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唐詩宋詞十五講 > 一 詞的起源 >

一 詞的起源

詞的出現,與音樂直接有關。隋唐時代,音樂成分有了很大的變化。如果說魏晉南北朝中原的主導音樂是傳統的清商樂,那麼隋唐音樂就包含了三種成分:一種是從南北朝以來,就不斷傳入中原的周邊民族的音樂,以西涼樂和龜茲樂最為盛行。一種是本土保留的傳統音樂,所謂華夏正聲,以雅樂和清樂為主,但在唐代宮廷中日趨衰落。一種是民間新興的里巷歌曲。到盛唐時,朝廷用樂除了繼承隋和初唐的十部樂和內外教坊以外,玄宗還創設新的內教坊和梨園。來自域外、邊州的胡夷之曲和來自民間的里巷之曲彙集到教坊,並經過教坊傳播開去,教坊曲因此而成為盛唐樂曲的總匯,也是唐五代詞調主要的樂曲來源。中晚唐俗樂流行,新聲競起,曲調更趨繁衍。其中一部分被配上曲辭歌唱。當時選詞配樂的曲辭,稱為「聲詩」或「歌詩」:因聲度詞、根據曲調節拍填詞的曲辭叫做「曲子詞」、「歌詞」,或簡稱為「詞」。這兩種曲辭不是一個概念,在唐代並行於世。它們為詞的產生提供了曲調的條件,是詞的先行階段。但在唐代各種詩體都可以配樂,關於長短句的詞怎樣從流行的音樂中產生出來,雖然從宋代以來就有學者研究,目前已經取得可觀的成果,但由於對唐宋音樂的結構和曲詞的配合情況不十分明了,尚待更深入的研究。

詞的濫觴最早可追溯到隋唐之際的民間曲子詞。現存數百首敦煌曲就提供了民間詞的初期形態,其中一小部分可確定產生於唐初,大多數是中晚唐及五代的作品。這時的詞有襯字,字數不定、平仄不拘、葉韻不定,詞的內容和調名本意比較符合,曲體曲式也豐富多樣。這批詞題材廣泛,涉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作者眾多,多出自下層。風格清新質樸,但也較俚俗粗拙。它們為後來的文人詞開了先河。

一般認為文人詞起於中唐。劉禹錫首先在他的《憶江南》二首自注中說:「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讓我們知道詞的創作是根據樂曲的節拍來決定句式的。這說明此時的詞已進入按曲譜填詞的階段,以後經過不斷改進,從晚唐五代到北宋,漸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規則,詞體便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了。

詞是合樂的歌詞,它在體制方面的特點,是由曲譜和曲調來決定的。

根據20世紀上半葉發現的唐代敦煌琵琶譜和日本保留的唐樂譜研究的結果,筆者認為當時凡是配歌詞的樂曲都是均拍譜,即按均等時值劃分音樂節奏段落〔2〕。詞樂裡「均」的概念即由此而來。這是按譜填詞的基礎。詞人依照樂譜所定的樂段樂句和音節聲調來寫作歌詞。所用的譜就是曲譜。曲譜是以樂音符號記錄曲調的聲樂譜,唐宋時作詞主要根據曲譜。後來的詞人不懂音律,加上樂曲變動,曲調失傳,就只能以詞調譜取代音律譜。詞調譜是分調選詞,以前人的作品作為填詞的聲律定格。明清時詞譜只求字數、平仄、句讀,就完全失去原來倚聲填詞的本意了。

詞的體裁與詩不同,種類很多。每一種詞調的長短、句法、韻位、分片等都取決於曲調。一經定型,便可脫離曲調而獨立成體。唐宋詞調有千百個,其基本特徵是:

(一)每個詞調都有調名,如《蝶戀花》、《菩薩蠻》、《浣溪沙》等,又叫詞牌。詞調類別按音樂或體段的不同,分為令、引、近、慢等體裁。令又稱為小令、歌令、令曲、令章,一般調短字少;引本是古代樂曲的一種名稱,在曲中有前奏曲、序曲之意,一般較小令要長;近和引相近,也是樂曲的一種,唐代一般是六均拍或八均拍曲(即每個節奏段落有六個或八個時值均等的小拍),到南宋變成六均拍曲;慢是慢曲子的簡稱,原來特點是節拍較慢,曲子長短不定。到宋代逐漸演變成調長拍緩字多,與長調混為一談了,而且都是八均拍曲。除此以外,詞調還有許多異體變格,如轉調,犯調,是本調轉為別調,新翻成曲。偷聲、減字是本調在音樂上減短樂句或簡化節奏,在歌詞上減少字句,推出新調。添聲、添字、攤聲、攤破是在本調上添人樂句或加繁節奏,在歌詞上增多字句,推出新調。從詞調的發展來看,唐五代詞以小令居多,北宋詞調大增,創製的新曲很多,為極盛時期。南宋詞調音律更嚴,講究高雅,除詞人自度曲外,基本上處於停滯階段,趨向衰落。

(二)根據樂曲的遍數分片:唐宋時曲譜往往不止演奏一遍,各遍樂曲中有部分旋律相同。與一遍樂曲相應的詞叫做一片。分片方式有一片、二片、三片、四片這四種。一片一調的稱為單調、單遍;兩片一調稱為雙調,這是詞曲的基本形式,雙調分為兩半,叫上下闋或上下片;三片一調的稱為三疊;四片一調的稱為四疊。

(三)押韻方式因調而異:各種詞調的押韻變化很多。從姜夔詞來看,每一大句的押韻和樂曲均拍所在的位置是一致的。但是唐代的詞就不一定,早期詞甚至有不押韻的。宋詞中也有押韻不限於大句的許多例子。因此各種詞調的押韻方式並不相同。但詞的押韻較近體詩寬,可以平仄互押,中間轉押。

(四)句式長短不齊。用字繼承近體詩聲律特點,分出平仄,嚴格的更講究四聲、陰陽、輕重、清濁,使字聲與樂聲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