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唐詩宋詞十五講 > 三 南宋愛國詞的先驅 >

三 南宋愛國詞的先驅

南渡前後詞人中的張元干,與稍晚於張元干的張孝祥,以及南宋初抗金派名臣李綱、李光、趙鼎、胡銓、岳飛等,是南宋聲勢最大的愛國詞派的開端。

張元干(1067—1143)字仲宗,自號蘆川居士,長樂(今福建長樂縣)人。年輩最高,在北宋末已有詞名,但肩隨秦觀、周邦彥,詞風嫵秀婉轉。南渡後一變為慷慨悲歌。如《石州慢》中「群盜縱橫,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兩宮何處?塞垣只隔長江,唾壺空擊悲歌缺。」《水調歌頭》中的「夢中原,揮老淚,遍南州」,都寫得忠憤填膺。他寄李綱和送胡銓的兩首《賀新郎》,是其所著《蘆川詞》的壓卷之作。前一首題為「寄李伯紀丞相」:

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雲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河空弔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11〕,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中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12〕,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13〕,過苕溪尚許垂綸否〔14〕?風浩蕩,欲飛舉。

李綱是南渡之際堅持抗戰的名臣,建炎元年(1127)高宗在南京稱帝時任宰相。紹興八年(1138)在秦檜等投降派的主持下,宋、金達成和議,高宗向金上表稱臣。李綱上書反對,朝廷不予理睬。張元干便作了這首詞寄給李綱,這時李綱罷職寓居在長樂。張元干已經72歲。上片寫自己拄杖登上高樓所見夜景:北斗垂天,月照滄波。寒風掃盡浮雲,落雁宿於蘆叢深處,在這樣空廓的關河中,只有自己形影相吊。人間都在睡夢中,鼻息如鼓,誰能伴自己在醉中起舞呢?這裡暗用西晉祖逖與劉琨中夜聞雞起舞的故事,感歎世人昏睡,只有李綱能懂得自己起舞的心事。下片回顧自高宗在南京稱帝、進駐揚州以來的十年形勢,當初志在恢復、氣吞胡虜,三尺劍可斬樓蘭,現在卻只落得聽琵琶胡語,遺恨無窮。漢武帝時與烏孫國和親,以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為公主,嫁烏孫王,令人在馬上彈琵琶解除她在旅途中思鄉的寂寞。漢元帝時王昭君嫁匈奴呼韓邪單于,相傳作有怨思的歌曲。琴曲有《昭君怨》等曲調。杜甫說:「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詠懷古跡》其三)。因此這裡用琵琶典故,主要是以漢代的和親借指南宋的和議。感歎李綱當年抗金的壯氣現在變成了眼看和議成功的遺恨,而那些主戰的忠臣們也像生繡蒙塵的寶劍被棄置不用。最後表示要喚取謫仙來評論,如果經過風景優美的苕溪,是否還能允許垂釣?這話意思含糊,表面上是以謫仙比李綱,因李綱目前退居,表示要去看望他的意願。實際上聯繫結尾來看,又是以李白來激勵李綱:目前國勢艱危,已不容許人們安心隱居,即使垂釣,也應有重新起於屠釣的思想準備,乘風高飛,一展宏圖。可見張元干的詞風雖然豪放,但含義深婉。另一首題為「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崑崙傾砥柱〔15〕?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易老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16〕!舉大白,聽金縷〔17〕。

送胡銓一詞作於張元干76高齡時。胡銓因上書反對和議,請斬秦檜,被主和派押送新州編管。張元干因作此詞得罪秦檜,被除名。這首詞上片哀悼國家的顛覆,勾勒出中原天柱傾折、洪水橫流、聚萬落千村狐兔的荒涼景象,對北宋統治者一手釀成的亡國之禍提出一連串質問,對南宋統治者不思恢復,任憑中原化為廢墟的冷漠態度提出抗議,將作者一腔抑塞不平之氣傾瀉無餘。下片就胡銓被罰一事抒寫二人無緣再見的悲憤。詞人沒有糾纏在低徊感傷的離情之中,而是以高遠曠淡的境界展示了兩人離別後不能為萬里長途所阻隔的深厚友情,勉勵友人今後在望斷青天的相互思念中,繼續交流對古往今來國家大事的懷想,並對那些挾懷私仇、以個人恩怨陷害忠良的主和派投以尖刻的嘲諷。全篇亢壯激昂,氣度豪爽,前人稱讚這首詞說:「慷慨悲涼,數百年後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南宋詞壇上,張元干首先以其悲憤的高唱衝破了北宋末年的婉媚詞風,為後來辛棄疾愛國詞派開出了一條寬廣的創作道路。

李綱的《六麼令》、《蘇武慢》,趙鼎的《滿江紅》、《鷓鴣天》、《浣溪沙》,胡銓的《好事近》,岳飛的《小重山》、《滿江紅》等,以其立身行事的凜然正氣形之於詞,形成豪放剛健的新詞風,開啟了南宋愛國詞的先聲。抗金英雄岳飛雖然不是詞人,只有兩首詞傳世,但其中的《滿江紅》卻是南渡前後愛國詞中的最強音〔18〕: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儘管有學者對這首詞的作者是否岳飛提出懷疑,但人們還是願意相信它是岳飛所作。因為詞裡怒髮衝冠、仰天長嘯的激烈壯懷,披星戴月、轉戰萬里的艱苦生涯,誓死雪恥、收復山河的忠憤之心,直搗敵巢、餐肉飲血的英雄氣概,只能是屬於岳飛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一般的文人很難唱出這樣粗獷亢壯的悲歌。

張孝祥(1132—1169)字安國,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人。宋高宗時進士廷試第一。歷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建康留守、荊南荊湖北路安撫使等職。政績卓著,文章「為當代獨步」(謝堯臣《於湖居士文集序》)。有《於湖詞》。

張孝祥的詩文詞都受蘇軾影響,胸襟和筆力也近似蘇軾。他在建康留守任上積極支持張浚北伐的計劃,效力於抗金前線。張浚北伐失敗,南宋朝廷又轉向妥協投降。張孝祥為此寫下了著名的《六州歌頭》「長淮望斷」一詞: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絃歌地〔19〕,亦羶腥。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20〕。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干羽方懷遠〔21〕,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22〕。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上片寫眺望淮河邊界,只見風塵黯淡,一片死寂,暗點邊境防備的空虛。在回想往事之時淋漓盡致地渲染出中原已經從文化傳統到生活習俗均被外族侵略者摧毀殆盡的事實,譴責南宋朝廷對此不但不感到心驚,反而撤消邊備,拱手退讓,任金人在對岸馳射夜獵。下片寫志士壯志蹉跎,遺民盼望復國的悲憤心情。在和議懷遠的形勢下,弓箭寶劍都被塵封蟲蛀,恢復神京愈益渺茫,看著來往奔忙的和談使者,讓人難以為情!而中原的遺老還在盼望著宋帝儀仗的來臨。使行人到此,怎能不淚下如雨呢?全篇利用《六州歌頭》節拍短促的音調,突出詞人感情的激越,一句一頓,長吁短歎,交替而出,抒情由低回鬱塞步步上升到忠憤填膺的高潮,一氣呵成。《白雨齋詞話》稱讚道:「淋漓痛快,筆飽墨酣。讀之令人起舞。」相傳這首詞作於一次宴會上,都督江淮兵馬的張浚讀後深為感動,竟罷席而入。

張孝祥還有一首著名的《念奴嬌》: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詞題為「過洞庭」,意境頗似蘇軾《赤壁賦》,「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都用蘇軾的現成句子。全篇在萬頃湖水、明月倒映的透明境界中展現出詞人表裡澄澈、孤光自照的磊落襟懷和高尚品格,妙在景與情的渾融無間;水天一色、星河月影的無垠時空,是扁舟上「我」的詩心的外化;而以北斗為勺、盡挹西江,將萬象作為賓客來招待的「我」,又與上下空明的湖天一樣晶瑩洞澈。因此「我」的扁舟已沒有置身於廣漠中的渺小感,而只有穩泛滄溟、與宇宙同在的自豪感。前人稱張孝祥「駿發踔厲」、「自在如神之筆,邁往凌雲之氣」,都指出了他豪放超曠的特徵。他繼承發揚了蘇軾的詞風,在蘇辛詞派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知識點

《漱玉詞》  《詞論》的基本觀點  《蘆川詞》  《於湖詞》

思考題

1.李清照詞的藝術成就與她的語言特色有什麼關係?

2.張元干和張孝祥的詞風有何共同特點?

注 釋

〔1〕這首詞的分析參見沈祖棻《宋詞賞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捻金雪柳:元宵節婦女頭上戴的裝飾物。

〔3〕簇帶:插帶。濟楚:整齊。

〔4〕險韻詩:用難押的字作詩裡的韻腳。

〔5〕扶頭酒:古人在卯時(早晨五時至七時)喝的酒,稱「卯酒」,又名扶頭酒,酒味較淡,一般用來解宿醉。

〔6〕虎士:即勇士,指岳德。

〔7〕太液池:漢唐宮裡都有太液池,唐代太液池在長安城東大明宮內。這裡借指北宋首都汴京皇宮內的池苑。

〔8〕葆真宮:北宋皇宮名,是元宵節張燈的宮殿。

〔9〕飛瓊:女仙許飛瓊,傳說是西王母的侍女。

〔10〕《霓裳羽衣曲》:唐代法曲名,是唐代最著名的宮廷樂舞。

〔11〕鼉(tuo)鼓:鼉皮蒙的鼓。鼉即揚子鱷,又稱豬婆龍。

〔12〕斬樓蘭:西漢傅介子奉使西域樓蘭國,設計刺死為匈奴做間諜的樓蘭王,以功封侯。

〔13〕平章:評論。

〔14〕苕溪:源出浙江天目山,流經吳興入太湖。是南宋士大夫常去的風景區。

〔15〕砥柱山,在黃河中。

〔16〕爾汝:「你」的不客氣的說法。韓愈《聽穎師彈琴》:「暱暱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17〕大白:盞名。金縷,賀新郎詞調的異名。

〔18〕近人余嘉錫曾懷疑這首詞是明朝人偽托,但沒有實據。

〔19〕洙泗:洙水和泗水,流經曲阜,是孔子講學的地方。絃歌指孔子教授詩三百,都配以絃歌。

〔20〕區脫:漢時匈奴築以守邊的土室。

〔21〕干羽:干盾(盾牌)和羽翟(雉雞毛),上古舉行樂舞時舞者所執。表示以德懷遠的意思。《尚書·大禹謨》說「舞干羽於兩階」。

〔22〕翠葆霓旌:帝王所用的車蓋和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