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好說話: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 > 創造壓力改變雙方立場 >

創造壓力改變雙方立場

沒有什麼會比同仇敵愾的情感更能夠拉近我們跟對方之間的距離。而創造壓力,就是將雙方之間原本對立的立場轉變為一致對外。說服,不只是語言,更是一種策略,當情勢改變了,人與人之間既有的利益關係與情勢、姿態也會隨之改變。

訴諸外部壓力進行說服

〈情景〉

和領導有不同意見

在職場中,我們有些時候總會在某些事情上與領導意見相左,面對和自己意見不同的領導,該如何勸說他轉變看法,就成為每個職場人可能都會面臨的大問題。舉個例子:

某領導安排了一次全部門的集體出遊。員工小李是一個耿直的同事,作為經費管控方,他發現如果按照領導的計劃實施,那麼很可能下半年預算會超標。小李應該怎麼辦呢?

最簡單的辦法好像就是直說——預算不足,下半年財務壓力太大,計劃應該取消。這樣說,看似剛正不阿、無可指摘,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個時候領導要怎麼答覆?是承認自己的想法不對,因為小李施加壓力而改變計劃嗎?那誰是領導呢?對於那些愛面子的領導,這樣直接提出和他對著干的意見,為了樹立權威,他就算明知道這個意見是對的,也會否定掉。

一般人在勸說或說服別人的過程中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讓對方直接感受到來自我們的壓力,比如像這樣當面直接指出別人的問題。很多人以為,有壓力才有動力,不給點壓力對方怎麼會改變想法?但是我們要知道,因為說話的人是我們,所以這個壓力也往往會被理解成來自我們,這樣會更容易激發對方的逆反心理。於是,對方很有可能跟我們槓上了,這樣反而起不到說服的效果。那麼,該怎麼提出意見,才能不會引發逆反,又能說服領導呢?

〈小訣竅〉

讓客觀壓力來自外部

塑造共同的敵人,可以免傷和氣

事實上,管理者最在意的是權力的完整性和安全感。所以,要給他們壓力,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訴諸外部壓力」。也就是說,把壓力的源頭轉移到外部去,塑造一個共同的外部敵人,讓自己和自己要說服的對象永遠處於同一陣線,這樣,我們的說服對象就會更容易接受我們的建議。

運用這個方法來分析上面這個例子:

使用「訴諸外部壓力」的方法,我們完全可以不必自己出頭,而是跟領導說:「哦?要出去玩?好啊好啊!大家都好久沒出去玩了,趁機增進一下感情也挺好。不過,最近財務部盯著各部門預算特別緊,咱們要是超支就麻煩了。他們找我還好說,咱絕大部分的開銷都是業務支出,但要是具體問到這一次集體出行……您說,咱怎麼應對財務部那邊呢?」

這樣說至少有兩個好處。首先,因為我們是在客觀描述來自外部的壓力,所以即使領導最終接受了這個意見,也不會有「被你給說服了」的不適感,他會覺得這是他自己根據你提供的外部信息做出了一個新的決定。其次,由於塑造出了財務部這個共同的「敵人」,我們在這個場景中不再是意見和領導相左的反對者,而是與領導共同面對財務部審核壓力的自己人,這樣,就會降低接下來的交流中可能帶出的敵意。

總之,很多時候,說服別人不等於直言相告,而是需要訴諸外部壓力,讓共同的敵人為我們完成說服的過程,這才是更好的方法。這種方法看似迂迴,但是降低了表達中的對抗意識,很可能事半功倍。

化主觀意見為客觀壓力,讓對方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意見

金庸筆下的韋小寶就用過這招。

他奉命去勸已經出家的順治皇帝離開修行地躲避危險。一開始他表明身份直言相勸,對方直接冷著臉拒絕,他自己也討了個沒趣。後來他靈機一動,栩栩如生地描述了一個莫須有的陰謀,跟皇上說:「咱們需要出去躲避,免得遭了毒手。」說來也奇怪,順治帝突然覺得很有道理,說:「幸虧得你點破,否則當真壞了大事。」

為什麼有這樣的變化呢?就是因為前一種情況是:「我告訴你,你這樣下去會受害,所以我希望你離開」;而後一種情況是:「聽人家說,有壞人要害咱們,咱們得一起離開」。很顯然,後一種情況更加客觀,接受起來才比較不丟面子。

這一招不僅對上級有用,對下屬一樣有效。

胡漸彪每次想讓隊員放棄娛樂去加班的時候,從不直接說出自己的要求,比如他會講:「邱晨啊,合作方那邊又來催了,還說咱們再不搞定就要重新考慮合作計劃了。不然,咱們今晚加加班、努努力,把它做出來?」

這話一出,誰還能埋怨和拒絕;要拒絕,也只是表達對合作方不合理要求的拒絕,總之,不會傷了我們團隊的和氣。

〈使用注意〉

如果我們是「需要被說服」的一方,聽到人家勸自己的時候,不說「你該怎樣」,而說「我們該怎樣」,我們也應該敏銳地意識到,人家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採用訴諸外部壓力的方式。不過這時候可別拆穿人家,人家是出於善意,是不想傷了和氣,而且還花了心思、選了措辭。所以,我們不妨也用好好說話來回饋人家的良苦用心。

常用句型

● 我們這樣做,××方面的壓力會很大啊!

把「我」換成「我們」,在外部壓力面前顯示我們是同一陣營。

營造機不可失的時間緊迫感

〈誤區〉

盡快?那編個誇張點的故事吧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需要說服他人做一個自己想要的決定。小到男孩希望第一次遇到的女孩能給個聯繫方式,大到某些國家財團的說客去遊說國會議員改變他們的提案。然而,畢竟每個人想法多多少少會有不同,想要說服另一個人做出一個你需要的決定,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人到了真正需要說服對方做決定的時候,往往會因為沒有思路而慌不擇法,試圖用各種誇張的手段、理由、借口把事情往前推進。

舉個例子。假如我們在一家咖啡店見到一個女孩,一眼就覺得是她是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此時我們要怎麼上前跟對方要電話,成功的概率才會比較大呢?我們做過調查,答案不外乎以下幾種:

● 假扮成咖啡店的店員,請女孩填寫問卷,順便留下聯繫方式。

● 假裝自己手機遺失了,去跟女孩借電話撥打找尋,藉機留下聯繫方式。

● 直接對女孩說,自己有個朋友想和女孩交朋友,所以想代替朋友來問女孩的聯繫方式。

聽到這些答案,給人的感覺就是現在的人偶像劇看太多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我們之所以去要女孩電話,目的絕對不是只想要電話號碼而已,而是想要有進一步的發展。那麼,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假扮自己是咖啡店的店員、假裝自己手機遺失了或者代替朋友來問電話,陷入這種為了謀求「盡快」就無所不用其極的誤區,那之後,也就是我們進一步認識後,該如何發展呢?

而排除這些未及細想的思路之後,大多數人的選項也就只剩下直接走過去跟女生說:「你好,我很想跟你做個朋友,可以留個聯繫方式嗎?」這不是不行,因為沒什麼技術含量。

〈小訣竅〉

讓時間緊迫感幫你完成說服

現在,我們來分享一個常被用到的技巧——緊迫感。

在做決策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對於那些稍縱即逝的機會、對於那些很有可能會一去不返的事物總是特別敏感。

比如,有個平常交情也就一般的同學,沒什麼事大家也不會特別約出來見面。但突然聽說他要出國了,以後再也不回來了,在送別之際我們就會感受到特別依依不捨,「同窗三年,緣分不淺,以後大家一定要常聯絡啊!」

又比如我們常見的電視購物頻道,主持人常常一邊在搞特價,一邊在屏幕邊上打出一個倒數計時碼表,這是告訴我們最後的折扣時間,大家一定要把握。

同樣的道理,用在之前的案例中,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

「小姐,不好意思,我剛才一見到你,就覺得對你很著迷,很想跟你再進一步認識。但可惜我現在有事在身,不得不趕著離開,所以如果你不介意的話,可以給我一個聯繫方式嗎?」

當一個女孩看到你的時候,她腦中面對兩種可能:要麼是個好男孩,要麼很不怎麼樣。所以在通常狀況下,人的大腦會偷懶,它會試著用最省事的方法——先不給你電話,而是要看看你的行為和表現,等判斷清楚之後再決定下一步,這叫作「決策延遲」。

在這個案例中,在已經說出自己即將離開,所以如果不給聯繫方式之後就再也見不到的時候,女孩面對的選擇就發生了變化:如果這個男孩不怎麼樣,即使給了聯繫方式也沒關係,大不了再拉黑嘛;但萬一眼前這個男孩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那現在不給電話以後就再也聯繫不到了。此時在時間的緊迫感下,人的大腦往往會從偷懶模式切換到安全模式,即用最保險的方法提前做決策——先留個電話再說。

可見,這種利用時間的緊迫感的方法,用在決策上,往往通過輕輕推對方一把,就可以達到臨門一腳的效果。

〈使用注意〉

如果你以為這種說服技巧只能用來向女生要電話,那就太大材小用了。事實上,它是教你用一些很小,但卻很明確的元素,重新組裝我們的論點與資訊來促進改變的可能。所以,在學會這個溝通技巧之後要試著舉一反三,觀察一下身邊的資訊與對話,有哪些是可以進一步用到這些技巧的,又有哪些技巧是人家已經在用來對付我們了。如此,每天你得到的每一點進步,都會匯聚成人生的智慧錦囊。

常用句型

● 我很希望……但是因為時間緊急,我必須要離開了,所以可以請你……嗎?

明確表達意圖,講清時間緊迫,讓外在的急迫性幫助你促使對方下決定。

● 我完全沒有要催你做決定的意思,只不過這個機會很快就沒有了,所以我必須跟你講清楚這個東西的珍貴性。

強調自己沒有催促的意思,避免對方產生逆反心理。盡可能採用「這件事情如何如何」「這個機會如何如何」等中立化的表述,讓對方感受到急迫性帶來的壓力。

通過把人「架起來」達到勸說目的

〈情景〉

勸人做本不想做的事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酒桌上想向朋友敬酒,對方不想喝;有事情需要找朋友幫忙,但朋友卻面露難色;銷售人員想向客戶推薦產品,但客戶還沒有下定決心。這時我們該怎麼說才能既不會讓對方覺得不舒服,又能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提議呢?

〈小訣竅〉

把人「架起來」

把人「架起來」的方法,說白了,就是先給對方戴上一頂高帽子,表示對方境界高、水平高,再順理成章地提出建議。舉個例子:

奢侈品店裡那些有經驗的銷售人員,看到顧客在挑選一款新款名牌包的時候,往往會不失時機地這樣恭維:「小姐,看您的穿著很有品位,您對包包應該比我更懂行,您肯定也知道這是最流行的新款,不如今天就把它背回家試試?」

再比如,鋼筆廣告裡會出現這樣的文字:「經常書寫的您,比我們更懂,一支書寫流暢的鋼筆到底有多重要。」

這些都通過把顧客抬高,以此來降低我們對其觀點的認同門檻。這些就是在運用「把人架起來」的方法:先是告訴對方「您比我更懂時尚」,再順水推舟說:「我都知道這一款非常流行了,您會不知道嗎?」這時候,就算是顧客真的對時尚不太清楚,也往往會點點頭回答:「當然啦!」從而主動套入銷售人員架起來的「時尚達人」的形象。

這種說話技巧的核心,就是主動發現並拔高對方的價值,一方面,讓對方在恭維中態度有所軟化;另一方面,也促使對方在戴上高帽之後採納我們的觀點。

《三國演義》裡有個故事,也是這方面的典型案例。

赤壁之戰在即,諸葛亮遊說孫權共同對抗曹操。舌戰群儒中,諸葛亮先是提到自己的主公劉備只有「數千仁義之師」,依然不願投降,堅持對抗曹操;又誇讚東吳「兵精糧足」,還能依仗長江天險;最後提出自己的建議——孫權和劉備聯手對抗曹操。這就如同說:你們兵多糧足,地理位置也如此險要,如果還是要投降,不是會被天下恥笑嗎?

這是先拿自己的實力做對比,表示自己實力不足依然不放棄;再給對方戴高帽,表示對方遠遠高於自己;最後提出勸說「共同抗曹」,最終促成了孫劉聯盟。

〈使用注意〉

「架起來」不是憑空的,最好有個對比。比如出租車司機經常會跟你吐槽別的乘客如何如何,就是為了給出一個具體的比較對象,讓你不好意思拒絕他的某些要求。還要注意的是,「架起來」一定要架到合適的高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能達到說服別人的目的。比如售貨員說你長得比廣告牌上的林志玲還好看,太適合這件衣服了,你聽了也不會信以為真;他要是說你長得比鳳姐好看,很合適這件衣服,你又會覺得他在嘲諷你。所以,架到什麼位置很重要。

常用句型

● 您眼光真好,不會看不出這裡的好處吧?

● 我聽說××地方的人都很豪爽,您總不會計較這些吧?