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一生只讀納蘭詩:一朵芙蓉著秋雨 > 陶淵明田家1 >

陶淵明田家1

結廬柴桑村,避喧非避人2。當春務東作3,植杖躬耔耘4。秋場登早秫5,酒熟漉葛巾6。采罷東籬菊7,還坐彈鳴琴8。磬折辱我志9,形役悲我心十。歸華托陳荄⑪,倦鳥棲故林⑫。壺觴取自酌⑬,吟嘯披予襟⑭。

【箋注】

1陶淵明: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文學家。字符亮,又名潛,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等職。擔任彭澤縣令之時,陶淵明因不滿官場黑暗,歸隱田園,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著有《陶淵明集》。

2結廬柴桑村,避喧非避人:此句乃仿陶淵明《飲酒》中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而作。結廬,構築房舍。柴桑,據《宋書·隱逸傳·陶潛》載,潛晚年隱居故里柴桑,有腳疾,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後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3東作:即春耕。《書·堯典》:「寅賓出日,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謂之東作。」亦泛指農事。

4植杖:倚杖,扶杖。《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後因以「植杖」為典。耔耘:語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耘耔:除草培土,此處當為泛指從事田間勞動。

5秋場:秋收使用的打穀場。秫(shu):粱米、粟米之黏者,常被用來釀酒。

6葛巾:用葛纖維所制布料做成的頭巾。《宋書·隱逸傳·陶潛》:「郡將候潛,值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著之。」陶淵明好酒,以至用頭巾濾酒,濾後又照舊戴上,後形容愛酒成癖,嗜酒為榮,讚羨真率超脫。

7采罷東籬菊:語出《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籬,種菊之處,菊圃。

8還坐彈鳴琴:語出《晉書·陶潛傳》:「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套。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9磬折:人彎腰,則體曲折如磬,以示謙恭。此處意為卑躬屈膝,受到屈辱。

十形役:指形骸受到拘束、役使。陶淵明《歸去來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是以「形役」指被功名利祿所牽制、支配。

⑪歸華:落花。陳荄(gāi):宿草之根,即多年生草的根。

⑫倦鳥棲故林:語出陶淵明《歸田居》:「羈鳥歸故林,池魚思故淵。」

⑬壺觴取自酌:語出陶淵明《歸去來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壺觴,酒器。自酌,斟酒自飲。

⑭吟嘯:吟詠,高聲吟唱。披予襟:敞開我的衣襟,多喻舒暢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