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唐詩宋詞十五講 > 二 初唐詩歌形式的發展 >

二 初唐詩歌形式的發展

唐代以前,中國古典詩歌的主要詩體都已經出現。四言體經歷了先秦漢魏的發展,到晉末趨於衰落。漢代興起的五言詩成為漢魏六朝詩歌的主流,七言詩在南朝也開始發展起來。不過唐以前的五七言詩主要是可以配樂歌唱的樂府詩、文人擬樂府和古體詩。格律詩在齊梁已經萌芽,但還沒有形成。律詩的規範及其與古體的區分主要是在初唐完成的。初唐詩歌形式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長篇歌行的擴展:歌行這種詩體出自漢樂府中以「行」為題的詩。漢樂府有《長歌行》、《短歌行》、《艷歌行》等題目,但還不是後來「歌行」的意思,而是「某歌之行」。那麼「行」的意思是什麼呢?它與音樂的節奏有關。公元5世紀前我國就有「歌鍾」和「行鍾」,行鐘的樂曲是簡單的三音階的跳躍節奏。〔2〕漢代的「行」也是指樂曲。《漢書·司馬相如傳》說:「為鼓一再行。」顏師古註:「行,謂曲引也。古樂府之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再」是重複一遍,即第二遍的意思。「為鼓一再行」就是說司馬相如為聽眾鼓琴,奏了行曲的一兩遍。〔3〕《宋書·樂志》在「清商三調」下列了十六種大曲,除兩曲以外,其餘全部是樂府的「行」。可見「行」是一種可以多遍歌唱或演奏的樂曲,這就決定了在這種樂曲基礎上形成的「行」詩體語意覆疊、節奏分明的基本特徵。

成熟後的歌行主要是七言體,也有少量五言。建安時曹丕的七言詩《燕歌行》和長篇雜言《大牆上篙行》可以看做早期歌行的雛形。此後由於七言、雜言一直被視為俗體,歌行發展很慢。齊梁時七言詩逐漸增多,連某些樂府也從五言短篇演變為七言歌行體,內容多是閨怨艷情,到陳隋進一步與邊塞題材結合起來,全篇排偶,鋪陳華麗,詞意繁複,是這一期歌行的主要特點。初唐時,歌行篇幅加大,內容也從傳統的邊塞閨怨擴展到描寫帝京的繁華,抒發懷古的浩歎,探索人生的哲理,初唐四傑的歌行較陳隋歌行更善於鋪排發揮,詞藻極艷而氣象恢弘、境界壯闊,又非六朝可比。四傑以後稍汰浮華,漸趨流暢宛轉,歌行之體遂臻於成熟。

二、律詩和絕句的規範化:律詩啟自齊永明年間出現的新體詩。齊梁詩人沈約根據漢字平上去入四聲和雙聲、疊韻來研究詩歌中音律的配合,提出四聲八病說,當時一些作家王融、范雲、謝朓等將這種規則和晉宋以來詩歌中排偶、對仗的形式結合起來,進行創作,就形成了新體詩(又叫永明體)。這種詩體只講「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即五言詩在兩句十個字裡求聲律調協,不限句數;同時取韻不論單雙,平仄亦不相儷。梁陳時,新體詩大量產生,八句五言和四句五言的形式也越來越多,南北朝隋詩特別是庾信詩中已經有一些詩暗合五律規格。到四傑手中,已產生一些合格的五律。初唐上官儀把詩歌的對偶歸納為「六對」、「八對」,後來又有元兢創六種對偶,還發現了律詩中相粘的規則(即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開頭的兩個字平仄必須相同),這是律詩從消極避免聲病走向積極建設規則的關鍵〔4〕。後來崔融又創三種新對,李嶠用五言律詩的形式寫下120首詠物詩,在用典、對偶、聲律方面為五律的寫作示範,這些都促進了律詩的定型。沈佺期、宋之問從前人和當代人應用格律的各種實踐經驗中,把已經成熟的形式肯定下來,完成了「回忌聲病,約句准篇」(《新唐書·宋之問傳》)的工作,律詩在平仄粘對、句數用韻等方面形成了明確的規則。隨著律詩形式的規範,近體詩和古體詩之間的界限更加明確,「實詞章改變之大機,氣運推遷之一會也」(胡應麟《詩藪》)。

初唐五律已相當成熟,而七言律則因與歌行都由齊梁七言古詩發展而來,音節流暢、對偶散漫之處尚與歌行相似。從武周後期到中宗時,才成為應制常用的體裁。一些大臣如李乂、岑羲等已開始顯示出擺脫歌行式的句法追求沉穩工麗的努力。沈佺期在應制七律句法的變化上更多創意。但總的說來,七律的成熟尚有待於盛唐。

「絕句」之稱出現於宋梁之時。但五言古絕起源於漢代民謠和樂府,到齊梁時出現了少量合律的五絕以及介於古絕和律絕之間的齊梁調。初唐時寫作絕句的不多,五絕一直包含這三種體調,律化的進展很慢。七絕起源於西晉的謠諺,數量遠遠少於五絕。但形成不久就趕上了詩歌走向律化的齊梁時代,所以迅速律化。梁陳時庾信、蕭綱的一些詩已初具七言律絕的形制,到隋代已有標準的七言律絕出現。而這時七律還沒有形成,所以絕句的律化與律詩並不同步。初唐時一般文人幾乎不寫七絕,到中宗時期,七絕才突然增多,成為宮廷應制詩的重要體裁,而且律化程度很高。當時凡是能寫應制詩的幾乎都能寫七絕,在格調上也與五絕有明顯的古、近之別。

三、古體詩歌的漸變:古詩之稱原來相對樂府而言,漢魏六朝以四言和五言古詩為詩體正格。漢魏古詩不假雕琢,渾厚自然,西晉後漸開排偶琢句之風。至新體詩出,古體詩亦漸受影響。陳隋時,新體、古體均已駢儷化。唐初古詩承襲陳隋,五言都像未完成的律詩,七言像未完成的歌行。陳子昂在革新詩歌內容的同時,在藝術上恢復漢魏古詩的比興之體和古樸之風,盡削浮靡,獨開古雅之源。宋之問也在區分五律和五古的句法方面做出不小的貢獻。但中宗到玄宗前期,人們熱衷於學習愈趨成熟的五律和五排,五古較少有人問津,而且多雜律句,尚未完全擺脫律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