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詩經: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閟宮 >

閟宮

【題解】

這是歌頌魯僖公能興祖業、復疆土、建新廟的詩。《毛詩序》說:「《閟宮》,頌僖公能復周公之宇也。」朱熹《詩序辯說》曰:「為僖公修廟之詩也。」指出了詩的重點是修廟。但此說不夠全面。全詩九章,一百二十句,是《詩經》中最長的一首。詩中只有首章前兩句和最後一章是說修廟之事,其餘都是歌頌周的始祖及歷代君王功績及祝頌之詞,對後代一些歌功頌德的詩文碑銘產生過很大影響。

閟宮有侐[1], 實實枚枚[2]。 赫赫姜嫄[3], 其德不回[4]。 上帝是依[5], 無災無害[6]。 彌月不遲[7], 是生後稷。 降之百福: 黍稷重穋[8], 稙稚菽麥[9]。 奄有下國[10], 俾民稼穡[11]。 有稷有黍, 有稻有秬[12]。 奄有下土[13], 纘禹之緒[14]。

【譯文】

閟宮肅穆又清淨, 宏深堅固少人蹤。 顯赫光輝的姜嫄, 德行光明又純正。 上帝依憑她身上, 懷孕生子無災病。 懷胎十月按期生, 生下後稷很聰明。 上天賜他百種福: 黍稷要分早晚熟, 豆麥還分早晚種。 後稷在那普天下, 教導百姓學農耕。 種下高粱和小米, 還有稻穀黑黍等。 四海都歸後稷有, 繼承大禹的偉功。

【註釋】

[1]閟(bi)宮:神宮。這裡指後稷之母姜嫄的廟。閟,閉門也。有侐(xu):即「侐侐」,清淨貌。

[2]實實:廣大貌。枚枚:《釋文》:「枚枚,閒暇無人之貌也。」

[3]赫赫:顯耀貌。姜嫄:周的女始祖,後稷的母親。

[4]不回:指姜嫄品德端正。回,違邪,不正。

[5]依:憑依。指姜嫄履上帝足跡生子之事。

[6]無災無害:指後稷出生順利。

[7]彌月:滿月。指十月懷胎期滿而生子。

[8]黍:小米。稷:高粱。重(tong):先種後熟的谷。穋(lu):後種早熟的谷。

[9]稙稚(zhi zhi):《毛傳》:「先種曰稙,後種曰稚。」《韓詩》:「稙,長稼也;稚,幼稼也。」菽麥:大豆和麥子。

[10]奄有下國:遍有天下。奄,盡,遍。

[11]俾:使。稼穡:稼是種,穡是收。這裡指種植莊稼。

[12]秬(ju):黑黍。

[13]下土:與「下國」同義。

[14]纘禹之緒:此句是說禹有平水土之業,後稷繼起,教民稼穡,禹之業由後稷以纘成之。纘,繼承。緒,事業。


後稷之孫, 實為大王[15]。 居岐之陽[16], 實始翦商[17]。 至於文武, 纘大王之緒。 致天之屆[18], 於牧之野[19]。 無貳無虞[20], 上帝臨女[21]。 敦商之旅[22], 克鹹厥功[23]。 王曰叔父[24], 建爾元子[25], 俾侯於魯[26]。 大啟爾宇[27], 為周室輔。

【譯文】

後稷子孫真興旺, 最為勤奮是太王。 遷居岐山南坡下, 開始準備伐殷商。 傳到文王和武王, 繼承太王的理想。 遵行天命誅有罪, 牧野誓師去伐商。 莫懷二心莫欺誑, 上帝就在天上望。 聚集伐商眾大軍, 完成大業功無上。 成王開口稱叔父, 封你長子為侯王, 做那魯國的君長。 開闢廣闊的疆土, 輔助周室為屏障。

【註釋】

[15]大王:即「太王」,即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

[16]岐:岐山。陽:山的南面。

[17]翦:斷,滅。有剷除意。

[18]致:奉行。屆:通「殛」,誅罰。

[19]牧之野:即「牧野」,在商都朝歌的郊外,即今河南淇縣西南。

[20]貳:指二心。虞:欺騙。

[21]臨:照臨,保佑。這兩句是武王在牧野誓師對將士的訓話。

[22]敦:同「屯」,聚集。

[23]克:能。鹹:成。

[24]王:指成王。叔父:指周公。周公是成王的叔父。

[25]建:立。元子:長子,指周公長子伯禽。

[26]俾:使。侯:為侯。

[27]啟:開闢。宇:居。這裡指疆域、領土。


乃命魯公[28], 俾侯於東[29]。 錫之山川[30], 土田附庸[31]。 周公之孫, 莊公之子[32]。 龍旂承祀[33], 六轡耳耳[34]。 春秋匪解[35], 享祀不忒[36]。 皇皇后帝[37], 皇祖後稷[38]。 享以騂犧[39], 是饗是宜[40]。 降福孔多, 周公皇祖, 亦其福女[41]。

【譯文】

任命伯禽為魯公, 建立侯國在周東。 賜給山川和土地, 還有小國作附庸。 周公之孫魯僖公, 莊公之子興祖功。 蛟龍旗下行祭禮, 六韁馬車緩緩行。 春秋祭祀不懈怠, 四季祀禮按時供。 祭祀光明的上帝, 配祀偉大的後稷。 獻上赤色的牲牛, 敬請諸神享為宜。 請神多多降洪福, 偉大祖先周公旦, 也將賜福保佑你。

【註釋】

[28]魯公:魯國的君王,指伯禽。

[29]東:指東方的魯國。因在周之東,故稱「東」。

[30]錫:即「賜」。

[31]附庸:陳子展說:「附庸有三義:《王制》,附於諸侯曰附庸。一也。僕傭,二也。土田週遭附有之城垣,三也。」此指附屬於諸侯的小國。一說指土田週遭附有之城垣。

[32]莊公之子:指魯僖公。

[33]龍旂:畫有蛟龍的旗,古代諸侯之旗。承祀:繼承祭禮之禮。

[34]轡:馬韁繩。古代戰車,一車四馬六轡。耳耳:華麗貌。

[35]匪解:不懈。指春秋大祭不敢懈怠。

[36]忒(te):差錯。

[37]皇皇:猶「煌煌」,光明貌。後帝:指上帝。

[38]皇祖:猶言偉大的先祖。指後稷。

[39]騂犧:赤色的牛為犧牲。騂,牲赤色。

[40]饗:用飲食祭神。宜:舊多訓「安」。馬瑞辰以為祭祀,「凡神歆其祀,通謂之宜」。

[41]女:汝,指僖公。


秋而載嘗[42], 夏而楅衡[43]。 白牡騂剛[44], 犧尊將將[45]。 毛炰胾羹[46], 籩豆大房[47]。 萬舞洋洋[48], 孝孫有慶[49]。 俾爾熾而昌[50], 俾爾壽而臧[51]。 保彼東方, 魯邦是常[52]。 不虧不崩, 不震不騰。 三壽作朋[53], 如岡如陵。

【譯文】

秋天舉行嘗祭禮, 牲牛設欄來飼養。 白豬紅牛作祭品, 牛形酒樽叮噹響。 去毛烤豬肉羹湯, 裝滿籩豆都擺上。 場面盛大跳萬舞, 孝孫神祐有吉祥。 讓你國家旺而昌, 讓你長壽且安康。 神靈保你有東方, 魯國基業常興旺。 像那山嶽不崩頹, 像那水流不震盪。 君侯壽命百年長, 像那山陵和山岡。

【註釋】

[42]載:始。嘗:秋祭名。

[43]楅(fu)衡:縛在牛角上的橫木。古代祭祀,選好牲牛後,即在兩角上縛一橫木,以防牛觸物把角損傷。朱熹《詩集傳》:「楅衡,施於牛角,所以止觸也。」一說指牛欄。

[44]白牡:白色的公豬。騂剛:赤黃色的公牛。

[45]犧尊:牛形尊。將將(qiāng):即「鏘鏘」,器物相碰的聲音。

[46]毛炰(pao):去毛燒烤動物,這裡指燒熟的小豬。胾(zi)羹:肉片湯。

[47]籩豆: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大房:盛大塊肉的食器,形似堂房。

[48]萬舞:周天子宗廟舞名。是一種大規模的舞蹈,分文舞和武舞。洋洋:場面盛大貌。

[49]孝孫:指僖公。

[50]爾:指僖公。熾:盛。昌:興旺。

[51]臧:善,安好。

[52]常:恆定不變,即永守之意。

[53]三壽:古代九十歲為上壽,八十歲為中壽,七十歲為下壽。《詩集傳》:「或曰,願公壽與岡陵等而為三也。」一說猶如言「與天地同壽」。


公車千乘, 朱英綠縢[54], 二矛重弓[55]。 公徒三萬, 貝冑朱綅[56], 烝徒增增[57]。 戎狄是膺[58], 荊舒是懲[59], 則莫我敢承[60]。 俾爾昌而熾, 俾爾壽而富。 黃發台背[61], 壽胥與試[62]。 俾爾昌而大, 俾爾耆而艾[63]。 萬有千歲, 眉壽無有害。

【譯文】

魯公戰車有千輛, 矛纏綠絲綴紅纓, 備有雙矛和雙弓。 魯公步兵三萬整, 貝飾甲冑綴紅繩, 士兵列隊一層層。 戎狄進犯要痛擊, 荊舒入侵必遭懲, 沒人敢於來逞能。 讓你國家永昌盛, 讓你長壽且年豐。 黃發黑背壽無比, 高壽之人相比並。 讓你國家盛又大, 讓你耆艾無止境。 你將享受萬千歲, 健康長壽無災病。

【註釋】

[54]朱英:指矛頭上的紅纓。綠滕(teng):指紮在弓套的綠色絲繩。

[55]二矛:指戰車所插的雙矛。重(chong)弓:每人帶二張弓,其中一張為備用。

[56]貝冑:貝殼裝飾的頭盔。朱綅(qīn):紅線。指頭盔上綴貝殼的紅線。

[57]烝徒:眾步卒。烝,眾。增增:同「層層」,眾多貌。

[58]戎狄:西戎和北狄,都是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膺:「應」的假借,阻擊。

[59]荊:楚的別名。舒:國名,楚的屬國。懲:懲治。

[60]承:抵擋。《鄭箋》:「僖公與齊桓舉義兵北當戎與狄,南艾荊及群舒,天下莫敢御也。」

[61]黃發台背:指高壽老人。人老頭發會變黃,背會駝。台,同「鮐」,鮐魚背是駝形的。

[62]胥:相。試:比。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試猶式也。字通作視,《廣雅》:『視,比也。』比之言比儗也。『壽胥與試』承『黃發台背』言,猶雲壽相與比也。」

[63]耆:老,七十歲以上的人稱「耆」,這裡指長壽。艾:老。


泰山巖巖[64], 魯邦所詹[65]。 奄有龜蒙[66], 遂荒大東[67]。 至於海邦, 淮夷來同。 莫不率從, 魯侯之功。

【譯文】

泰山高峻又雄偉, 魯人對它最尊崇。 盡有龜山和蒙山, 國疆直達地極東。 至於沿海的小國, 淮夷一齊來會同。 無不誠心來歸順, 都是魯侯建大功。

【註釋】

[64]巖巖:高峻貌。

[65]詹:通「瞻」,瞻仰。

[66]奄:覆蓋,包括。龜:龜山,在今山東新泰西南四十里。蒙:蒙山,在今山東蒙陰南。

[67]荒:有。《毛傳》:「荒,有也。」大東:極東。指魯極東的邊境。


保有鳧繹[68], 遂荒徐宅[69]。 至於海邦, 淮夷蠻貊[70]。 及彼南夷, 莫不率從。 莫敢不諾[71], 魯侯是若[72]。

【譯文】

保有鳧繹兩山頭, 徐人居地也擁有。 一直抵達東海岸, 淮夷蠻貊齊俯首。 至於南方各夷族, 莫不相繼來歸附。 沒人敢於不服從, 魯侯號令皆遵守。

【註釋】

[68]鳧:鳧山,在今山東鄒城西南。繹:繹山,亦作嶧山,在今山東鄒城東南。

[69]徐宅:徐人所居,即徐國。在今江蘇徐州。

[70]蠻貊(mo):泛指東南部的少數民族。

[71]諾:應聲詞,這裡有聽從的意思。

[72]若:順從。


天錫公純嘏[73], 眉壽保魯。 居常與許[74], 復周公之宇[75]。 魯侯燕喜[76], 令妻壽母[77]。 宜大夫庶士[78], 邦國是有[79]。 既多受祉, 黃發兒齒[80]。

【譯文】

天賜魯公巨大福, 讓他長壽保東魯。 居有常邑和許城, 恢復周公舊疆土。 魯侯欣喜來設宴, 他有賢妻和壽母。 大夫眾臣皆和睦, 擁有自己的國土。 既已承受諸多福, 黃發再生齒再出。

【註釋】

[73]純嘏:大福。《鄭箋》:「純,大也。受福曰嘏。」

[74]常:魯國地名,即今山東薛城南,微山湖北。曾被齊國侵佔,到魯莊公時歸還魯國。許:即許田,在今河南許昌東。曾被鄭國所侵佔,僖公時,歸還與魯。

[75]宇:居,指疆域。

[76]燕喜:即喜宴。

[77]令妻:賢妻。壽母:長壽的母親。

[78]宜:善,相宜。庶士:諸士。

[79]有:保有。

[80]兒:「齯(ni)」之借字。老人牙齒落盡後更生的細齒。《釋文》:「兒齒,齒落更生細者也。」這是長壽之像。


徂來之松[81], 新甫之柏[82], 是斷是度[83], 是尋是尺[84]。 松桷有舄[85], 路寢孔碩[86], 新廟奕奕[87]。 奚斯所作[88], 孔曼且碩[89], 萬民是若[90]。

【譯文】

徂徠山上有長松, 新甫山上柏青青, 樹木砍下鋸開來, 按照尺寸做椽梁。 松木方椽粗又長, 宮室氣派又寬敞, 新廟雄偉緊依傍。 公子奚斯作此詩, 長篇巨製氣勢壯, 萬民讚賞好文章。

【註釋】

[81]徂來:山名,亦作徂徠,在今山東泰安東南四十里。

[82]新甫:山名,又名梁父,在泰山旁。

[83]度:通「剫」,砍,劈開。

[84]尋:八尺為尋。在這裡「尋」與「尺」都作動詞。

[85]桷(jue):方形屋椽。有舄(xi):即「舄舄」,粗大貌。《毛傳》:「舄,大貌。」

[86]路寢:正室。古代君王處理政事的宮室。孔碩:很大。

[87]奕奕:高大貌。一說相連貌。

[88]奚斯所作:《毛詩》以為大夫奚斯主持建造新廟。三家《詩》則以為指奚斯作此詩。奚斯,名公子魚,官大夫,和僖公是同時人。其名見於《左傳·魯閔公二年》。

[89]曼:長。碩:大。稱讚奚斯所作詩篇幅長意義大。古以大為美,故亦有美意。

[90]若:順。言此順萬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