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一生只讀納蘭詩:夕陽何事近黃昏 > >

都監聲名敵指揮1,隔河降表最先馳2。赤崗事與滹沱異3,勿問中朝沒字碑4。

【箋注】

1都監:官名,「分掌屯戍、邊防、訓練之政令……州都監則以大小使臣充,掌本城屯駐、兵甲、訓練、差使之事,兼在城巡檢」。這裡指耶律余睹,遼大臣。「天慶(1111—1120)年間,為金吾衛大將軍、東路都統。天慶九年(1119),領兵鎮壓張撒八起義,擒撒八。」《金史》:「天會三年,大舉伐宋,余睹為元帥右都監,宋兵四萬救太原,余睹、屋裡海逆擊於汾河北,擒其帥郝仲連、張關索,統制馬忠,殺萬餘人。」

2隔河降表最先馳:此處指北宋末年,金兵侵宋,宋徽宗和宋欽宗呈降表,割地稱臣,最終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之事。《宋史紀事本末》:「斡離不謂之曰:『汝家京城破在頃刻,所以斂兵不攻者,徒以少帝之故,欲存趙氏宗社,我恩大矣。今若欲議和,當輸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萬頭、表段百萬匹,尊金帝為伯父,歸燕、雲之人在漢者,割中山、太原、河間三鎮之地,而以宰相、親王為質,送大軍過河,乃退耳。』……李綱言『金人所需金幣,竭天下且不足,況都城乎。三鎮,國之屏蔽,割之何以立國。至於遣質,即宰相當往,親王不當往。若遣辨士,姑與之議所以可不可者,宿留數日,大兵四集,彼孤軍深入,雖不得所欲,亦將速歸。此時與之盟,則不敢輕中國而和可久也』,李邦彥等言『都城破在朝夕,尚何有三鎮。而金幣之數又不足較』。帝默然。綱不能奪,因求去,帝慰諭之曰:『卿第出治兵,此事當徐圖之。』綱退,則誓書已成,稱『伯大金皇帝』『侄大宋皇帝』。金幣、割地、遣質、更盟,一依其言。」

3赤崗事:指五代末年,契丹滅後晉之戰中,後晉由守轉攻,先以少勝多,後遭反撲,在滹沱河流域即陽城、定州一帶激戰之事。《舊五代史·外國列傳一》:「明年(937)春正月朔日,(耶律)德光至汴北,文武百官迎於路。是日入宮,至昏復出,次於赤崗。五日,宣制降晉少帝為負義侯,於黃龍府安置。七日,德光復自赤崗入居於大內,分命使臣於京城及往諸道括借錢帛。」「二月朔日,德光服漢法服,坐崇元殿受蕃漢朝賀,宣制大赦天下,改晉國為大遼國。」滹沱:滹沱河。北宋末年,在真定與中山之間的滹沱河沿岸地區曾是金兵與宋軍交戰的主要戰場。這裡以滹沱代指上句所說金兵侵宋之事。

4沒字碑:比喻虛有儀表而不通文墨的人。這裡指安叔千,沙陀三部落人。《新五代史·雜傳十·安叔千》:「少善騎射,事唐莊宗,以為奉安指揮使。明宗時與討王都,拜秦州刺史。從擊契丹,為先鋒都指揮使,以功拜昭武軍節度使。歷靜難、橫海、安國、建雄四鎮。叔千狀貌堂堂,而不通文字,所為鄙陋,人謂之『沒字碑。』晉出帝時,為左金吾衛上將軍。契丹犯京師,晉百官迎見耶律德光於赤岡,叔千出班夷言,德光勞曰:『是安沒字否?汝在邢州,已通誠款,吾今至此,當與汝一吃飯處。』叔千再拜。乃以為鎮國軍節度使。……以太子太師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