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此生喜讀納蘭文:我是人間惆悵客 > 合訂大易集義粹言序 >

合訂大易集義粹言序

宋陳隆山《大易集義》六十四卷,曾穜《大易粹言》七十卷。二書摭集宋儒論說凡十八家,而粹言所採二程、橫渠、龜山、定夫、兼山、白雲父子七家1,其康節、濂溪、上蔡、和靖、南軒、藍田、五峰、屏山、漢上、紫陽、東萊十一家之說2,皆集義上下經所引,粹言則未之及也。《粹言》有《系辭》《說卦》《序卦》《雜卦》,《集義》止上、下經。余竊病其未備,因於十一家書中,將講論系辭以下相發明者,一一採集,與粹言合而訂之,間以臆見,考其源委,定其體例,芟其繁艿3,補其脫漏,成八十卷。庶使二書之發凡起例,互相吻合,而十八家之精義奧旨,無不網羅畢具。繇是而上求三聖之心於千載之下,和合諸儒之言於一堂之中,雖人自為說,有彼此淺深詳略之不同,而會而歸之,罔所乖剌4。測度摹擬,無有不備。從衡變化5,無有不通。理象之粲然者,莫是過矣。自揣固陋,未必有當,於《集義》《粹言》所以為書之宗要,或亦陳、曾兩公之所不廢也。書成請正於座主徐先生,先生曰:「善。」命梓之附諸經解之末。

【箋注】

1橫渠:北宋哲學家張載,理學創始人之一,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講學關中,故其學派被稱為「關學」。龜山:北宋學者楊時,字中立,晚年隱居龜山,學者稱龜山先生。先後學於程顥、程頤。定夫:北宋學者游酢,字定夫,一字子通,學者稱廌山先生。兼山:郭忠孝,號兼山,程頤晚年弟子,開創兼山學派,為程門支流。白云:易學家、醫學家郭雍,號白雲,兼山學派代表人物,以平生之力精研易學及醫學。

2上蔡:北宋學者謝良佐,字顯道,蔡州上蔡(今屬河南)人,學者稱上蔡先生,與游酢、呂大臨、楊時並稱程門四大弟子。和靖:北宋詩人林逋,字君復,錢塘人。性恬淡,隱居西湖孤山,種梅養鶴,終身不仕,也不婚娶,故有「梅妻鶴子」之稱。卒謚和靖先生。南軒:南宋學者張栻,字敬夫,一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世稱南軒先生。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藍田:「藍田四呂」,活躍於北宋時期的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呂大臨兄弟四人。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先後從學於張載、二程,與關學、洛學都有密切關係。五峰:南宋學者胡宏,字仁仲,號五峰,學者稱五峰先生,張栻曾從之問學。屏山:南宋學者、文學家劉子翬,字彥沖,號病翁,後退居屏山講學,學者稱為屏山先生。朱熹少時從其受學。漢上:朱震。紫陽:朱熹。朱熹父朱松曾在紫陽山讀書。朱熹後居福建崇安,題廳事曰紫陽書室,以示不忘,後人因以「紫陽」為朱熹別稱。東萊:呂祖謙。

3芟(shān):除草。《詩·周頌·載芟》:「載芟載柞,其耕澤澤。」毛傳:「除草曰芟,除木曰柞。」引申為刈除,除去。繁艿(renɡ):繁複雜亂。

4乖剌:悖謬失當。

5從衡:亦作「從橫」,交錯紛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