡了中原人對他們的鄙視。張九齡正是從這蠻荒之地走了出來,並在弱冠之年進士及第。

僅憑在進士科中取得勝利這一項,已足以光耀門楣、轟動家鄉,張九齡卻並未就此止步,而是在仕途上捷足登高,一直坐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高位。兩廣之地出了一名宰相,這在當時足以被當成一件奇聞。

這位荒蠻之地走出來的當朝宰輔,不但沒有一點鄉村非主流的氣息,反而有一番過人的神采風姿。自他去世之後,但凡再有人向唐玄宗推薦宰相人選,玄宗總要問一句:「這個人的風度可及得上張九齡嗎?」

張九齡在政治上頗有過人的本領,其中最讓時人,尤其讓後人佩服的就是他的識人之明。他總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裡準確地判斷出一個人的賢愚善惡,並且他還是第一個洞察出安祿山有不臣之心的人。

後世文人論及這段歷史,常常歎息說,如果唐玄宗能夠始終如一地信任張九齡,那麼就不會有安史之亂發生。

2.

從史料的記載來看,剪除安祿山似乎可以說是張九齡畢生政治事業的重心所在。

最要緊的一件事情發生在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當時安祿山討伐契丹失敗,老帥張守珪奏請朝廷,要斬首安祿山以謝天下。

張九齡作為當朝宰相,非常認真地批示了這封奏章,認為軍令嚴明,安祿山非殺不可。

或許在私心上,張九齡並不認為這場敗仗是壞事,倘若可以因為這場敗仗而除掉安祿山,那麼一切損失都是值得的。更何況安祿山確實幹犯軍法,此刻殺他完全名正言順。

然而自負比張九齡更有識人之明的唐玄宗始終對安祿山心存偏愛,這一回更要展示帝王之大度以收買人心。事後張九齡痛呼奈何,說張守珪當初在陣前就應該當機立斷,馬上將安祿山按律處斬。

其實平心而論,對於很多事情,尤其是久遠的歷史,我們很難分清因果關係。有時候不自覺地倒因為果,有時候又會不自覺地倒果為因。自張九齡之後,朝中大臣總覺得安祿山要反。李林甫說他要反,楊國忠也說他要反,在這樣的輿論環境裡,哪怕是一個毫無反心的人也不免要動一動造反的念頭了。唐玄宗堅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朝廷給安祿山發出的信號卻不是這樣,使安祿山不得不對自己的未來滿懷焦慮。

3.

史官從結果推理前因,要給歷史找出邏輯一貫性的脈絡,自然會讚賞張九齡敏銳的先見之明,但事情的因果關係究竟是怎樣的?究竟是安祿山的反心被張九齡察覺了出來,還是張九齡點醒了安祿山的反心,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了。唯一可以從中學習到的是,在讀史的時候,知人論世其實不難,而能夠容許多種可能性在我們頭腦中並存而不輕易下結論,這才是最難也最審慎的。

史家還有知人論世、因人廢言的傳統。楊國忠和李林甫是天下大奸,他們的意見不該有什麼份量,所以這二人哪怕預言安祿山會反,人們也只會認為他們無非是嫉妒安祿山的權勢而已;而張九齡是干國忠臣,他預言安祿山會反,一定是出於公心與明察。

張九齡的確是干國忠臣,他的一生堪稱正直的一生,也正因為這份正直,他自然會在與奸佞小人的鬥爭中落敗。仕途上哪怕小小不言的職位都有無數人覬覦,更何況宰相的高位呢?人情世故如此,任何一個正人君子都注定無法久居高位,張九齡在相位爭奪戰中敗給以奸險、善諛著稱的李林甫,這雖然會勾起人們的憤懣不平,卻完全是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

作為這一場權力鬥爭的當事人,張九齡當然也會有些憤懣不平。

幸而這世界上還有詩歌,只要你會寫詩,你就掌握了排憂解悶的一劑良方。林語堂之所以說詩歌是中國人的宗教,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的。

4.

今天的讀者往往會過於關注詩歌的審美價值。我們會說張九齡的詩比不過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這當然不錯,但事情的另一面是,假如張九齡真的有李杜和小李杜的詩才,也沒法兒或「不宜」寫出與其詩才相稱的詩歌。

原因只有一個:張九齡走的是最正統的文人入仕的道路,而在傳統觀念裡,詩文不是文字遊戲,而是用以載道的東西,所以詩歌不僅要與正統的士大夫人格相稱,還必須與寫詩者的地位相稱。

誇張一點來形容,我們可以說詩歌必須端著架子來寫。宰相大人寫詩,如果寫成文青或憤青的腔調,那一定會滑天下之大稽,甚至被言官彈劾,還會傳為後世笑柄。

所以最妥當的寫法,是要以沖和雅正的風格寫一點黃鐘大呂的調調。

應制詩當然要作,那是皇帝交代下來的任務,當然,與其說那是文學任務,不如說那是政治任務。應制詩可發揮的餘地太小,因為必須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必須露一點諂媚的嘴臉,而一旦有了些許的諂媚,詩歌便無足觀。

個人抒情的作品要慎之又慎,既要避免「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狂放不羈,又要避免「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的小兒女態。所以張九齡那首最有名的《望月懷遠》,確實堪稱士大夫個人抒情的典範之作——詩中的深情厚誼和文學手法都不遜色於文青和憤青詩人的真誠創作,讀起來卻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降格或失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詩人在一個月色撩人的夜晚思念遠方的故人,當他看到明月從海面升起的時候,想到遠在天涯海角的人此刻應該也在望著這一輪同樣的明月,同樣升起對自己的思念吧。多情之人總會覺得夜晚過於漫長,因為思念的折磨使人久久無法入眠,而越是無眠,思念也就越發沉重。

月輪皎潔,清光宜人,所以熄掉蠟燭,全心全意地沉浸在這月色裡吧;

披上衣服,走出寢室,感覺露水凝結時的清寒。想將這月光收藏起來,贈給遠方的故人,手掌卻握不住月光半縷;徒然歎息,還是勉強自己去睡好了,也許在這一晚的夢中就可以和故人團聚呢。

這首詩在今天看來像是在寫男女之情,詩句裡難道不是直接道出了「情人」和「相思」的字眼嗎?其實古人的詩歌傳統裡,「情人」也好,「相思」也罷,應用面遠比今天要廣,在同性朋友之間也完全可以用得。

事實上,唐詩裡大多數寫到情人相思的詩篇所抒發的都是友情而非愛情。只不過當詩歌脫離作者,跨越時空,也就自然脫離了創作之時的具體語境,可以給讀者無限豐富的遐想與感懷了。

若將這首詩當作一首情歌來看,我們會覺得它更加優美,更加迷人。

張九齡名字考張九齡,字子壽。「九」為數字之極,在古漢語裡常常用作虛詞,表示「極多」。

清代學者汪中寫過一篇考據性的文章,叫作《釋三九》,辨明「三」和「九」這兩個數字常常都是虛指。比如「三思而行」是指行動之前多想想,「三省吾身」是指一天之中多次自我反省,同樣道理,「雖九死其猶未悔」「九牛一毛」中的「九」都是形容極多。

「九齡」寓意長壽,配合「子壽」之字,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