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好說話: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 > 自信與表達的自我訓練 >

自信與表達的自我訓練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時的刻苦訓練,是鍛造演講能力的必需要素,而最需要紮實基本功的是自信的心態,以及清晰簡潔的敘述能力。

增強演講時的自信

〈誤區〉

觀眾讓你沒自信?那就當觀眾不存在

關於演講,很多人最關注的問題就是:我沒自信該怎麼辦?

事實上,演講台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的原因也在於此。對於他們來說,生產演講內容並不是難事,但如果沒有建立好信心,再好的內容也難以發揮出來,甚至在演講過程中只要一失誤或是一遇冷,就會滿盤皆輸。

有些演講老師會傳授給學生一招所謂的「西瓜大法「,意思就是當我們上台後,要把台下觀眾的腦袋都當成一顆一顆的西瓜。這樣一來,我們說話的時候台下就「沒人」了,我們講什麼都不會沒底氣,自然也就自信了。

這種方法有用嗎?當然沒有。試想,當我們上台看到一堆西瓜,而且一顆一顆的都還會動,恐怕只會更緊張吧?更何況,我們演講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能夠跟聽眾交流互動,好吸引他們,進而影響他們嗎?如果我們用這種方式隔絕了聽眾,只顧著喃喃自語,像機器人一樣說話,這樣的演講就注定會失敗。

〈小訣竅〉

負面練習,正面思考

要訣1:學會練習失誤

練習是為了成功,可是太執著於成功,反而會適得其反。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對失誤進行專門練習。要知道,我們一般人在練習演講的時候都著重於「順暢地講下來」,不順暢怎麼辦呢?一出錯就從頭來過,再出錯就再次從頭來過,直到全程講完都沒出錯為止。

這種練習方法雖然很勤勉,卻是不對的,因為練來練去都只是在練習沒出錯的時候該怎麼講,而完全都沒練習到一旦出錯的時候該怎麼講,等到正式上台的時候,萬一出了一點小錯,整個人就蒙了。平常一旦出錯的時候都是重來,那現在不能重來,該怎麼辦呢?反過來講,也正是由於完全沒有練習過「出錯之後該怎麼辦」,以致心裡有巨大壓力,不能允許有出錯的情形發生。所以,正確的練習方式其實是要在「練習正確」的同時,兼顧「練習失誤」。也就是說,我們在講話的時候萬一忘詞了、說錯了、傻住了,沒有關係,不要重來,不要暫停,當場想辦法圓過去,就算斷斷續續,也要把它繼續講完。像這樣多練幾次,練到不怕出錯,練到就算臨場出了狀況,也有信心把演講繼續下去。

畢竟,對我們一般人而言,演講的目的既不是為了做表演,也不是為了上節目,所以那麼努力去練習完美的版本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真正要練習的,是如何與失誤這件事情共處。

要訣2:設定收聽率

很多人在演講的時候,一旦看到台下有人在打呵欠、刷手機、交頭接耳,就會越講越焦慮,覺得自己講砸了,大家都不想聽了。其實對於任何一場演講,都不要要求自己能夠吸引到每一個聽眾,所以不妨給自己設定一個收聽率。

比如在學校裡,如果我們面對的是熟悉的同學,那麼給自己設定的收聽率可以是80%。換言之,只要那些打瞌睡、刷手機聊天的同學沒有超過兩成,那就代表我們的演講是成功的。而在學校之外公開演講的時候,面對那些組成比較複雜的聽眾,那我們的收聽率可以設定在70%,甚至是60%。

設定收聽率有什麼好處呢?我們要知道,站在台上演講,很多時候,明明刷手機的人只有那麼幾個,絕大多數的聽眾都仍然很認真地聽我們說話,但對我們自己來說,台下再多友善的笑容都不重要,因為我們全副的心思都緊緊地扣在那幾個低頭刷手機的人身上。我們會覺得,如果自己不能吸引他們重新抬頭繼續聽我們講話,就代表我們今天的演講是無趣的、失敗的。於是我們一邊講,一邊看著他們,越看越沒信心,越看越害怕,其實,這時候我們只要把眼光轉向另外80%甚至60%的聽眾身上,對於今天的演講,馬上就會產生不同的評價。黃執中老師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一次演講時,全場的聽眾基本上睡翻了,但無所謂,因為他發現那天坐在前面第二排,有一個老先生從頭到尾面帶笑容地對他說的內容頻頻點頭,所以他也從頭到尾也就一直盯著這位老先生。對黃老師來說,那天的演講,他的收聽率就是1%,他依然很有自信,而且很盡責地讓那一位老先生覺得聽他講話很有收穫。

要訣3:正向解讀

但凡有自信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色,那就是擅長正向解讀。

什麼是正向解讀?比如我們在演講的時候有個聽眾睡著了。對於某些演講者而言,他會對自己說:「我一定講得很無聊。」但同樣的情況發生在那些有自信的演講者身上,他們只會認為「這個傢伙昨晚一定沒睡好」。再比如,如果我們在演講的時候講了一個笑話,結果全場沒人笑,我們不用覺得是自己的笑話不好笑,很可能是這一屆的聽眾不行,他們的幽默感顯然都不太好。雖然這有些自我安慰的成分,但是要排除演講時的諸多干擾因素,這種心態是必不可少的。

〈使用注意〉

在演講中有自信,與準備一場成功的演講是有差別的。上了場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就是世界第一,但是在準備過程中,還是要多考慮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因此要注意,本篇內容主要是教你如何在場上正面解讀聽眾,使用收聽率這個概念來增強自信。但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演講者,場外的功夫也必不可少。場上要正面思考,場下依然要客觀分析。

常用句型

● 準備一個與忘詞或口誤有關的小笑話。

即使是再熟練的演講者,實際演講過程中都有可能犯錯。因此,練習失誤的時候,不妨準備一個與可能發生的失誤有關的小笑話用以過渡,既讓自己心裡有底,到時也不至於尷尬。畢竟,沒有人會拒絕幽默。

● 無論如何,我想剛才那個向我點頭的姑娘肯定是明白了。

不妨多提一提那些認真傾聽、與你互動的觀眾。一來,多關注他們能讓你保持自信;二來,也能讓其他觀眾產生一種「錯過了什麼」的落差感,從而也吸引到他們的注意力。

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

〈誤區〉

將說話當成寫文章

說話,最重要的是清楚、準確地傳達信息,不讓人產生誤解是好好說話的基本功。在演講時,我們更要注意,將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晰。那麼,怎樣做到說話清楚呢?一般人都會告訴我們要言簡意賅、用詞準確、邏輯順暢……這些概念往往過於籠統,沒法直接落實操作,針對這一情況,我們來分析一下有哪些可以直接操作的小技巧。

很多人有一個很大的疑問:我文章寫得不錯,可是為什麼說話的時候別人就很難理解呢?

這裡有個誤區——說話清楚,跟寫文章清楚不是一回事。因為文章寫出來我們可以一遍遍正看反看使勁琢磨,可是話說出口就是說出口,沒有第二遍。很多寫下來看得挺清楚的內容,要是靠說,人家還真不一定能明白。

比如,許多人有個習慣,平常路上沒事,喜歡下載一些經典文章的朗讀版聽聽,來代替讀書。這些文章,篇篇都是用詞精確、言簡意賅、邏輯嚴密,閱讀的時候覺得很舒服、很好理解;可是聽起來就很容易走神,一個跟不上,意思就會有誤解,非得倒回去重聽不可。

這就說明,聽和看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在說話的時候要讓聽眾覺得清楚,課堂上教的那套寫文章的方法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習專門的說話技巧。

〈小訣竅〉

信息的多維度表述

具體來說,在口語傳播的時候,有三個方法能夠保證我們清晰、準確地傳達信息。

關鍵信息要多角度重複

演講跟寫文章最大的區別是,說過了就是過了,(至少現場)不能倒回去重新聽。而在關鍵信息的表達上,「一遍過」絕對是有隱患的。

比如我們跟人約了時間,「八點差一刻集合」,人家很可能只聽見了「八點」和「一刻」,所以這時候我們必須再重複一遍,「也就是七點四十五」,這個重複,就是換個角度把自己要說的話再說一遍。

再比如,我們在演講時要表達一個論點,講完之後肯定要論證,一番擺事實、講道理下來,我們會發現,聽眾已經忘記自己最開始的論點是什麼了。這還算是好的,很可能我們講到一半人家就已經不記得演講主題了。這就需要我們反覆強調自己的主線,最後別忘了還要進行總結。

在口語傳播的時候,千萬不要高估聽眾的理解力。很多人都玩過一個遊戲,就是把一句話從A傳到B、B傳到C……基本上過五六個人,這句話就會傳得面目全非、笑料百出,而這個遊戲最重要的規則,就是傳話的時候不准重複,只准說一遍。所以重複,特別是多角度地重複(怕大家覺得煩,同一句話講幾遍是不行的,你必須想辦法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同一個意思),是避免誤解和歧義最好的辦法。

難懂的內容要主動留空白

你可能會覺得,演講的時候留空白,不就是冗余、不就是廢話嗎?比如很多領導講話,都喜歡插入很多的「額……」「這個……」「那個……」之所以廢話連篇,出現這種讓人很煩的場面,是因為講話者的腦子比聽眾慢,不知道該說什麼又硬要說,就只能用些贅詞、水詞硬塞進去,給人拖沓的感覺,這樣當然不好。

不過你要注意,以上這種是被動性地留空白;而我們要教的,是主動性地留空白。

所謂主動留空白,意味著我們腦子比聽眾快,但是要有意識地等一等,等聽眾明白了再繼續講。這又是口語傳播的一個特點了,因為我們必須要給聽眾留下足夠的反應時間。

人類學家發現,在只有口語傳播的時代,大家都習慣用很多贅詞,比如非洲人講童話、古希臘人講神話,都有一大堆沒什麼意義的語氣詞和形容詞,這是做什麼用的呢?就是有意沖淡信息密度,給聽眾留下想像的空間和喘口氣的時間。現在我們聽評書、聽相聲,甚至是聽課,如果把人家說的話一句句寫下來,就會發現有一大堆的贅詞,可是如果把這些贅詞都去掉再念一遍,整個神韻就沒有了。為什麼?就是因為去掉了聽眾的反應時間。

所以,一段話「聽起來清楚」和「讀起來清楚」是不一樣的。如果不留下反應時間,讀起來清楚,聽起來未必清楚。不信下次演講的時候你留意一下,贅詞越少講得越快,我們會發現聽眾表情就越困惑。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一些贅詞來增強互動感。

比如,馬薇薇講話的時候有個口頭禪,叫「對不對」。其實有什麼對不對啊?她當然覺得自己是對的,這就是在給聽眾留時間,讓他們想一想這話是什麼意思。等聽眾想明白了,她再說下一句。而且在面對面交流的時候,如果對方的表情比較困惑,那你就可以再多解釋幾句。總之,正確使用贅詞,不是在給演講灌水,而是要讓聽眾有個反應的時間,能跟著聽眾的節奏來演講,信息傳達也會比較順暢。

每個人習慣用的主動性的贅詞都不一樣,馬薇薇喜歡用「對不對」,黃執中喜歡用「你懂我意思嗎」,用什麼不重要,關鍵是找到自己最適合的一些表達。

複雜的觀念要進行操作性表述

「操作性表述」這個概念聽起來高大上,其實很簡單。比如,我們給別人指路的時候如果說,「過這個路口,先往東,再往南,再轉西,」大多數人腦子都會蒙一陣子。可是我們如果說,「前面第一個路口右轉,然後兩個路口都右轉就到了」,這樣聽起來就清楚多了。為什麼呢?因為不是每個人腦子裡都有東西南北的方向感,可是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左手和右手。「遇到路口找東西南北」,這是個理論的思路;「遇到路口抬右手」,這是個具體操作的思路。後一個大家接受起來會覺得比較清楚。

有些領導講話喜歡拽大詞,什麼「高度重視」「大力開展」「全面深入」「苦幹實幹」,講了半天,底下還是一頭霧水,因為他們的講話缺乏操作性。而會講話的領導,則善於把這些大詞變成可操作的實在話。比如說,一個工廠裡要提高產能,應該怎麼跟底下的人說呢?有句很簡單也很傳神的話:「人可以歇,機器不能歇。」這種表述是最具有操作性的,比什麼「大干快上」「臥薪嘗膽」要好得多——不管你們想什麼辦法、怎麼排班,反正機器要一直轉就對了。圍繞這個目標來做事情,大家才能分解任務、各司其職,知道自己具體要幹什麼。

〈使用注意〉

在使用對應的技巧之前,應當先分析你想傳遞的信息屬於哪一種類型,再根據信息的類型對症下藥。例如,當你傳遞一個十分複雜的概念時,即便你用再多次的重複,或給對方再長時間的留白,也沒法讓對方理解你想傳遞的信息究竟是什麼意思。這時候你很可能需要圖表來輔助演示。

常用句型

● 對不對?(或「你懂我的意思嗎?」)(主動留白)

● 過第一個路口右轉,過第二個路口左轉……(操作性表述)

避免說話囉唆

〈誤區〉

說話囉唆是嘴的問題

很多人都有被人吐槽說話太囉唆的時候,平時聊天也就算了,如果在當眾講話時總是犯重複、囉唆的毛病,聽眾可就不埋單了。那麼,我們怎樣通過平時的自我練習,克服這個毛病呢?

其實,說話囉唆大多不是什麼表達問題,而是思考的問題。背誦一篇課文,誰都不會背誦得囉唆,更不會顛三倒四。而那些所謂說話囉唆的人,讓他深思熟慮去寫一段話,基本上也不會像平時說出來那樣沒條理。可見,說話囉唆本質上是因為沒有條理,想得不清楚,而不是單純的表達障礙。

〈小訣竅〉

幫你捋清思路

方法1:先問再答

「先問再答」對應的情形,叫作「不知所問,所以囉唆」。也就是,由於你沒明白聽眾到底想知道什麼,所以無法聚焦在真正重要的問題上。

比如說,領導問你:「你對這份企劃案有什麼看法?」你會不會把自己當時能想到的所有意見通通說一遍呢?有些人就會,因為覺得說得多,總能碰上對的吧。就好像以前考試回答主觀題,老師也是教我們能想到的都寫上,更容易得分。

但是你想想,如果真這麼幹,領導心裡的感覺是什麼?他才沒耐心像閱卷老師那樣只要有得分點就給分呢,畢竟時間寶貴,你繞來繞去說不到他想聽的,他自然會覺得你囉唆了一大堆,到底講了些什麼?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你。因為「對什麼東西怎麼看」的這類問題,本身確實太過開放,可回答的方面非常多。這個時候,我們不妨通過反問的方式,幫助提問方聚焦他真正的疑問,挖掘他想聽的方向之後再做回答。這就是我們說的「先問再答」。

繼續上面那個企劃案的例子:

你可以問一句:「您是指內容上的意見,還是操作層面上的意見?」或者「我對預算和流程都有點兒想法,您想先聽哪個?」很簡單的一句問話,讓對方幫我們聚焦,我們的答案肯定要比之前面面俱到什麼都講要精練得多。

順便提一下,考試答主觀題,我們要說多、說全,因為題目是死的,我們沒法問它問題、跟它交流。現在跟活人說話,就可以通過反問幫助聚焦,把主觀題變成選擇題,限縮答案,避免囉唆。而在公眾演講的時候,由於很難現場問觀眾,這就意味著你要把功夫做在事前,先瞭解一下觀眾的大致預期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才能避免雲遮霧繞、說話囉唆。

方法2:看人下菜碟

囉唆產生的另一個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我們低估了聽者的理解力。因為總擔心別人聽不懂,所以就有一種衝動,要把自己想到的東西一股腦地全說出來。要麼一個層次翻來覆去,正說反說都解釋一遍;要麼一個問題無限延展,面面俱到。

囉唆界的形象代言人——《大話西遊》裡的唐僧,他最出名的那個橋段就是跟孫悟空搶月光寶盒的時候說:

「你想要呀?你想要說清楚就行了嘛,你想要我會給你的,你想要我當然不會不給你啦,不可能你說要我不給你,你說不要我偏給你嘛……」

這麼一大段話裡,他的核心意思就是一句話:「想要就直說,說了就給你。」我們正常判斷,都會覺得這句話沒有什麼難理解的,一說就懂。而當你已經聽懂了,他還繼續解釋你已經知道的東西,自然給聽者的感覺就是囉唆。

所以我們說話的時候,非常需要大家進入聽眾的角色,去預判他們的年齡、職業、關係,以及對所談話題的理解程度、熟知程度,從而幫助我們做減法。根據不同的聽者,決定省略什麼、保留什麼,這就是「看人下菜碟」。

比如我們對女生說:「你這個包很漂亮啊,是不是很貴?」

一般人回答時都會說「貴」或者「不貴」、多少錢,最多再加個牌子。可是對於愛包的女生來說,常常一提包就剎不住車了:

「好看吧?原價買的,范冰冰同款,花了我兩個月工資,我同事前兩天還買了一個更貴的呢,你千萬別告訴我媽,不然她一定會殺了我,之前她就數落我亂花錢,後來我都不告訴她了,根本不能讓她知道其實要兩萬多啊……」

這一大段回答,大家覺得囉唆嗎?我相信一定是有人覺得囉唆,有人覺得不囉唆。越是有相同經驗的人,就越不覺得囉唆;但對大多數對包包沒有什麼研究的人來說,我只問這包是貴還是不貴,你卻跟我說了一大堆明星的、你同事的、你媽媽的事情,這是幹什麼?一開始告訴我兩萬多就好了嘛。

所以,面對不同人,同樣的話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方法3:先講中心句

第三個常見情形是對方問得清楚、具體,我們想提供的信息也一點兒都不多餘,但還是會讓聽眾產生囉唆的感覺。這種時候,問題就出在說話欠缺條理。就好比一堆橫七豎八的電線糾纏交錯,但凡見到的都覺得亂七八糟;可是如果整理得清清楚楚、一目瞭然,就會順眼多了。視覺效果如此,聽覺效果也如此。

那麼,怎麼把眼前的信息整理成清楚的信息,讓人一目瞭然呢?這就要求我們:長句要變短句說,一堆短句裡面的中心句要先說。還是上面那個買包的例子。

假設剛才那一大段,全部是人家想知道的必要信息,你應該怎樣排列它們呢?別人問她包貴不貴,如果她說:「這個買的時候是原價不打折,范冰冰同款,花了我兩個月工資,我媽要是知道了肯定會罵我,兩萬多塊的包。」你聽了什麼感覺?是不是很亂?明明是好幾個短句,非連成一個長句說,使句子的結構不清晰,聽了半天,最後才聽到主幹意思,自然覺得囉唆。

截成幾個短句後,大概有這麼幾個意思:首先,包花了兩萬多,這是說價格;其次,用「原價不打折」「范冰冰同款」「兩個月工資」「媽媽知道了會罵」來描述這個價格算不算貴。

中心句是哪句?自然是「這包要兩萬多」,其他那些解釋「有多貴」的語句可以放後面。所以我們換種表達來看看——

「你問貴不貴?當然貴啦,兩萬多呢。沒打折,買的明星同款,花了兩個月工資,千萬別讓我媽知道啊!」

你看,同樣的字數,這樣是不是就顯得精簡多了?

〈使用注意〉

在平時有意識的練習中,我們可以通過定時發言來練習。比如,要求自己把一件事或一個問題在20秒內說完,用固定的時間來訓練自己篩選內容和組織語言。限定時間能有效逼著自己把話說精煉。我們練習的時候,第一次不滿意就重說,直到滿意為止,幫助自己養成長話短說的習慣,慢慢克服囉唆的毛病。

常用句型

● 我對預算和流程都有點兒想法,您想先聽哪個?

用提問的方式確認對方想聽到的內容,避免囉唆。

● 我認為是這樣的,原因有三點……

先講中心句,再說原因或其他描述類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